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不仅仅在词句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力量。下面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上带来一些启示。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一
我的老家座落在重庆铜梁的一个小村庄,我们这里没有山,是属于丘陵地带,我家的老屋陪伴我走过了儿时的春夏秋冬,而如今变成了一片耕地,父亲在上面种满了胡豆,每当我想起老屋的时候心总是生疼生疼,而父母对于老屋的那份情感我无法去揣摩,不用说远远超越了我对老屋的那份思恋,那时候为了砌房,父母用尽了所有精力,没有钱,东借西筹才让老屋可以勉强安身。事隔多年,我任然清晰的记得在大门进客厅的地方用碗的碎片砌成的几个数字1981。06。那就是老屋的生日。
老屋整体是用石头砌成,没有做任何修饰,屋顶是盖的黑色的瓦,和农村里其他房子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总面积在七十多个平方米,与其他七八户人家组合成一个略似n字型的院落,我的家就在n字的右边,我家大门的左侧刚好和我家堂叔共用一堵墙,右侧就是一条狭小的人行道,再过去就是稻田了。
老屋的大门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大门进去就是客厅,所谓的客厅就是多功能的了,平时在那里吃饭,到了收割季节要临时堆放稻谷,小麦,胡豆,油菜......总之在没有被晒干进仓之前都堆放在那里,因为方便于拿出去凉晒。我们家由于地方狭小,所以更显拥挤,凌乱。客厅的中间放了一张四方桌和四根高凳子,可以供八个人坐,桌子上方的墙壁上挂着爷爷的画像,年份久远,画像上已经好多的灰尘了。
客厅的左边就是父母的卧室,石壁上方硺了几个洞,用木棒塞进去做了一个阁楼,阁楼是用来堆放稻草,麦草,柴火和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和各式各样的农具,有了这个阁楼,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防暑,真是一举几得,卧室进门的正对面有以个三角柜,柜子上面放了一台和我年龄相仿的三茶牌黑白电视机,记忆里的电视只可以搜两个台,一个中央电视台,一个四川电视台而却是特别的不清晰,经常要叫一个人出去转动用竹竿支起的天线架,一个人在里面看,一个人在外面转,外面转得就在叫“清楚了没有,清楚了没有?”里面的就会叫“慢点慢点,好了好了,哟,哟,哟,又麻了又麻了。”三角柜的旁边是一个衣柜,衣柜左边的那扇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脱落的,反正记忆里的那扇门就一直静静的站在衣柜旁边,衣柜旁边是父母结婚时买的新床,那个时代称之为新式床,一米五宽。比现在的床四角多一个架子,方便于挂蚊帐,相信大多数朋友见过乡下那样的床。床和衣柜都是红色的,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油漆已经脱落的差不多了,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印记,唯一清晰的只有儿时的记忆了,永生铭刻于心!
父母卧室的后面就是我的房间了,我的房间很小,我的房间是从厨房进去,进门就看到一个石头做的粮仓,用来储备稻谷,玉米以及所有粮食。进门左边就是一个写字台,上面有一盏桔红色的台灯,仿佛记得那时候父亲花了15元帮我买的,写字台上经常乱七八糟的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旁边就是我的床了,我的床很小,好像是一米二宽,最开始我也不记得是用什么做得支架,上面放了一张凉板床,后来我带了几个同学回家在床上捣蛋,竟然把凉床跳断了,想着那时候就好笑。石仓的旁边放了好几排泡菜的坛子,坛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泡菜,咸菜,儿时总是那么讨厌吃,现在回想起来却是那么的美味无穷,恐怕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尝尝了!
