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还需要具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语言准确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参考。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一
最后一片树叶落下来了,蚱蜢头领带着一大群蚱蜢大摇大摆地走来了,看见蚂蚁群,大吼一声:“粮食呢?”蚂蚁们赶快跑去报告蚂蚁女王。于是,女王下令,请毛毛虫、蝴蝶和螳螂这些“虫虫战士”来对付它们。“虫虫战士”因为救了小不点公主感到有点儿自信了。
非力把它们领到蚱蜢那边,战斗就开始了。蝴蝶带着非力发明的“细针炸弹”飞到半空中,向蚱蜢去,一连射倒了七八只小蚱蜢。接着,螳螂又用自己的“大夹子”夹倒了两三只小蚱蜢。蚱蜢头领气得眼睛越瞪越大,抓起两块石头向蚂蚁群扔去,幸好没扔中。接着,毛毛虫悄悄地爬到蚱蜢头领脚边,挠它痒痒,蚱蜢一边跳一边说:“混蛋,现在我可要出招了。”
它抓住两只小蚂蚁说:“不准攻击,要不我捏死它们。”蝴蝶在空中准备着,用“细针炸弹”对准头领蚱蜢,螳螂也在它背后准备夹它。
蚂蚁群更是紧张,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场面,汗水大滴大滴地淋下来,生怕两只可怜的小蚂蚁会被捏死。
这时非力的第二个发明研制成功了,它是为毛毛虫准备的,叫“地下炸弹”。
毛毛虫飞快地提着地下炸弹往地下钻,突然往上一开炮,眼看头领蚱蜢就要捏死两只小蚂蚁了。螳螂对准它一夹,蚱蜢尖叫一声,蝴蝶用“细针炸弹”对准它一射,蚱蜢倒下了,小蚱蜢也逃了,蚂蚁也得救了。
大家为“虫虫战士”们欢呼,为发明工具的非力而感到自豪。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二
只有在语文课上才能学到语文吗?答案当然是不是,因为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国庆长假期间,我和父母来到了绿博园游玩,在草坪上可以看见许多的警示语,每一句都无疑有文学色彩,在其中一个草坪上有着这样的警示语:“小草在睡觉,请别打扰。”你看,这巧妙的'使用拟人来警告游人不要践踏草坪。
再来看看路边小店的招牌也别有一番风味,一些小店巧改名言、巧用诗句来做招牌,吸引客人,增加客流量。相比之下店名便更有“技术含量”了,店名要简短易记,还要有特色或讲明经营范围,可以这样说:一个好店名,可以决定这个店。在路边有许多店名有特色的店。如:小熊快跑、客来香等等。在其它学科中也有语文的身影,就说数学吧,现在考试重头戏就是应用题,没有语文很好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做对。
还有选做题也有一些文言文数学题,如果不懂它意思就更别提它的答案了,所以数学中有语文。在说说历史,许多成语都有一些历史故事,而许多历史都在成语中,所以学好语文对历史也有帮助。语文不只在书中,它可能就在你身后,在你每天上学的马路上。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三
在一个星期六,二福、三胖、小柱子聚集在一起讨论比绝招的事。
咱们得选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呀!
时间在一点到三点之间,地点在——体育广场,怎么样?
好。
终于等到放到放暑假了,三个小伙伴来到约好好地点。三胖拿出几个哑铃,要比举重。其他两个两只手举一个哑铃也举不动,而三胖一只手就把一个重几十斤的哑铃举了起来。接下来。该二福了,他用一根手指来给我们做俯卧撑,其它两人都不行,只有他行。轮到小柱子了,他一口气背了七八首古诗,还说:你们两尽管说出超过百的两个数的乘法,我不怕。三胖说:650乘760是多少?得494000。三胖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根,在地上算了起来,得数一模一样,三胖又说了一道算术让小柱子考,经过验算,完全正确。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绝招,超绝呀!小柱子领悟到了:只有练出来的绝招才是真正的绝招。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四
噢,天哪!渔夫一惊,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桑娜,是你抱过来的吗?噢!你看他们多可爱呀,简直就是天使!
