优秀作文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独立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天坛公园。这里是我国的世界遗产。
天坛公园,以前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它象征着天圆地方。北边是祈年殿,南边是圜丘坛,中间是一条很长的路,叫“神道”,也叫“丹陛桥”,寓意着从人间到天上的路很长。
咱们先来看看圜丘坛,是皇帝专门在冬至祭天的地方,祈求天让今年风调雨顺。圜丘圜丘,一定是圆的,但不是的,他的外边是方形的,只有最里面是圆的。
走着走着,咱们又来到了回音壁,这个回音壁也是必去不可的哦!它有一个特点:两人隔着8、9米远,贴着回音壁轻轻地说悄悄话,对方也能听得清清楚楚。通往南边和北边有一座之前提到过的“丹陛桥”,它有360米,是给古代皇帝走的路。
远远望去,天坛里面的祈年殿映入眼帘,天坛香烟上面也有天坛的招牌标志——祈年殿。祈年殿有三层,是用三重琉璃瓦制作而成,非常漂亮。最精彩的还在后面呢!那里28根金色大楠木的柱子支撑着龙凤藻井,最中间是四根龙井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凤。
天坛里面有2500多棵250岁的古树,还有一棵500多岁的九龙柏,因为树干上面好像有九条龙沿着树干盘绕,所以得名九龙柏。
说了这么多,还等什么?赶紧去天坛公园看看吧!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二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苏,大家可以叫我苏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天坛公园。我叫做,是大家来参观天坛公园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x导。现在我带大家一起来参观美丽的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公园土也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树干上还挂着木牌子,记着古树的年龄。
天坛公园里面有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围墙北圆南方,象征着“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整个大殿全部都是木质结构,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全都具有十分高的艺术价值。殿内金碧辉煌,殿顶上画着飞龙凤舞,形态逼真,仰头望去,金龙舞凤,似乎好像真的腾空跃起,中间的4根红色的柱子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外面的一圈还有12根盘花篮柱,它们共同支着弯形的殿。4根红色的柱子象征着一年四季。
12根蓝柱子像这种12个月和12个时辰。殿内地面上正中间有一块圆形的龙凤石,蕴藏着天然形成的龙凤图案。
好了!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请大家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希望这一次的天坛公园之旅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游玩,谢谢大家!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四
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的浮动着。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了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天坛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的大门,一股股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大道两旁的古松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棵棵古松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
我们伴着欢快的鸟叫声,登上了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天和祈祷的祈年殿的台基。经过三层汉白玉的台阶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直径246米,高38。2米的圆形大殿,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由16根红红的木柱支撑着。其中雕有金龙的4根靠内的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12根没雕金龙的柱子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中间的神位是皇帝用来祭天的。大殿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蓝蓝的琉璃瓦屋顶与蓝蓝的天空融为一体。
穿过一条汉白玉铺成的大道后,我们就来到了大家所熟知的回音壁。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请妈妈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对着墙壁说话。我站在这边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紧地贴在墙壁上,屏住呼息,仔细地停。
只听见回音壁里传来:“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我立刻回答:“听见了,您听见了吗?”
