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小班教案范文,可以了解到如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一
秋天(歌曲)。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课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树叶。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1)秋天到了,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
(2)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么落下的)。
(3)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势(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展现树叶飞舞的姿势)。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重点在于理解“树叶到处飞呀飞”(引导幼儿想象“树叶飞到哪?”,然后引导幼儿学树叶飞,随意在教室飞,理解“到处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会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重点在于指导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情况下,与幼儿一起边唱歌曲边做游戏。
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个造型。(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小树叶停下来的姿势)。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二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秋天树叶的美。
2、指导幼儿学习用手掌印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叶。
1、秋天树叶的视频。
2、红、黄、橘黄、绿颜料。
3、秋天树叶的图片(、橘黄色、黄色、绿色)。
4、抹布。
5、美术练习册。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谈话,说说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二、基础部分。
2.提问:在视频里看到的小树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颜色?
5.讲解手指印画的方法,重点讲解两手都要沾上颜色,才能使“树叶”丰满。
6.老师示范一遍,强调绘画时注意事项。
7.让幼儿练习。
8.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部
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本活动为“秋天的树叶”老师注重创设学习情景,让幼儿开心、有趣地学幼儿肢体动作,参与学习特别适合幼儿的动作思维特点。如让幼儿学习上下、左右、摇摆。利用肢体动作助孩子加深理解。孩子们边玩边学掌握所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画面更活泼胆,线条丰富流畅。收到较好的效果,幼儿积极情绪得以体验。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三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形状。
1、入活动室,引领幼儿欣赏秋叶美景:(创设秋天树叶的美景一角)。
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秋天的树叶宝宝有些什么颜色呢?(幼儿自由回答,重点指导幼儿说出黄、红两种。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感受树叶慢慢变红变黄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这片树叶慢慢的变红变黄了,真美呀。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感知树叶形状的美。
师:宝宝,你们觉得这片树叶像什么呢?(幼答)再看看,树叶还像什么?(幼答,重。
点引导幼儿观察形状)。
师小结:秋天的树叶真美呀,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还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呢。
二、作品欣赏,加深对秋叶美的感受。
出示秋叶风景画,引导幼儿欣赏秋叶美。(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整体感觉、色。
彩对比等多方面欣赏)。
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集体创作,尝试大胆表现秋叶美。
师:秋天的树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准备了许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去把它变成。
美丽的画吧。
1、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
2、幼儿同伴交流,共同欣赏,感受画面的秋叶美。
四、活动延伸:
(1)继续捡落叶、说落叶,感受秋叶的色彩美。
(2)学一学秋叶飘的动作,听着《秋叶飘》跳一跳小树叶的舞蹈。
(3)为秋叶宝宝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四
1、享受创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学习观察、学习探索、学习想象。
3、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头饰、黄树叶、塑料袋、场景图、绘画材料以及孩子的已有经验。
1、老师扮兔子妈妈,带领小兔子进入主题活动。
师:"孩子们,秋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戏,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请你们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的观察场景图,互相说说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你觉得小叶子象什么?
你喜欢小树叶么?
孩子们,你们看,小鹿和大公鸡也来了,她们有这么多袋子,想请我们笑朋友一起动手,把小树叶收到袋子里,请你们一边捡树叶一边数数看,捡了多少片小叶子。
小树叶怎么会变小、变碎了呢?
你会把小树叶变小吗?怎么变呢?
4、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就来试试看,看看哪种办法最好,能让小树叶很快就变小,我们一起来做吧。"(幼儿尝试用搓、捏、挤、揉、压等多种办法,提醒幼儿要一只手捏紧袋子的口,别让小树叶从袋子里溜出来)。
5、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看到你们把小树叶都变的`很小很小了。你们手里的小树叶还可以做什么呢?动动脑筋,想想看。
师:"你们猜猜我用小树叶做的是什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
你想用小树叶做漂亮的画么?
你想做什么呢?
