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发展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我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一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出。
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师朗诵。
2、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美美地读读?
1、读题,这是一篇说明文。
2、实话实说,这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硬邦邦,硬生生)。
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
2、2~8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3、师生讨论:
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4、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她与人类的关系。
四、细读1~3节,品味语言特点。
1、说明文的语言也有自己的魅力。(笑脸图贴上)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边让学生板书。
(数字、举例等等)。
3、自读,把特点表现出来:
6000度,你感觉怎样?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4、同桌互读互评,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鼓鼓掌。
5、师生合作读。谈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给你的感受。
五、读4~8节,感受密切关系。
1、(奖励大家到阳光底下去走走。)看录象。
2、读课文,读到哪些地方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镜头或学过的知识,就在这句话旁边打五角星。
3、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头说话。
4、小结。
(你们都在用举例的方法。)。
5、引读第8小结。
6、对大家,对太阳说句话,写在课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阳,你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世界。
生:太阳,您是大地的母亲,是万物生长的源泉。
生:太阳,你给予我们。
生:太阳,谢谢您。
生:人类呀,我们要破译太阳的密码。
师:刚才我们用感恩的心,发烫的文字来赞扬太阳,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六、拓展阅读。
1、歌曲《心中的太阳》。
2、艾青的《给太阳》。师生配乐朗诵。
3、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充满了阳光,最后让我们带者阳光般的笑脸和大家送别,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走向未来。
〖板书。
太阳。
(学生的板书)。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字13个,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认识人类离不开太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猜猜它是谁?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它是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太阳》。齐读课题。
二、配乐欣赏:
运用挂图向学生展现课文描绘的几个画面,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进行范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范读有音乐与画面的衬托,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学生从感官上、心灵上能感受到儿歌语言文字的优美,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自学。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
2、拭出你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3、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小“?”,一会儿和同学们研究解决。
四、识字。
1、同桌互相检查字音,全读对了的,给他画面小红旗。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比比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好。
3、你还有哪个字不认识?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选你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一定会扫清生字的障碍。尤其是第三个环节,把不认识的字再通过请教别人多读几遍,使认字过程落得扎扎实实。)。
五、写字。
1、记字形:“水”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强调左边是横撇。“鸟”字可教学顺口溜:“撇是鸟头一撮毛,点上眼睛明又亮。身子弓来爪子短,站树枝叫喳喳。”。
2、学习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水”和“鸟”“出”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太阳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为了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早早起床,勤奋地工作着。让我们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诵读,评价。
1、选句朗读。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2、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几行诗中“跳”“冒”“叫”“唱”等词语的感情,让学生做做动作来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体会日出的美丽景色。
3、读全文,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语文教学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味语言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日出的奇妙,读出对太阳的赞美。)。
三、写字。
指导学生写剩余的几个生字。教师指导写“出”字要强调笔顺,第三笔是“长竖”,不是两个“山”字撂在一起的。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
1、选句背诵,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背给大家听。
2、全文背诵。教师小结:同学们背得真错,老师也感到太阳从各个地方升起来。
三、交流。
1、你知道太阳还会从哪里出来吗?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把你课前查找的资料和伙伴们交流。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我们共同分享吧!(见《补充材料》及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按查找的资料去读,而变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学生才会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练习。
水()()鸟()()。
2、读一读。(见语文天地中“读一读”中的内容。)。
3、画一个最美的太阳,送给你喜欢的人。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三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汇报。
1、读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描写太阳特点的部分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列子等说明方法)。
3、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1、出示“差、抵、氏、庄、稼、繁、殖”,认读。
2、看看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互相评价。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四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预备铃两分钟:《种太阳》歌曲播放。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出。
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师朗诵。
2、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美美地读读?
