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

时间:2025-05-29 作者:JQ文豪

教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时间安排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以下小学教案范文,从中获得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一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潜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潜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口答其计算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此刻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了)。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估算。

师:那你能够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估算时,我们是先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再进行估算。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必须有生能够得到)。

(二)、笔算。

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

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二三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我的计算方法)。

生2:竖式计算。

(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一样状况,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

生:……。

师:我们一齐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

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样算的”

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

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

(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那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能够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

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算?

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

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

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

师:最后写什么?

生:将两次乘积相加。

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

生:他没有乘以百位,……。

(师要强调我们此刻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能够和45×12进行比较。)。

师:此刻请同学们观察45×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一样?找出其相同点和不一样点。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49页做一做。(4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群众订正)。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这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先分位相乘,再将两次乘积合并相加,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此处,生的表达可能不够规范,师应给予引导)。

五、作业布置p50:1、3、4、6。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进行口算大战,看看谁的表现最出色,先听要求:老师每一小组任意抽一名同学,被老师抽到的6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1人。

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23×1530×87。

师:不要骄傲,还有难的啊!这次的规则是谁先做完,给谁板演的机会,做完后举手告诉老师。

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

1、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吗?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信息)。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问题怎样解决?咱们先来列出算式。学生列式。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师: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听好老师要求: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把你的方法在你们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这些做法都对吗?

师: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师引导:为什么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2、解决问题二: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师:咱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咱们呢。自己能解决吗?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竖式: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第2种比较简单。

师:像这样的算式,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象这样的算式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出色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同学们还有问题吗?那下面咱们进行练习,看看谁能全部过关,对自己有信心吗?p38页自主练习第一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做第一行,把第一行做到练习本上,开始。

五、总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学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205×3=25×2=170×5=150×3=125×2=。

(2)用竖式计算:

26×47=。

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

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

先算什么?

(先算128×6)。

再算什么?

(再算128×10)。

最后算什么?

(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

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2.完成教材1、2、4题。

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

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四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把笔算和简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列式?

(二)探究新知。

2.探索方法。

(1)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从广州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多少呢?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计算解答。

(3)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理由。

(4)汇报方法并板书。说说其中的道理。

(6)在计算完以后,我们来对照一下我们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估算结果怎么样?很接近,那么我们在做题之前可以先估计一下积的范围,在计算完以后还可以对照一下估算的结果,检查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接下来我们把这道题补充完整。横式和答。

四、练习。

1、现在小丽一家已经在火车上,我们去听听他们都在议论些什么?(生回答)。

2、你想帮他们解决哪一个问题,就请你用课堂本进行解答。

3、展示学生答案:118x12=1416(个)125x11=1375(元)。

4、火车不停地向前行驶,现在他们到哪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5、那到底火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呢?离北京究竟还有多远?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吧。

6、看来小丽一家就快要到北京了,那么在此,我们祝福小丽一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要把积的末尾写在那一位上)。

五、数学游戏(抢占阵地)。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五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四、教学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五、编排特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的方法。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六、教学建议:。

2,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

七,课时安排:9课时。

口算……………………2课时。

笔算…………………….7课时。

第1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事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3、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乘法计算):。

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如何计算?

二、迁移探究。

1、16×3=?

同桌讨论口算方法,汇报。

方法一:想10×3=60,3×6=18,30+18=48,所以:16×3=48。

方法二:16。

×3。

--------。

48。

2、自行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0×30+6×30=48016。

×3。

--------。

48。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1)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怎么列式?为什么?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同桌内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因为16×3=48,所以160×3=480。

2)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3)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

4,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三、练习提升。

四、课后小结及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何收获?

2,自编6道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几百整十数的口算题考考同桌。

第2课时口算乘法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题卡)(略)。

学生口答并说说口算过程。

2、我国的白合花约有40个品种,杜鹃花大约是白合花品种的17倍,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想法。)。

二、提高练习。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感知积的变化规律)。

8×360×480×6100×316×3。

180×480×30100×1232×3240×4。

60×80100×30。

2,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带100元,钱够吗?