这里有一些画画的材料,现在就带着你的小树叶用这些材料做一幅美丽的画吧。
6、幼儿用小树叶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五
1,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感受树叶的多样性。
2,学习、比较树叶的异同,并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各种秋天的树叶、图片、画好的大树若干颗。幼儿用书、练习册。
(2)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
(1)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形状特征,认识它们的名称。
a、教师:你认识这些树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b、摸一摸这些树叶有什么感觉?
c、问一问有什么味道?
(2)幼儿交换观察树叶。教师:这片树叶和你刚才摸得树叶有什么不一样?
(1)教师:你们都知道这些树叶的名字吗?枫树的树叶像手掌,银树的树叶像扇子,松树的叶子像针,白桦树的树叶像颗心。
(2)游戏。教师报出书的名字,幼儿能很快地举起他们的树叶,说出形状。
幼儿根据教师画好的大树,将对应的树叶粘贴在上面。
教师:这里有几位数也找到自己的家呢?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六
秋风吹,落叶飘的自然景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为了认知秋天的树叶,我们开展了“秋天的树叶”的主题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与树叶有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更生动地认知树叶。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课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树叶。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1)秋天到了,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
(2)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么落下的)。
(3)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势(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展现树叶飞舞的姿势)。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重点在于理解“树叶到处飞呀飞”(引导幼儿想象“树叶飞到哪?”,然后引导幼儿学树叶飞,随意在教室飞,理解“到处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会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重点在于指导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情况下,与幼儿一起边唱歌曲边做游戏。
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个造型。(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小树叶停下来的姿势)。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七
俗话说:一叶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许多树的叶子换上了新的色彩。组织一次秋游,到野外、山上、公园或植物园里去,观察一些植物的叶子,看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注意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还可将它们搜集起来,制成“树叶册”或“树叶书签”。在作文课上,先给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然后围绕“秋天的树叶”,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1.引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组织学生到公园、野外、山区等处去秋游,着重观察秋天的树叶,搞清它们的形状、色彩。
3.着力提高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等。
4.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树叶,培养它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以说促写,努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
1.组织学生秋游,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拍摄一段录像,包括秋天的景色全景,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同学们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
(1)师描述:前天,我们去秋游,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的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谈一谈真实的感受)。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教师也谈一谈,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展出: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
(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虽寥寥数语,却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使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
(5)师:是呀,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一叶知秋”“榈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红于二月花”“霜干片片轻”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秋日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播放录像,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录像中可以加话外音,然后播放同学们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情景。在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时候,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再从一簇树叶到一片树叶。
(播放录像与展示学生搜集的叶子,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3.展示分享。
秋游的时候,同学们都做有心人,不仅搜集了许多树叶,而且不少同学回去还进行了加工,制成了书签,绘成了“树叶画”,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杰作”。)。
4.小结。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随着学生的发言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
(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扇形的,还是爪形的、针形的……再瞧瞧它们叶柄的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
(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伸出小手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
(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教师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3.启发回忆。
(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的姿态,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三、在想象中张扬。
1.播放录像。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把你联想到的写在你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上或叶形纸上的句子,教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赞扬,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出示课件。课件上出现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上面写着一些句子,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写在树叶上的句子有:
(1)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2)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3)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4)一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5)风走后不久,那片树叶的脸红了。
(6)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7)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4.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略)。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八
若干不同颜色的长条纸,一棵树,范画,胶水,抹布过程:
一、复习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树叶变成什么颜色?秋风吹来了,树叶会怎么样呢?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二、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呀?
2、师: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被风吹走了,我们帮大树妈妈把宝宝找回来吧!
3、师:大树妈妈的宝宝都躲在这些彩色的纸条里。(师出示彩色纸条)。
4、师示范并讲解把彩条撕成纸片以及粘贴的方法。
5、幼儿尝试用长纸条撕成小纸片。
6.幼儿尝试将撕碎的纸粘贴在树上。
边做边说一说:我给什么大树找到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例如:我给大树找到了红颜色的宝宝。
三、共同欣赏作品。
1、共同欣赏作品。
2、师幼共同演唱歌曲《秋天》,感受秋天落叶的美丽。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九
二、基础部分。
2.提问:在视频里看到的小树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颜色?