二、初读文,感知《太阳》的语言。
1、读题,这是一篇说明文。
2、实话实说,这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硬邦邦,硬生生)。
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
2、2~8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3、师生讨论:
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4、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她与人类的关系。
四、细读1~3节,品味语言特点。
1、说明文的语言也有自己的魅力。(笑脸图贴上)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边让学生板书。
(数字、举例等等)。
3、自读,把特点表现出来:
6000度,你感觉怎样?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4、同桌互读互评,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鼓鼓掌。
5、师生合作读。谈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给你的感受。
五、读4~8节,感受密切关系。
1、(奖励大家到阳光底下去走走。)看录象。
2、读课文,读到哪些地方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镜头或学过的知识,就在这句话旁边打五角星。
3、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头说话。
4、小结。
(你们都在用举例的方法。)。
5、引读第8小结。
6、对大家,对太阳说句话,写在课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阳,你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世界。
生:太阳,您是大地的母亲,是万物生长的源泉。
生:太阳,你给予我们。
生:太阳,谢谢您。
生:人类呀,我们要破译太阳的密码。
师:刚才我们用感恩的心,发烫的文字来赞扬太阳,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六、拓展阅读。
1、歌曲《心中的太阳》。
2、艾青的《给太阳》。师生配乐朗诵。
3、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充满了阳光,最后让我们带者阳光般的笑脸和大家送别,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走向未来。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五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给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延伸:
一、导入:
师:刚才陆老师欣赏了大家的画,发现小朋友画的太阳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
我选了几幅,请这幅画的小主人站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
师:小朋友把自己美好的心愿寄托在了画中,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画太阳,他呀,一口气画了——(出示课题,并指课题)。
师:谁能好听地读一读?
师:真不错!一起读一读。
师:好,请你打开书,翻到81页,仔细地听陆老师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你们最喜欢哪个颜色的太阳呢?
2.噢,知道了,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太阳,那你能说出喜欢这个太阳的理由吗?
真有信心,下面就请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吧!
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读的时候找一找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说明你的`理由。
可以先和同桌说说,下面就开始行动吧!
3.汇报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
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三、冬天的太阳:
1.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冬天的太阳?请你们一起来读一读!
3.师:是呀,你们的这种感觉就叫做——(出示词语“冻僵”)。
生(齐):冻僵。
谁能读准这个词语?
4.分析“冻”字。
后鼻音读得真准,可以当小老师了,我们一起跟小老师读一遍。
还有谁会读?
你把冻僵的感觉读出来了,谁再来试一试?
真好,一齐再读读这个词语。(齐读)。
5.站在寒风中你感觉哪里快冻僵了?
6.是呀,我们的手和脸特别的冷。
(出示)“脸”
谁会读这个词?(请数人读,男女分别读。)。
师:“脸”字你是怎么记的?
生:他有月字旁。
师:那“月字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
师:(依次出示“脚、肚、肩、膀、背、胖、脑”)。
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多,还有肝、肠、腰(出示字)等字,也都有“月字旁”。
你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生:它们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师:是呀,“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系。
(生交流)。
师:(出示“温暖”一词)谁能当小老师读这个词?
生:温暖。(板书)。
分析“温”字。
生(齐):温暖。
师:谁再来读?(请数人读。)。
师:开列小火车读。(生开火车读)。
师:(指词语)你觉得哪里很温暖呀?
生造句。
师:(出示段落:“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冻僵的手和脸。”)。
那你能读读这段话,让大家感到温暖吗?
师:哦,有一点温暖了,让陆老师也来试试,听我有没有把温暖带给你。(师范读)。
师:你想把温暖送给大家吗?先自己读读试试。(生自由试读)。
师:谁愿意先来读?
师: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到了温暖,就像红红的太阳照在了身上。(师奖励红太阳并带头鼓掌。)师:谁再来读?(师请数人读。)。
师:有了红红的太阳真暖和,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红太阳是为了给大家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谢他。
四、夏天的太阳:
1.师:寒冷的冬天,红红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可是在炎热的夏天,
你还喜欢这个火红的太阳吗?
(出示夏天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是呀,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好热啊,
如果,你在这么的天气中,你会怎么做?有什么愿望?
你的愿望真不错。小作者给夏天挂上一个绿绿的太阳(出示图片),
分析“挂”
4.你感觉怎么样?
5.“清凉、凉快”这些都是近义词。板书“清凉”。
6.换上了绿绿的太阳,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了清凉?
分析“街”
7.绿绿的太阳照到高山,山上会有什么变化?(图片)。
照到田野,田野?(图片)。
照到街道,街上的人可以?