“听见了,很清楚!”妈妈回答道。
“哇,这墙壁可真神奇呀!”我不由地赞叹道。
咦,那就是建于1530年的圜丘吧!听说它不论石阶、石柱,都采用“9”或“9”的倍数。我连忙跑到哪里,想看个究竟。“1、2、3、4、5、6……”真是9阶。再数数雕有二龙戏珠的柱子。第一层是81个,第二层是72个,第三层是63个。果然都是“9”或“9”的倍数,真是名不虚传呀!有句话叫:“土之高者曰丘,取之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天,我也算是登了一次“天”了。
在回去的途中,我想:天坛,这几百年屹立于此的精美建筑,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今天,我们趁天色还早,继续乘车游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圣地,原名为天地坛,后更名为天坛。整个建筑呈“回”字型,设计精巧,造型独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造型最精美的皇家坛庙建筑群。
我们来到了圜丘坛——一座露天圆坛,外有三层渐高的汉白玉围栏。走上圆坛,俯视圜坛所处的旷地,我发现,天坛有两层坛墙,里圆外方,导游介绍说:按古时的说法,这取意为“天圆地方”。圜坛的中心处安置了一块扁石头圆盘,名为“天心石”,皇帝认为,天心石正好对着天的中心,所以站在天心石上能与玉帝对话。这块天心石所发出的声音与回音壁的回音、对话石的对音、叠音石的叠音,是天坛中有趣的四大声学现象,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更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这座祭坛的坛面、台阶、围栏等的数目都是奇数,这是因为古时人们相信天属阳、地属阴,而天坛又是用于祭天的,只能用阳数(奇数)来建筑,“九”被视为极阳数,用的次数最多,象征玉帝的九重天。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直向北走,来到了一座名为“皇穹宇”的圆殿前,这是专门用来祭祀神位和放皇帝祖宗牌位的地方,天花板上五彩斑斓,一根横梁也没有,只有几根柱子顶着,殿内华丽非凡。
我们要参观的下一座殿宇是天坛中最威严最瑰丽的祈年殿。路呈上坡状,我吃力地向前走,心想:“‘步步高升’也不容易啊!”走了十多分钟,终于步入祈年门,迎面就是高大的祈年殿了。祈年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平台的正中,四周围有汉白玉栏杆,给人以雄壮威武的感觉。我由台阶登上平台,细细观察殿堂,天花板上飞金流彩,各种图案精美绝伦,雍容华丽。导游告诉我们,殿中央的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间几根朱红金柱,表示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柱子,象征一天12个时辰;整个28根柱子,解释为28个星宿。设计师巧妙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参观完天坛公园,时间已经不早了,带着一天的`收获,我们乘车去用餐。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北京的天坛公园游玩。
大约在早上8点左右,天坛公园的大门就打开了。这里果然不一般,刚才还阳光灿烂的天空,现在竟然变得非常暗淡了。原来,在以前,这里是祭天地的地方。不久,我们走到了丛林旁边,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好恐怖呀!不过,在妈妈的劝说下,我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丛林。原来,这里一点也不可怕,还挺有趣的。在微风的吹拂下,松柏树们有的好象在跳舞,有的象在唱歌,还有的象在弹琴......突然,有一个巨人摆了一个帅气的“pose”,在那里纹丝不动,我非常好奇,便去凑了凑热闹。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巨人,而是一棵活了六七百年的苍天松树。
走过了丛林,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幢三层圆形宝塔被高高的围墙围着,这就是著名的天坛内坛了。我高兴地跑过去,却发现开放时间还没到,大门紧闭着。所以我们就只能从门缝里偷看,只见里面非常的宽阔,那幢宝塔矗立在场地的正中,四周围绕着一级一级的石梯,这就是当年皇帝祭天的圜丘坛了,据说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我似乎看到了当时壮观的情景。
过了一会儿,我们离开了内坛,来到了平坦的大路。大路旁,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块地毯,非常养眼。又过了不久,我看到了一座亭子,就进去休息了一会儿,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叫“牺牲所”,是将拿来祭天的动物杀掉的地方,好残忍、好恐怖!哦,怪不得那里有一块草坪,我想那草坪肯定是动物们的“餐厅”了。
天坛公园里的景点太多,我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中午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如果有机会,一定还会来游玩的。
在这里我看到好多外国友人,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是不经意地从我镜头前经过,但他大壮般的身材,让我觉得我国的体育健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走到长廊的尽头,就进入了祈年殿。祈年殿是封建皇帝搞封建迷信祭天的地方,它巍峨耸立,呈圆锥形,在广阔的广场上显得格外壮观。我看着眼前壮观的建筑,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炎炎下背着砖块一点一点地建筑起这样的奇观,也想到了游戏《帝国时代ii》中东方民族的奇迹,我知道这样伟大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还想到了在解放战争牺牲的解放军叔叔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少先队员今天怎么可能走到这些帝王专用的宫殿里呢?所以,我更感觉自己责任重大,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想着想着,我看到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加鲜艳了!站在祈年殿前,我遥望四周,看到远处新建的国贸三期,我仿佛看到时光的飞逝,古代伟大的建筑与现代伟大的工程竟然如此之近。它们之间的对比,让我看到一个正在强大起来的祖国,我想,未来我要做一名建筑工人,在祖国大地上建起各式各样的建筑最后,我还参观了“祈年殿历史文化展”,在那里我了解到了祈年殿的历史,让我更加赞叹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我还遇到一位跟我一样的小朋友,她拿着笔和本子趴在墙上认真地记录着今天看到的一切,我想她回家后也要像我一样写一篇作文吧。可是,看着她手中的笔,我感觉到了惭愧,老师说过“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儿”,虽然我用相机记录了一切,但下一次,我也一定要把见到的东西都抄在纸上。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天坛公园。我叫做张紫薇,是大家来参观天坛公园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现在我带大家一起来参观美丽的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公园土也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树干上还挂着木牌子,记着古树的年龄。