3.认识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
5.讲解手指印画的方法,重点讲解两手都要沾上颜色,才能使“树叶”丰满。
6.老师示范一遍,强调绘画时注意事项。
7.让幼儿练习。
8.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
1、享受创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学习观察、学习探索、学习想象。
3、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头饰、黄树叶、塑料袋、场景图、绘画材料以及孩子的已有经验。
1、老师扮兔子妈妈,带领小兔子进入主题活动。
师:"孩子们,秋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戏,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请你们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的观察场景图,互相说说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你觉得小叶子象什么?
-你喜欢小树叶么?
-孩子们,你们看,小鹿和大公鸡也来了,她们有这么多袋子,想请我们笑朋友一起动手,把小树叶收到袋子里,请你们一边捡树叶一边数数看,捡了多少片小叶子。
-小树叶怎么会变小、变碎了呢?
-你会把小树叶变小吗?怎么变呢?
4、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就来试试看,看看哪种办法最好,能让小树叶很快就变小,我们一起来做吧。"(幼儿尝试用搓、捏、挤、揉、压等多种办法,提醒幼儿要一只手捏紧袋子的口,别让小树叶从袋子里溜出来)。
5、-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看到你们把小树叶都变的很小很小了。你们手里的小树叶还可以做什么呢?动动脑筋,想想看。
师:"你们猜猜我用小树叶做的是什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
-你想用小树叶做漂亮的.画么?
-你想做什么呢?
-这里有一些画画的材料,现在就带着你的小树叶用这些材料做一幅美丽的画吧。
6、幼儿用小树叶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生活化的材料也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随着天气的变化,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对此发生了兴趣,有的说树叶在跳舞,有的说树叶在飞着唱歌,有的孩子索性捡起了树叶。看到孩子兴趣盎然,何不利用树叶作为版画的材料呢?孩子用拓印的方法将树叶一片片印下来,既可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一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树叶变黄落下,不仅是秋天来临的信息,更是孩子们最先关注到的现象,在班级开展的“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户外捡树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轻轻翻开树叶,仔细寻找着,有唱歌的蟋蟀,轻轻一碰就团起来的西瓜虫……,原来树叶下面有这么多的秘密呢!看到孩子兴趣盎然,何不利用树叶作为版画的材料进行拓印呢?幼儿对落叶、秋虫有了足够的知识经验准备,接下来绘画就成为顺其自然的活动。
1、欣赏秋天的树叶,尝试用树叶进行拓印。
2、感知树叶印画的'色彩美,对用水粉颜料作画感兴趣。
3、乐意参加美术活动,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欣赏秋天的树叶,尝试用树叶进行拓印。
活动难点:感知树叶印画的色彩美,对用水粉颜料作画感兴趣。
知识准备:了解秋天几种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经验准备:课前和幼儿一起收集落叶。
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
2、落叶若干、调好的水粉颜料(红、黄、桔、绿、褐)、抹布、幼儿人手一张画有昆虫的草地背景图。
一、以树叶和昆虫玩捉迷藏的话题导入,引起兴趣。(遮挡板、拖拽、淡入)。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从树枝上飘落下来,的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1、蚂蚁和树叶捉迷藏。
提问:(1)谁在说话?
(2)小蚂蚁和小树叶在玩什么游戏?
(3)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小结:小蚂蚁藏在小树叶的后面,他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可开心了!
2、蝈蝈和树叶捉迷藏。
提问:(1)谁来了?
(2)蝈蝈说什么了?你能帮帮它吗?
3、瓢虫、毛毛虫和小树叶捉迷藏。
师:瓢虫、毛毛虫来了,他们也想和小树叶玩捉迷藏,你能帮帮它们吗?
