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需要精心编写和反复修改,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想要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计划?不妨看看下面的教学计划范文。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一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一、从听《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找到歌词中有哪些数字吗?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师:你们可真细心,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八十一、七十二与今天所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共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1。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自主探究法。
课件、自制信箱和信。
一、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2.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3.学生读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8÷4=212÷3=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后,猴妈妈看到小猴们拿了这么多桃子回来,可高兴了。
小猴们正准备吃,猴妈妈却说“别着急,答对了我的问题才能吃”。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1)。
1.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子”。
2.观察回答: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读题:自由地大声读一读。
(3)你会列算式吗?独立思考,汇报。师板书:12÷3=?为什么这样列式?
(4)你会算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展示算法。比较方法。
你们真棒!前几节课在计算除法时我们都是借助图或摆学具得出的,这样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想算得又对有快,就要向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用口诀求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2)。
1.出示: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请同学们大声读题目,读懂了就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
3.做完的同学们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口诀求商的。
4.学生汇报,师板书:12÷4=3想:(三)四十二,商是3.
(三)观察比较:
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师小结:大家的发现可真聪明,计算这两个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求商。(板书:用口诀求商)总结求商方法:在用口诀求商时,就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四、闯关游戏。
1.第一关: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12÷6=8÷2=。
10÷5=12÷2=8÷4=。
2.第二关:把得数是5的涂成红色。把得数是4的涂成绿色。
8÷26÷310÷2。
20÷524÷615÷3。
18÷35÷130÷5。
3.第三关:送信。(练习五第三题)。
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4.同学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闯关成功。小猴们说:欢迎到花果山来做客!)。
师:花果山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再去玩,好吗?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12÷3=412÷4=3。
想:3和几相乘得12?
想:(三)四十二,商是3。
三(四)十二,商是4。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三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1。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2根筷子。
2。画一画。
3。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
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
1.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2.在表中,把1,2,5—9分别与2相乘,将得到的数画上圈。
3.算一算。
4.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2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了吗?
(五)板书设计。
1×2=2一二得二2×1=2。
2×2=4二二得四2×2=4。
2×3=6二三得六3×2=6。
2×4=8二四得八4×2=8。
2×5=10二五一十5×2=10。
2×6=12二六十二6×2=12。
2×7=14二七十四7×2=14。
2×8=16二八十六8×2=16。
2×9=18二九十八9×2=18。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2×43×45×2。
2×55×35×13×3。
4×41×54×5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1、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3×5=155×2=10。
(2)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
2、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九第2、3、4题。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五
一、教学目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学内容):探究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难点(克服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五、“学案”流程:
设计意图。
体会(反思)。
一、先学过程与内容。
1、6个6个的加,把得数填在括号里。
6()()()()()。
2、看图填写。
表示的意义。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一条小鱼1个6有6个三角形。
6
1x6=66x1=6。
一六得六。
二条小鱼2个6相加有个三角形。
6+6=12。
三条小鱼()个6相加有()个三角形。
四条小鱼()个6相加有()个三角形。
五条小鱼()个6相加有()个三角形。
六条小鱼()个6相加有()个三角形。
二、评星。
1、认真完成()2、仔细检查()。
学生已经有了1至5的乘法口诀编制的基础,放手让学生在课前尝试先学。但考虑到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截取部分进行探究性先学。
六、“导案”流程:
设计意图。
体会(反思)。
同学们,我们在小鱼的带领下探究出了6的乘法口诀,先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由4号同学说给其他同学听,其他同学如有意见听完后再提出,全组同学讨论确定。1、(组内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探究成果讲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2、(组内1号汇报,全班交流)。
3、齐读口诀。
咱们一起来把自己编的口诀自豪的读一读。
要求: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有6句,每句的第一个数表示几个6,结果相差6,)。
如果老师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帮老师想起它的得数呢?(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生1:一六得六。
师:恩,不错,第一句数字挺简单的。还有哪一句数字简单?
生:二六十二。
师:这两句数字简单,我们可以很快的记住!来,把这两句一起来读一遍。还有容易的吗?
