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需要撰写幼儿园小班总结的朋友们,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一
设计意图:
在数学操作活动、美术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并认识了一些实心圆、圆环、折线、弧线、纺锥线等等。在这些的活动中后,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线条在生活中的转换更加的敏锐和仔细了。有时候他们会指这楼梯说"这是折线",拿着香蕉不停的说着"香蕉弯弯的像弧线"。在从具体实物中的概括和认识过程中,也更深刻的感知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线条,如直线、弧线等。为了让幼儿对各种线条有更深的感知,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各种线条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主题"奇妙的线条"。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关住各种直线型的物品,在拼拼、玩玩、变变活动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2、学习利用直直的线进行自然测量的方法。
3、利用多种方式练习沿着不同的线进行走、跑等,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4、认识各种不同的线,关注生活中像各种不同线条的物品。
5、了解弯弯的路和直直的路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晨间活动塑料圈、小推车、跳绳目标:能绕着不同的线路玩车子和圈,掌握转弯时的技巧。能商量着互相友好的交换器械。
活动一综合活动:神奇的棒子。
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知道棒子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材料。
2、玩一玩,拼一拼,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3、鼓励幼儿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重点:
在玩玩拼拼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难点:
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能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准备:
一次性筷子(分粗细)、棉签、不锈钢棒子、彩色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出示各种棒子,认识它们的不同。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棒子,看看有哪些?
2、这些棒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棒子有不同的长短、粗细,是用不同的材料做的。
二、幼儿自由的用棒子拼搭图案,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很多的小棒子,看看是什么棒子?
2、请你用棒子玩一玩,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漂亮的图案?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图案,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
三、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棒子自由的拼搭图形,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1、现在我们来个比赛好吗?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的小棒子来拼图形好吗?
2、教师先后出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不同数量的棒子,鼓励幼儿进行相应的创造活动。
活动二美术活动:线条装饰画。
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线条,学习用线条来装饰画面。
2、激发幼儿对线条画的兴趣。
重点:
学习用线条来装饰画面。
难点:
大胆尝试各种线条作画。
准备:
人手一张画纸,一份作画工具。
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画吗?
2、这幅画上都有哪些线条?
二、教师示范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
三、幼儿作画。
1、你们喜欢在什么东西上装饰线条,就先在纸上画上这样东西的轮廓,然后再在上面进行装饰。
2、线条一定要画得多、密才好看。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
1、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讲评。
2、教师简单讲评,表扬线条画得多而好看的幼儿。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二
1、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物体排列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2、初步学习按照物体特定规律排序,如:abc、aabbcc等重复排列,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3、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排序课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串珠;纸帽、纸腰带、回形针、贴贴纸。
一、第一次操作,多角度欣赏项链的美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2、幼儿操作———串项链。
3、集中交流分享幼儿第一次的作品,引导幼儿多角度感受项链的美丽。
小结:小朋友串的这些项链都很美,有些项链只用一种颜色,一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简洁大方,这是一种简洁美;有些项链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的珠子串的,看起来很艳丽,这是鲜艳美;还有些项链用两种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看起来很整齐,这是规律美。
二、演示课件,分析物体的排列规律。如:abc、aabbcc等。
引导语:老师也用这些美丽的珠子串成了三条项链,这三条项链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规律的排列。
1、分析第一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用了几种珠子?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项链用了3种珠子,是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重复排列;如果老师把圆形用英文字母a表示,正方形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用字母c表示,那么我们可以记录为项链是按abc重复排列的。
2、分析第二条项链的排序。
提问:这条项链有几种颜色?(红、黄、蓝),是怎么排列的?谁来说一说?
小结:项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按两个红两个黄两个蓝重复排列的,可以记录为是按aabbcc重复排列的`。
3、观察第三条项链的排序,尝试接着往下排。
这是一条还没有串完的项链,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谁能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它的排列规律?如果让你接下去排列,应该怎么排列?(请一个幼儿上台操作)。
xx小朋友排对了吗?