渔夫看到这两个可怜的孤儿同自己的.孩子安然入睡,感到无比欣慰,把灯一熄,自己也和桑娜睡觉去了。
日子虽然很苦,但桑娜一家却常常传出阵阵欢笑声。俗话说:海边的孩子不吹风长不大。可西蒙的孩子还小。风一大,脸都吹得生疼,再加上没有鞋穿。两个小家伙好几次出去都被扎破了脚,上药时疼得哇哇大哭。难能可贵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家里穷,买不起鞋。桑娜的五个孩子倒是习惯了,可小家伙脚嫩,怎么办呢?桑娜只好拼命干活,攒钱买了一捆布,裁好式样后便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外面海风呼啸,寒风从门缝与屋顶的裂缝中吹了进来,冻得桑娜不禁打了个寒颤,手也变得僵硬起来。一不小心,针一下子斜斜地扎入了手指。为了两个孩子,她顾不得疼痛,吮了吮手指便继续缝了起来。十指连心啊!都要忍受着钻心般的疼痛,从早到晚,每天就在微弱的马灯下缝鞋。过了几天,桑娜缍将两个孩子的鞋缝好了,可自己却过度劳累生病了。
寒风仍在怒吼,可这间破旧而古老的小屋,却洋溢着幸福和温暖的气息。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五
兔子因为上次比赛输给了乌龟,天天练习跑步,决定再和乌龟比赛跑步。
一天,兔子给乌龟写了一封信。乌龟接到了信读了读:乌龟,上次比赛我没比过你,我们再比一次吧!乌龟很快给兔子也写了一封信。兔子接到信也读了读:好,我接受你的挑战,明天早晨我们再比一次!
时间如流水般,到了第二天。兔子和乌龟都到齐了,他们请大象来当裁判。比赛开始大象严肃的说道。一听到比赛开始这四个字,兔子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快地跑起来,乌龟仍然慢吞吞地爬着。这场比赛我用手指都能算出是兔子赢。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一句。
比赛结束了。胜利者竟然还是乌龟。原来,兔子比赛时跑得太快,没看见脚底下有一块石头,直接被这个石头绊倒了。可怜的兔子,现在还在森林医院养伤呢。
这回可有兔子受得了。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六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鼓起勇气跳了上来,告别了它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冬暖夏凉的井。
啊!天的确像小鸟说的无边无际。天空是那么蓝,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天底下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里的禾苗长得绿油油的。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近处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真是太美了。
“啪”,青蛙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还愣着干什么,快和我们一起捉虫去。”青蛙也蹦蹦跳跳地奔向田野,加入了捉虫大军。从此,它每天都忙着给庄稼捉虫,成了庄稼的好朋友。
一年又一年,青蛙就一直居住在田野里,成为了名震天下的捉虫高手,再也没有人说它们是井底之蛙了。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七
第二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高尔基正在家里喝下午茶。这时,昨天那个小男孩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架照相机。高尔基亲切地问:“孩子,你今天带胶卷了吗?我这儿有啊。”男孩肯定地说:“我带了,谢谢您。”于是,小男孩让高尔基坐在窗户旁边的沙发上看报纸,他拿起照相机对着高尔基就拍照,只听“咔嚓”一声就拍好了。高尔基正要站起身,小男孩连声说:“对不起,请您再坐下,我忘了打开镜盖头了。”说着,他有些不好意思,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高尔基微笑着对他说:“孩子,你不用紧张,来,再拍一张吧。”小男孩听了,心情立刻放松了许多,望着眼前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他就像给好朋友照相一样,这次终于成功了。小男孩向高尔基道了谢,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当这张伟人的'照片,出现在学校的墙报时,同学们都向小男孩投来羡慕的目光。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八
黄沙岭风景优美,方圆十公里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一日晚上,我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忽然我想起了黄沙岭,便打算在这春风拂面的夜晚去黄沙岭散散步。
我一拐弯,熟悉的小溪、古桥以及茅店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今天的“夜行黄沙”也到此结束。于是回家后,我立刻提笔写下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九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似乎在说:“太好了,我又能飞喽!”我看着它那金黄的眼珠,想起了爸爸的'话——雪儿是一只信鸽。我不禁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真正的家,去为人们服务吧!”雪儿好像听懂了我的话,用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了不舍,我轻轻抚摸着雪儿的羽毛,对它说:“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一只信鸽,信鸽的使命就是帮人们传递信息。别再留恋了,雪儿,尽管我们都很不舍,但只有飞回大自然,你才能健康地成长。”我将雪儿捧起,雪儿似乎明白我的心思,用祝福的眼神看了看我,像是在说;“谢谢你,我会常来看你的!”然后展开双翅向蓝天飞去。我看着雪儿远去背影,在心里默默地说:“雪儿,祝你平安,早日和家人团聚!”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半信半疑,一心想去井外去看看天到底有多大,于是就天天练习跳跃。一天,它鼓足了勇气,用力往上一跃,终于跳出了井口。