师:我们把几句容易的自由的读一读、记一记,都记住了吗?小声的说给同桌听。
生自由说口诀。
师:那就只剩下这几句了,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咱们来把这几句口诀一起来说一遍。
生齐说。
师:下面,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比一比,谁背的更熟练。
反馈:停!全都背出来的小朋友高高举手。好,这些小朋友起立,背给我们听听看。
生背。
师:真了不起!过关!
记的不熟练的小朋友起立。老师只要你们先背3句——三六,四六,五六……先看一看。好,准备——三六……生齐背。
师:这么难的都能背,再把几句容易的连起来一起背好不好?
单独提问:
三六()五六()四六()、师:恩,不错!回答的真棒。
师:下面老师想和全班小朋友做个游戏——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请你先思考,等我说“开始”,你们才能说后半句。听清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一六()开始——。
二六()开始——。
四六()开始——。
三六()开始——。
五六()开始——。
四六()。
五六()。
a、基本题。
1、口算。
3x64x66x66x5。
4×6=6×4=3×6+6=6+6+6+6=。
6×2=5×3=()×6=184+6=。
最后一题我来说,是四六二十四。对的举手。
4+6=10别上当了哦!要看清符号!
2、扑克牌游戏。
师与一生合作完成:教师拿扑克牌1-6,随意抽出一张,以“2”为例,师生抢答“二六十二”,谁先答出牌归谁。结束时,手里牌多者胜。
同桌合作玩扑克牌游戏。
3、买书游戏。
6元一本,你准备你买几本?应该给我多少钱?用那句口诀计算的?
b、提高题。
明明的家在7楼,每层楼梯长3米,每次回家明明要走多少米?请列式解答。
利用组内力量帮助、纠正、回忆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每句口诀的来源及意义的理解。
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六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1例6,完成练习六和练习七中的作业。
2.教学口诀时,由于1个几的乘法口诀比较难理解,为了集中解决编乘法口诀的问题,可以先归纳2的乘法口诀。教学2的乘法口诀时,要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弄清口诀的来源。如教学2的乘法口诀,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先摆2根小棒,说明是1个2;再摆2根小棒,求一共是多少根,先写出加法算式,强调2个2根,再改写成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的乘法口诀,并说明口诀“二二得四”就表示2个2得4。让学生明白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写出3;再摆出第二个和第三个三角形,分别让学生看图写出连加算式,并改写成乘法算式。然后,再编出乘法口诀,2个3是6归纳出“二三得六”,3个3是9归纳出“三三得九”。教学4的乘法口诀也要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然后,看看摆好的小棒,列出乘法算式,再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4.1个几的乘法口诀可让学生先想一想,再联系已出现的乘法口诀推出来。如问2个2是4,1个2是几,2个2是4,口诀是“二二得四”,1个2的口诀应该怎样说。教学2的乘法口诀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一三得三,一四得四”。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想1的乘法口诀,并联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乘1得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5.教学2、3、4的乘法口诀以后,教师可以按照第35页乘法口诀表的形式,把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写在一张大纸上,挂在教室的墙上,以后随讲随填,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平时可以把每句口诀的得数盖住,用它练习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还要训练学生随便抽问一句能很快说出得数,以防止问到一句口诀学生都要从头背起。
6.做教科书第22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计算巩固乘法口诀。
7.教学第22页例4时,可以启发学生边摆圆片边想,要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有几种算法。引导学生先横着看,再竖着看,然后,让学生独立地将结果填写在书上。接着,再让学生比较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是两个式子的积都是8,不同点是4和2两个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交换了。在此基础上,得出: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教学时,只要使学生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了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叙述出来。最后,要向学生说明:因为4×2和2×4积是相同的,所以计算时可以用同一句口诀“二四得八”;以后遇到了2和4相乘,不管哪个数在前,都可以用口诀“二四得八”算出得数。
8.在这之前,教材中编入的是用2、3、4的乘法口诀计算前一个因数大于后一个因数的式题,学过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以后,要注意练习前一个因数小于后一个因数的式题,使学生也能用乘法口诀很快地算出得数来。
9.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而且要比较熟练。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2题,要求学生不仅能够顺着背出乘法口诀,而且还能随便抽问一句口诀也能很快说出得数。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把口诀填完整以外,还可以多做一些口头练习。
第5题是加法和乘法对比练习题。开始学习乘法时,有些学生往往容易跟加法混淆,例如336。为了使学生能很好的辨别加法和乘法,教材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对比练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并弄清两种运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第6题的第(1)小题,如果学生回答12角,可以再追问12角是几元几角。第(2)小题表示每瓶有4朵花,问4瓶有多少朵花。这些题都可以用来加深学生对乘法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乘法应用题打下一些基础。这两题只要求学生写出得数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写算式。
10.教学第25页例5时,教师可以先出示3盘桃,每盘3个,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用什么方法解答?可能有的学生用加法,有的学生用乘法,教师板书两种算法的算式。然后再出示一盘,盘上放2个桃,提问:现在有多少个桃?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做法,比较自然地列出两个算式,使学生重点掌握乘加式题的计算方法。乘减式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七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7页。
1.让学生整理并熟记1-6的乘法口诀表。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回忆搜集再现。
师: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口诀?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口诀,你能把它说完整吗?