4、总结。
这些项链都是按两种以上珠子间隔重复排列的,有的是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数量进行排列,这些都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第二次操作,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串项链。
第一组:提供一种形状多种颜色珠子。
第二组:提供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珠子。
交流分享:你的项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总结:相同的材料,可以排出不一样的有规律的序列。
在数学区准备了帽子和贴贴纸,请小朋友用在帽子上装饰有规律的图案。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三
1.学习依据abab等简单规律排列物体。
2.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学习依据abab等简单规律排列物体。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学习绳子打结。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是这样来爱妈妈的,小熊也很爱自己的妈妈,明天就是小熊妈妈的生日啦!小熊为妈妈准备了三个惊喜。
3.出示气球,幼儿感知红蓝红蓝规律排列。
(一)教师出示情景图,展示气球,幼儿观察排列规律。
师:第一个惊喜是用红色和蓝色的气球装饰了家。
幼儿观察气球是按红色蓝色这样有规律的排列。
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气球是按一个红色气球一个蓝色气球有规律的排列的。
4.出示橘子幼儿操作尝试大小规律排列。
(一)出示橘子幼儿观察大小规律。
(二)幼儿尝试操作按大小规律排列橘子。
师小结:橘子是按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有规律的排列的。
5.出示项链,幼儿操作尝试。
(一)出示项链,幼儿发现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规律。
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幼儿操作尝试按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规律排列。
师:哦这条项链是按圆形三角形这样的规律的排列。哎呀!小熊在串项链的过程中漏掉了几块图形,谁能发现缺了什么图形,请你帮小熊粘好项链。
师小结:小熊按颜色的规律大小的规律形状的规律为妈妈准。
(一)教师介绍串项链材料。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材料,请小朋友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来为妈妈串项链。
(二)教师介绍串项链规则。
师:第一根据你所选择的材料有规律排列,
第二我们制作项链时要注意安全,选择珠子的小朋友不要把珠子放到嘴里或者鼻孔里,要轻轻拿慢慢串不要散落在地上。
第三,每一位小朋友用自己操作盒子里的材料串好项链记得要打好结,不会打结小朋友请举手老师会帮助你。
(四)幼儿个别展示教师评价活动结束:。
幼儿按男女男女规律排队把项链挂在展板上。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四
1、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2、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黑色、深蓝色、深灰色画纸,绿色、蓝色颜料拓印做底。
2、背后贴好双面胶的纽扣若干(粘在颜料筐的外沿),配好颜色的瓶装颜料(两人一组,每组三种颜色)、毛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纽扣散步”
1、出示纽扣:“这是一颗调皮的纽扣,我们跟着纽扣去散步。”
2、带着幼儿走在桌子外圈:“调皮的小纽扣,喜欢去散步,纽扣走累了,坐到草地上歇一歇。”
3、师:“纽扣朋友都要去散步,坐到草地上,我们快来帮帮它们吧。”幼儿粘贴纽扣。
教学建议:用儿歌引导幼儿一颗一颗地粘贴纽扣,画面上平均粘贴7~8粒纽扣即可。
二、示范讲解,学习发散型花瓣的.画法。
1、集中示范:“小纽扣会跳圆圈舞,看: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蹲一蹲跳一跳,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2、师:“这颗纽扣也想变成花,它要长点的花瓣,谁来帮帮它?”请1~2名幼儿在范例上尝试。
教师小结:“小毛笔拎起来,围着花心跳个舞,滑一步跳一跳,长点的花瓣画好了。”
教学建议:示范时提示幼儿画纸可转动着画;如果发现幼儿有不同的画花瓣的方法,也可改编儿歌向幼儿推荐。
三、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操作要求:“草地上还有很多纽扣都想变成花朵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纽扣花心跳舞,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花瓣。”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画不同的花瓣。
教学建议:关注幼儿画花瓣的方法,留意用不同画法的幼儿作品;鼓励每个幼儿大胆落笔。
四、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1、张贴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花展。
2、和纽扣花拍个合影。
教学建议:边布置花展边引导幼儿欣赏,以减少相互等待的时间;与自己的作品合影,以增加幼儿创作的成功感。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五
1让幼儿懂得如何爱护图书,并知道要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2养成幼儿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重点: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图书。
难点:怎么样修补图书。
一导入。
1引起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兴趣,由一教师在幕后扮演书小弟,同时配上哭的声音。
2教师带领幼儿寻找哭声,并用同情的口吻询问。
3书小弟讲述哭泣的原因。
二关键步骤。
1讨论:“书小弟”为什么哭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帮助他?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修补图书。
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图书修好。
3修补完图书后,教师扮演的书小弟笑着走到小朋友面前谢谢小朋友。
三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看图书遵守的规则。
1美劳活动:修补图书。
2音乐欣赏:《小人书不要哭》。
1请家长在家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家长带孩子一起修补家中破损的图书。
1孩子对导入环节最感兴趣,从孩子同情和专注的目光中可以看出。
2活动成功之处在于孩子了知道为什么要爱护图书。
3需改进之处:孩子的参与性不够。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六
艺术活动“美丽的线条”是一个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尝试的教学活动,然而针对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纲要》“通过艺术活动激活兴趣,发挥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我把活动重点落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在“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色彩知识。
活动的难点在于:帮助幼儿自主、有序的操作各类材料。