学生先估算,后列式计算。

三、练习提升:

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汇报解题思路及结果:

2,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3、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应用拓展:

1、将10,15,20,30,40,60填入书48页的圆圈内,使三角形每条边上3个数的积都相等。

3、用0,0,2,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它们的积吗?试试看。

第1课时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铺垫:

1、抢答题:出示口算卡片。

12×3=500×7=15×4=60×70=350×2。

2、估算:卡片出示197×5≈,那约等于多少呢?你是如何估算的。(明确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2)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选择问题:兰州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能列出算式吗?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比较,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3)猜想结果、尝试计算、板演,汇报交流,优化算法。

1)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质疑评价;。

2)比较两种竖式,有何发现?

3)引导学生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列竖式的方法;你觉得哪种竖式好好些,说明理由。

(4)用计算器计算检验。

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多少?生:1740。师:看来,我们笔算的结果是正确的。(板书得数和单位名称)同学们今后做完题检查时,也可以用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写答。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李叔叔的某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5)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比较探究、巧用迁移。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发现?同桌交流……(异相同点)。

(2)什么叫迁移?我们应用原来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迁移。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出示试一试:134×2l,学生独立笔算……。

汇报交流,展示笔算过程。生:他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她说得很完整,清晰,方法正确。)。

(4)练一练。请大家从做一做中任选1题。(独立计算)师:要注意书写格式和作业姿势,动作快的可以多做题,比一比看谁书写最工整,计算既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中挑选作业,辅导后进生。)。

汇报检查:挑选四份作业,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去完成检查评价。

这几位位同学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对,书写也工整,同学们可要向她学习了。

四、数学诊所:师:小兰、小红、小青在做计算题时,各出现了一道错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她们找出病因,并且帮她们改正。

小青:134小静:152。

×16×23。

804156。

134104。

938()1196()。

小华:246。

×34。

964。

638。

7344()。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通过刚才的改错,请想一想,我们在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1)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2)不要忘记乘百位上的数;3)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不要忘记进位了。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获真不少!

六、作业布置:1、练习七的第2题。

第2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教学内容:p51页第7-13题;。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38×3=26`×8=46×2=56×20=4×160=5×150=。

150×6=36×7=20×19=400×73=900×24=430×8=。

15×6=190×5=(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422×24=245×27=679×23=586×35。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提高。

1、判断并改错。(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如何避免。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134152246。

×26×43×34。

---——————————。

804156964。

268608638。

————————————。

107261367344。

2、笔算。

124×73=46×215=224×36=。

28×153=27×142=182×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3、解决问题。

2)一场电影有观众9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10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三、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p53页例2及练习八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笔算。

908×6=790×6=6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比较探索.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这题如何列式?算式有何特点?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如何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算法。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比较哪个竖式更简便?

师生归纳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1、p53页做一做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第四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p54页例4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路程,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展示学生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如何解释?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还可以怎么描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什么是单位时间?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探索规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5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王明的电脑打字速度是250字/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后,想想看,你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提升: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小强的电脑打字速度每分钟200字,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

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第五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p58页例4及练习九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理解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二、研究问题,探究新知。

(一)研究“两个因数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6×2=8×125=25×160=。

6×20=16×125=25×40=。

6×200=24×125=25×10=。

6×2000=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2)概括规律。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39×48=17×12=。

39×24=17×24=。

39×12=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尝试,发现规律。

1)完成填空,想想看。

18×72=()×()=()×()=()×()。

2)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36=。

(18÷2)×(36×2)=。

(18×2)×(36÷2)=。

205×45=。

(205÷5)×(45×5)=。

(205×3)×(45÷3)=。

2、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练习提升。

1、书上练习九的1、2、3。

四、课后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59页4、5。

第六课时: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p60页例5及练习十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大估与小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兴隆山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二、尝试探究新知。

1、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同桌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说明理由。

5000元更好些。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三、巩固提升。

1.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

2)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

3)本校有学生688个人,大约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2.刘宁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选择序号)。

a、1800米b、1200米c、1500米、

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5、p第62页的5、6、7(理解大估与小估的方法)。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第63页8、9、11。

第七课时:乘法估算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你是怎样估算的?

a)《新编小学生数学字典》有992页,大约是()页?

b)小明每小时打字6480个大约是()个?

c)本校有学生1688人,大约是()人?

d)李平大叔今年收桃子2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3、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写出估算过程,汇报估算结果。)。

二、提高练习: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4、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三、拓展练习。

1、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学生口答,再说说根据是什么?