一般题:二得二三五()二()得八。
开放题:()得六()得四()十二()十八。
在回答()十八时,
生1:三六十八(同学认可)。
生2:二九十八。
师:对吗?
生3:我们没学过。
生4:对的,因为两个九相加得十八。
师:是啊。只要我们学会了编口诀的方法,没有学过的口诀也会编。
二、整理观察记忆。
生:整理成加法表、减法表进行记忆。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们能把乘法口诀也整理成一张表吗?
小组合作整理、排列,老师巡视。
展示各小组用各种排列方法整理成的乘法口诀表,小组代表作介绍。
师:小朋友整理得都有一定道理。这里也有一张口诀表,你有办法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邮递员,邮递员,来送信。(送信游戏)。
生:(走上台)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贴上“二三得六”的口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竖着看的,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应该是“二三得六”。
生2:也可以横着看,第三排是3的乘法口诀,在“一三得三”与“三三得九”中间当然是“二三得六”。
师:邮递员,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你满意,我满意,我们大家都满意。(师生一起拍手表扬)。
师:小朋友,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
生1:我想说,横着看分别是1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生2:我想说,竖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一几、二几……六几的乘法口诀。
生3:我想说,斜着看第一句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都一样,分别是一一、二二、……六六。
生4:我还发现,乘法口诀“二二”与“一四”的得数相同,“一六”与“二三”得数相同,“二六”与“三四”得数相同。
师:小朋友真会发现,其实这张乘法口诀表下面还有一部分乘法口诀呢。
生:还有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我也能背。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知道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乘法算式,不仅快,而且正确。
师:是啊,乘法口诀的作用很大,我们要牢牢记住它。你能记下来吗?你准备怎样记?
学生自由背口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能横着背。(背口诀)。
生2:我能竖着背。(背口诀)。
生3:刚才他们都是顺着背的,我能横着倒背。(背口诀)。
生4:我能竖着倒背。(背口诀)。
生5:还可以斜着背。(该生斜着背出了第一行,就停下来了)。
师:斜着背较难,小朋友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试一试。小朋友,还有别的背法吗?老师会拐弯背呢。(示范背“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八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1×4=2×1=5×2=。
4×4=5×5=3×5=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2×2=5×1=3×4=。
1×5=5×3=2×4=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6×1=6)。
(4)6×1=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2=12)。
(2)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五六三十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1×6=4×6=3×5=。
2×6=3×6=6×3=4×3=。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九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84页例6。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简洁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喜不喜欢唐僧师徒?因为佛门必须九九归真,在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共经历了多少磨难?(九九八十一难)。
2、师:九九八十一难,这是几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三、探索新知:
(1)师: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9句)。
(2)先让全班同学齐背,然后请一个同学单独背,边背老师边将9的乘法口诀板书在黑板上。全班齐读。
(3)理解口诀的意义。
师:这些口诀,你最喜欢啊一句?它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口诀用算式和图形表示出来,然后请一个同学将自己的板演在黑板上,说明自己的理由并解释口诀的意思。
(4)口诀的作用。
提问:这些口诀有什么作用?