针对此难点,我将注重材料种类与量的把握,并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考虑环节的先后顺序、材料的合理摆放等。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主、有序的活动氛围,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
(一)活动目标: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3、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筐子、珠子、勺子、画纸、棉签、毛巾等各类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2、教师变魔术:
(1)教师将珠子放入空白盒子中,来回滚动。
(2)教师展示盒子:请小朋友看看变出了什么?
(初步感知线条与红、黄、蓝三原色)。
(3)幼儿观察后自由说说。
(4)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要点。
(5)幼儿尝试操作。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盒子和珠子变出了“美丽的线条”,还能用其它方法变吗?
(2)幼儿想想、说说……。
(4)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辅导提供适度的帮助。
(5)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操作材料,积累丰富的活动体验。
(以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区分红、黄、蓝三原色)。
(6)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
4、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帮助幼儿明确红、黄、蓝三原色。
5、延伸活动:
(1)鼓励来不及尝试各种材料的幼儿、仍有操作兴趣的幼儿到区域活动时继续尝试。
(2)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交流活动情况、分享活动成果。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七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美丽的花儿(范例);水粉颜料(各种颜色);抹布,创设"花园"背景图;背景音乐;蝴蝶贴纸若干。
2、知识经验准备:对颜料有初步的了解,知道颜料的简单用途。
(二)演示与思考。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用手指可以印出美丽的花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怎么用我们的手指呢!(教师用白板、投影仪进行正确示范)。
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拳头印出花蕊,用手指轻轻的蘸颜料,围着花蕊印花瓣,花瓣要围在花蕊的四周。印好的小朋友,可以给你美丽的花朵上面,贴上漂亮的蝴蝶。那我们美丽的花儿,就完成啦。
3、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吧!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求。
幼:想。
2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制作出美丽的花儿!等一会请小朋友们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张和陈一样的图片,中间有许多颜料盆,里面都是漂亮的颜色,还有一个篮子里放了许多漂亮的蝴蝶贴纸,美丽的花儿画好了之后就可以贴上漂亮的蝴蝶啦!注意哦,蘸颜料的时候要轻轻蘸,等手上不滴的时候再拿开,想要换颜色的时候,一定要用抹布搽干净再换颜色哦。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美丽的花儿"作品师:小朋友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现在我请小朋友带着你作品上来说一说,看看你的花儿有多美丽。(分别请幼儿带着自己手中的春天上来讲述,教师、幼儿共同点评。)。
总结:原来,小朋友们手中的花儿这么美丽。你们喜欢花儿吗?喜欢春天吗?那让我们把手中花儿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吧,让他们看看花儿多美丽!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八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蝴蝶玩偶,教学图片
一、通过猜谜,引出蝴蝶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猜猜一个谜语它是说的是什么的小动物呢?"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好神奇",你们来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呢?(蝴蝶)老师:你们说说为什么是蝴蝶呢?(幼儿回答)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蝴蝶!你们真的很棒呢,给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蝴蝶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师: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丽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蝴蝶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椭圆形的)
(2)蝴蝶的头上面有什么?(两个触角)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有脚)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翅膀上面有花斑)
(5)蝴蝶有几只脚呢?(六只脚,脚也叫做足,两只脚就是一对足,那我们数一数有几对足,三队足)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蝴蝶喜欢花,生活在花丛中)
(7)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是在干什么呢?(蝴蝶喜欢吃花蜜,所以它们就喜欢待在花丛中)老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蝴蝶的身体是长长的椭圆形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和腹部长有三对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欢生活在花丛中,因为它们很喜欢吃花蜜,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是在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哦!它们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就会赖着不走。
(8)那小朋友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一只美丽的蝴蝶妈妈在她要死去之前在树叶上产下了一批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卵。这个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的蜕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因为天气的变化,这个毛毛虫就把自己藏到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篓子里,这个椭圆形的小篓子的名字就叫做蛹,慢慢的这个蛹长出了翅膀,长出了椭圆形的身体,两只触角,三对足,身体上也长出了花斑,漂亮极了。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蝴蝶姑娘们都出来了,看!她们正在吃着甜甜的花蜜呢!