客厅的后面就是厨房,客厅和厨房相连接,有个门框,但是没有门,厨房的中间是两个大灶,一个烧柴,一个烧煤,旁边就是一口水泥做的水缸,水缸旁边是一个石头做的台子,上面可以放炊具,切菜。再过去就是一个碗柜,碗柜下面是一个潲水缸子,缸子里面就是拌猪料用的,每年春节我们家总会杀一只又肥又大的猪过年。对于杀过年猪是儿时最开心的事了,因为天天都可以有猪肉吃,现在回想起还不免垂涎三尺!厨房的旁边有一个门是进我的卧室,再旁边还有一个后门,后门出去以前是一个小小的院坝,现在修了一条弯曲而坎坷的乡村公路。
客厅的右侧是猪舍,猪舍分三个圈,母亲每年总会喂好几头猪,杀最大的一只来做过年猪,然后剩下的就卖给屠夫。猪舍的角落有个一鸡圈,晚上鸡就自觉地回到圈里,第二天早上就会去圈里捡鸡蛋,母亲天天煮鸡蛋给我吃,直到有一天我吃腻了,吃鸡蛋吃得哭,当时所有大人都笑我。但是父母却舍不得自己吃鸡蛋,我吃不完的鸡蛋总会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换钱来补贴家用。
前年腊月28一场大火把我家的老屋化为了灰烬,那时候我在广东,家里当天就打电话给我,说我家房子着火了。着火的原因是因为奶奶瘫痪了,生活不能够自理,精神几乎失常,在床上拉了尿,父亲就把床上的被子拆下来用电热散烤干,被子放在那里就出去干活了,而奶奶还在床上躺着。不久被子就着火了,火势蔓延很快就上了房顶,相亲们看到了急忙叫我父亲,都过来帮忙灭火,父亲跑回来想到奶奶还在床上,不顾危险径直冲进去把奶奶从大火中抱出来,出来的那一瞬间大火把整个门全部封住了,乡亲们都看到了,如果慢一分钟父亲和奶奶都会被困在里面。当时的画面谁都可以去想象是怎么样的情景。更为喜剧的,又令人深思,也令人愤怒,从着火那一刻开始就打了119,没有多久就来了消防车,(重庆市铜梁县平滩镇派来的),消防车上跑了几个消防队员下来,又是拉管子,又是抬机器抽水,大家松了一口气,都以为有救了,可以放心了。搞了半天机器打不着火,水抽不到,相亲们说算了,我们还是靠自己,用传递的方式用尽了所有能够舀水的工具,最终把大火扑灭了,火灭了,再看那几个消防队员,居然他们的机器还没有打着火。几个人还守着那台永远沉静的哑巴机器。当老屋被大火摧毁的几天我就从广东赶回铜梁,正月初三晚上12点我还在贵州,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当时的心疼啊,疼,最终我没有能够给奶奶送终,留下了遗憾,痛苦,再最后就是回家为奶奶守灵,送奶奶走上她人生最后的历程,我和唐哥把奶奶安详的放在棺材,为她盖上一生中最后的青纱,我的心在滴血,心里默默地为奶奶祈祷,奶奶你一路走好!奶奶在鞭炮与锣鼓声,哀鸣声中驾鹤西去......
再回首老屋,已经是千疮百孔,一片废墟,屋里的一切都被大火烧得荡然无存,望着昔日的老屋我欲哭无泪,回望童年的点滴,老屋给予我的一切现在统统化为了废墟。再过了段时间,来了挖掘机,把老屋的.地翻了一翻,成为了现在的耕地,父亲在上面种满了胡豆,或许也种满了他对老屋,对奶奶的那份思念......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二
我是坪地一小的男子篮球队队员,我最羡慕的是nba球员所拥有的球技,如:汉密尔顿精准的跳投,奥尼尔无坚不摧的扣篮,韦德闪电般的速度,姚明梦幻般的步伐。
日复一日,我进步很大。我想: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去nba打球。
指导教师:彭忠诚。
[推荐给朋友][显示打印]。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三
从小,我就对空调有着独特的爱。夏天每天必开空调,调到最低度,冷风飕飕地吹来;冬天我也要开,开到最高度,热风徐徐溜出。空调几乎成了我夏冬的必备之物。
“老妈,我要开空调!”我义正言辞地对老妈说。“行行行!”老妈一脸的无奈。因为老妈知道,只要不同意我就会死缠硬磨地泡着她。
我挥舞着双臂跑回卧室,拿起遥控器“滴”一声打开了空调。“欧拉拉欧拉拉……”我站在空调面前跳舞。这就是我夏天每天必干的事情——开空调。
在夏天炎热的太阳暴晒下,即使缩在房间中寸步不出家门,“锋利”的阳光也会钻透房顶来房中“做客”,而且我们家还是住在最顶楼,我又是个“汗人”,因此如果有几分钟不开空调我就会浑身燥热,在床上翻来覆去,身体汗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同样,这也是老妈这么爽快地答应开空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夏天也会有意外发生。
有一天早晨起来,我随手点击遥控器的开关——。
……。
我大惊:“怎么回事?也没关插排啊?怎么?”我连忙打开灯——没亮。
“停电了!”这短短三个字像一声巨雷,狠狠劈在了我那“脆弱”的心灵上。“啊!那我今天该怎么过啊?”我哀嚎着。
下楼去看,在传达的黑板报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从早晨7点——晚上5点停电!
