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渗透性,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学科理解和认知。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一
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来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同时,养成会写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重点:结合具体内容来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直尺、小黑板、卡片等。
方式: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过程:一、铺垫。
1、读一读,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0.8元0.66米1.3元1.25米1.05元。
325()2981065()1605。
3、把下面各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8910220190。
()()()()。
二、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了小数的读法、写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小数。
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思考一下:老师和一个同学的身高谁高一些?(两人报出身高,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探讨比较方法,四人小组开展讨论。
然后汇报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进行四人小组身高的比较。
指名板演。
4、教学例题2。
1)、读一读各同学的跳高成绩。
2)、请给他们排出名次。先说说排名的方法,再进行探讨。
3)、汇报探讨结果。
4)、小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p90做一做。
2、p92第3题。
3、p92第5题。
四、评价。
五、作业:1、复习p90例题2。
2、p92第4题。
课后教学反思。
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二位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来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同时,养成会写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取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进行评价、交流、研讨。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分析与思考问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等。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欠佳,如对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欠缺了总结这一环节,使学对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完善的掌握方法。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二
1、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课件。
一:复习准备。
1、基础训练。
(练习题卡)。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003o999325o2586124o6214832o837。
师:你能描述出整数是如何比大小的吗?
生:……。
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自主探究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你能从这副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他们在跳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出示卡片)。
2.45米、1.6米、1.98米、1.45米。
师:要分别排出这四位同学的名次前后,就要将他们的成绩一一进行比较,那下面老师把他们分别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看看谁会是优胜者。
2、比较2.45和1.6。
师:这两个成绩该怎么谁的更好?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比较。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小结:先比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1.98和1.45。
师:他们的成绩,又该怎么比呢?引导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
三、扩展运用。
1、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
(1)3元()2.6元。
(2)6.35米()6.53米。
(3)4.723()4.79。
(4)0.458()0.54。
2、说说你是从哪位比出他们的大小的。
6.4()5.912.4()13.083.21()3.12。
4.83()4.594.36()4.3712.352()12.36。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是,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文档为doc格式。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三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四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2、学生汇报。
3、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探究体验。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给他们排出名次。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实践应用。
p90页“做一做”。
2、p94第9题。
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谁最高?
小组内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第10题。
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例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冷饮部有哪些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明买了一支棒冰和一块雪糕。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小明和小强在想什么呢?(渗透团结友爱的思品教育)。
(设计意图:设计中重视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生活化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观察、猜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注意将团结友爱的思品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不简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选择方法,引导学生作出评价。
4、又设疑问,再次合作。
师:小明除了买一支棒冰和一块雪糕,还可能会买哪两种冷饮呢?
尽量让学生说。
如果现在买的是一块雪糕和一个蛋筒,你觉得他应该给小强什么呢?
请将你的想法说给你们组的小朋友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5、交流意见,解决疑问。
a、师:小明还可能买哪两种冷饮呢?你能判断他们哪一种比较贵一些吗?
小组内说一说你比较的是哪两种冷饮的价格,你是怎么比较的。
主要还有如下四种情况:
0.8○1.40.5○1.41.2○1.41.2○1.4。
b、学生交流发言。
c、师:这四种冷饮中,哪一种最贵?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具体说说,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吗?
d、游戏:跟踪追击。
(设计意图:教师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展示自我,通过三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探寻出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这里,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归纳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者的设计有张有弛,成功地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预案不是唯一的,教者应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茄子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你知道两条彩带各是多少分米长吗?
哪条长一些?”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予以肯定。
2、独立完成2-5题。
在交流时,要多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判断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师: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这么出色,有三只青蛙朋友也赶来了,
它们刚刚进行了一次跳远比赛,想请小朋友们给评判一下,谁是第一名?
(多媒体演示青蛙跳远的课件,随即出示跳远成绩表。)。
师:你们先给这三只青蛙分别取个名字!
4、拓展提高。
(多媒体演示兔子赛跑的可爱画面。强调:用的时间最少的才是第一名,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留有余味。
师:通过本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让学生尽情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六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一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
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哪样文具的价格要贵一些?
生2:它们一共要多少钱啊?
生3:通过转化为图形可以看出0.60.48。
师:真不错,大家都是很聪明的,想到的方法还真多啊!