“哇!原来天真的很大,就像小鸟说的一样,望也望不到边!”青蛙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井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时缓时急,还哼着小调欢快地朝前方奔去;成群的'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蓝蓝的天空中,白云一朵一朵的,有的像小鸟在飞翔,有的像小狗在嬉戏,还有的像马儿在奔跑……真好看。远处的山又高又大,山脚下有一排高矮不一的屋子,屋子是灰色的。房屋的左右两边种着一排柳树,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来摇去,好象在对小青蛙招手,欢迎青蛙的到来。
青蛙再也不愿回到阴暗的井底了。它和柳树做邻居,和鱼儿做游戏,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美丽地大自然里!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一
下课后,几位同学在一起聊天儿,大家讲起了过生日的话题。
这些被李晓明听到了,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座位上,心想:我也要过生日了,爸爸妈妈们都在外面工作,一次都不能给我过生日……想着想着,眼泪像流水一样顺着脸颊滚了下来。
小刚知道李晓明要过生日了,就和班长商量:“班长,李晓明要过生日了。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不能给他过生日,要不然我们给他过一个不一样的生日。”班长同意了。
李晓明过生日这天,同学们很早来到教室布置。门口,同学们拿着一个个气球,每一个气球使劲往中间挤着,都想让李晓明第一个看到自己。气球的旁边是五光十色的彩带,彩带在风中飘动着。“李晓明生日快乐”几个很显眼的字也随风飘扬,好像在对李晓明招手。
李晓明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戴着眼罩来了。他摘下眼罩,一眼就看到了那七个大字。那几个字,在他的.脑子里面回荡着。
门开了,同学们围着一个蛋糕,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李晓明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大家吃着蛋糕,李晓明的黑眸子里闪射出兴奋的光彩,他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二
在一个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里,一只翠绿色的小毛虫正趴在一片碧绿色的树叶上,它向四周望去,身边趴着一直玫瑰色的七星瓢虫,抬头看去,一直勤劳的小蜜蜂正在搬运自己喜爱的蜂蜜,向下看去,你瞧!一直蜘蛛正为自己的家而苦恼着呢!只有它这只小毛虫无事可做。
它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很是自卑,它越来越羡慕别人。但是,它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对于它这只小毛虫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学会纺织,为寒冷的冬天而作准备,它开始每天都尽心竭力的在工作着,一刻都没有停歇。
不知不觉就到了立冬的季节,终于,它那牢固的茧房子也做好了,它从头到脚钻进了温暖而舒适的茧房子里面,这一个冬天里它都与世隔绝。心想:“外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自己又会变成什么呢?”他抱着这些疑问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已久心声,这时,它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只要耐心等待,自然就会明白。于是,小毛虫也相信了这个神秘的声音,它慢慢的沉睡了过去。
等到它再次睁开眼睛时,已是来年的春天,它开始挣扎着想要离开茧房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破茧而出。它惊奇的发现自己身上长出了一对色彩斑斓的翅膀,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等等五颜六色的花纹,美丽极了。它试着煽动了一下翅膀,就如同羽毛一般轻盈,她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时,它发现还有许多昆虫还没有苏醒,于是,它煽动着轻盈的翅膀飞进葱郁的森林里,去唤醒还在沉睡的伙伴们,它渐渐的越飞越远,消失在了茂密的丛林里。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画,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意思明白。(重点)。
2.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重点)。
3.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2.准备相关的范文。
学生准备:
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忆,激发兴趣。
1.教师富有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
2.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二、审清题意,指导看图。
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读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说说。(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泡泡语,你能发现这些泡泡语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晓明的想法。)。
(2)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
李晓明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神情忧郁,不是很开心。
(5)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试着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观察,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1.同学们多么关心晓明啊,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预设:同学们给晓明过了一个有趣的生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3.把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提建议。