于是当天晚上来电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床上,神志迷糊不清,嘴角微微抽搐,浑身是汗,热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所以可想而知,夏天我是多么需要空调了吧?
冬天开空调?没听说过,可是,本人就是一个“冬天开空调”的忠实粉丝。
一到冬天冷得不能再冷的时候,本人就会拿起空调遥控器,打开空调调到最高度——这样,一会儿卧室里就暖洋洋的了。
大家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暖气没来,可窗外已是大雪纷飞的世界,雪花飘落,看着看着浑身就凉透了。恐怕大家的做法和我一样吧?我迅速缩到被窝里只露出头,在身上盖上好几层棉被,身子呈球状,还不断向手心里哈气取暖。但自从第一次被雪花打得大败而回后,我潜心研究,发现原来在冬天,把空调开到最高度也可以取暖!有了这项“发明”,从那以后每当雪花纷飞时,我就会打开空调,就再也不用做缩头乌龟啦!
说实在的,我发现我是最依赖空调的,既不是在夏天给人的凉爽,亦不是冬天给人的温暖,而是——那嗡嗡的声音。
声音?大家都很奇怪了:怎么还喜欢空调发出的声音?
没错,那声音在本人听来,简直是天籁之音啊!
我也曾追根求源探寻过我为什么会喜欢空调发出的'声音,原因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我从小就开空调,因此那嗡嗡的声音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空调声音的喜爱,甚至达到了这天籁之音,假如有一天听不见,我耳朵就会奇痒无比!
呵呵,这就是本人的“空调情结”。你的情结是什么呢?看完此文,请拨打电话号码,告诉我你的情结吧!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四
从小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小城,我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有关水的记忆极为深刻。
小时侯,水缸、水桶、扁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陶制的水缸有大有小,大小以各家人口的多少而定,大的能装十几桶水,小的也能装上三四桶水。
那时,居民定时限量供水,每到供水的时候,公用的水龙头前就排起了长龙。如果家里洗衣要多用水,就要全家上阵,借来邻家的水桶,排队的排队,挑水的挑水,家里所有瓤盆都装得满满的,好一通忙活。孩子们很早就学会挑水,当大人忙的时候,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排队,挑水,肩膀压得生疼,但那份快乐的感觉至今使我记忆犹新。
夏季是缺水严重的季节,经常是排队一两个小时却没来水,大人们就得去较远的地方找水。有时半夜一两点供水,叮当的水桶声和人们奔走相告声汇成了一支优美的交响乐。
长大些,便梦想拥有一套带水龙头的住房,能够有充足的水,自由地使用。上大学的时候,每层宿舍楼有一间共用的水房,定时供水,这已让我感到很幸福了。
毕业后来天津,终于圆了儿时曾经做过的梦。特殊的人生经历,对水的长期渴望,造就了我深深的恋水情结,虽然用水十分方便,我却不轻易浪费一滴水,看着别人把清亮的水倒掉,心里总不是滋味。
这些年,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地方因缺水而无法居住,变为废墟,由于现代工业的'污染,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想想天津也是缺水十分严重的城市,凡此种种严酷的现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结婚的时候,全自动洗衣机十分流行。我了解到半自动洗衣机要节省很多水,就坚持买了半自动的洗衣机。在跟同事谈起买半自动洗衣机的动机时,同事不解地说那能省几个钱。我不禁默然,深深感到我们之间的差别。好在先生也是西北长大的,他很理解我。
我是个喜欢清洁的人,每次洗衣服至少要漂洗3次,总怕残留洗涤剂。既要节水,又要干净,该怎么办?我每次洗衣服总是要攒一大堆,分成2~3拨;依次放入洗衣机中洗涤,既省水,又可少用洗衣粉,减少对水的污染,最后一桶清水留在水盆中,用来擦洗家具和地面。
几年后,半自动洗衣机坏了,在先生的坚持下,我换了一台全自动的洗衣机,这下节水又成了新问题,看着水一桶一桶流掉真觉得可惜。不行,得想办法,我改变以前攒大堆衣服的习惯,把洗衣与作卫生同时进行。第一桶的洗衣粉水一般用来冲洗马桶,第二桶水用来擦地板,第三桶水用来擦洗家具窗台,最后一桶水存起来留作冲马桶用,这样既提高了做家务的效率又充分利用水资源,一举两得。前年,换了大房子,用水更方便了,但我节水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为了更好地节水,搬到新家,我在洗漱盆内放置一个小塑料盆,旁边放一个大水盆,每次的洗漱用水都能积攒起来,用来冲马桶,实现了水的二次利用。
最近我又在电视上学到淘米水洗碗,洗菜水浇花的新招。虽是麻烦一点,但心里很高兴,也很充实。