4、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50人。

3)我们班有65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198下。

5)小军3分钟能写85个字。

6)p63页第10题。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一、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 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5~8题。

1。经历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简便算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126×36305×18283×23402×29

学生计算后,选两道题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对着竖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这节课就在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多媒体播放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按图意列出算式 470×40。

教师:同学们会计算470×40吗?

如果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则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把47与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如果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算,则按以下的方式组织教学。把学生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学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积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个十;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面前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道题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

教师: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我们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步计算没有意义。

教师:所以,特殊的题目应该有特殊的算法。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探讨一下,看谁能找到简便的算法。

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能探讨出新的算法,教师则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看来同学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算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师:这个竖式和我们列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竖式多了一条虚线,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师:先来研究这条虚线,哪个同学能猜出这条虚线表示的意思?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47×4

教师:算一算47×4的结果。

学生算出47×4=188。

教师:和你们前面算出的结果比,小多少?

学生:188比18800缩小了100倍。

教师:能解释缩小100倍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出缩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缩小了10倍,4比40缩小的10倍,一共缩小了100倍。

教师: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小明对47×4的积作了什么处理?

学生:把47×4的积188扩大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的计算过程?

学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别缩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结果后,再把乘积扩大100倍。

教师:这种算法和我们前面的算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种算法要简便得多。

教师:如果用另一种算法该怎样算?

学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积后面添两个0。

教师:如果算380×87呢?

学生:先算38×87,再在乘积后面添一个0。

教师:为什么前一个算式要添两个0,后一个算式只添一个0呢?

学生:因为前一个算式是缩小100来算的,后一个算式只缩小了10倍。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用这种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出结果,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7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七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八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37415212。

21152446。

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出示212。

4

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学生独立试做,寻找算法。

(2)请某位学生说算法,其它学生作补充。

(3)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4)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启发学生发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的相同点。)。

讨论例1和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第7页例2的做一做。

练习二的第3题。

练习二的第5题。

21234=7208。

212。

34。

848。

636。

7208。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九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水,每天白白流掉12千克水和2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出某一年3、4月份两个月的日历表。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相加;二是先算出两个月一共有多少,再算乘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知识窗中,介绍了格子乘法,也叫铺地锦,教师可利用配备的课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德育教学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1230=360(千克)372+360=732(千克)。

(2)31+30=61(天)1261=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1.先计算,再验算。

582369515792。

2.书上41页第1、3题。

1.133435195244。

2.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板书设计。

(1)1231=372(千克)(2)31+30=61(天)。

1230=360(千克)1261=732(千克)。

372+360=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3、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5.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

师: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一

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学习对计算的`帮助。

3、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前热热身

1、估算下面各题。39×2199×1998×99

二、合作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1、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223≈200

18≈20

200×20=4000

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

答:育才小学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

3、请学生估算340×12

4、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对差生的指导。

四、应用深化,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看成整百整十数,再相乘。

五、自主练习

1、估算:151××4979××401

40×××3898×22

2、营丘小学有23个班,平均每班植树198棵。一共大约植树多少棵?

六、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所得。

七、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布置课后作业。(35页自主练习)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二

本部分的教学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这些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教学目标,它是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2个一百是()50个十是()500个十是()420个十是()。

20x530x64x70100x63x200500x3200x612x4。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x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先算21x3=63,再推算210x30=6300。

预设2、先算210x3=630,再推算630x10=6300。

(3)优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自主练习1和3,直接写得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算法:怎样算?

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

学生说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1.口算,我最棒!

400x30=。

90x600=。

50x200=。

30x300=。

250x40=。

490x20=。

160x50=。

70x130=。

2.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三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32×2=/23×3=/23×30=。

180×3=/16×30=/240×4=。

2、9月7日—9日,我们学校参加了青爱工程九九公益日“爱的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平均每班筹款145元,平均每位教师筹款45元。

问题:

1、四年级8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2、四年级16位教师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大家做的很好,让我们来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出示:

3、我们学校三四年级16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1)列出横式:145×16=。

(2)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小组内讨论算法。

(2)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中做法。

(3)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的错,错在哪里?