4.请小组代表简单说说。教师引导,想象不能太离奇,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四、练习写作,指导拟题。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把刚才说的两段故事内容写下来,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可以只有一个段落,在分自然段写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交流。
预设: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你准备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五、练习修改,分享习作。
1.指名朗读习作初稿,师生共同修改。
(边读边相机评价,主要从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指导,并帮助修改。)。
2.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小声地读一遍,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改好的习作,要求每人逐一交流,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4.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为什么?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5.誊写。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小作者本人,还有全班孩子。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也是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同学的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四
有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搬运食物……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尽管如此它并不伤心,也不相信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自己从头到脚裹到温暖的茧屋里。它织啊织啊,终于把自己裹到茧屋里去了。
以后会怎样呢?它在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它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了。它灵巧的从茧屋里挣脱出来,惊奇的发现身上长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有色彩斑斓的花纹,美丽极了。它愉快的舞动了一下双翅,如一个风筝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五
有一天,高尔基正在窗口边工作。过了一会儿,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个小男孩,十岁左右,手里拿着照相机。高尔基说:“快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一位小男孩走到了高尔基的面前,说:“我这次来是来向您道歉的,顺便给您照一张相。”高尔基说:“你不用向我道歉,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家住在哪里?”小男孩回答说:“离这里挺远的,坐电车来也挺方便的。”
小男孩拿出一盒胶卷,又拿出了照相机,然后说:“我马上就给您照相。”说完了话,小男孩指了指高尔基的办公桌,然后说:“请您坐在这写字。”高尔基走到办公桌边上,然后推开椅子,坐了下来。他装作正在写字的模样。
小男孩拿着照相机摆弄了一会儿,然后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微笑着。‘卡擦’的一声,照下来了一张照片,小男孩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鞠了个躬说“谢谢,打扰了”。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六
高子涵。
遇到农夫之后,小狗问农夫:“请问,你这里有没有药呀?”农夫回答道:“你得的什么病呀?”小狗低下头羞愧的说:“我……我……我不会叫……!”
农夫微笑着说:“这个不是病,不用吃药,我把我的猎狗借给你,你跟它学吧!”
于是,小狗开始每天跟着猎狗学习怎样叫。小狗每天都很努力的练习,有时候把喉咙都练哑了。慢慢的,小狗开始发声,最后中午学会了叫。
从此,小狗再也不是不会叫的小狗了。后来,小狗回到家乡,妈妈关心的问:“你学会了吗?”小狗兴奋的告诉妈妈:“我学会了!”妈妈欣慰的摸摸小狗的头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严旭敬贤。
狗跑啊,跑啊,他碰上了一个农民。
从这天以后,会叫的狗每天都教他练习狗叫,“汪汪汪…”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不会叫的狗,刚开始怎么都叫不好。会叫的狗安慰着她说:“不要着急慢慢来,你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行的。”不会叫的狗听后每天都不停的练习,终于有一天学会了狗叫。
不会叫的狗终于明白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景书瑶。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狗想,尽管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动物在叫。
“汪,汪……”
一天,小狗对乐乐说:“乐乐,我不会叫,你能教教我吗?”乐乐说:“好啊!”没几分钟,小狗学会了,小狗很开心,小狗乐乐也很开心,说:“我给你起一个名字,怎么样?”小狗兴奋地说:“好啊!好啊!”乐乐说:“叫安安吧!”小狗同意了,就说:“安安,这名字真好听!”小狗安安非常开心,“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了!”
从此,小狗安安一直和小狗乐乐在一起。
尚暄贺。
小狗一直跑啊跑啊,看见一只小猫,就问:“小猫,你会不会叫?”小猫说:“能啊,我现在就给你叫几声”。
“喵、喵、喵”小狗想我和小猫,好像不是同类,于是小狗走了。
小狗又一直往前走呀走,走到了一片果园里,远远的就听见了一个叫声“汪、汪、汪”的叫声,小狗就寻着声音走去。
他看见一只比他高大的同类,小狗问:“我想学习你的叫声,一天学不会,两天学不会,三天还学不会的话,我就坚持到学会。”
大狗说:“难道你不会叫吗?”