现在,自己经常津津乐道自己的节水经验,一次旅游,与同事谈论素质话题时又说起自己的节水经验和感受。同事颇为感慨,自己也是挺注意环保的,但是从小生活在水资源充足的南方农村,从没有想过节水。
生活中,看到节水的人,我便肃然起敬,那些任意浪费水的人,总让我心里感觉不快。公共场所跑水,总千方百计找人解决。但现实却并不让我乐观,随意浪费水的现象处处可见。尤其一些单位公共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真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有力度的措施加以制止。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不能等到没有水可用的时候才想到去珍惜它;从每个人开始,从每个家庭开始,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
水绘就了我的生命轨迹,我难舍对水的珍惜和渴望,这就是我的节水情结。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五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nba。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火箭队。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事了,学校办公室一拨年轻人,在电视里看nba,激动的情绪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天我备完了课,闲的无事,也就赶过来凑热闹,跟着看球赛,只记得当时转播的是湖人队与费城76人队的比赛,费城76人队的艾弗森,身负11出伤病,依然在赛场拼搏,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虽然最终76人队输了那场比赛。但从那时起,我们记住了艾弗森这个名字和费城76人这只球队。这也就是我第一次看nba的经历了。从这时起,我开始对nba感兴趣了。
后来,那是的时候,我国的小巨人姚明,以状元的身份,被nba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以后,我对nba的性兴趣更浓了,可以说,是每天必看,特别是火箭队的比赛。我们关注的除了火箭队的战绩外,就是是姚明:他的上场,他的得分,他的一切的表现,甚至网上关于他的传说,都要看。为了看nba,耽误了我们自己很多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得到一些关于火箭队和姚明的消息意外,其他一无所获。但是我们愿意。
姚明刚进nba的时候,总是那么软,总是那么爱摔跟斗,我们总是为他揪心,当有人说他的短处时,我心里总是那么难过,总是会为他去辩服,说他在适应之中,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如今姚明不服众望,已经成长为nba的大牌明星了,而我们依然看nba,依然看姚明及其他nba的中国球员的表现。我想,这主要的原因,姚明是中国的,姚明代表的是中国人,中国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关注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我爱nba,我爱火箭队,我爱姚明!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六
我是坪地一小的男子篮球队队员,我最羡慕的是nba球员所拥有的球技。如:汉密尔顿精准的跳投,奥尼尔无坚不摧的扣篮,韦德闪电般的速度,姚明梦幻般的`步伐。
以前,我只是想拥有厉害的篮球技术和闪电般的速度,但却没有去认真练,去追求。教练严格我们训练时,大家都很懒惰,这里叫苦,那里骂娘。结果在本届全街道的小学生男子篮球赛中,我们倒数第一。经过这次的失败,我得到了教训。
我国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说:“要成功,头脑简单往前冲!”于是,我立即行动。现在,再也不是老师要我训练,而是主动去训练。教练在教育我们时,我不再走神,认真听教练说话,领会教练的意图;训练时,我不再偷懒,而是更加吃苦耐劳,而且每天比别人多练两倍,就算累了也要坚持,受伤也无所畏。
日复一日,我进步很大。我想: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去nba打球。
指导教师:彭忠诚。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七
一周一次的二胡课是我的最爱。刚开始时,由于我对二胡非常的投入,加上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刚入门时知识的简单,我次次得到老师的好评,于是我开始沾沾自喜[注: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其实我当时只是觉得好奇:两根弦能拉出那么多音,马尾巴也能发出声音,却没想到因此一不小心上了“贼船”。