天坛公园里面有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围墙北圆南方,象征着“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整个大殿全部都是木质结构,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全都具有十分高的艺术价值。殿内金碧辉煌,殿顶上画着飞龙凤舞,形态逼真,仰头望去,金龙舞凤,似乎好像真的腾空跃起,中间的4根红色的柱子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外面的一圈还有12根盘花篮柱,它们共同支着弯形的殿。4根红色的柱子象征着一年四季。
12根蓝柱子像这种12个月和12个时辰。殿内地面上正中间有一块圆形的龙凤石,蕴藏着天然形成的龙凤图案。
好了!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请大家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希望这一次的天坛公园之旅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游玩,谢谢大家!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六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像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七
说起北京的公园,必须要提到天坛公园。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今天,天坛公园也是北京市繁华都市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去处之一。在我最近一次的游览中,深深感受到了天坛公园这座历史悠久的公园的魅力和魄力。
二、景点介绍。
以庙会为主的天坛公园,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其中以皇穹宇、祈年殿、圜丘坛、神厨和仪门五大景点最为著名。皇穹宇是天坛公园的中心景点,建于明代,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圆形建筑群。祈年殿是皇穹宇下方的一座重要建筑,用于祈求丰收,建筑风格独特。圜丘坛则是天坛公园的最高点,是北京市内最高的坛子。如果感兴趣,游客还可以在神厨和仪门两处景点进行饮食文化和宫廷礼仪的参观和了解。
三、文化气息。
天坛公园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典型的道教文化场所。在公园内,常见的有“三才图”、“九天九地”、“十二生肖彩绘”等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别具匠心的景观。同时,在天坛公园内,可以观看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展览,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涵。
四、休闲娱乐。
天坛公园作为一个公园自然也有很多休闲娱乐设施,其中以广场舞、打羽毛球、划船、儿童乐园最为受欢迎。尤其是广场舞,更是无处不在,每到傍晚,广场舞的音乐已经响彻整个天坛公园,成为人们跳广场舞、欣赏夕阳的最爱。
五、总结。
天坛公园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那里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舒适的环境,让参观者可以放松心情,享受自然和文化的熏陶。如果您来到北京,天坛公园绝对是您不可错过的地方。我们从中汲取到精神和体力的养分,也在这里留下了快乐的回忆。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八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
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九
天坛公园是北京市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古代皇宫建筑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公园在历史、建筑、文化、艺术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近日,我来到了天坛公园进行了一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艺术之旅。
进入天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圜丘坛。圜丘坛即天坛坛,是天坛公园中最重要的一处建筑。它的圆形造型,极富几何美感。进入坛内,我看到了一轮月亮形状的石碑,上面记载了明清两代帝王正式祭祀的历史数据。站在这里,我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产生的魅力,也看到了北京城古老文化的灿烂继承和发展。
第二段:千年古树,扑鼻古香。
在天坛公园内,各种古树古柏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公园内有一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柏树,生机勃勃,屹立不倒。但令我更为惊叹的是一种名为七叶一枝香的落叶灌木。据说这种灌木也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其艳丽的花朵和扑鼻的香气,令人沉醉。公园内也有众多的茶树,树皮上的芳香弥漫整个公园,令人身心畅快。
第三段:晨练拍照,身心倍感愉悦。
早晨,公园内最为热闹的莫过于广场上的晨练群体。我满怀好奇地加入了一些群体晨练,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无论是健身锻炼还是娱乐放松都让人倍感愉悦。此外,我还在公园中拍摄了许多大片美照。天坛公园的古建筑群、小桥流水、湖泊荷花等,都是拍摄美景的好去处。
第四段:公园内丰富的文化活动。
在天坛公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文化,也能够参与到生动的文化活动当中。公园管理方常年开设着诸如庙会、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与。此外,公园还设有来自各地的手工艺品、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等展销市场,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各地的文化特色。
第五段:倡导文明旅游,保护环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天坛公园是一处环境美丽、素有人文魅力的公共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文明旅游的态度来参观。在公园中,不允许吸烟、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等行为。而这些限制措施,恰恰也是保护我们的公园、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后代。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尊重环境、尊重规则,谢绝不文明的游览行为,让天坛公园永远如此美好。
总之,天坛公园之行,让我在感受古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沐浴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很是难得。这次参观,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更加珍惜历史文化、环境资源。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美好,只要心怀感激,我们就能够走过容光焕发的人生。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
