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常包括标题、正文、发布人、发布时间等基本要素。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通知模板,希望能够帮助你更高效地撰写通知。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一
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在职期间缴费基数的高低,二是缴费年头的长短。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养老金拿的就多。
二、请具体解释一下缴费基数。
各省的缴费基数一般都不同,就拿天津市来说,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8%,其中20%由单位缴纳,8%由个人缴纳。这个比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你在国企、外企还是合资企业,在每个企业都是这个比例。但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职工,缴费基数却不相同,缴费基数与职工本人的工资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总的来说,工资收入水平高,缴费基数就高。
三、什么是缴费工资?缴费基数如何计算呢。
缴费工资是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按300%缴费基数封顶。根据本市社平工资变化情况,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每年由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调整公布。2013年本市用人单位缴费基数下限为2210元,就是指按60%缴费;上限为11331元。也就是说,如果参保人员计算的缴费基数不到2210元,就按照2210为基数缴费,高于11331元,就按照11331元缴费。如果在两数之间就按照实际数额作为缴费基数。
四、缴费基数的高低对养老金具体有什么影响。
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的。个人账户是由历年缴费逐渐积累起来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是计算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刚刚我们提到了职工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这部分比例是要划入到个人账户中的。缴费基数越高,按照比例划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积累下来的储存额也越多,养老金也就越高;反之养老金就低。
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参保人员甲和乙,都是男职工,60岁,1972年12月参加工作,2013年3月办理退休,缴费年限都是40年零3个月,在职期间甲一直按照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乙一直按照下限缴费,按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甲每月养老金可拿3446.35元,乙可拿2623.75元。同样年龄、同样工龄,就相差了800多元。
五、缴费时间的长短对养老金影响有多大。
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是随着缴费年限的延长而提高的。缴费年限长,计算的比例就大,基本养老金就多。反之,缴费年限短,基本养老金就低。而且按照现行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对坚持正常缴费的参保人员是非常有利的。
举例说明:假设个人缴费人员甲和乙,都是女职工,今年50岁,2013年3月同时办理退休。两人都是1987年12月参加工作,2003年失业,甲失业后继续在社保分中心个人窗口缴纳社保费,一直按照缴费基数下限缴费,而乙从2003年至今没再缴费。办理退休时,甲缴费年限共25年零3个月,而乙只有15年。按照现行办法计算养老金甲每月是1365.12元,而乙每月是703.48元。这两人就相差了660多元。
按照政策规定,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缴费年限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当然,满15年只是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了,大家不要以为满15年可以不用再缴费了。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养老金与缴费年限长短、缴费基数高低有直接关系。另外,在调整养老金待遇时缴费年限也是重要指标。
当然,这种情况,我们叫“间断缴费”。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在缴费期间中断了,没有连续,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几个月,还有几次中断的。职工还没达到退休年龄前如果间断缴费,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已经将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紧密挂钩,这和刚刚我们提到的缴费时间长短一样,间断缴费几年,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就少几个百分点。因此,我们提醒“间断缴费”的职工,应当按照政策规定,把间断的缴费补齐。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二
按相关规定,如已满期限,但仍未到退休年龄或条件者都必须继续缴纳,除非属于低保、失业人员等特殊情况。对于劳动者来说,缴的年限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届时,如果满15年但未退休而又没有继续缴费者,很可能面临补缴才能享受养老金的结果,还要按每日2‰计算滞纳金。同时对可以不缴纳的人员来说,本来执行的退休前上一年度社平工资应调整为停止交纳时上一年度社平工资。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三
4月2日,2014年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公布,参加苏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2013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退职或按月领取生活费手续的人员,从2014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市区(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的养老金将在4月份调整和补发到位。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法与往年不同,分为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以缩小企业退休人员增发额的差距。据测算,此次调整人均将增加258元。市民可拨打12333咨询。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普调与个人缴费年限挂钩。
根据方案,普调分为三步,第一步对退休、退职及按月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第二步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缴费年限,尾数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计算,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月增加额不足45元的,按45元增加;第三步按本人本次调整前的月基本养老金乘以4%计算增加额。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例如苏州市某企业女退休人员宋某,去年底53岁,缴费年限28年,基本养老金1680元,其普调第一部分为40元,第二部分为84元,第三部分为67.2元,三块合计为191.2元。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控制不同水平人员增发额。
为了拉近不同水平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发额的差距,今年,苏州市将对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员给予倾斜。按规定,当上述三步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低于240元的,在按上述三步增加后再按本人调整前养老金3%适当增发,增发额不足40元的补足到40元,此项增资和按上述3项增加额合计不高于240元。上述案例中的宋某前三项合计每月不超过240元,可按调整前养老金3%增发50.4元,前三项加这项合计为241.6元,超出了240元,所以增发养老金3%部分为48.8元(50.4-1.6),最终此次宋某增加养老金240元。
同时,当前四项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低于一定水平的,可予以补足。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3000元以下的,为本人本次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的10%。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3000元以上的,为3000元以下部分按10%、3001元至4000元部分按6%、4001元至5000元部分按4%、5001元以上部分按2%计算的数额。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养老金增发高龄退休人员养老金。
此外,对2013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年龄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确定的出生年月为准)及以上退休、退职、按月领取生活费人员给予倾斜增发,满70不足7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发40元,满75不足80周岁的为60元,满80周岁及以上的增发80元。
例如苏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陈某,去年底76岁,缴费年限36年,基本养老金4755元,按照前3项调整方法增加额为338.2元(40+36×3+4755×4%),另外,按照补足规定计算,增加额应为391(即3000×10%+1000×6%+755×4%)元,加上高龄增发60元,最终陈某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增加额为451元。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四
这是我国连续第十二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首次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待遇多次上调,养老保险基金压力有多大?日前,记者采访了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上调6.5%如何确定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此前11次的幅度都是10%左右,今年为何确定为6.5%?