老师任选一句口诀,让学和讲出它可以计算哪几道乘法算式。
提问:这么快就把口诀记住了,仔细观察这些口诀,有规律吗?
(1)第一个因数从1到9依次增加1,第二个因数都是9,不变,积依次增加9。
提问:如果记得三九二十七,忘了四九是多少,怎么办?
回答:四九比三九多了一个9,三九二十七,27+9=36,可以得到四九三十六。
(2)仔细观察得数的变化,还能找出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结果)。
生1: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等于9。如:三九二十七,十位上的2加个位上的7等于9。生2:积的十位上数字依次增加1,个位上的数字依次减少1。
小结:几个九就比几个十少几。
生4:生,例如:27与72,36与63,45与54小结:刚才每位小朋友积极开支小脑精,发现了这么多的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用这些规律再来记记口诀,现在能记住了吗?赶快记住它们。
(老师擦掉口诀,让学生齐背,再请个别同学单独背,分组背,对口令。)。
3、练习。
书上第84页,将乘法口诀和版式补充完整。
四、巩固练习。
9的乘法口诀都记熟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84页小袋鼠在干什么?(跳远)它一次跳几?(9)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小裁判员,把小袋鼠的跳远成绩记录下不。
2、小袋鼠邀请大家玩快乐大转盘,走我们看看去。(出示数字小转盘)转动转盘,转到哪里就直接报出得数,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快。
3、口算练习。(书上86页第5、7题)。
五、拓展练习。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就学难点:熟炼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探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一)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218÷36÷216÷48÷420÷5。
15÷38÷418÷64÷210÷54÷4。
学生开火车口算,教师抽名说是怎么算的,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二、激趣导入。
录音播放“喵喵”,大家猜猜谁来了,(出示小兰猫)。
师:今天小兰猫也来与大家一块学习,大家高兴吗?……。
师:小兰猫也给大家带来一些问题,请大家帮助。咱们能行吗?
过六一了,小猫们也很高兴。你瞧他们在干什么?(出示例似p48主题图)(图略)。
三、探究新知。
1.学生认真整体按顺序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猫咪们在干什么?然后分三个小画图面依次仔细地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整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3.出示问题(1)平均每行几面?学生针对提问先自己独立尝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说说自己认为哪种方法较好。
5.问题(2)、(3)的教学程序如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四、归纳小结。
出示思考题:
1.怎样求商。
2.怎么想乘法口诀.(提示:看算式中的什么数想口诀)。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
教师点拨,请同学将归纳小结的方法指点给小兰猫.。
五、巩固强化训练。
1.学生独立完成p49“做一做”组内订正。
2.视算p51例4学生用手势表示商。
3.游戏(一)小兔过河采蘑菇;
游戏(二)火炬接力赛(小组合作完成)。
六、发展评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想对自己说什么?学生尝试自己小结。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一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
7的乘法口诀这一部分内容时与1-6的乘法口决相隔了5个单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记忆1-6的口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再教学7的乘法口诀,减轻了学生负担。与6的乘法口诀编排类似,这部分内容包括了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想一想中用乘法口诀算,在想想做做中巩固和运用乘法口诀。学生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想想做做第一题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口诀;第2题是对第一题比较结果的归纳、总结;第3题进一步理解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应的乘法算式;第5题是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一、在操作、交流中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编制口诀,教学时采用操作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编制口诀。
1.通过摆小船揭示1个7相加、2个7相加、3个7相加……分别得出7、14、21、28……学生在操作中表述,在表述中领悟。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联系表述和板书编制口诀。
3.通过送口诀回家突出了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在讨论、练习中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记忆口诀和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7的口诀中“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较难记,容易与其他口诀混淆。本节课采用对话、讨论、练习的策略突破难点。
2.通过新颖题型、身边事例强化记忆.如:练习中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古诗,通过算字数,通过算教室里6个小组共有多少学生等活动强化记忆来强化记忆口诀。
三、课堂因“做”而精彩。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始我设计了通过闯关拿门票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迅速回归课堂,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接着安排了小组活动摆小船,学生在操作拼搭中思考,体验感悟,伴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荡起双桨”孩子的思维在水中荡游,小手在灵巧的拼摆,并不时指点数出三角形的个数。既愉悦了身心,又构建了知识。接着讨论由少到多数量不等的小船需要的三角形的个数,分小组汇报。孩子参与热情高涨,让他们“做”了才有切身感受,让他们“做”了才有知识的真情流露,让他们亲自实践了,才能真正品味知识的醇香。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
四、课堂因“赏”而神韵。
有人说,教学是教者以心呼唤心,以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从而激发学生体验幸福,体验成功。本节课以“赏”贯穿而终,从创关成功到“让我们自豪地齐读自己编出的口诀”,到“请你在本领王国里露一手”等步步都在用“赏”的眼光评价学生,使学生沉醉在成功中,陶醉在学海里。“赏”得自然,“赏”得贴切,赏”得学生昂起了头,“赏”得学生挺起了胸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编制口诀。
教学难点:记忆口诀和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卡纸、口诀卡片、算式卡片、把学生分成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数学公园玩一玩,想不想去?不过得先闯关拿到门票。
找规律填出下面的数。
7、14、21、()、()、()、()。
你怎么知道填这些数的?
谢谢你们替大家拿到了门票。
2.听!是什么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浆)哦原来是海面上荡来了一只船(出示用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你能用三角形摆成一只这样的小船吗?
(设计意图:“闯关”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听音乐、观察画面上的小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下面进行的操作、探究创设一个平台。)。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学具操作,学生用三角形摆小船。(一组摆一只小船)。
提问: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是几个7?(板书1个7)。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数1234567。