我们现在们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后,才实行天地分祭,从此这里专门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了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从南门进去,向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昭亨门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台,它叫作台。台上有长杆,叫望灯杆,该杆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杆长九丈九尺九寸。祭天时,三根灯杆上各吊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大灯笼,所用特制,长四尺,粗一尺,并铸有凸龙花纺。燃点时不灭,不流油,不剪蜡花,可燃烧十二个小时,名为“蟠龙通宵宝蜡”。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巧妙运用几何学原理设计的一座杰出建筑,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这种设计规制,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实在令人叹服。
从南门进入圜丘坛,在内墙南隅有一座用绿琉璃砖砌成的燔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木和祭祀后烧祝版、祝帛的地方,燔炉旁有一座瘗坎,祭典结束,把扬供全牛的尾毛血等埋在坎内,像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的意思。大家看在燔炉前排有8座燎炉,这些是专为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塔等用的,在坛东、西门内还各有一对。
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祭天官员的蜡像。
现在是我给大家介绍回音壁,它是指围括皇穹宇和东西配殿的高大的圆形围墙而言。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米,厚0.9米。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
下面介绍的是迷人的圆心石回音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
我们从在皇穹宇的西面出在,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天坛境内广植有树龄悠长、树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苍翠的松树和柏树。树海林涛,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种"海阔天空"的广漠景象。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此刻我们脚下的便是进牲门-俗称"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隅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此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一
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天坛公园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还有一个关于天坛公园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黄帝准备去打蚩尤。他来到天坛以后,祭天说:为之琼林台,昔黄帝上坛,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处契约天坛之始也。果然,还真显灵了,黄帝真的把蚩尤给打败了。于是,他又来祭天,感谢上帝帮助之恩。三年后8月第三次祭天,报答上帝使国家强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在就开始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这次的游览。
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由南向北行进,首先看到的是古代皇帝用于孟冬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天心石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二
作文网欢迎你投稿
你去过天坛吗?那儿是皇上祭天的地方,是他与神交流的地方。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天坛游玩。我们从南门进去,这个门叫作昭亨门,象一幢古色古香的房子似的,绿色的房檐两头翘,犹如两只大手在欢迎我们。墙上共有三个门,中间是一扇大门,两边各有一扇小门。进了大门,眼前是一条又宽又长的大道,走过这条大道,就看见了一座用汉白玉打造的三层巨大圆丘,它是明清时期皇上的祭坛,最上层的台面中心有一块圆形石头,叫做天心石,也叫太极石,在上面说话有很强的共鸣效果。
这难道就是那个举世闻名的回音壁?
”
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说:
“
对呀,两人站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对着墙说话,可以从墙里面听到清晰的说话声。
”“。
真有那么神?我不信。
”
我说,妈妈说:
“
那你试试?
”
于是我和爸爸按照妈妈说的试了试,嘿!还真神,果然和妈妈说的一样,就象打电话一样。我问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说:
“
因为这种砖很特别,人对墙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光滑的圆形围墙连续反射,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
”
听完妈妈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
离开了皇穹宇,我们又来到了祈年殿。好壮观啊!殿内金碧辉煌,富丽庄重。殿外是用汉白玉建的三层石阶的基座——祈谷坛。它的每一层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腾云驾雾的巨龙,也有翩翩起舞的凤凰,还有山水花草等景物。听导游说它们都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是无价之宝。
后来,我们还去了百花亭、无梁殿、钟楼。
……。
这些建筑也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啊!天坛,多么神圣、庄严而又美丽的地方呀!从它的建筑中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高超的建筑艺术。
作文网欢迎你投稿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三
今天是盛夏里难得的凉爽天气,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著名的天坛公园。
公园的南门是十几扇鲜红的圆顶木门,每扇木门上钉着九九八十一个铜钉,让人觉得庄重又神圣。一进门,只见绿色的“海洋”出现在眼前,满眼都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大树,中间是青砖铺地的古色古香的开阔大道,心里不禁赞道:的确是皇家园林的气派!