对啊,所有的地方都能享受清凉了。所以课文说“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8.师引读生接读、对读。
9.谁也想把这种清凉的感觉送给大家?读。
10.我们一起来把清凉送给大家吧。齐读。
五、总结主题、写字:
1.小朋友,我们通过想象体会读课文,你明白了小作者的心愿了吗?(生交流)。
2.是呀,小作者画红太阳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指板书)——。
生(接答):温暖。
师:画绿太阳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天给大家带来(指板书)——。
生(接答):清凉。
3.多么美好的心愿啊!看着大家的画,老师相信你们画的太阳也都藏着一个心愿,课后可以在画上写上自己的心愿,送给你想送的人!
4.但是在送人之前啊,我们先来读读太阳公公给我们这节课带来的词语。
5.最后,我们要把画上的字写漂亮了。请大家翻到82页,今天我们写两个字“脸、阳”。
看看“脸”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课件出示“脸”字)谁来说说?
生a:“月字旁”要写得瘦一点、窄一点。
生b:右边上面的“人”要写得大一点,盖住下面。
生c:右边中间有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看来小朋友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老师就按照你们说的在黑板上写一个,请你仔细看。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脸”字)“月字旁”像刚才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要写得窄一点,这个人的撇和捺写得大,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第二点要写得稍微高一点,撇再高一点,让这三笔有一点变化。小朋友你看,老师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这个“脸”字写得就像小朋友笑眯眯的脸蛋。请你也在书上写一个,让自己的“脸”字笑起来。
(生书写,师及时提醒写字姿势。)。
分析、写“阳”字。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猜猜这个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太阳)。
师贴太阳公公图。问:对太阳,你知道多少?
引导阅读课后资料袋并交流收获。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2、太阳公公介绍得不清楚,我们来替他介绍好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然后再来介绍好吗?(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指多名学生扮太阳作自我介绍。师相机讲解说明方法:数字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
(二)学习第二部分。
2、交流:
(1)用“有了——才有”来表述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植物的光合作用。
(3)煤炭为什么和太阳有关?
(4)说说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
a、太阳水水蒸气小水滴云雨雪。
b、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5)紫外线杀菌。
四、总结。
1、师:现在,你有什么要对太阳说的?
2、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师戴上太阳面具: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对我了解的可真不少,想和我做朋友吗?其实我就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七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好习惯。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是教学的难点。
发动学生搜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晚上的“太阳”》一文所展示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距离,但通过教师抓住文中的多处留白,或想象或表演或补白,使学生联系生活的已知,进行充分的想象和个性的表达,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感受体验更深刻。
本文还涉及到一些浅显的物理知识,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没有先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获得,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板书:晚上的“太阳”。)咦,晚上怎么还会有太阳?你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晚上的“太阳”其实是指电灯,因为它和白天的太阳一样给我们带来光明……)。
(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爱迪生还发明了许多东西,如录音机、电影、电车等等,人们都叫他发明大王;现在我们的灯的品种很多,其中有一种安装在广场上的镭射灯,真的像小太阳那么亮;还有的灯更大的作用不光是为了照明,如美丽的霓虹灯、负责交通安全的红绿灯……)。
3、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爱迪生为什么想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读题。)。
4、让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词义,还可以查字典。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字词正音。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老师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爱迪生的妈妈突发急性阑尾灸急需动手术,爱迪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做完手术,挽救了妈妈。)。
4、你了解急性阑尾炎吗?课后请你搜集一下相关知识。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2、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红。
4、学生汇报写字秘诀,相机指导:
(1)医,最后一笔是竖折,而不是点。
(2)炎,上面的“火”应写得小一些,捺改为点。
(3)请、性、何、秒、挡,这五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应写得左窄右宽。
5、教师巡视,展示优秀作业。
开放的问题带来开放的思维,不要小瞧你的学生,有时候他们可能比你知道的更多。
“开篇须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归纳文章大意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是理清文章脉络的途径。
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立足于课内阅读教学,延伸于课外和校外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妥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环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并多角度接触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大自然),从而养成多方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渐进、扎实训练,使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晚上的“太阳”》。(学生读题。)。
2、引说课文第一自然段: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3、根据你课后了解的情况,谁来说说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病况知识?