三角形的个数7。
如果两组加起来就是几只船?用了几个三角形呢?请填在表格里。
2.指名汇报:14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板书2个7相加)3只小船呢?怎么算出来的?、4只小船、5只小船……7只小船,各用了多少个三角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3个7相加、4个7相加……7个7相加。(板书成书上的形式)。
3.表示1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1×72个7相加的乘法算式呢?2×7……。
我们一起看表格里的数说1个7是7、2个7是14、3个721、4个728……。
这些数字都与哪个数字有关啊?(指着表格右边的数字问)。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乘法口诀那就是-----(学生回答)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下一环节探索口诀做好准备。)。
(三)创编口诀。
刚才我们在操作乐园里玩得很开心,下面我们到口诀公园走一走。
试编:如果让我们根据这些内容(指板书内容)自己创编7的乘法口诀你能吗?
(1)自己动脑筋想一想。
(2)告诉小组里的同学你编出了哪些口诀并请小组长写在纸上。
(3)告诉全班同学你们写了几句?你们呢?视频展示各小组编的乘法口诀,给大家读一读。
(4)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如何改正?
追问编口诀时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原有基础,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得时间和空间,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找规律记口诀。
接下来一起到记忆王国瞧一瞧、听一听。
1.找规律:
读了这7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前半部分(各是几个7)和后半部分;比较口诀,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之间相差7”的规律。(为学生记忆乘法口诀作准备。)。
读一读后半部分7、14、21、28、35、42、56、49。
2.记口诀:7句口诀里有这么多规律,那我们就根据这些规律来记口诀。
(自己读读、记记,再同桌互读读、记记)。
小结我们记不得的时候可以根据上下口诀之间的关系去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另一方面让学听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则对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评价、整改和总结。)。
4.对口令:你们已经记住了7的乘法口诀,能和老师对口令吗?老师说前半句你说后半句,然后反过来对好吗?(师生对、同桌对)。
5.填写口诀:p62(把方框里7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填好后对着黑板检查一下对不对。
6.送卡片回家:
根据一七得七这句乘法口诀你能写出哪两道乘法算式:学生说师把卡片出示在口诀的右边。
1×77×1。
根据其他的口诀我们又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呢?我们有的同学手上有算式,请你来像老师一样送他们回家。
检查送得对不对。
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有一道算式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既富有情趣,又富有挑战性。)。
(五)深化巩固、应用拓展。
下面我们再到本领王国里面露一手。
1.试一试。
2.想想做做3:
师拿起口诀卡片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4。
转转盘:老师跟大家玩个游戏。
师点到哪个数请学生用7跟它相乘,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得数。
4.完成想想做做1、2。
那么请你填空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
5.完成想想做做5。
师:7是个神奇的数字,谁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
屏幕上出示想想做做5。
继续问:爸爸出差4个星期呢?出差6个星期呢。
6.屏幕上出示唐诗《早发白帝城》。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四句诗中共有多少个字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7.实际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与7有关的事?(分别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提出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逐一引导解答)。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几组学生?你能提出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设计遵循“趣味性、应用性、开放性”原则,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有学习中的问题,有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乘法口诀的用途,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六)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在数学公园里玩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
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评价,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二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多媒体主题图、圆片、题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呢?(桃子)对了,猴妈妈今天就给孩子们分桃来了!(主题图出示)。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师:一共有多少个桃?(12个)。
师:猴妈妈准备给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板书“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学生思考后师指名列算式,并板书12÷3)。
师:究竟能分给几只猴呢?各小组来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分的过程。
(小组合作分桃,并叙述分的过程)。
师:大家通过动手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又该怎么样想呢?
(先小组讨论,之后再分组向大家汇报)。
2、点明课题,学习新知。
师:刚才有一组同学用乘法口诀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师:12÷3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样算的?谁能说一说?
生: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板书“想:三(四)十二,”,并让同桌叙述这一思考过程。)。
3、巩固方法,灵活应用。
师: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板书,指名学生读题,然后列式)。
师:12÷4=?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互说)。
4、小结。
刚才我们先通过动手分一分算出了12÷3的商,然后又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还知道用“三四十二”这句口诀不仅可以计算12÷3等于几,还可以求出了12÷4的商。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做的时候想一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2、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气球图,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填上合适的数。
3、口算练习。
师出示折叠口算卡片。先让学生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再说出商,再让学生直接说出商。
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
师: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五;教学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指明说)。
生:加法计算2+2+2+2+2+2+2=14(次)。
生:乘法计算2×7=14(次)。