小结:小树叶和许多秋天里的小虫子玩起了捉迷藏,他们玩的可真开心。
二、介绍作画材料,尝试用树叶进行拓印。(淡入、聚光灯)。
1、介绍作画材料,个别幼儿尝试拓印。
师:这是小朋友们上节课画的毛毛虫,今天老师请来了树叶宝宝和颜料宝宝,老师要用一个特别的方法让树叶宝宝和毛毛虫玩捉迷藏,一起来看一看!
(1)教师讲解树叶拓印的方法。
师:轻轻地拿起小树叶,在颜料里轻轻地压一压,然后放在昆虫宝宝的身上,老师给树叶宝宝施个魔法,哇!你瞧,一条毛毛虫藏好了!
提问:老师怎么给树叶施魔法的?
(2)小结:先将叶子轻轻地蘸好颜料,压印时要将叶子放好后,一只手放在叶子上轻轻地往下压。
2、学习拓印方法,个别幼儿尝试拓印。
拓印规则:(1)幼儿换颜色时要换树叶。
(2)将用过的树叶放在指定位置。
三、幼儿尝试拓印,讨论交流。
1、幼儿尝试拓印,教师观察指导。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印画的过程:提醒幼儿将用过的树叶放在指定位置,换其它颜色时要换树叶。
四、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幼儿自由交流印画的经验。
2、师幼相互参观、交流,感受水粉画带来的乐趣。
提问:你用什么颜色藏的毛毛虫?藏了几条?你是怎么把毛毛虫藏起来的?
小结:今天,我们用树叶拓印的方法,让小树叶和毛毛虫玩了捉迷藏的游戏,真开心呀!你们想玩捉迷藏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玩捉迷藏吧!
活动延伸:
(1)户外玩捉迷藏。
(2)在美工区教师准备树枝干的道具,幼儿将拓印好的树叶粘剪下来粘贴在大树枝条上。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二
本活动为“秋天的树叶”老师注重创设学习情景,让幼儿开心、有趣地学幼儿肢体动作,参与学习特别适合幼儿的动作思维特点。如让幼儿学习上下、左右、摇摆。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孩子们边玩边学掌握所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画面更活泼大胆,线条丰富流畅。收到较好的效果,幼儿积极情绪得以体验。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手指点树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初步学习手指点画。
2、知道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了解点画的特点和简单技巧。
1、两幅表情相反的大树每组一盘绿色颜料,抹布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画纸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春天来了,许多树妈都很高兴,因为她们的树叶宝宝都回来了,
看,树叶宝宝在风中跳舞,因此,这个树妈妈很开心。
3、小食指听到忙跑过来对大树说:树妈妈,我帮你找宝宝。
小食指:站起来,蘸上绿色送一片图一只的宝宝,小食指躺下来送给树妈妈长一点的宝宝,
小食指这一片、那一片给大树妈妈送了许多宝宝。
4、大树妈妈开心的笑了(换表情)说:谢谢你!小食指说不用谢,小食指脱下绿衣裳。
(在抹布上擦干净食指)回家了。
5、教师:大树妈妈有了宝宝开心极了,你们谁也想来给树妈妈送宝宝的?
6、教师请一位幼儿操作师:你真了不起,大树妈妈得到那么多宝宝,她谢谢你,
这儿还有许多妈妈等着大家帮忙呢?你们愿意吗?