据介绍,从到年,国家连续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达到2200多元,与的月人均647元相比,提高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率12%左右。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所长表示,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主要的参照系是物价上涨情况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同时也要兼顾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有两方面考虑。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期。gdp增速由.3%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6.9%,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年的14.6%降到的10%以下,2015年进一步降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15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十二五”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4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前已有8500多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2700万人,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参保职工年均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8.8%下降到6.6%,2015年更大幅下降到3%以下,养老保险抚养比由的3.16∶1下降到2015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并轨”,实行同样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前,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退休制度,退休费主要与退休前工资挂钩,退休费的调整也主要跟着工资调整。“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
这消除了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平衡,迈出了统筹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第一步。
金维刚表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一调整有利于平衡地区差。此前,经济发达、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幅度相对较高、调整频率较快,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可能多年不调一次。有的省份,相邻的'两个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幅度和频率有很大差别。今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更有保障。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未到位,意味着这些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暂时还按原有水平领取养老金。不过,这段时间不会很长,预计待遇调整将在年内到位,届时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调整后的待遇领取养老金,并补上从2016年1月1日起未领的调整部分。
此外,今年国务院部署的“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6.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简单地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增加养老金。实际调整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定额调整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倾斜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养老金发放有保障吗?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基金支出年均增长率19.7%左右,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16.8%左右,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2015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2.7万亿元,总支出约2.3万亿元,累计结余约3.4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待遇后将确保发放,退休人员对此尽可以放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等地区将继续给予补助,确保养老金足额按时发放到位。这位负责同志同时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此次养老金上调虽然是同步调整,但资金来源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用资金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基金混用。
今年养老金上调,明年、后年会怎样?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直接关系广大退休人员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尽管企业养老金已连续上调多年,但尚未实现养老金调整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这让许多退休老人心里没底。
金维刚介绍说,从国外经验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普遍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对养老金水平定期调整,多数国家每年调一次,调整水平多与物价或工资指数挂钩,或综合考虑物价和工资增长状况,有的国家还兼顾人口结构变化等。此次调整就综合考虑了与工资增长状况、物价变动状况的关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调整机制的开始。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连续调整养老金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尽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五
我省下发《关于20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自年1月1日起,对我省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
今年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一次同步按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两类人员都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定额调整主要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主要体现激励,适当倾斜调整主要体现对退休早、养老金水平偏低的高龄退休人员的统筹照顾。
按照我省今年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本次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定额部分、挂钩部分和倾斜部分。定额调整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都增加65元。挂钩调整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另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3.5%。适当倾斜调整部分: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75~79周岁、80~84周岁、8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再适当给予增加。符合上述年龄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40元、180元、260元和330元(上述人员中自20以来调整基本养老金时如已经享受过高龄倾斜,但达不到此标准的,本次不是按此标准增加,而是分别补齐到此标准);符合上述年龄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40元、70元、120元和160元。
本次基本养老金调整既充分体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精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调整对象、调整时间、调整方法、定额调整标准和高龄倾斜人员档次划分上保持一致,又兼顾了各自特点以及与原待遇调整办法的平稳衔接,在调整水平、挂钩调整的具体办法和高龄倾斜标准上有所不同。
据悉,各级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正在抓紧核对信息,调度落实资金,畅通发放渠道,确保9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位。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六
山东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忠林围绕“供需两端发力加快转型升级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这一主题,接受山东省专访,据了解,我省将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标准,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扩面,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下半年将把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
“去库存”方面。
截至3月底,全省库存商品住宅去化周期17个月,比上年同期缩短4.5个月,“接近合理区间”。王忠林表示,将健全售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力争今年货币化安置比重达到50%以上,商品房库存较多、消化周期较长的市县原则上应达到100%。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抓好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扩面工作,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实现低门槛、全覆盖。
“降成本”方面。