4、是啊,急性阑尾炎急需马上做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在场的人又是怎样的表现?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以下板块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教学。)。
板块一:医生犹豫了。
(1)医生为什么犹豫了?能读读课文,找出原因,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因为当时是晚上,还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又很暗,在光线这样昏暗的环境下动手术,医生没有把握,因此他犹豫了。)。
(2)你能读出医生对手术没有把握,犹豫不决的心情吗?(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前两句。)。
板块二: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1)你能表演出爸爸这种着急的样子吗?
(2)评价表演。(爸爸听看妈妈的呻吟声,还可能会着急得来回路步,坐立不安,皱着眉,搓着手,喻巴里直嚷嚷:“糟了,糟了,怎么办呢?”还可能会着急得……)。
(3)指导朗读爸爸的表现的句子。
板块三:爱迪生焦急中想出了办法。
(1)听着妈妈的呻吟声,爱迪生的手心为什么攥出了汗水?(他担心妈妈会死。他想:妈妈,你一定不会有事的,要坚持住。他还想:我得赶紧想办法,否则妈妈真的性命不保了。)指导阅读描写爱迪生焦急的句子。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小组合作学习:
1、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
2、以小组为单位,做与课文内客相关的实验。
3、仔细观察所做的实验,想想爱迪生想出的这个办法好不好?)。
(3)小组上台讲述实验经过。
(4)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先不用镜子,在蜡烛前用黑色纸到光,再放上镜子作比较,我们小组发现用镜子照看灯,光线比原来亮了许多;我们小组观察到原来只有四支蜡烛,被镜子一照,镜子里也有了四支,蜡烛比原来多了一倍,亮度肯定也能增加一倍;我们小组还发现用镜子反射,除了可以增加亮度以外还可以自动调节角度,瞧,只要将镜子……)。
(4)是啊,爱迪生就是这样做才使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的,当爱迪生想出这个办法时该多开心呀!你会读出这种心情吗?(指导读句:医生,我有办法了!)。
5、引说:医生在这样明亮的手术台前顺利完成了手术。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紧张的气氛和爱迪生的机智!(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6、医生做完手术后,病床前又是怎样欢乐的场景?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愿意更多了解爱迪生的小朋友可以去搜集相关的故事,把名称写在“学习园地”里!
学生在课后了解刮的有关阑尾炎的病况知识,远比老师给予的单项信息来得更多更广,学生在多向互动交流中了解动手术的必要性,从而与下文没有手术必需的照明条件形成矛盾,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通过评价表演,促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和所闻,丰富表演内涵,进行语言实践,烘托紧张气氛,更深入地感受到文本紧张的气氛。
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补白当时人物的心情,感同身受其心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沉浸其中去解读、感悟文本,体味出爱迪生在这样紧急的关头仍不慌乱,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积极态度。
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读,必须先让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感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再进行,这样的读才有凭借,才能读得出彩。
这一大环节主要采用了读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文以后或补白或想象或表演,因此进入角色,体悟人物当时的心情、表情、动作及神态,使每个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入文本情境,获得自己的感受。
这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看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同时,搜集故事材料在学生主动、愿意的基础上进行,不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权利;为了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搜集,采用了恰当的奖励手段,如把搜集到的故事名称写在“学习园地”里,从而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
1、默读课文,医生做完手术后,在场的各人又有怎样的表现?
2、除了书上写的,在场的人还可能会说些什么,有些怎样的动作?
3、请你做小演员或小导演,把这一场景排练成课本剧。
((1)抓住文章补白处,小组排演课本剧。在课本剧表演时,学生群策群力,扮演父亲的会一把举起儿子,大声叫道:“上帝啊,谢谢你给我这样机智聪明的好儿子!”;或者紧紧抱着儿子说:“儿子,是你用你的智慧救了你妈妈的命,当时我看急得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你真了不起!”;或埋怨自己说:“当时的我怎么只合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点办法也没有呢?”(2)通过课本剧渗透思想教育,一步到位。学生所表演的、说的、赞扬的,也就是学生应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的思想内涵。)。
1、根据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和各人表现复述课文。
2、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这么动人的故事,你又搜集到哪些爱迪生的故事呢?大胆上台来讲一讲吧,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搜集成果!