2、老师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1)蝴蝶妈妈在树叶上产的什么呢?(卵)
(2)蝴蝶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呢?(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
(3)这个卵经过成长蜕变成什么了?(毛毛虫)
(4)毛毛虫在小篓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长出了翅膀,还有三对足,两个触角)
(4)蝴蝶是由什么变的,怎么样变的?
3、鼓励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变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蝴蝶蜕变的过程,好吗?
四、结束部分:
我们美丽的蝴蝶仙子们我们一起出去吃花蜜吧!跟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有秩序的离开,活动结束)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九
1. 尝试运用老师的材料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的,有意识的表现菊花简单的外形特征。
2. 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大胆使用美术材料制作不同形态的菊花。
3. 能够体验到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1.菊花图片课件、各种范例一份,操作音乐。
2.纸盘、扭扭棒、皱纹纸花丝、卡纸纸条、固体胶、双面胶。
一、图片导入,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二、讲解示范制作菊花的步骤师:菊花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动动能干的小手,学做美丽的菊花吧!老师已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师:现在小朋友的小眼睛要仔细看老师是怎么用这些材料做菊花的。
1.扭扭棒、纸盘、双面胶制作步骤:拿出一根扭扭棒,从中间一折二然后一半绕在手指上绕圈,绕好后将它从手指上拿下来或者我们也可以借助彩笔,(教案:)将扭扭棒卷在彩笔上绕好后,将彩笔拿下来,这样我们一朵花瓣就做好啦。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花瓣,但要记住花瓣是呈放射状的,要在花芯周围粘上一圈,这样你的菊花才好看。
2. 皱纹纸、固体胶制作步骤:将已经准备好的皱纹纸纸条拧成一朵朵条状花簇,在纸盘上面涂抹上固体胶,然后将花簇粘在上面,粘贴时要注意固体胶不能乱涂,要沿着花心涂抹。
3. 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彩色圆片、固体胶制作步骤:用小手将准备好的彩色纸条对折,当做一片花瓣,(教案:)用彩色圆片当做花芯,然后将花瓣围着花芯粘一圈,这样一朵菊花就做好了,要注意花瓣粘贴时要紧密一点。
三、幼儿自主创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自主选择想要和喜欢玩的'操作材料进行创作。
1.扭扭棒:教师要注意幼儿操作的方法,给不会操作的幼儿再次讲解示范。
2.皱纹纸:教师注意幼儿粘贴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做出五颜六色的菊花。
3.纸条:教师要注意幼儿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与指导和鼓励,引导幼儿做放射状的菊花。
我们美丽的菊花做好了,我们一看小朋友们都做了什么颜色和样子的菊花吧,比一比谁的菊花最漂亮!把它们粘贴到我们的展示板上面吧!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十
1.了解花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受各种各样的花的美,产生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花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若干图片,蝴蝶图片,汉字卡片。
2.多种表现花的材料:橡皮泥,纸杯,彩纸,白纸,笔,糨糊等。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漂亮的朋友――出示蝴蝶。
蝴蝶飞呀飞,它会飞到哪里去呢?
