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万圣节晚会的标语篇一
晚上6点,我戴着自己喜欢的面具来到了学校。按照路上的标志,我来到了教室。刚要进去,就发现教室门上写着:“鬼窟(哭)狼壕(嚎)”,我吓了一跳,转身想走,闫老师拉住了我,说:“vicky,这只是为了好玩。”我这才笑呵呵地进了教室。
教室布置得又恐怖又漂亮,很有气氛。墙壁上贴满了黑色的剪纸蝙蝠,天花板上挂着一根根线,线的一端拴着一个个亮橙橙的南瓜灯,上面画着可怕的鬼脸,有的挤眉弄眼,有的冲着我伸舌头。连空调上都贴着一个黑色的鬼骷髅。
小朋友们都到齐了,他们的穿着也很好玩。有的披着长斗篷,有的戴着上面画着骷髅的尖顶帽,样子神气极了。还有一个大哥哥戴着一个鼻子很长、有眼遮的大怪物面具,非常吓人,好多同学都被吓坏了,我的同学sally都吓哭了!
老师讲了万圣节的故事,教我们万圣节的常用语“trick or treat”,这是小孩跟大人讨好吃的时候要说的。我们玩了好多有趣的游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吹乒乓球比赛。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哪个组最先把装在盘子里的乒乓球由一个人吹到另一个人手中就算赢了。每个小组的两个人先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就吹球,谁输了谁就接球。这可不那么简单,因为盘子里不仅有球,还有一些面粉,吹球不要紧,接球的人可惨了,身上会洒上很多白面粉。我和wendy分到了一组。比赛开始了,wendy用力一吹,一下子就把球吹到了我的手里,同时一团白色的烟雾也包围了我的眼睛、鼻子和眉毛,胸前更是沾满了白色。我们马上大叫起来:“我们第一!”“你们第二”,闫老师说。我和wendy吃了一惊:“那谁第一”“是他们”,老师说着指向另一组,“他们吹完了,你们才吹完的。”我和wendy很沮丧,不过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
晚会结束了,我意犹未尽的回家了。我想,万圣节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游戏起来还是挺好玩的!
万圣节晚会的标语篇二
今天,是星期六,就是万圣节的那一天。我是在苏州读英语的,那里都是外教,由于外国人都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所以他们就开了一个party!party就定在星期六晚上5:00-7;00
这个party火得不得了,100个人1天多就报满了名。我报了,也给我的.超级好朋友苏杭也报了。
我们约好4:15从吴江开往苏州ef。经过四十几分钟,终于到了。
那里没有开大灯,第一眼便看到正中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南瓜灯:有欢笑的,有哭泣的,有愁眉苦脸的 ……再往旁边看,墙上挂着蜘蛛网。有一个大的,还有两个小的。每个蜘蛛网的当中都有一个假的大蜘蛛,看起来很恶心。在走进去时,看到里面的人都装扮好了,于是我们也去装扮了。
装扮好了之后,我们都很期待玩游戏,于是老师就安排我们进了一间屋子。这间屋子里玩的是“裹木乃伊”!这听起来很恐怖,当时我们也吓了一跳。就是把一个人用卫生纸裹起来!这个游戏太刺激了,裹活人呐!!随着:“three、two、one,go!”一声,我们开始把最小的一个小孩裹起来。她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她的眼神似乎在抗议,也似乎在为我们加油。我们相互议论着怎样裹得好。7分钟过去了,我们成功裹完了一个“小木乃伊”!
然后,我们又被接到另一个屋子里,准备玩新的游戏……
想知道接下来是玩的什么吗?来问问我吧!
万圣节晚会的标语篇三
今天是万圣节,我们戴上各式各样的面具,穿上五彩缤纷的衣裳,去学校参加万圣晚会。
到了那里,外语老师像幽灵一样地走进来,他穿着洁白无瑕的衣裳,脸上涂着。外语老师像野兽一样地扑来,吓得我们四处乱蹿。外语老师见我们吓成这样不禁“哈哈”大笑。外语老师还放碟子给我们看。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外语老师跑到我身后大叫一声“啊……”吓得我面无人色。
到了下午,外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米丽,她打扮得像个小巫婆。还有一个是白比,他打扮得像个小博士。他俩拿出一大袋糖,洒了儿把,糖果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我们以闪电般地速度冲过去抢糖。
时光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放学了,看着装得满满的口袋,我心想:这个万圣节可真开心啊!
万圣节到了,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又能跑到别人家要糖果了,瞧瞧他们,一个个带着南瓜帽,穿着幽灵服,还真有些可怕,不过你听听他们的声音,一个个的声音可爱极了。
“我们快去要糖果吧!”排头的小幽灵等不及了。“冲啊!”这些小鬼们终于出发了,他们分头到别人家去要糖果了。
时间一分一一秒的过去,最后到集合时间了,他们拿着装糖果的篮子来了,瞧瞧,他们的篮子已经满了。可是他们没有自己吃掉,却排好队伍向东边走去,到了一个大屋子的门口,排头的孩子说:“铃儿响当当!”门开了,他们走了进去,一个阿姨兴冲冲的跑过来,说:“你们要了不少糖呢!”这些小幽灵们高兴的点了点头,排头的小幽灵摘下了南瓜帽,他是一个小男孩,他跑到那位阿姨身边,说:“妈妈,我已经尽力了,我只能叫这么多小伙伴去要糖果,不知道够不够。”“铃儿,已经非常多了,走,妈妈带你去那些贫困孩子家里发糖果去。”“阿姨,我们也去!”小男孩的小伙伴叫道。“好,咱们一起去。”
他们一起踏上了去贫困孩子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