师: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个2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二、新授:
师:鼓掌表扬一下双修日也能坚持做眼操的.同学(学生鼓掌)。
生:5+5=10(个)。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5=10(个)或5×2=10(个)。
板书:5+510。
2×5=105×2=10。
那三只小手呢?(指名列式)。
板书:5+510+515。
3×5=155×3=15。
通过推理得出:4×5=205×4=205×5=25。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结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数是连续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个因数是5。
生:它们的得数(积)有规律:是5、10、15、20、25来排列的。
师:那你们能按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生讨论编口诀,并把它们写下来)。
(指名来说说乘法口诀,带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边板书: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巩固练习:
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
3、做一做课本练习3、4、7、8题,并指名对答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四
《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会2、3的乘法口诀,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中,学生将围绕以下四个目标展开学习: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整理1~4的乘法口诀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并能利用口诀熟练地计算乘法。
4、情感态度:学生在编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课学习内容包括想想、做做、玩玩三个部分。
1、想想中包括一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引导学生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够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2、做做中有三个练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知识。
3、玩玩中有四个练习,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既内化了新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本课件的制作采用authorware为开发工具,它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它支持几乎所有的视频、动画、图象、音频等格式的文件,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优势。课件在必要的地方设计了交互按钮,操作使用简洁明了,学生单击按钮可进入到下一画面。在每一个练习内容的最后,单击交互按钮就可以切换回问题界面或主界面。
1、想想这部分的作用是:激情导趣,掌握方法。
(1)例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游乐园中的小火车的情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说到:有4个小车厢,1个车厢里有4个人。随着课件的点击,出现动态的变化,让学生说出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然后引导学生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4的连加,为学习4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练习1:设置了4个不同的水果,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四个练习都是编4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再想一想和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
(3)练习2: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口诀。在做题中内化了思维方法。
2、做做是激导探究,巩固知识的过程。
(1)练习1:通过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副图意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2个算式,使用的口诀是相同的。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2)练习2:学生在练习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练习3:学生在练习中,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这三个练习,都配上了感情色彩,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玩玩是应用知识,内化提高的过程。
(1)练习1: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并能说一说。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口诀表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
(2)练习2: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
(3)练习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练习4:引导学生从1只小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4条腿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青蛙的填空练习。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4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内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练习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课所难以达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很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五
本节课我由“数松果”的具体情境导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5个5个地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得数的规律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突破难点。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列出另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知道根据一道乘法口诀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教科书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数量与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记忆乘法口诀。
问题1、让学生5个5个数,为学习5的乘法口诀提供基础。通过填表得出1-9堆松果的数量。
问题2、根据问题1的得数,填出乘法算式的结果,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问题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
1结合“数松果”的情境,.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在寻找口诀的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教师描述:同学们,看,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松林里采松果,它们采了这么多松果,松鼠很想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们能帮他数一数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和小松鼠一起来学习《数松果》这一课。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整理数据,编写口诀
1、1~3堆带着填
出示主题图。师: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小松鼠是怎么数的呢?