复述故事是促进学生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教师创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情境,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练习,而且给他们提供了、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促进主体发展。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八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字13个,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认识人类离不开太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1、教师准备《后羿射日》的故事、字词卡片。
2、学生可在课前搜集太阳的有关资料。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请大家猜猜它是谁?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它是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太阳》。齐读课题。
二、配乐欣赏:
运用挂图向学生展现课文描绘的几个画面,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进行范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范读有音乐与画面的衬托,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学生从感官上、心灵上能感受到儿歌语言文字的优美,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自学。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
2、拭出你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3、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小“?”,一会儿和同学们研究解决。
四、识字。
1、同桌互相检查字音,全读对了的,给他画面小红旗。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比比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好。
3、你还有哪个字不认识?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4、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选你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一定会扫清生字的障碍。尤其是第三个环节,把不认识的字再通过请教别人多读几遍,使认字过程落得扎扎实实。)。
五、写字。
1、记字形:“水”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强调左边是横撇。“鸟”字可教学顺口溜:“撇是鸟头一撮毛,点上眼睛明又亮。身子弓来爪子短,站树枝叫喳喳。”。
2、学习新笔画:横撇、竖折折钩。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水”和“鸟”“出”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太阳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为了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早早起床,勤奋地工作着。让我们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诵读,评价。
1、选句朗读。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2、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几行诗中“跳”“冒”“叫”“唱”等词语的感情,让学生做做动作来体会诗中用词的准确,体会日出的美丽景色。
3、读全文,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语文教学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味语言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日出的奇妙,读出对太阳的赞美。)。
三、写字。
指导学生写剩余的几个生字。教师指导写“出”字要强调笔顺,第三笔是“长竖”,不是两个“山”字撂在一起的。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
1、选句背诵,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背给大家听。
2、全文背诵。教师小结:同学们背得真错,老师也感到太阳从各个地方升起来。
三、交流。
1、你知道太阳还会从哪里出来吗?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把你课前查找的资料和伙伴们交流。
3、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我们共同分享吧!(见《补充材料》及后羿射日的故事)。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按查找的资料去读,而变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学生才会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练习。
1、种太阳。(扩词练习)。
水()()鸟()()。
2、读一读。(见语文天地中“读一读”中的内容。)。
3、画一个最美的太阳,送给你喜欢的人。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九
第一课种太阳。
教材分析:
《种太阳》是一首以纯净的童声演唱的极好的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形象,表达了他们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毕竟是童年幻想性的歌曲,这种幻想在一、二年级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到了五年级,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可以让他们说说,如果真有好几个太阳照耀地球,那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八孔竖笛:巩固高音区的吹奏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学习重点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
竖笛学习的重点是演奏高音时高音孔的开放以及高音与中、低音连接时高音孔的开、闭孔技巧。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训练。
听教师弹琴,学生拍节奏。
1.两拍子。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
2.三拍子。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第三拍点手心。
三.导入新课。
1.听音选择。
你能听出老师弹的是哪两个音吗?听出后再唱一唱。
(五线谱歌谱略)。
2.巩固歌谱(乐谱c大调)。
(五线谱歌谱略)。
(1)放录音。
学生聆听音乐,欣赏图片。
(2)歌词教学。
学生带着气息、丰富的感情把歌词朗读一遍。
(3)歌词教唱。
难点处教师教唱几遍。
教师弹奏一句,学生跟着学唱一句。
(4)巩固几遍。
整首歌连起来练唱几遍。
(5)师问:如果地球上空真有几个太阳,将会如何?
学生举手回答。
(6)表演唱歌曲。
采用打击乐器伴奏,小组比赛唱歌,男女生比赛等形式唱歌曲。
四.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训练。
教师弹琴,学生拍节奏(两拍子、三拍子)。
三.复习旧课。
用“la”模唱歌曲《种太阳》。
四.导入新课。
1.合唱练习:
唱好连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五线谱歌谱略)。
(1)放录音。
学生轻声哼唱。
(2)歌谱教学。
教师指导唱难点。学生自学唱歌(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巩固几遍后,初步把它连起来唱两遍。
(3)处理歌曲。
师问:这首歌适合用怎样的速度演唱?
这首歌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其中有一句舒展、优美的旋律,你能找出来吗?
