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力工具。想要写一份令人满意的教学工作计划?不妨看看以下精选的范文。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一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圆形的物品较感兴趣,把圆盘融入体育游戏中不仅可以发展孩子们的身体同时还可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农村孩子的体育技能都发展得特别好,跑、跳、爬都不是问题,于是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发展特点设计了这个体育活动。主题是"圆盘变变变"。从中来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抛、托物爬行、转圈、应变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二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运动技能服务的,只有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成技能和技巧,所以课堂要精心设计。
1、高质量的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一般在技术动作的开始阶段进行练习设计时要保持学生精练并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运动技术动作的提高阶段,要本着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进一步优化为重点,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
2、课堂的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同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课堂练习设计要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用力,要重点技能重点练,难点内容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要设计一些正误动作的对比,以此让学生尽快纠正自己的技术动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三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卫生等原因,教师和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尽情地爬。一次,在进行《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在小树林里拣落叶。一队运食的小蚂蚁引起了几个孩子的注意,蚂蚁爬到哪儿,孩子们就追随着爬到哪儿。小班健康学科中对幼儿的爬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机械的爬显得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臵了一个蚂蚁妈妈带小蚂蚁散步、游戏、找粮的情境,让幼儿臵身于游戏情境之中,在一系列游戏场景的变换中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倒退爬,以此来满足孩子爬的兴趣和欲望,并相应提高他们爬的能力。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四
目标:
一、练习在平行线中间走,发展幼儿平衡能力;
二、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有精神走路。
活动准备:
3条平行线分别为15厘米20厘米25厘米;纸棒每幼儿一根;录音机;磁带《春天》、《学做解放军》解放军帽一个、请2名教师分别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歌表演《春天》。
基本部分:
一、练习在平行线中间走。
1、出示军帽引出空军开飞机,教师示范,幼儿在3条航线自由练习;
2、说说航线有什么不一样,练习15厘米航行线。
3、集体飞行。
二、游戏:打大灰狼。
情景表演:兔妈妈要去森林采蘑菇,森林里有大灰狼,请解放军帮忙消灭;
音乐《学做解放军》每幼儿一根纸棒,有精神走过小路,潜伏在草地,大灰狼出来,指挥管发出“射击”命令,幼儿用纸棒射击,大灰狼倒下。解放军一个跟一个走回小路;(游戏可进行2次)。
三、结束部分:
每幼儿评一朵小花,听《学做解放军》音乐,一个跟一个走出活动场地。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五
1.出示纸袋,介绍纸袋。
2.幼儿每人拿一个纸袋。
二、自由探索,玩纸袋。
1.引导幼儿用纸袋游戏,看哪一个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别人不一样。
2.幼儿玩纸袋,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法,及时表扬玩得有新意的幼儿,并鼓励幼儿想办法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三、交流分享。
1.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玩法并进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学做,如当扇子、夹在腿中间跳等。
2.幼儿继续探索。
提醒幼儿围坐休息。把纸袋当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绍新玩法。
师:老师有个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师一样把纸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儿跟老师一起爬一爬,指导幼儿手脚着地。
游戏《蚂蚁觅食》。
1.厨师蚂蚁头饰,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老师是蚂蚁妈妈,小朋友是蚂蚁宝宝,对面的的草地上有很多的彩虹糖,宝宝们想不想吃呀?我们一起爬过去吧。看看哪只小蚂蚁爬的最快。
2.幼儿听口令游戏。
3.师小结。
六、放松活动。
幼儿跟老师一起捏捏手臂,捏捏小腿。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六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七
本次教研活动我收获很多,在活动中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活动”的区别。本次活动,活动材料比较简单,但是玩法很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因为天气比较热,所以我缩短了整个游戏活动的时间。幼儿自主探索纸袋的玩法时,由于时间较短,幼儿玩的不够尽兴。幼儿在练习手脚着地爬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指导,导致游戏环节时仍然有几个小朋友是手膝着地爬。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八
1、提出长绳的练习的要求。
2、分发长绳、分组别、指定场地。
3、组织练习。
4、组织进行3分钟的长绳练习。
5、提出进行广播操的复习。
6、组织广播操的练习。
7、讲解“拉马”的练习方法。
8、组织2人一组的拉马练习。
9、组织50次短绳的练习。
10、进行一分钟的短绳练习。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九
1、教师在确定角色时,要善于利用悬念和期待效应。当说到“现在该是……”时,应有意拉长声音并做短暂的停顿,以加强幼儿期待心理和悬念,提高他们的情绪紧张性和集中注意,然后突然宣布跑的角色。这样会明显提高幼儿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2、说儿歌前宜先让幼儿左右看看并记住两边的同伴。
3、有的孩子跑步心切,一听教师说完跑字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不管是否叫到自己担当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角色,听清信号后再跑。
4、要组织和鼓励没跑的幼儿给跑的同伴加油并提醒其站位。也可让他们观察谁先跑回。
5、要鼓励幼儿争先跑回,以培养其竞争意识。
6、变化游戏的方法:
(1)可改自然快跑为模仿跑;改单人跑为双人跑。
(2)可用其它符号代动物角色。如可用红、黄、蓝三色纸片作为三种动物的标志。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
1、游戏一:"小小交通警"出示箭头手势牌,变换手势牌孩子根据箭头的方向双脚跳。请一位小朋友戴手势牌指挥游戏。换指挥的幼儿,游戏反复。
2、游戏二:动物骰子游戏。
(1)先学学兔子、袋鼠、青蛙等几种小动物是怎样跳的。
出示:"动物骰子",讲明玩法:掷骰子,最上面是什么动物,就学什么动物跳。老师示范一次后,请小朋友掷筛子,游戏重复。
(2)出示"带箭头的动物骰子"。讲明玩法:看到筛子上面是哪种小动物,箭头指向哪里,就学那种小动物向箭头的方向跳。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一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术。
素质目标:提高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排成四路纵队。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二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3组,各组分别扮做小马、小鹿和小羊。幼儿围成圆圈面向内站立,各类角色错开站。教师(或幼儿)扮大象,当裁判。游戏开始时,一起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来赛跑。大象公公当裁判,现在该是谁来跑?”大象说:“小动物,准备好,现在轮到xx跑!”被叫到的小动物要沿逆时针方向跑一圈,回到原位。先跑回的获胜(或在裁判发出规定信号前跑回原位的受表扬)。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三
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游戏,讲解游戏的放方法和规则.