小狗说:“我不会,所以你会教我吗?”
大狗说:“行,那你跟我学’汪、汪、汪’。”
小狗就跟着学“汪、汪、汪、汪”。第一天没有学会,第二天也不会叫,第三天还是没有学会,到了第四天终于会叫了,小狗就特别开心的回到森林里去了。
丁奕轩。
小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小狗想,尽管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动物在叫,但是听这叫声觉得很熟悉,很好听。
“汪,汪……”那动物又叫了起来,听着这熟悉又好听的叫声,小狗非常好奇,它想我一定要找到这个奇怪的动物,于是小狗就顺着叫声去找。
它跑啊,跑啊!于终找到了那个汪汪叫的动物,那动物还在"汪汪,汪汪……"的叫着,而且和小狗长的很像,小狗过去问那动物。
你叫什么?你怎么和我长的这么像呢?
大家都叫我小黄狗。
哦,原来你也是小狗啊!
我也是小狗,可我不会叫,你能教教我吗?
好啊!你就跟我学吧,很容易的。“汪汪,汪汪……”
小狗也学着小黄狗汪汪……的叫着,从此它天天练习,后来它终于学会了叫,再也没有其它的动物嘲笑它了,小狗和小黄狗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田培源。
狗跑啊,跑啊,跑了很久很久,直到再也跑不动了,他一看,到了一个很热闹的小镇上了,这时,它看到了一只狗。
它问这只狗:“你怎么和我长的这么像啊”?狗说:“我也是你一只狗啊,怎么,你不会叫吗?”,狗说:“真的吗?你也是一只狗,太好了,我终于找到你了!”,可是,我是一只狗,但是我不会叫。另一只狗说:“很简单,我教你,汪汪汪”。
于是它天天跟着这只狗学狗叫,终于学会了,他是一只正常的狗了,这里还有好多的狗,大家都喜欢跟它玩,因为它还会学鸟叫、牛叫、大公鸡叫等,本领多到让其它狗拍手叫好,大家都很佩服它,于是推举它当了狗国王,从此以后狗国王和狗王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谁都不知道它曾经是一只不会学狗叫的狗。
谢语萱。
狗跑啊跑,“汪汪,汪汪”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小狗在想这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呢?是这样的好听,这个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小狗跑前一看,原来是和她长的一模一样的小狗。
他问,你为什么会叫呀!一只小狗说:“因为狗都会这样叫啊!难道你不会吗?”
小狗说:“是啊,我好像天生就不会叫。”另一只小狗说:“不可能每一种动物都有属自己的叫声,你看你和我长的一模一样,肯定你也会这样叫的。不信你跟我学汪汪,汪汪”
就这样,小狗和另一只小狗一起学叫。不知不觉,小狗也学会了叫,小狗一边汪汪叫一边向他的家跑去,回到家后,所有的小狗都说:“唉,你这只不会叫的小狗,你怎么又回来了?”小狗说:“我已经学会叫了,不信你们听你在哪里?汪汪,汪汪。”当场所有的小狗都非常的惊讶。这时,另一只小狗跑过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学不会的,只有不适合自己的才学不会。”
当场所有的小狗都红着脸低下了头。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七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1.能看懂图画,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意思明白。(重点)。
2.能用修改符号把自己习作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初步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重点)。
3.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能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故事。
4.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1.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2.准备相关的范文。
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1课时。
一、引导回忆,激发兴趣。
1.教师富有激情地导入:同学们,每一年中都有一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过了这天,也就表示我们又长了一岁。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天吗?(生日)。
2.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运用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为学生续编故事做铺垫。
二、审清题意,指导看图。
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读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要我们做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1)看图,了解图上的故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能把故事续写完整。
(2)写完后,把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能把其中明显错误的地方改出来。
(3)和同学互相交流故事,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4.指导看图: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说说。(同学们在交流自己刚过的生日,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同学们想办法一起为他过生日。)。
6.总结看图的方法。
(1)这些图上都有泡泡语,你能发现这些泡泡语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有的是同学们说的话,有的是晓明的想法。)。
(2)泡泡语告诉我们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图画中的故事。但我们看图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细节,才能读懂人物的心情。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情,猜想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4)组织交流:
预设:同学们交流时脸上带着笑容,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李晓明有些忧伤。
李晓明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神情忧郁,不是很开心。