2.大胆猜测:
师:在以前,大家学过整数的大小比较吗?还记得整数是如何比较的吗?(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在这个环节上,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们回忆旧有的知识并将已经掌握的整数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上,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七
1、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课件。
2、猜身高游戏:
1)指名猜老师的身高。老师给予适当引导:高了或低了。板书:1.55米。
2)再指一名学生说说他的身高并板书:1.32米。接着与老师比高矮。
2、师说:刚刚我们直观比较了身高,发现:板书:1.55米1.32米。那么这节课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
出示课件1。
3、师问: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指名汇报)。
1、游戏:比大小。
师说: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咱们先来玩个游戏吧,好不好?那么先第1、2组玩,第3组先做评判员。
出示课件2:首先看到游戏规则1(生齐读)。
1)游戏1(从百分位起)。
师选派两名学生参与(学生1,学生2)。
师问:你们谁先来?你想抽到数字几?为什么?(学生1抽第一次)。
师说:其实这个袋里有2套数字?(学生抽第二次)。
师生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数字;分析它们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师问:目前确定了胜负没?(没有)还要到什么数位了?
师问:更少计数单位的学生:你只有这么点百分之一,你紧张吗?
又问:个位你们想抽到几?(学生1抽第3次)接问:心情怎样?
又问学生2:你有压力吗?那么你一定会输吗?(不一定)(学生2抽第3次)。
问:现在比出了大小没?(比出来了)哪个组赢了?
师说:请同学们把这个数记录下来。师板书。
2)游戏2(从个位起)。
师问:你还想不想玩?(想)。
出示课件3:出示游戏规则2。
师说:请同学们说说这次规则与规则1有何不同?(指名汇报,后指名进行游戏2)。
问:你们谁先抽出3各数字,让学生任意摆。
师说:抽之前,老师想问问你:想抽数字几?(……)怎么换了?为什么呀?(生3抽一次)。
又问学生4:你紧张吗?你想抽到几?(学生4抽一次)。
每抽一次对学生进行盘问,直到比出大小。
还要比吗?谁来说说为什么结束了?
学生记录。并请同学们将这两个小数补充完整。然后指名汇报。师板书。
师插入一句:如果他们在个位上抽到的数字一样,那要怎样?
3)游戏3(不设限制)。
出示课件4:学生齐读游戏规则3:这次游戏规则明白了吗?
谁来?指派2名学生进行。
又问:现在这个游戏还要继续吗?哪一组赢了?
师说:也请同学们将这两个小数补充完整,并写下来。(师指名汇报,并板书)。
2、小结。
师说:其实在刚刚我们在玩游戏时就学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了。谁来说怎么比较小数大小呢?(学生汇报,再师生理顺一次)。
3、猜大小游戏1(位数多和位数少的)。
师说:想不想继续玩下去?(想)。
出示课件5:问:第一个是三位小数,第二个是两位小数,谁来猜一猜哪个小数更大?(学生汇报,并说说理由)。
师出示(按键)两个小数的“个位”上的数字,问:比出大小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十分位上分别是什么?(按键)同问:比出大小了吗?
问: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哪个数位的数字?(百分位上的)。
师出示(按键)百分位的数字,问:能比出大小了吗?(能)为什么?(从它们的计数单位来比较)。
4、猜大小游戏2,(整数=变小数)。
出示课件7:那老师把它们变一变,现在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能)。
问:现在还是不知道各数位上的数字,为什么又可以比较出大小呢?(学生汇报)。
引导出:小数整数部分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一样。
5、师生再次理顺大小比较的方法。
1、例题(跳远图)。
出示课件8:跳远图师:某校跳远图,问:这是什么运动?
那他们想从4位选手的模拟比赛中选一名跳远最厉害的去比赛,现在公布,他们的模拟成绩:
出示课件9:表格。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出示课件10:跑步图。
3、组合小数比大小出示课件12:
师:学了这么久,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愿意吗?
请排排队吧(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课件14:作业。
1、p60的做一做。
2、完成课堂检测。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八
1、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课件。
一:复习准备。
1、基础训练。
(练习题卡)。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003o999325o2586124o6214832o837。
师:你能描述出整数是如何比大小的吗?