生:甲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该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师引导说:为什么与十位对齐?

2、理清法则。

(1)回顾。

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最后再怎样?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45×16/145×16。

(3)归纳法则。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小练。

134×16/246×34。

2、教材47页“做一做”

3、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四

2、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学习对计算的'帮助。

3、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前热热身。

1、估算下面各题。39x2199x1998x99。

二、合作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1、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223≈200。

18≈20。

200x20=4000。

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

答:育才小学大约发了4000包树种、

3、请学生估算340x12。

4、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对差生的指导。

四、应用深化,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看成整百整十数,再相乘。

五、自主练习。

1、估算:151xx4979xx401。

40xxx3898x22。

2、营丘小学有23个班,平均每班植树198棵。一共大约植树多少棵?

六、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所得。

七、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布置课后作业。(35页自主练习)。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五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5x2=/18x3=/250x3=。

2、估算。

19x5≈/21x7≈/398x2≈。

3、笔算。

24x12=。

从刚才的计算中,你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4、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并出示课时目标)。

二、新授。

1、情景导入。

2、教学例1。

(1)理解题意:每小时145千米,用了12小时。

(2)题析并列出算式:145x12=(千米)。

(3)估算。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x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x10=1450。

(4)探索计算方法。

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共享。

可能出现:

a、口算:先算10小时:145x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145x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b、口算:145x12=145x4x3=580x3=1740(千米)。

c、竖式计算。

145x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5)讨论归纳。

讨论: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134x23。

2、数学医院。

(1)134x16。

(2)246x343、134x12176x47425x36237x8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六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光盘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七

一、填空。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2、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3、()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4、()÷34=21……(),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5、()个14是112,368是23的()倍。

6、从522里连续减去()个29,结果是0。

7、()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解决实际问题。

2、一节火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60吨货物,至少要多少节这样的火车车厢?

3、做一个中国结要用去60厘米丝带,小星买了7米的丝带,最多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6、三味书屋打算把600本《故事大王》寄往外地,如果每包40本,需要捆成几包?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八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45。

×12。

290——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45—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74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横着第一排。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现象,请其板演。

集体订正。

2、算理选择题。

(1)在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a.2×5b.20×5c.200×5d.200×50。

(2)下面()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a.209×15b.205×52c.325×52d.152×5。

3、不计算,选择答案。

425×19=()。

a.3825b.8020c.8075d.46325。

425×219=()。

a.93075b.68000c.46325d.80000。

4、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十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32×2=/23×3=/23×30=。

180×3=/16×30=/240×4=。

2、9月7日—9日,我们学校参加了青爱工程九九公益日“爱的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平均每班筹款145元,平均每位教师筹款45元。

问题:

1、四年级8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2、四年级16位教师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大家做的很好,让我们来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出示:

3、我们学校三四年级16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1)列出横式:145×16=。

(2)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小组内讨论算法。

(2)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中做法。

(3)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的错,错在哪里?

生:甲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该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师引导说:为什么与十位对齐?

2、理清法则。

(1)回顾。

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最后再怎样?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45×16/145×16。

(3)归纳法则。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小练。

134×16/246×34。

2、教材47页“做一做”

3、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大全(20篇)篇二十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

23x20=42x30=。

2、估算:

23x19=42x29=。

3、竖式练练手:。

16x21=43x15=38x44=65x34=。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互动情境探索。

1、教学例1:张阿姨每时采摘12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提问:张阿姨32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独立列式:123×32(板书)。

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

123×32。

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张阿姨能采摘多少千克脐橙吗?