2.请同学安排场地和控制赛跑的距离.
3.邀请一组同学一起完成一次游戏.
4.教师组织进行游戏.
5.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错误好继续进行游戏.
同学活动:1.认真的听教师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的讲解.
2.安排好场地让自身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愉快的完成游戏.
3.进行游戏时尽自身最大的能力与同伴完成游戏.
4.在游戏中要和时的纠正存在的错误.
组织:以四列横队完成游戏.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四
1、良好游戏环境的创设、有趣游戏情节的构思,为本次活动的胜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幼儿在游戏中充溢乐趣地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在活动中,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又欢呼雀跃,对体育活动活动充溢了兴趣。
2、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在练习按一定方向跑的过程中,每一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单纯要求幼儿听信号找家;第二次,融入了品德行为要求,针对小班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关心他人的现象,我故意少准备了两个家,旨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要求幼儿找家时意识到要互相协助;第三次在上两次的基础上要求幼儿对应跑,就是按自身头饰上蝴蝶结的颜色找对应颜色的家。这样就防止了重复游戏的枯燥乏味,不同的要求使幼儿始终对活动充溢了兴趣。
3、注意个别差别,提高每个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小班幼儿之间动作的差别性是非常明显的,教师能注意个别差别,在游戏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同时以鼓励的口吻和细小的动作,使能力差的幼儿同样坚持耐久的游戏积极性。如:当狐狸拿着赶鸭棒到池塘边赶鸭子,个别能力弱的小鸭明显表示出动作的不灵活,妈妈就会适时上前协助。这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同时使幼儿躲闪跑的动作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4、配上与活动情景相匹配的音乐、儿歌,使整个活动更为活泼生动。
小鸭子们在玩耍、游戏时念上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同时配上轻松、跳跃的音乐,小鸭子们玩得更带劲了;狐狸出来时,又配以低沉的音乐,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五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讲解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示范。(2)学生进行分组分排练习。(3)教师仔细观察,对错误的加以纠正。(4)把大家容易出现的问题在集合训练后进行讲解。(5)在队列练习前向学生说明:前后间隔一臂距离,以免太拥挤。
组织方法(如图):
排成四路纵队的排法:当教师喊“成四路纵队—集合”口令,并做出手势(左手握拳于胸前屈肘,拳心向内,右臂前平举,掌心向下)时,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的队形,距离教师2-3米处站好,其余学生依次向后重叠式排队站立,前后保持约一小臂的距离并自动对齐。
注:因学生反应能力较慢,因此需要结合“解散”“集合”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提高集合的速度。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六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5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小a、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
教师:
1、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学生:
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b、绳操表演。
上肢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踢腿运动。
跳跃运动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三)、基本部分。
28分钟左右。
a、花样跳绳。
13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中上。
1、一人一根绳(前摇跳;后摇跳;交叉跳;双飞跳;跑动跳等)。
2、两人一根绳(两人同摇一绳跳;一人先跳,另一人跑入跳等)。
3、三人一根绳(一人摇,两人跳;两人摇,一人跳等)。教师:
1、组织学生自由跳绳,方法自创。
2、巡回指导,发现并推广学生的新跳法,语言鼓励学生,必要时给予帮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评,并组织学生再练习。学生:
1、自创绳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时可根据动作命名。
3、通过观摩同学的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继续练习。b、并脚跳。
5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中上。
教师:
1、语言导入“刚才我们的绳子都是摇着来跳的,现在我们要变魔术了,把它变成竹竿。”
2、讲解,并邀生配合一起示范并脚跳。
3、组织学生练习,巡回指导,结合小范围的展示,评价。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2、自由组合练习(3—4人为一组),注意安全。
c、迎面投绳。
10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中动作要领:瞪腿转体,快速挥臂。
教师:
1、语言导入“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来投绳,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投得最远,动作最正确”,讲解捆绳方法,要求学生迅速把绳子捆好。
2、讲解、示范投绳的动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的起投线上进行练习,巡回指导,纠错,并请生示范,同学评价,指出优缺点。
4、同质学生间的比赛,评价。学生:
1、按要求捆好绳子。
2、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3、按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起投线上练习,认真观摩同学的示范,做出正确的评价。
4、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四)、结束部分。
5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小a、放松游戏:踩绳。
教师:
1、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
2、组织学生游戏,并要求学生给游戏取个生动的名字。
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游戏方法。
2、积极参与游戏,放松身心。
b、评价。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评本次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学生:
1、集合。
2、进行自我评价。
3、收拾器材。
体育学教案参考(通用17篇)篇十七
一节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环节瀑布的过渡,使整堂课的设计显现出流畅性。只有经过经过教师巧妙的构思,使课堂上的所有练习都围绕主体教材进行设计的,都是为主教材和教学目标服务的,从而使教学流程、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