“保民生”方面。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省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民生,实现社会政策托底?王忠林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全省教育、就业和社保、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1%、16.3%和13.8%。其中,上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6.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3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4%,与去年同期持平,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下一步,将精心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妥善安置去产能下岗职工,执行好援企稳岗政策,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王忠林介绍,我省下半年将把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继续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高、中、低三档分别比上年度提高110元、100元和90元。以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制度为基础,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职工大病商业保险制度。持续抓好“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等工作,并启动新建、改扩建所幼儿园。此外,深化“食安山东”建设,构建食品药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强化非法疫苗查处力度,确保疫苗使用安全。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七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4年7月1日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增幅为27.3%。此次上调,是我国首次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根据贵州省社保局《关于做好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工作的通知》(黔社保函[2015]5号)和黔南州社保局的相关要求,福泉市将于2015年2月进行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和补发工作。
据统计,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236342人次的养老金共补发354万余元,待遇调整后每月发放基础养老金将超过240万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八
一、2013年12月31目前按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按以下办法调整:
(一)193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60元;1934年1月1日至1938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1939年1月l日至1943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194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85元。
(二)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每满l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按整年计算后,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以上两款依次执行。
二、本次调整前基本养老金低于200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最高不超过2000元。
三、2014年调整后,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低于所在市(原行业统筹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平均水平的,予以补足。
四、本次调整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原渠道解决。
五、本通知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一、调整范围。
2013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人员(不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条件的退休老工人)。
二、调整标准。
(一)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4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按10年计算。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缴费年限不满1年部分按1年计算。
(二)在上述基础上,对下列人员,再按下列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2、建国后至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三)2013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的,在上述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四)军队转业干部退休人员按上述标准调整基本养老金后,月养老金(含冬季取暖补助)低于2389元的补齐到2389元。
一、调整时间。
从2014年1月1日起调整。
二、调整对象。
2013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
2014年1月至6月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在核定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标准时,同时按本办法进行调整,调整增加额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之月起发放。
三、调整比例。
调整比例按照2013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四、调整办法。
按照普遍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与定比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并按国家文件要求确定倾斜人群。具体的调整办法如下:
(一)普遍调整。
1.每人每月按照97元定额计发。
2.2013年12月31日前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2014年1月至6月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
(二)倾斜调整。
1.对2014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满75周岁及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80元,全年960元,单列一次性发放,不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2.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经本次调整后未达到所在市调整后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三)离休人员调整。
企业离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参照普遍调整办法进行调整。所在市已经采取加发生活补贴方式将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拉平的,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后,按相关规定冲减生活补贴。所在市已经建立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离休费同步增长机制,不再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的企业离休人员,不参加本次调整,按机关离休费调整办法执行。
此外,我省去年以前对企业退休高工的历年倾斜形成的累积额(称高级职称专项津贴)保留原标准继续发放(含2014年新退休的企业高级职称人员)。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九
哈尔滨退休养老金上调的消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80元/月的基础上,增加10元,提高至90元/月。关于哈尔滨养老金上调方案细则。具体详情可见下文。
日前,小编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官网公布的《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月80元增至90元》了解到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对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政策进行调整。
据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哈尔滨市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是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定并结合哈尔滨市经济发展、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因素而进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在80元/月的基础上,增加10元,提高至90元/月。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丧葬补助制度,对参保人员死亡的',从财政资金中向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给付丧葬补助,标准为3个月基础养老金。政策调整增加的经费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
20上海市养老金将如何调整?在今年全国养老金上调5.5%的幅度下,上海市养老金调整幅度将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上海市养老金的`具体调整方案目前并没有公布,具体请参考上海市20xx年养老金调整细节。
据小编了解到,自20xx年1月1日起,对本市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约415.8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其中:企业约365.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约50万人。
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1,统一增加60元。2,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5元,累计不足37.5元的按37.5元增加。3,以本人20xx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5%。
为了体现对高龄人员的关怀,本市今年继续对企业退休人员中20xx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三项普加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本次调整的时间统一从年1月起实施,也就是从2017年1月起补发。
除企业职工保险外,对约50万原来镇保领取养老金人员,今年纳入职保后也将增加养老金,具体办法是按高龄倾斜进档增加后,再按上述企业办法增加。
对49.55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员,基础养老金也将增加100元。这些养老人员增加养老金,也都会从1月起补发。增加的养老金5月5日会全部发放。
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数额=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个人储老金。
月劳动退休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一
人社部这位负责人特别强调,“5.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而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5.5%增加养老金。
首先,此次调整,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各地将兼顾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调整办法大体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部分的具体标准。