说一说你的想法。

3、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

4、(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反馈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23x2)。

再算什么(再算123x30)。

最后算什么(2个123与30个123的和)。

板书:123x32=千米。

123。

x32。

-----------------。

246。

369。

---------------。

3936。

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7、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三。出示第二个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做题。

1、出示: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列示:324x27。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42x23214x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小结:1、数位对齐;

2、分位相乘;

3、合并相加;

4、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总结范文的撰写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并明确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本人在工作期内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踏实工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今年3月15日,适逢新修订的《消费者权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小编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值得一读。挂职就是在不改变干部行
安全工作总结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必备文书,可以促进安全风险的控制和隐患的消除。以下范文展示了如何在安全工作总结中注重细节、突出重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水
安全演讲稿是重要的安全教育工具,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们为您推荐一些经典的安全演讲稿,希望能够为您的演讲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
公司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通过合理组织资源和劳动力,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以下是一些公司经营管理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和启示。申请人:_________
作为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文件,合同协议对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要点,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案例供大家学习。为了减少在校外学生意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心得体会对教师个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
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强的过程,它包括了原材料采集、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掌握一些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规划,让我们一同来完成这个任务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年度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让大家写
教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梳理和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估和反馈。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写报告范文时,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尽量客观、中立地总结和分析。在写报告之前,先浏览以下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点。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
生产既有物质层面上的产出,也有非物质层面上的创新和创造。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提高生产质量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同志们: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安全生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包含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技能。看看这些出色的英语总结示例,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思考。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四班的英语教学
策划方案应该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计划、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策划方案案例,从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策划实践和思路。活动引言:为了发扬我校志
范文是写作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以下是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近期,xx镇发起了
采购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确保所购物资的质量和交货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企业的采购案例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和思考。需方(甲方):地址:法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可以让我们更加有计划地处理各项工作,不至于被突发状况拖慢进度或忽略重要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班教案强调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心编写的大班教案范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
竞业协议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员工离职后利用原雇主的商业机密、客户资源等竞争对手。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竞业协议的范文,请点击下方链接下载查阅。鉴于乙方受聘于或服务于
通过总结工作心得,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范文,相信对于大家的工作总结会有一些借鉴
月工作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反思,帮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支部一直将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
辞职报告是向公司告别的方式,是结束一段工作时必备的一份文件。这里是一些成功的辞职报告案例,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离职意图。尊敬的各位领导、领班:您
公司的规模可以大到跨国企业,也可以小到家庭经营的小型企业。通过深入研究一些公司在企业文化、人才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大家可以获取更多的管理智慧。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红色家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纪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这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今年九月份,我正式以老
主持词的结尾可以总结会议内容,并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和祝福。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精彩节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愉快的体验。男:时光如梭,聚焦今朝,我们又站在了崭新的起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启发。段一:作为一名供电工
教学计划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教学计划实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宋代词人
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周全,避免因为疏漏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如果你需要一个完善的工作方案,可以先参考以下范文,再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适应。2月22日,教育部印发《
述职报告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岗位职责通常由公司领导或上级通过书面文件或口头指示进行规定和传达。营销经理的岗位职责包括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协调销售团队、分析市场需求等。甲方:乙方:为了确保安全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借鉴以下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1、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
月工作总结旨在梳理工作思路,查漏补缺,为下个月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样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忙碌而充实2
优秀作文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表达,能够给文章增色和生动性。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达成的目标和未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为下一个工作周期的计划和安排提供依据。欢迎大家参考下面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指导
活动总结不仅仅是对活动过程的回顾,更是对活动目标和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20xx年11月22日(周日)节十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精选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
在医院工作中,写一份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起到参考作用。请大家仔细阅读
转让合同是规范资产转移过程、明确双方权益的法律文书。在以下转让合同样本中,您可以找到适用于不同转让场景的范例。甲方(转让方):乙方(受让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
事迹材料是记录人物事迹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事迹材料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四郎拉措同志,女,现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和反思的过程,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个人成长与进步。自我评价可以是对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综合
在编制策划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策划方案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20年夏令营活动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直观性的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减少损失和保护人员财产安全而事先制定的一套行动计划。掌握一些成功案例的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实际操作和应对策略。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月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范文以获取灵感和思路。单位宽松融洽的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是对自身成长的深刻理解。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样本,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在这次教材教法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