生:……。
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自主探究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你能从这副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他们在跳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出示卡片)。
2.45米、1.6米、1.98米、1.45米。
师:要分别排出这四位同学的名次前后,就要将他们的成绩一一进行比较,那下面老师把他们分别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看看谁会是优胜者。
2、比较2.45和1.6。
师:这两个成绩该怎么谁的更好?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比较。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小结:先比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1.98和1.45。
师:他们的成绩,又该怎么比呢?引导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
三、扩展运用。
1、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
(1)3元()2.6元。
(2)6.35米()6.53米。
(3)4.723()4.79。
(4)0.458()0.54。
2、说说你是从哪位比出他们的大小的。
6.4()5.912.4()13.083.21()3.12。
4.83()4.594.36()4.3712.352()12.36。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是,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课本第58页-5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2、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及概括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比较同分子分数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说出算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运用分数单位知识说明算理。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引入。
1、课件出示故事。
2、设疑:“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引题:猪八戒不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真是后悔呀,同学们,你们想学会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吗?(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二、复习。
1、过渡语: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和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点击课件出示复习题)。
2、学生读题思考(师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3、抽生答题(课件随着出示答案)。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掌握的不错,今天就请大家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下面的分数大小吧。
三、探究新知。
(一)同分母分数的比较。
1、出示例1(课件出示)。
3/4和1/4。
(1)出示3/4和1/4和直观图。
自己想好后就跟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
(3)交流方法:谁来说说你们的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结果呢?
a:直接看图得到结果的。
b:比分数单位的多少来判断的。
交流方法时强调第二种方法,随机出示课件。
(4)出示1/6和5/63/8和5/8。
(同学们真棒,运用这个方法你能比较这一组分数吗?)。
出示1/6和5/6、3/8和5/8的直观图。
(5)生汇报。
(6)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方面借助图形直观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联系分数单位进行比较,都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师:你能举出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例子吗?(师板书一个分数)。
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几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分母是相同的。(板书:分母相同)。
师:大家再联系刚才比分数大小的方法,想一想,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可以比哪呢?
生: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课件出示结论,大家齐读)。
师板书: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7)巩固练习:
2、教学例2。
出例题1/2和1/4。
(1)出示1/2和1/3的直观图。
(请大家思考,怎样比这组分数的大小呢?)。
学生汇报(为什么1/2大于1/4呢)(相同的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在这里强调相同的圆)。
(2)3/4和3/62/5和2/3出示直观图。
(这组分数又怎样比较大小呢?)。
学生汇报(为什么2/5小于2/3呢?)。
(从图上直观地看出,分的分数越多,每份就越小。两个分数都取的3份,但每一份的大小不同。)。
师:你还举出这样的两个分数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一组分数。
(3)归纳小结。
师:请大家比较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找找它们共同的地方。
生:分子相同(板书:分子相同)。
师: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师: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课看出示结论,大家齐读(师板书: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3、深化知识。
师小结: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在同一个整体,或是单位“1”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够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相信下面的闯关游戏一定难不到你们的。(课件出示)。
4、闯关游戏。
一关。
二关。
三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中“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本第36—37页,例7)。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由一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
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这家商店都有练习本、三角板等文具,但价钱不一样。
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哪样文具的价格要贵一些?
生2:它们一共要多少钱啊?
师:是啊,这两样文具那种要贵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师:大家都先来猜一猜,哪一种文具要便宜一些?还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生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0.60.48。
生2:0.6是60个0.01,0.48是48个0.01,0.60.48。
生3:通过转化为图形可以看出0.60.48。
师:真不错,大家都是很聪明的,想到的方法还真多啊!
2.大胆猜测:
师:在以前,大家学过整数的大小比较吗?还记得整数是如何比较的吗?(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在这个环节上,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们回忆旧有的知识并将已经掌握的整数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上,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一
夏老师执教的《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夏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与步骤,会比较小数的大小;通过对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夏老师的这节课落实了素质教育的三要义: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近两届奥运会运动员人数、销售门票、人均消费的多少,创设整数的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确比较方法,为小数比较做好顺势迁移。
2、联系大家都很熟悉的跳远的情境,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中。联系生活,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师顺势出示导学案,通过“任意选两个同学的跳远成绩进行比较”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比较方法;通过“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比较方法,然后每组用概括性语言描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记录在练习本上”进行小组交流,互动发展,形成比较方法;通过“利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给这四位同学排出名次”进行综合应用,检验比较方法。教师设计这一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导得高明。