2、4~9堆让学生自己填
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按照老师的方法把表格里剩下的数填完整。咱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3、汇报。
(1)生说师板书。
(3)师小结:看来大家是用加法得到这些结果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松果全部请到黑板上来。
(二)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1、看图写乘法算式
师:看,这一堆松果是几个5?可以怎样列乘法算式?2堆呢……,下面请大家也用圈一圈的方法列出其他几堆的乘法算式。
2、带编前3个算式的口诀。
(2)找口诀的规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三句口诀是怎么编的呢?(前半句是乘数,后半句是得数。)剩下的请大家动手在草稿本上编一编,写一写吧。
3、独立编写四五到五九的口诀。
(1)自编口诀
(2)汇报
(3)理解口诀表示的意思
(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仅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读口诀
(1)拍手读
(2) 同桌读
2、背诵
(1)齐背
(2) 对口令
3、反馈
(四)丰富练习,应用口诀
1、师说算式生说口诀。
2、师说口诀生说算式。
3完成课本第31页练一练第1、2、4题。
三、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会用到5的乘法口诀,大家回去找找,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数松果
-------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6×5=30 五六三十
7×5=35 五七三十五
8×5=40 五八四十
9×5=45 五九四十五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六
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页。
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提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与引领下制定了如下教学环节。
1、引导编写“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2、自主编写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这四句口诀。
3、根据口诀找规律记忆。
4、课堂练习。
5、总结全课。
根据教学思路制定了如下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激情导课:
明确目标:本节课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1、编口诀,2记口诀,3用口诀。
预期效果:课前老师让你们粘贴的国旗图形你们做好了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了么?(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你们真是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好孩子,课前的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这么好,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节课,有信心吗?(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明主导学:
(一)、编“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自主学习:
同桌编口诀,教师巡视编的情况。
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这个小组举手最快,就你组吧!
组1:(我们组列的算式是5+5+5=15,编的口诀是三五十五,三五表示什么?(3个5相加是多少?)。
组3:我们组列的算式是3×5=15,或5×3=15。
师:他和算式又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么?
组4:(3和5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15是乘法算式中的积。)(你的发言虽然不是很完整,但是能大胆是好样的)3和5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十五是积,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得数。
生:生在纸上用圆圈画图表示意思,教师巡查。
组5:ooooooooooooooo或。
ooooooooooooooo。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图了解学生对三五十五这句口诀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组6:小数字写在前,大数字写在后。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组7:我们习惯上还发现三五的小数字在前,大数字在后并且口诀中不写等于号)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亲自编三五十五口诀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三五十五理解的非常透彻,基本知道口诀的含义与来源。
(二)、1面,2面4面5面国旗又能编出哪些口诀呢?