那时我才二年级,爱吃零食,所以当时二胡老师总买些零食诱惑我,而且当时的曲子不难,老师要求也不高,每天“玩”一下就行了。可是,后来曲子慢慢变难了,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我每天要练一个或半个小时琴,而且总练一个曲子,我觉得非常烦,恨不得把琴摔了。
一根琴杆,一个琴筒,一张蛇皮,两根弦,一张马尾弓,这就是二胡――让我又爱又恨的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八
我从小就听过二泉映月,并被它深深地打动了。因此,当妈妈让我选择学一样乐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二胡。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我的二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拉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
我从一升二的暑假开始学习二胡,到现在才学了两年多时间,但我已经获得了很多奖项了。今年八月份,我参加了“敦煌杯·上海”二胡演奏大赛。预赛时,我凭着一首欢快的《苏南小曲》顺利地杀进决赛。决赛那天,我完全没有压力,镇定自若地走到评委面前坐下,深吸一口气,一出弓,左手不断拨动,右手挥洒自如,奔腾热烈的《赛马》响起。那音乐时而急切,时而平缓;时而响亮,时而低沉,观众们仿佛被我带到了辽阔无垠的草原,天高地远,万马奔腾。评委们惊讶万分,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一拉完,评委们就不禁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的二胡还能随时调动全家的心情,前一秒还很悲伤,下一秒就变得十分快乐。每当我拉起二胡,全家人都放下手中的事,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常常沉醉在里面。拉到悲伤的高潮部分,我看到妈妈手捂着胸口,眼里闪烁着泪光。
在“敦煌杯”比赛前,我看了一场名家名曲演奏会,那真是一场视听盛宴啊!也许在二十年后,我也会成为一个二胡演奏家!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九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怀念我的二胡老师记叙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朱老师去世了,走得无声无息,留给我的只有无限的怀念。
朱老师是我的二胡启蒙老师。他长得高高的,很消瘦,头发早已花白。深深的额头上长着一双浓眉。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那双慈祥的眼睛总是静静地望着我。听人介绍,他曾是凉山歌舞团的乐师,二胡拉得特别好。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送给我的见面礼是二胡曲《骞马》,那激昂的乐曲随着他翻飞的'手指传出,让我仿佛看到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
七岁的时候,我拜朱老师为师,开始学习二胡演奏。当时我还小,学习得有些吃力,练习空弦就练了一个多月,不时发些一阵噪音,我都听得刺耳。朱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直到我学会为止。记得学习简单乐曲时,我对简谱茫然不知,旁边的妈妈都急得出了一身汗。朱老师却一直耐心地教我。就这样,经过三年多时间,我可以演奏许多名曲了。
朱老师非常疼爱我,他教我音乐也教我做人的道理。记得第一次考级的时候,由于我紧张,曲子只拉了一半突然脑子一片空白,考级失败了。朱老师耐心地教导我要勇敢,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争取好的成绩。后来我经过再次练习,勇敢面对第二次考级,结果轻松取得了成功,这都要归功于敬爱的朱老师。
前几个月,朱老师病了,得了癌症,更消瘦了,脚也肿了,不能来学校给我们上课。为了不耽误我们学二胡,他把我和另外几个学生叫到他家里上课。上课时,他慈祥的微笑挂在憔悴的脸上,看得我直想哭。他教得还是那样认真,教到一半的时候,他的额头冒出了冷汗,可他仍然不停地教我,直到双手举不起轻轻的琴杆。直到这时,朱老师还在为我们学生着想,德阳的二胡老师很少,他便安排他的女儿继续教我们,让我们完成这门学业。
前几天,朱老师走了,为了不让学生伤心,他让他女儿隐瞒了消息。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我哭了,心如刀绞。我怀念我的二胡老师——朱老师,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