生答:老师的提问,并示范唱一下。
(4)表演唱歌曲。
学生用轻巧、灵活的声音唱歌曲《种太阳》。
五.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训练。
教师弹琴(两拍子、三拍子),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教师弹奏的乐曲伴奏。
三.复习旧课。
用“la”模唱歌曲《种太阳》。
四.导入新课:
1.欣赏:
(1)《咱们工人有力量》。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学生欣赏歌曲,回答课本上的问题。(书p4)可哼唱齐唱部分。
(1)歌谱。
学生复习唱歌谱。
(2)放歌曲录音。
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3)歌曲教学。
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
3.八孔竖笛。
(1)《如歌的`行板》。
学生学唱乐谱。
(2)《沂蒙山小调》。
巩固唱几遍。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竖笛音阶练习:.。
2/41—︱2—︱3—︱4—︱5—︱6—︱7—︱1—‖。
三.导入新课:
1.《如歌的行板》。
(1)教师弹琴,学生学唱乐谱。
(2)教师示范,学生聆听。
(3)学生“无声”的手指练习。教师弹奏。
(4)教师逐句指导,学生手指练习。
(5)学生练习吹奏。
个别指导、帮助不会的同学。
(6)学生自由练习几分钟。
(7)教师逐句弹奏,学生逐句跟奏。
(8)整首曲子初步连起来吹奏,教师弹琴,指出吹奏时运舌的力度和速度,吹出圆润、动听的声音来。
(9)巩固几遍,可请个别同学吹奏。
2.《沂蒙山小调》。
(1)它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要求学生注意运舌的力度和速度。
(2)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演奏时为中速。练习时同《如歌的行板》。
四.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备注。
c大调音阶。
doremifasollatido’。
教后小记。
让同学们练习两拍、三拍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学生大部分能够掌握,而且因为形式与前不同,同学们也很喜欢。
《种太阳》是一首以纯净的童声演唱的极好的歌曲,学生学来兴致很高,表达了他们创造理想未来的美好愿望。
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学习竖笛,一部分学生学书本上的另一部分学最基础的每个人学习兴趣都很浓。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两课时。
一、课前导语。
地球上的许多动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大太阳有自己的家吗?它的家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大太阳的小房子》这一课。
二、板书课题,初步感知课文。
1.板书课题:大太阳的小房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出生字、词。
3.利用拼音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
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说出:写太阳在天上很大,躲在露珠里又很小;课文通过写大太阳的小房子是露珠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2.开火车熟读生字。
3.指导记忆字形,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记得又快又好。
4.教师指导书写。
四、学生书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五、熟读课文,谈初步感受。
1.自由朗读课文,读熟练。
2.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
4.谈谈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对课文初步的感受。
5.说一说本文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找出答案。
六、巩固练习。
1.书写生字,并给它们组词。
2.比一比,再组词。
房()谁()很()午()。
防()堆()狠()许()。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太阳的小房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本课生字。
2.齐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节。
1.说说大太阳的小房子是什么?(露珠)。
2.齐读第一节。
3.体会重点句子。
(1)出示句子:一个又大又红的太阳,躲在小小的露珠里微笑。
(2)读此句,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太阳?
(学生可能会说顽皮、淘气、可爱、神气的太阳,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应肯定)。
(3)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的可爱、顽皮……。
三、学习第二节。
1.小作者看到大太阳躲到小露珠里,是怎么想的呢?
点读第二节,并请同学回答。
(小作者把太阳想象成会大会小的魔术师了。)。
小组讨论交流。
2.作者把太阳想得真有趣,我们也大胆想一想,的太阳怎么走进了小露珠里呢?
(太阳想洗澡,就钻进露珠里了。)。
(太阳想到地球上了,就悄悄地和露珠来到大地上……)。
3.大太阳走进小露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道理来吗?