1、看一看,数一数,一共多少?2、想一想,填一填,完成表格3、说一说,议一议,你的发现。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组1:我们组选的是第二幅图形,两面国旗是2个5,列的算式是2×5=10,或5×2=10,编出的口诀是二五一十,如果没有图形呢?只表示2个5吗?(既可以表示2个5相加是多少?还可以表示5个2相加是多少?)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二五得十)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组2:我们组选的是第四幅图,列的算式是4×5=20或5×4=20编的口诀是,四五二十。
师: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提问)(设计意图:关注每位同学对口诀的理解情况)。
组3:五五二十五呢?,(指名提问)为什么只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呢?(生;因为两个因数相同,交换位置积不编)。
组4:汇报一五得五,
师:一五是什么意思,得呢?五呢,为什么其他四句口诀没有得字,而一五得五要写得字?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合作时分工非常明确,而且当同学回答不完整时能做到及时补充。合作的非常好。自己编出了乘法口诀我们把自己的成果一起读一次好吗?口诀编好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呢。[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出其余的四句口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以及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口诀来源的理解。
(三)、寻找规律,记口诀。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组1:口诀的第一句都是12345,从小到大排序,
师:对啊,这样很有顺序,记起来方便。容易多了。
组2: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5(都是5的乘法口诀)。
组4:口诀的后半句不满十就写上得字,满十不写。
组5: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发现,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四)、记口诀。
1、接下来用我们找到的规律记口诀好不好,看到同学们都累了,活动活动好不好。
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齐读口诀。
3、开火车:
老师说出口诀的半部分,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先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口诀,再打乱顺序。)接下来,和老师对口诀?,一起来好吗?谁单独敢和我较量?和老师一起对口诀,教师出前半句,或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例如三()十五等,老师为你们的出色表现而感动。
三、课堂练习。
1、数学医生。
一五(五)三五(15)五五(二五)。
四五(2十)二五(十)。
一五()三五()五五()。
四五()二五()。
师:学习口诀有什么用呢,你知道吗?
生1: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2;在解决问题是用口诀能马上算出得数)。
2、用口诀。
任务三:用口诀(做一做)。
师:利用口诀的确能使我们的计算简便。
检测导结,你对今天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赶快拿出检测题测测吧(同桌交换,集体讲评)。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1、知识上。2、方法上。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想学什么?(还想学6,7,……的乘法口诀,那好,回去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编6的乘法口诀)。
1×5=5一五得五5×1=5。
2×5=10二五一十5×2=10。
3×5=15三五十五5×3=15。
4×5=20四五二十5×4=20。
5×5=25五五二十五5×5=25。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七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师生活动。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13。
生2:31。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生:一三得三。
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智慧星图片)。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1:2332。
生2:33。
生3:13。
生4:31。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过后)。
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2:都是从1开始的。
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图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一得一因为就一个一。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给获胜方发合作奖)。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2023年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范文(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四、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习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教学反思。
查阅了很多教学资料,又参考了赵启泰老师讲解的有关《7的乘法口诀》一课的教学流程的安排,制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指导学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展示课题后,我在“校课题实验教师展示课”大赛中,比较成功地执教了《6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拼、看、填、式、编、背、用七个教学流程。主要是让学生用六个三角形独立在家拼出美丽的图案,——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从中选出了六条小鱼图,让同学们看着图填表格。——对应表格结果,写算式——看乘法算式编口诀——看口诀填算式——对口令、背口诀——利用口诀作计算、数蚂蚁。我开展三次同伴互助学习的过程,分别在写算式、编口诀和背口诀。基本实现了我课题研究的目标:孩子正在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
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上课形式体现了以下优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创造,将拼摆作为作业提前留回家完成,既节省了课上时间,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2、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合作编口诀、背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而且,还将练习题变成了数蚂蚁的游戏,孩子在“一只蚂蚁六条腿,两只蚂蚁十二条腿……”的游戏中,提高口诀的应用和记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在设计上,有些环节设计的跨度比较大,能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口诀几句等,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
本课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要更有效开展“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指导学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课题,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到位。本节课中,在编口诀和背口诀的同桌互相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欠缺,没有提到调控作用。
2、摆小棒的活动,进行的效果不强。课上只让学生拼摆两个由六个小棒拼出的图案,然后同桌互看共四个,相继说出口诀。只练习了一六、二六和四六三句口诀,完全可以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