撰写工作计划书可以使我们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新
心得体会是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抒发和表达,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意。
学期计划的制定要灵活,适应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学生通过制定学期计划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教研带动教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问题所在。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以下个人总结例文,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今年,是我在急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们面临着许多成长的挑战和困惑,总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写幼儿园小班总结时,参考一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某一主题的理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热情和创作潜力。尊敬的老师:您好!今天我将吃
自我评价是对个人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和全面评估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指导我们的进步和成长。下面是一些自我评价的成功案例
阅读是一种享受,而写读后感则是我们将这种享受转化为文字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畅销书的读后感范文,让我们一起来评判这些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用心去工作》是一本良师益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总结经验,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前辈写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挖掘自己的写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整体教育质量,我们需要进行一次科学的总结和评估。最后,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适合幼儿园小班的音乐和舞蹈活动,希望能带给孩子们快乐与自信。
在写个人总结时,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时光荏苒,一年的时间转
少先队入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开始,它向我们宣告了新的责任和使命。小编整理了一份少先队入队仪式流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写作过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
发言稿最好在演讲前多次修改和调整,尽量简化句子结构,增加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提升整体效果。以下范文探讨了发言稿的书写技巧和发言的艺术,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撰
好的发言稿能够激发听众的思考和讨论,实现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目的。以下是一份优秀的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发言中更加自信和流利。
租赁合同起到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的作用,避免纠纷的发生。想要了解租赁合同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甲方:乙方:一、乙方租用甲方位于,租赁期
策划书的撰写需要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活动或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请在阅读策划书范文时,注意观察其结构和论证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借起伏的音符荡涤蒙
教学反思是一次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总结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质量月是公司每年举行的一项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我们又到了一年中的质量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推动质量工作了。下面是一些
一年级教案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一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与借鉴。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
在撰写邀请函时,可以借鉴一些范文和样本,但要注意个性化,避免机械地复制粘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邀请函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的邀请函撰写有所帮助。
在国际贸易中,转让是跨国公司进行业务拓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请大家参考以下转让案例,了解转让对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甲方代表: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乙方代表:身份证
军训心得体会是将自己对军事训练的理解和认识进行文字表达和分享的一种方式。希望大家能够从以下这些军训心得体会中找到一些共鸣和思索。我会将这段军训生活永久地珍藏,当
在撰写发言稿时,我们应该注意选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以及平衡措辞和说服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撰写和发言的技巧和经验。尊敬的xx:大家好!我是xx班
家长会可以提供机会让家长们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协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场合,以下是一些家长会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活动策划是一个有挑战性但也充满创意的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活动的策划过程和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学习的过程,通过总结经验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心得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更多申请书是一个机会,我们需要好好把握,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在撰写申请书之前,先查看以下的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写作的要点。尊敬的领导:您
总结可以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未来做出更好的规划和改进提供参考。为了帮助大家写好个人总结,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我于20xx年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活动目的:1、在敬老院做义工,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提炼重点,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或许可
演讲是学生展示自己观点、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演讲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大家好!我是xx,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通过这些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的本质,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
在总结中,我可以反思自己的得失,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20xx年以来,平塘县税务局法制股着眼服务发展
优秀作文是对语言艺术和写作能力的一种挑战,它要求作者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感谢大家的关注,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欣
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优秀学习心得的案例,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8月10-17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
通过写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长处和短板。以下的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不仅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总结样例,还包含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总结
加强师德师风研究与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请大家阅读以下师德师风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论文摘要,来增进对这一课题的理解。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时间安排、任务分配、工作重点等因素,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行业专家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行业发展的参考。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跟踪自己的进展,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式方法。阅读这份月工作总结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分析自身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案。
工作汇报是对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汇报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
检讨书是一种把经验教训转化为知识和智慧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加成熟和有思想的人。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检讨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和要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练、生动,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以下是一些激励人心的演讲结尾,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鼓舞人心的力量。七一讲话-七一公司党委书记在建党83周年纪
教学工作计划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在以下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和方法,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生产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大家可以从以下范文中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思路。今年,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
编写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规划未来,避免盲目行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计划书范文,相信能够对你们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一、聚会目的:岁月在不经意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知起到及时沟通、统一安排和有效管理的作用。希望大家在写通知的时候,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各全资、控股公司团组织,
在写作中,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感,使作文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但最喜
通过撰写演讲稿范文,演讲者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使演讲内容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在合作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专长和能力。这些合作范文展示了合作所带来的创新和突破,希望能激发大家更多的合作想法。甲乙双方经协商,就甲乙双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