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工作)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的调整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今年调整将继续坚持“并轨”原则,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调整的时间从2017年1月1日起,预计可在9月底之前发放到位。”金维刚说,由于各地情况存在差异,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时间不长,工作基础和进展地区间不平衡,各地调整养老金发放到位的进度可能会有快有慢。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离休人员不属于此次调整范围。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二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北京市自20xx年起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年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为1000元到9000元,参保人可以在此区间内自行选择年缴费标准。
每年的4月,都是当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开始参保缴费的日子。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宣布,自今年起,提高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最低缴费标准1000元保持不变。同时,为更大限度体现多缴多补多得原则,今年又新增设两个缴费补贴档次,每人每年最高补贴150元。据悉,今年4月1日至12月10日,符合条件的本市城乡居民都可以去户籍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据了解,针对本市城乡居民参保实际,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合理缴费,最大限度实现养老待遇的储备积累,市人力社保局此次明确从20xx年起,将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最低缴费标准1000元保持不变。实际上,从20xx年实施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此次是对缴费标准的首次上调。
财政补贴每人每年最高150元。
今年,参保缴费激励机制得以更加完善,增加了缴费标准补贴层次,将以往的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及补贴额度增加至四个。从20xx年起,北京市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分为四个档次,每人每年补贴从60元至150元不等。
根据新的政策,在提高个人缴费上限的同时,北京市还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增加了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并提高了财政补贴的额度。缴费标准在1000到1999元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60元;缴费标准在20xx至3999元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90元;缴费标准在4000至5999元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120元;缴费标准在6000至9000元的,财政补贴每人每年150元。
据悉,北京市从20xx年开始实施现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制度实施时,已经到达领取养老金待遇年龄的居民(男性60岁,女性55岁),北京市直接由财政补贴发放福利养老金,目前福利养老金水平已由制度实施之初的每月200元提高到了每月425元。而参保缴费的居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水平也由20xx年的280元/月提高到了现在的510元/月。
据了解,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本市自20xx年起实施了现行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全市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有85万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43万人,每人每月领取福利养老金425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42万人,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10元。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三
对此,多年从事养老金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朱俊生告诉记者,此前十几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为10%,去年降到6.5%,今年变成5.5%,很重要的原因是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比较大,未来这一增幅很可能会继续下行。
今年3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是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
对此,朱俊生说:“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养老基金出现收支失衡,需要财政转移支付,过去5~6年财政转移支付了将近2万亿元,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大。”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四
朱俊生介绍,之前养老金标准连续多年10%的上涨,有的地方实际涨幅甚至超过了10%,在地方调研时,很多地方政府都反映由于过去十几年连续大幅上调,成为造成基金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有关养老金应该如何调整,是否建立制度化的调整机制等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去年4月在解释去年养老金增幅调整为6.5%时,时任人社部发言人李忠就表示,确定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综合考虑了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现在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五
企业退休人员按省级统筹范围内20xx年12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66%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各地20xx年12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5%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是按本人20xx年12月发放基本养老金标准的4%调整增加;与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月增加标准按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元。
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达到7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发40元;20xx年12月31日以前达到或超过70周岁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40元。
对20xx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军转干部,本次基本养老金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低于20xx元的,补齐至20xx元后,再参加20xx年基本养老金调整。
按照上述标准测算,以20xx年12月基本养老金3000元为例,则此次每月新增养老金200元左右,增加的金额将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补发。
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数额=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个人储老金。
月劳动退休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2023年养老金上调通知参考(通用16篇)篇十六
20xx年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12个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多地明确9月底发放到位,那么,20xx年养老金上调后领取条件标准是什么?养老金领取地规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整理了详细资料。一起看看吧。
20xx养老金上调领取条件养老金领取规定养老金领取标准。
20xx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
我省下发《关于20xx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自20xx年1月1日起,对我省20xx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
今年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一次同步按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两类人员都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定额调整主要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主要体现激励,适当倾斜调整主要体现对退休早、养老金水平偏低的高龄退休人员的统筹照顾。
按照我省今年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本次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定额部分、挂钩部分和倾斜部分。定额调整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都增加65元。挂钩调整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另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的3.5%。适当倾斜调整部分: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20xx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75~79周岁、80~84周岁、8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再适当给予增加。符合上述年龄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40元、180元、260元和330元(上述人员中自20xx年以来调整基本养老金时如已经享受过高龄倾斜,但达不到此标准的,本次不是按此标准增加,而是分别补齐到此标准);符合上述年龄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40元、70元、120元和160元。
本次基本养老金调整既充分体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精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调整对象、调整时间、调整方法、定额调整标准和高龄倾斜人员档次划分上保持一致,又兼顾了各自特点以及与原待遇调整办法的平稳衔接,在调整水平、挂钩调整的具体办法和高龄倾斜标准上有所不同。
据悉,各级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正在抓紧核对信息,调度落实资金,畅通发放渠道,确保9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