屋子里,悠扬的二胡声,古朴淡雅,时而深沉幽咽千转百回,时而激越昂扬一泻千里。袅袅余音,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渲染开来。
仅仅一个细长的琴杆,一个雕花的琴筒,两根简单的琴弦与一张普普通通的马尾弓,竟能演奏出月光悠悠,也能奔腾出千军万马。少年的我,左手在琴杆忽上忽下滑动,灵巧的手指仿佛是一只琴弦上的芭蕾舞着。右手有力的运弓,时快时慢,时长时短。一首首曲子,迸发而出。
一曲终了,我的思绪回到我初学二胡的时候,那可不是十分轻松的事儿。
运弓,是二胡的最基本动作。“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学习时吱吱刺耳的声音令人十分厌烦,一遍又一遍单调的音阶练习又枯燥乏味,但做过的决定又怎能轻易放弃?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音色有了起色,变得圆润了,不再那么刺耳了。
由于音乐知识匮乏,可以说一窍不通,仅仅识谱,就是我的一大难题。看着一大堆简谱扑面而来,我真有些犯难甚至想放弃。但老师有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导:“5读so。”经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我终于对于这些数字形成了条件反射,这令我倍感鼓舞!
基本功合格后,我就开始练习曲子。最开始练的是《小星星》,我不作文禁好奇:二胡就两根弦,怎么拉的出曲子呢?老师告诉我,哪个音用哪个手指按弦,按弦的哪个位置。于是断断续续的琴声响起来了,每当我拉错时,老师就会提醒我改正,回家之后仍锲而不舍的练习,终于连贯悦耳的《小星星》新鲜出炉了,我突然在喜悦中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就这样,《小漆丘》《田园春色》《良宵》等曲子,也在我的努力下一一攻克了。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比赛。
洋洋洒洒的灯光驱散着一团又一团黑暗,坐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这样的气氛令我十分紧张激动,马上要开始了!我的内心不禁翻江倒海般忐忑,当我抚摸着熟悉的二胡时,我的心刹那间平静了下来,活泼高亢的乐音在场上流连徘徊,在耳边绽放。简单的二胡简单的坚持收获了大家的鼓励和认同。
如今,我已会拉许多许多的曲子,像激情澎湃的《赛马》,忧伤婉转的《二泉映月》。这些悠扬圆润的音乐,如同心头种下的种子,我小心呵护,不懈耕耘,已经发芽,开始露出了青翠欲滴的小苗苗。
夜,屋子里再一次响起了悠扬的二胡声,或古朴淡雅,或幽怨深沉,曲曲折折,奔流不息,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渲染开来。少年的我,欣然享受着我的拿手好戏。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一
又是一个寂寥的夜,我又孤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的还是那杯浓浓的咖啡。
夜深了,手中的咖啡杯不知何时已冷却。不再有环绕的雾气,我却依旧轻轻搅动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闲适与从容。
心香一瓣:在寂寥的夜,枯坐书桌前,独对心灵。品浑黄的咖啡,品起伏的人生。有过风风雨雨,有过旭日飞虹,有过失败的痛楚,有过成功的癫狂,唯有在深夜,“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闲适与从容”。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二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1000字——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三
从小,音乐就对我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每每听到一段音乐,我总会跟着轻声地哼起来。长大了一些,会看电视了,我又被那些在电视里神情激昂的演奏家所吸引,很羡慕他们。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报了一个二胡兴趣学习班。
刚学习的那一段时间,老师经常讲,二胡是比较冷门的一种古典乐器,学好了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啊!没过几天,我发现确实是像老师说的那样,但这时的我却慢慢爱上了二胡。
时间过得很快,我埋头苦学了一年多,终于可以报考等级考试了。这一年多吃的苦,终于有机会去证明自己了。
那年的暑假非常炎热,知了不知疲倦地从早叫到晚,像是给我不断鼓劲儿练习二胡。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妈妈陪着我乘车去了市区。看着妈妈流汗的脸颊,我才明白,在我最难熬的时候,都是她陪着我。我暗暗给自己加油,相信自己!