露珠里的太阳是天上的太阳映照在里面,就像太阳照镜子一样。
四、朗读指导。
读出太阳的可爱。
本颗的朗读,韵脚都应该落在韵母“iao”上。
五、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大太阳的小房子。
又红又大微笑。
太阳……躲在露珠里。
会变魔法走进小小的房间。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一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一个同学戴太阳公公的头饰):我是太阳公公,春、夏、秋、冬我都高高地挂在天上,给大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师: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吗?(生答)有一个小朋友,他画了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金黄色的太阳,还有一个彩色的太阳。(出示多媒体课件)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春、夏、秋、冬。(板书课题)。
二、尝试练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四季图,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说一说小朋友们的感觉和需要。
2、学生分小组尝试练习:学生边讨论边尝试,找一找四季图,然后想一想:假如让你为四季画太阳,你会为春、夏、秋、冬各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有画画能力的同学可为四季画太阳,也可以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连线。)。
3、小组交流,师评议。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课件出示)。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4、学生自由练读,小组评议。
5、你读明白了哪一段,最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让学生感悟作者画不同颜色的太阳想表达什么心愿。
朗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即兴表演,扮演落叶的同学,去寻找朋友。他找到蚂蚁、小鱼、小白兔、小朋友,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
朗读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6、合作交流,把你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读记记。
7、用引导背诵法背诵课文。(边背诵课文边出示四季的美丽景色,可自由背、配乐集体背。)。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四个美丽的太阳吗?让学生听音乐、看图画、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扩展思维,培养创新。
1、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太阳,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季节。
2、小组合作,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3、展示小组作品,师生评议。
六、作业设计。
想象画:太阳与未来世界。
板书设计: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二
2、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有一位小画家呀,给每个季节画了不同的太阳。你看----。
3、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在心里读,也可以和同桌读。好,打开书本81页。开始读吧。
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3、好,咱们其他小朋友看着课文,听他们有没有读准?开始。
4、他们读准了没有?请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他们。
三、再读课文。
(一)春天。
2、噢,会背吗?我们来背一次。
4、你想给太阳涂上什么颜色?
5、现在,春天的太阳变成了什么颜色?真好看。你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春天的太阳?我们来齐读一遍。
6、多彩的春天是怎样的?我们来欣赏一下。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义。
2.能够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过升旗仪式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升旗仪式之前,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
(重点体会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静静等候时的期待心情。)。
2.观看升旗仪式的录象,看后发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观看录象后的感受,小组学习4、5自然段。
※学习要求:先读一读原文,体会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可以在书上画一画,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或读书,或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感悟。)。
三、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再谈一谈曾经参加升旗仪式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18.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庄严肃穆。
威武整齐。
气宇轩昂。
激动人心。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四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猜猜这个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太阳)。
师贴太阳公公图。问:对太阳,你知道多少?
引导阅读课后资料袋并交流收获。
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
(一)学习第一部分。
2、太阳公公介绍得不清楚,我们来替他介绍好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然后再来介绍好吗?(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指多名学生扮太阳作自我介绍。师相机讲解说明方法:数字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
(二)学习第二部分。
2、交流:
(1)用“有了——才有”来表述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植物的光合作用。
(3)煤炭为什么和太阳有关?
(4)说说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
a、太阳水水蒸气小水滴云雨雪。
b、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5)紫外线杀菌。
1、师:现在,你有什么要对太阳说的?
2、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师戴上太阳面具: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对我了解的可真不少,想和我做朋友吗?其实我就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五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能量来源。
教学重点。
太阳大气结构,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到地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颗普通天体中的一个,然而地球又以其具有生命存在而大大不同于一般天体,这其中,地球和太阳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恒星系统——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
5.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卡通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学生自由猜谜。
(贴上太阳)。
师:下面,我们就伴随太阳的升起,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全文)。
点评: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范读课文。
(课件演示内容)。
学生边听边看。
点评:课件逐字演示课文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课件配音是童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聆听课文,不觉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借助拼音或问问同桌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愿意带大家读读。
学生带读。
师:同桌互读。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小太阳。
点评:反复地读课文,既是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随文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读文识字过程中,教师注意渗透学生合作和评价的意识。
四、强化识字。
1.文中识字。
学生带读、跟读。
2.卡片识字。
学生多种形式读(指名、分组、男女生)。
3.游戏识字。(猜字游戏)。
点评:识字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文中识字到文外识字,每一个层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课间操:《上学歌》。
今天,外面艳阳高照,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跳个舞吧。
五、课内外结合,复习巩固课内知识,深入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师:现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每天只看到一个太阳。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于是,人们请来会射箭的天神来到人间。要他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出示后羿射日图)。
你愿意当后羿,做个射日的英雄吗?
(出示十个太阳)。
课件内容:
(1)太阳: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2)猜谜语:两个人手拉着手,是什么字?
(3)跳:用这个字组个词。
(4)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6)照: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这个字?