4、课堂容量适当,结构合理,通过多种题型,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好。
5、最后小结,对知识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新知识印象深刻,整个课堂完整有序,时间分配合理。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两点思考:
1、小数的大小比较重在“比”,比的方法提炼过程是本课的着力点。教材安排学生跳远成绩为例题,其目的在于立足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这一已有认知基础,通过寻找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真实含义(整数部分上的数都表示“几米”,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米”,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厘米”),使学生初步领会小数仍要“从高位比起与相同数位相比较”的本质。让学生由具体数量的感性认识向位置值的理性比较转变,避免死记法则,实现“放”与“收”的有效结合,适时渗透比较要讲究顺序、讲究方法的思想。
2、在练习中,可捕捉生成性资源火花。比如判断38.74838.75可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的位数多少不能决定小数的大小”,深入理解“从高位逐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的内涵。
金维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二
4月11日上午,学校组织了我们四年级的教学视导活动,在听了戴老师的《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浅谈如下: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大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戴高老师在新课中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使得本节课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戴老师在教学中语言精炼、幽默、亲切,教学方法灵活,课堂驾驭能力较强,令我十分佩服。
总之,戴老师的这节《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富有特色、效果显着。归根到底是高老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创新力。今后,我一定要在这一方面苦下功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三
在上课之前,我翻开以前的教后记。看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在再次设计教学预案时,作了如下调整:
第一,删去了复习中的求最小公倍数,通分等练习,改为直接比较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并由此引入新课。
第二,例题中,理解题意,原来是分别说说3/5和4/9的意义。根据参考书的建议,直接改为两个问题,老师引导:(1)如果把这一本书的总页数看做单位“1”,那么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小明呢?(2)所以,要比较两个人谁看的页数多,其实就只要比较什么?事实看来,这样课堂变得更加顺畅和合理。
第三,练习中关于11÷4和13÷10这一组题目,学生都用到了通分比较。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假分数,并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这样直接就能比商的大小。通过增加了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感悟到,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除了通分,还可以根据分数的.特点具体选择合理的方法。同时,顺利过渡到了下面一题。
第四,直到昨晚,我在看“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比较大小时”总觉得有点疙瘩。后来,我把第一题1/2和1/3的比较改为1/5和1/4,这样在比较紧随其后的3/5和3/4时,就能沿用第一题的分数单位,从而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3个1/5和3个1/4,即3/5和3/4的比较。
第五,挑战题设计了三种方法,ppt中用触发器做了效果。可惜这一过程因为时间关系课堂上没有用武之地。
经过了以上改进之后,虽然我是第一个上的,但是,我明显感到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课堂上,我更加放得开了,不再拘泥于教案,不再让几个发言积极的同学唱主角,不再急着赶教案。
我觉得这一课上我比较满意的是:
第一,把教案放在心里。这次,讲台上只留一本书(其实,这书也是摆设,因为书中内容都已经在我心里),所有教学流程我已经清楚,也许有的引导语言不一定按照原教案的语言,但是,流程已经非常熟悉。
第二,我努力做到关注全体学生。这一课,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练习时间充分,所以,也让我有了充分的时间走到学生中去巡视,去指导,去了解学生做的情况,从而可以让我调节接下来的组织过程。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巡视,看到学生想到了不同的比较方法。本来,我在课件中用超链接来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答案,可是,我看到各种情况后,就直接挨着顺序有意识地点了其中几个学生来说出不同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让我不再使用超链接。再比如,这一课,我看到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成绩也并不理想的小鑫同学举手了,我就让他起来发言了。不出所料,他的发言内容是磕磕碰碰,甚至心急慌忙地出了错。不过我还是耐心地给了他机会让他把话说完,而他也最终自己调整状态,并自己改正了错误。我想这样的一次机会对谈鑫来说肯定是难忘的,对于我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按照以前,为了一味追求课堂的流畅和正确率,我是肯定不会选择小鑫等这样一些同学的。但是,现在,我庆幸,我给小鑫也给自己创造了选择的机会。又如,学生练习交流完毕,我每次都关注到了没有做对的同学,让他们检查错误的原因并改正。学习,就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正,不断地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因为,这是我第二次上这一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不愿意为了所谓的流畅和好看而作秀,这让我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去关注班内各种学生的学习。
凡事都是相对而言的。正是因为我做了这样的选择。所以,回顾我的课堂,就没有了理想中的预期效果。比如,原本以为精简了练习,新授时又精练了过程,可以留出最后的时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挑战题,而且挑战题我分别预设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这本来就是对应除了常用的通分比较以外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可是,只有说到第一种,而且第一种方法还最终因时间关系而只能草草结束。第二,因为课堂中有意识地让大多数同学有了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他老师听课时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又因为他们的发言没有预想的那么流利自如,所以,处于课堂等待的过程,就显得没有那么紧凑,这也直接导致最后课堂时间的仓促。
也许,这本身就是两难。这堂课上,关注个体和整体显然没有做到更合理和和谐。但是,今天这样的做法,也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关注课堂上需要关注的学生,努力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四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看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数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的分数范围扩大到相同的分子的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些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最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的掌握。
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化难为易较好的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进行学习。比如:先在小组内探究2/7和1/6的大小,然后在班上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再如:先独立比较1/6和3/10,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展示不同通分的方法,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通分方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热门15篇)篇十五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
总结比较方法: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
3、知识迁移。
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分析。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运用。
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