妈妈一直在候考室里陪着我,我在一旁抓紧时间默背曲谱,练习曲子。妈妈看出我的紧张,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讲,但是我却明明白白。慢慢地,我静下心来,只要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了。
这时,广播里传出了我的名字,我冲妈妈笑了笑,转身大踏步走向考室。走进房间,我向考官鞠了一躬,便坐在凳子上,端正好姿势,开始了演奏。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运弓也不太自然,可到了曲子的高潮部分,我不由得被曲子的情绪所感染,陶醉其中。我偷偷瞄了一眼考官席,发现那些考官本来麻木的神情开始生动起来,居然还有一位考官眯起了眼睛。一曲完毕,我站起来,对考官鞠躬,他们互相小声地说了什么,然后对我鼓了鼓掌,对我说:“好了,你可以出去了。”我赶紧说了声“谢谢”,转身小跑,出了考室。
过了一个多月,指导老师把我叫过去,对我说:“柏芸,你好样的!”并递给我一本证书——二胡三级证书!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里有声音在呐喊:“我终于证明了自己,我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的!”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与二胡的故事。二胡,它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练习,去演奏。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四
在我的童年里,有一首音乐,我久久不能忘怀。这首音乐在我姥爷的二胡里时常拉出,虽不惊天动地,但也扣人心弦。就是姥爷用这只二胡,才给了我的童年锦上添花般的色彩。
儿时的我最爱听姥爷拉的二胡,拉的既传神,又动听,使我不禁对姥爷产生一种敬佩。每天的劳累,只要听上一曲姥爷拉奏的音乐,仿佛消失了一大半。就这样,我在姥爷拉奏的音乐里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时间。
记得有一次在老家过年,全家人都请姥爷拉奏一曲,这时我想故意刁难一下姥爷。“我今天心情不好,给我拉,给我拉一首符合我现在心情的曲子。只见姥爷凝神一想,拉出了《二泉映月》,我心情高兴时,他就拉起了《赛马》,令我精神愉悦,高兴起来。姥爷对我的学习也非常关心,自打我上陈毅中学以来就陪着我,不管每天学习多累,只要一回家看到姥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下一篇:星空
我的二胡情结(模板15篇)篇十五
上二年级的时候,妈妈为了培养我的兴趣及爱好,把我送到市文化馆学习拉二胡。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妈妈带我到文化馆去见我的二胡老师,他姓段,大约40岁出头,可头发早已花白,一副慈祥的面孔,我心里的紧张顿时没有了,他笑呵呵地看着我,先看了看我的手,说:“还行,手形不错,可练习拉二胡是很辛苦的,你能坚持得下来吗?”我点点头说:“我一定努力练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功课也多了许多,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拉二胡这个爱好,仍然利用星期日去学习,今年,妈妈花1200多元给我买了一把二胡。我们这里新学员已经来了好几批,可我仍然是老师的得意弟子。去年暑假,我还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民乐委员会的二胡六级考试,拿到了等级证书。
这几年,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为我付出了很多,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也为了我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