(7)叫:用这个字组个词。
(8)请你用手写出水这个字。
师:九个太阳都被我们的智慧消灭了,剩下的这个让老师来消灭吧?为什么不能射?
学生展开讨论。
师小结:看来,太阳对我们的用处还真大。小太阳听懂了你们的话。愿意每天认真工作,不再捣乱。他说:人类与太阳是好朋友。他愿意为人类做贡献。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人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最后一个太阳,出现“美丽的世界”)齐读。
点评:这里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有综合性,又充满娱乐性。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听了故事,了解了人与太阳的关系,又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读文。
1.播放录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
2.齐读全文。
点评:精美的画面使学生理解了太阳送给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在观看录象的时候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太阳的重要。
附:板书设计。
太阳。
水
鸟
美丽的世界。
扩展资料。
后羿射日。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住在大海中央的扶桑树上,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只能看见一个太阳。
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就一齐跑到天空,蹦呀跳呀地玩起来。
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太阳的爸爸帝俊知道了,非常生气,就派一位会射箭的天神后羿到人间,要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后羿带了一张弓和十枝箭来到人间。他看见人们被太阳晒得没法活,心里难过极了。他拉满弓,搭上箭,想吓唬一下太阳,叫他们别再顽皮了。可是十个太阳不理睬后羿,还是在天空又蹦又跳。这可把后羿气坏了。他一箭射下一个太阳来,其他九个太阳吓慌了,急忙四处逃散,天气凉快一些了。可没几天他们又都跑到天空。这回后羿对他们可不客气了,他对准太阳,“嗖嗖嗖”接连射箭,太阳一个个掉下来。
人们想,要是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天空将永远会黑暗,庄稼长不出来,人还是没法活。有人就从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来。后羿看到箭袋空了,以为全射完了,就不再射了,于是天空还留下一个太阳。从此以后,这个太阳就规规矩矩了,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出来,他给人们温暖,帮助庄稼生长。
太阳。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理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有关太阳的谜语。
(一)。
劳动英雄面孔红,
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
直到傍晚才收工。
(二)。
有位老公公,
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
不是下雨就刮风。
(三)。
天上一伙伴,
相貌常在变。
正面光灿灿,
背面永不见。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七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信息资料】。
1、自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汇报。
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
1、读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描写太阳特点的部分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列子等说明方法)。
3、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差、抵、氏、庄、稼、繁、殖”,认读。
2、看看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太阳的特点大家了解吗?谁来说说。那换一个方式来说说,把自己当成小太阳向大家介绍一下,谁来试试。
二、品读欣赏。
1、说到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
(学生练读、汇报读)。
在汇报时请用上“太阳与有密切的关系”来简单概括。
3、同学们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三、提升感悟,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读一读全段:
比读、齐读。背诵。
2、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兽、存、蔬、麻、较、杀、预”,引导认读。
2、观察字形,有什么的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写字,同桌互评。
(引导同桌评价时如果认为写得好,就在字旁画一朵小花;如果不好提出建议。)。
五、自选作业。
1、以太阳自述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今天所学。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展览后评出“天文小博士”。
太阳课文教学教案(汇总18篇)篇十八
1.能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颜色绘画太阳并简单添画。
2.初步尝试水粉平涂的方法,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
3.能大胆作画,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画纸、油画棒、颜料、刷子、ppt、视频
重点:选择颜色来绘画太阳并简单添画
难点:尝试水粉平涂的方法,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猪去魔法学校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图形宝宝,是哪个图形宝宝?
2.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啊?(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圆形东西)
二、大胆想象,绘画太阳并添画。
1.提问:你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2.师:现在,小猪变魔术了,看看它变成了什么?
3.太阳是在哪里的呢?天空中除了太阳还会有什么?
4.教师小结。
6.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学习水粉平涂天空,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
1.欣赏范画。
师:小猪又要施魔法了,小朋友快来看一看。
2.观看视频(油水分离)
3.提问:蓝蓝的天空是怎么变出来的?(从上到下)整个天空都变漂亮了!(刷满整张纸)
4.幼儿徒手练习从上往下刷天空的方法
5.提问:你们想不想也做魔术师变魔术啊?我们一起来打扮美丽的天空吧。
6.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相互欣赏画面,进一步感受画面的变化。
1.师:请小朋友选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五、听音乐,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