(5)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内容放进去,故事就生动多了。
7.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8.指名试着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能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写作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观察,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1.同学们多么关心晓明啊,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预设:同学们给晓明过了一个有趣的生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3.把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提建议。
4.请小组代表简单说说。教师引导,想象不能太离奇,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这也是想象作文的要求之一。
四、练习写作,指导拟题。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试试,把刚才说的两段故事内容写下来,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可以只有一个段落,在分自然段写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交流。
预设: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还可以加一个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加完整。
2.大家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你准备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初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五、练习修改,分享习作。
1.指名朗读习作初稿,师生共同修改。
(边读边相机评价,主要从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评价指导,并帮助修改。)。
2.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小声地读一遍,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改好的习作,要求每人逐一交流,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4.交流后,互相说一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为什么?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5.誊写。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因此受益的不仅仅是小作者本人,还有全班孩子。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也是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同学的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八
南郭先生自从逃走后,活得很不开心,朋友们都离他远去,连他的孩子都越来越瞧不起他了,他感到很伤心。他听说宫廷最近又要招乐师了,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他打算继续吹竽,但是他得先学会吹竽。这天他找到学吹竽的地方拜师学艺。他起早贪黑地练习吹竽,有时甚至忘了吃饭和睡觉。不久便熟能生巧,吹出来的曲子优美动听。
他收拾好行李,向宫廷走去。他边走边吹竽,那响亮的竽声传到了正在宫廷休息的齐湣王耳朵里,齐湣王不禁连连称赞,决定派大臣去把吹竽的那位先生找回宫来。南郭先生进宫后,齐湣王不但赐给他紫竹竽而且还邀请他当齐湣王的乐师。
南郭先生成为了有名的宫廷乐师。这一切都归功于南郭先生的态度认真和勤学苦练。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十九
上周五的下午,课间活动时,同学们聚在教室里,谈论过生日的事。
小明说:“前几天我刚过完生日,爸爸妈妈给我了一个大惊喜,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小红说:“我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为我庆祝了生日。”
可是其他同学说的.很高兴,李晓明心里却很难过,他独自一人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心想:“再过几天就到了我的生日,可是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
这被细心的小明看出来了,小明对小花说:“咱们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因为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没人陪他过生日,我们一起给他过生日好吗?”小花说:“好,就这样。”
李晓明的生日到了,小明叫李晓明来自己家里来玩。放学后李晓明来到小明家敲着门,打开门时大家就唱起了生日祝福歌,给李晓明一个惊喜,并且准备好一个大蛋糕。
就这样李晓明过了一快乐而难忘的生日。
续写三年级(实用20篇)篇二十
一道黄色的残影在我面前一闪而过。
花丛中,扑腾着一双半透明的翅膀,身上的纹痕黑黄相间,眼睛中闪烁着几点亮光,两只触角挺立风中,越显得它威风凛凛,这可是它辨认方向的好帮手呢!
是蜜蜂,我好奇地停下脚步。
一看到它身体尾部的刺我就心有余悸,这可是蜜蜂的杀手锏了。说句悄悄话,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小时候,我在一片花丛中发现了蜜蜂,十分可爱,就想摸摸,结果可想而知,那一股痛流遍布全身,手上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大包。我哭了,妈妈一边用肥皂水给我清洗被蛰处,一边给我讲蜜蜂的事。妈妈说,虽然你被蛰了,但是蜜蜂也为此付出代价——假如蜜蜂的刺被拉出来,心脏也会一起被拉出来,因为它的心脏也在尾部,和刺是连在一起的。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蜜蜂蜇人是因为它感受到了威胁,尽管它知道自己会死,但是为了同伴的安全,它也会勇往直前。
我望着它那发冷的尸体,心里惭愧极了,甚至有一点畏惧。
蜜蜂是自由的,它属于大自然。它向往光明,向往自由!即使它倒下了,也不愿屈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