7、教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大树妈妈。
二、幼儿操作
在轻柔的音乐中幼儿认真操作,有的幼儿还对大树妈妈说些安慰的活,
教师在巡视时鼓励幼儿你的小手指真能干,画的树叶宝宝真多,树妈妈会非常开心的。
三、展示作品
教师:我们宝宝帮助了树妈妈,她们非常开心说:谢谢小朋友。
教师:我们和树叶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四、结束
随观快的旋律,师生共同跳舞!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牙刷对树叶进行刷画。
2.体验牙刷刷画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牙刷若干、红、绿、黄三种颜色水粉颜料,抹布,已画好的几幅树叶刷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起幼儿兴趣。
1.出示几幅事先刷好的树叶,有绿色,黄色,引起幼儿兴趣。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用牙刷刷画。
1.出示牙刷,今天我们要用牙刷来给树叶刷出漂亮的颜色。
2.步骤:选择一种颜色,用牙刷轻轻地沾一下,如果颜色很多,就在颜料盒边舔一舔,牙刷要朝着一个方向刷,刷的'时候要轻,不要太用力,不要让颜料跑到树叶的外面去哦!
3.请个别幼儿尝试刷画,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及好的方面。
4.小朋友作画时要注意桌面及个人卫生。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五
1、学习将彩色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灵活性。
2、在示范讲解的引导下,掌握拼贴技能。
3、对撕纸活动感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六
1、知道秋天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鼓励幼儿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
3、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物质准备:
1、油画棒、幼儿操作卡。
2、教师范画。
知识准备:
幼儿欣赏过秋天的树叶。
活动重点: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
活动难点: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手举红、黄树叶):小朋友认识它们吗?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没有涂色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师:那你们觉得我应该给它们涂上什么颜色呢?
二、教师讲解示范。
1、重点指导幼儿从上往下均匀涂色,提醒幼儿不要涂到轮廓线外,不露白色。
师:看看老师是怎么涂颜色的?从哪边到哪边?看仔细了,要把露出来的白色全部涂满。
2、鼓励幼儿胆选色。
师:你见过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师:这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绿色、、黄色。请你选择你喜欢的颜色为你的树叶涂上好看的颜色。
三、布置与指导。
1、鼓励幼儿胆给树叶涂色,注意涂色顺序和方法。
师:想一想颜色要怎么涂?小手抓住蜡笔的哪边?
2、表扬涂色方法正确又有耐心的幼儿,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
师:需要老师忙的小朋友请举手。
四、展览幼儿作品,评价。
师:你觉得哪片树叶涂得最好看,为什么?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收集了各种树叶。
2、材料准备:各种形状的树叶、白纸、油画棒。
指导要点:
1、展示收集来的树叶,激发幼儿的兴趣。
2、讲解示范拓印的方法。
(1)、选择喜欢的树叶拼,平放在桌面上。
(2)、将白纸压在树叶上面。
(3)、用油画棒躺着来回压着涂树叶的部分,进行拓印,重点强调在拓印时要轻轻的'。
3、幼儿拓印。
(1)、重点提醒幼儿拓印时两只手要协调,一只手拿油画棒,一只手压着纸。
(2)、启发幼儿可以试着将叶子的两面都拓印一下,看看哪一面拓印得比较清楚。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形状树叶的拓印。
小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叶(模板18篇)篇十八
1、乐意勇敢想象,说出本身的设法主意。
2、学说句子:“这是我的××。”
3、感觉树叶的神奇和说话的美好。
树叶、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
(2)请幼儿说一说,引发幼儿的爱好。
1、出示小蚂蚁:
(1)“看!谁来拉?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你们以为小蚂蚁的这片树叶象什么呢?”
(2)引诱幼儿想象一下,并答复。
(3)“听听小蚂蚁说什么了?”学着小蚂蚁的声音:“这是我的渡船。”(引诱幼儿学说“这是我的×××”)。
2、出示小老鼠:
(1)“谁来拉?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它会怎么说呢?”(引诱幼儿想象)。
(2)“天高低起了大雨,你们猜小老鼠会把树叶当什么呢?”
(3)引诱幼儿说:“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伞’”
3、出示小刺猬:(历程同1)。
4、出示梅花鹿:
(1)“梅花鹿捡起了一片树叶,她最喜好吃树叶了,你们想想她会怎么说?”
(2)引诱幼儿学说:“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
(1)在观赏中进一步熟习散文内容。
(2)引诱幼儿感觉散文说话的美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