天坛公园有许多名胜景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祈年殿了。经过雕梁画栋的门廊,我远远就望见了祈年殿,它高大、宏伟,红墙蓝瓦、流光溢彩,稳稳地矗立在广场中央。
我和爸爸快步走到它的近前一探究竟,它有四层楼那么高,有一个鎏金宝顶和三层宝塔似的建筑,每一层的间隔都有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最顶端还有一块蓝底金边的匾牌,上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祈年殿”。
祈年殿的内部更是瑰丽无比,大理石的地面一尘不染,黄色的帷幔、宽大的龙椅、檀木的屏风以及铜质的仙鹤、香炉等装饰品无不传达着古代皇族的气派,中央的四根通天柱,中层的12根金柱和最顶层的八根童柱,使这个建筑更加巧妙,屋顶的绘画更使人仿佛置身蔚蓝浩瀚无际的星空。我和爸爸不由得赞美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叫“汤采璇”,你们可以叫我“汤导游”。希望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朋友们,现在到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大家往上看,有三个想似ufo的天坛。这么大,真是气魄雄伟!
天坛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作文产”。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坦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朝乾殿、祈年门等。
“各位游客,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有时间再来细细游赏。”
文档为doc格式。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五
终于亮了,在我的催促下,全家人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开往天坛的汽车。汽车。汽车飞驰在路上,穿越在高速公路。此时,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会儿就来到了天坛公园。导游叔叔迎上来接待我们,并跟我们讲了天坛公园的来历。我这才知道天坛公园是明朝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历经改造、拆建,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成。
我们随着导游慢慢走向回音壁。路上,我看到了许多茂盛的花草树木,听到了鸟儿美妙的歌声。
来到回音壁,导游告诉我们回音壁是一个具有奇特的声学效果而被称为回音壁。我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于是跑到围墙一方说:“啊。”又跑到另一面墙边听,果然听到了。回音壁是多么神奇呀!
接着,导游带我们来到了圜丘坛。我们马上登上了圜丘坛中心。导游介绍说:你在上面叫一声,你就会听见从地面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取名叫“天心石。”听见导游的介绍,我们争先恐后挤进人群,我对天心石说了一句英语:“hi”。可是并没有回声,原来是人太多了,真是太遗憾了。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美丽无比的祈年殿,还看见了奇特的七星石……。
游天坛公园(精选16篇)篇十六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首都北京旅游,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天坛公园,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用于祭祀的场所,他们在这里祈求上天让这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走进天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种了许多参天大树,据说有的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树下许多小喷泉不停地浇水,即使现在是夏天,也不觉得热。
往正前方看,便是著名的祈年殿了,“祈年”的意思是祈求丰年,过去皇帝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前来祭拜,站在祈年殿前,我仿佛看成见了一个皇帝,身穿龙袍,率领从皇子、大臣在这里三跪九叩,场面甚是壮观。
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皇穹宇。皇穹宇是用于摆放祭祀神牌的地方,它是一个圆形的建筑,表示天圆,上面覆盖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皇穹宇的周围有一圈围墙,听妈妈说,只要站在围墙的一头说话,另一头的人都能听见,这就是回音壁了。可惜由于以前的游客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在围墙上乱刻乱画,现在工作人员只好将围墙都围起来,没法亲身体验这奇妙的'感觉真遗憾呀!
走过皇穹宇,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圜丘。圜丘中心有一块大石板,往外是九个梯形的石砖,往后依次是九的倍数。为什么都是九呢?听说古时候“9”象征着帝王独一无二的思想,象征着天,是最吉利的数字。我想:难怪都说“九五之尊”、“九重天"
祈年殿的雄伟、皇穹宇的精巧、回音壁的奇特、圜丘的壮观真是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