原来它是去找好朋友,飞到一朵美丽的花(出示花)这儿停住了,看了看,好漂亮,又闻了闻,好香,于是它们成了朋友。
(二)谈话活动。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2.你们看到过什么花?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3.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幼儿了解花的结构,认识汉字。
(三)幼儿活动。
1.出示材料。
2.幼儿简单讲述各种材料的运用。
3.教师提出要求。
4.幼儿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合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幼儿。
(四)展示。
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一
1、在玩毛线中,感知线条的长和短。
2、尝试毛线填充的多种方法。
3、愿意愉快地参加毛线粘贴活动。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2、各色毛线、已经用毛线贴好轮廓的绘画纸、胶棒、剪刀等。
二、幼儿观察毛线,比较毛线的长和短。
1、让幼儿摸一摸毛线,说出摸到毛线的感觉。
2、教师剪出两段长短不同的.毛线,请幼儿指出哪一段毛线长,哪一段毛线短。
三、幼儿尝试制作毛线画。
1、教师拿出一张已经贴好轮廓的绘画纸,先将底图用糨糊涂满,然后示范用毛线将底图填满。
2、幼儿分组,每一组幼儿讨论、选择一张喜欢的绘画纸,然后根据上图的图案轮廓分工作制作毛线贴画。
四、集体欣赏作品。
把贴好的作品展示与大家共同分享,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十二
1、教会幼儿用木珠或瓶盖印成小花的`方法。
2、通过印画活动,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能力和绘画的兴趣。
木珠,瓶盖,录音机,磁带,纸抹布,油画棒,颜料若干盘(内防海绵)。
1、播放歌曲《春天来了》,激发幼儿想画花的愿望。
(1)出示范例,问:这些画美丽吗?是用什么印成的?
(2)出示各种木珠和瓶盖,说:老师就是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珠和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印成的,你们会印吗?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2、讲解示范。
将瓶盖或木珠蘸上颜色在纸上印一下,就成一朵花。大的瓶盖或木珠印大花,小瓶盖或木珠印小花。可以印成红、黄、蓝等各色小花,像花园里的鲜花那样又多又好看。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个幼儿用瓶盖或木珠印花。每个瓶盖只能蘸一种颜色,大家可以交换使用,要尽量多印些花。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
4、欣赏与评价。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三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复习认识1―4的点卡。
2、能按其数量从少到多给点卡排序并匹配实物。
准备:
1、贴绒卡片:1―4的点卡一套。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和实物图片10张。
活动与指导:
1、利用多种感官巩固对1、2、3、4各数的认识。
(1)复习认识1―4,逐张出示点卡,问幼儿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圆点,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2)听声音举点卡。如:老师学几声鸟叫,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或看点卡做动作,如老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就拍几下手等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让幼儿思考:4张卡片,要按照圆点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怎么排?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将最少的1的点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点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点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点卡比3的点卡多1,排在最后面。幼儿排好后,要求幼儿观察比较,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每一张点卡比前面的点卡多1个圆点)。
(3)幼儿给点卡和实物卡片配对。让幼儿思考:点卡上的圆点是几,就和数量是几的东西交朋友,应该怎样做?指导幼儿在点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实物卡片。
美丽的线条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14篇)篇十四
1、进一步丰富幼儿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用勾线笔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结构,并用线描画的手法进行装饰,注意画面的布局。
3、能坚持细心地进行线描画装饰活动,感受线描画的美。活动准备:
1、范例。
2、勾线笔、白纸人手一份。
1、幼儿讲述一些知道的点、线、面。
出示范画二,展示:
点:三角形点、十字点。
线:弹簧线、凹凸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波浪线组成的面。
示范基本步骤:
1、先画好一个圆形的大花芯,再画上花瓣,接着画花茎以及叶子。
2、花瓣、花芯和叶子这些大的形状可以先用直线或弧线进行分割。(花瓣教师分割,叶子留给幼儿上来分割)。
3、在分割的块面中,用点、线、面,以及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过度: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形状的花,老师还画了很多(教师出示多中花瓣、和叶子的花)并进行了点、线、面的装饰。
你们想画吗?请你画的时候先要想好,画几朵,一朵的话要得特别大一点,画两朵的时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层次上的区别,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个花瓣和叶子都要大一点才能里面进行装饰。
四、讲评。
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幼儿相互欣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