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需要遵循一套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范文中展示了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报表编制、预算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一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10月发布,于1月1日在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实施范围中的小企业实施。
笔者通过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的66个会计科目中有不少是变化了的会计科目。
这些变化的会计科目,有些是新增会计科目,有些是合并会计科目,有些是调整核算内容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现金)、原材料(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应缴税费(应交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营业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
文章所述改换名称的会计科目,括号中的会计科目为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
尽管上述会计科目名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会计科目的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没变。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会计科目一目了然。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16个会计科目。
上述16个会计科目中,属于新增债权类会计科目是:应收股利、应收股息、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实际上是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分拆形成的。
它通过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应收股息”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转化成“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两个会计科目,其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基本一致。
小企业发生的预付账款不再按小企业会计制度那样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而通过“预付账款”会计科目核算。
这是因为小企业不一定按实际成本核算存货,也可能按计划成本核算存货。
小企业如果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设置“材料采购”科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显而易见的,自不必多说。
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用来核算小型农、林、牧、渔类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该科目是资产类科目,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其借方登记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以及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水产养殖的动植物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等;贷方登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和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时的账面余额,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非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会计科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是农、林、牧、渔类小企业必设会计科目。
它们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始价值和损耗价值,二者共同核算农、林、牧、渔类小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科目核算小企业无形资产摊销的价值,属于无形资产备抵科目。
因为“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其原始成本,则“累计摊销”科目与“无形资产”科目共同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核算小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也包括采购物资在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损失或尚待查明的损耗。
它实际上是小企业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价值的批准处理前后的缓冲会计科目。
所以,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处理完毕,不能留有余额。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主要有:预收账款、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等三个会计科目。
其中,“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是销货业务适用的会计科目。
这样,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预收账款就不用在“应付账款”会计科目中核算了,而单独作为一项负债进行核算。
“应付利息”会计科目则不然,它是在取消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新增的负债类会计科目。
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借款等业务发生的年度内产生的应付未付的利息。
“递延收益”会计科目则是因为小企业已经收到、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
这些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项目。
由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要在其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故通过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摊销收益金额。
对比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增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有: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科目。
这是因为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由于小企业也存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业务、也存在工程施工项目和机械项目,如果只设置“生产成本”科目远远不能解决研究开发成本、工程施工成本及机械作业成本的归集。
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有:短期投资(短期投资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
合并的二级会计科目有: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其他支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利润分配(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
上述合并的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等会计科目中,合并的一级会计科目是因为取消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是取消了计提职工福利费,而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4%比例列支。
而合并的“其他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等一级科目的明细科目则是要求小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灵活设置明细科目,不必拘泥于小企业会计标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再像小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标准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故删除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尽量要求与企业所得税法一致,而年度内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能起到权责发生制的作用。
故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待摊费用”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待摊费用”科目,但允许小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增设相应科目用于日常核算。
新准则下不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转入新账中“预付账款”等科目。
新准则下增设了“待摊费用”科目的小企业,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原账,并在以后期间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新旧转换时转入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待摊费用余额,或者执行新准则后发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待摊费用余额,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预付账款”、“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中填列。
小企业接受捐赠财产的会计处理通过“递延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核算,收到捐助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待折旧或摊销时再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如果收到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小企业一般通过薄利多销进行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少委托外单位代销商品。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二
1、企业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扩建,该固定资产原价为00元,已提折旧36000元,扩建时发生支出90000元,同时在扩建时发生残料变价收入4000元,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应为(a)元。
a、250000b、200000c、300000d、350000。
2、施工企业代扣当月职工应交的水电费800元,代扣水电费时应贷记(d)。
a、应付账款b、应交账款c、代收货款d、其他应付款-应付水电费。
3、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c)。
a、购进无形资产支出b、构进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d、购买工程物资的支出。
4、施工企业工程完成工实际成本转入的账户是(c)。
a、工程施工b、辅助生产c、工程结算d、固定资产。
5、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以及“装修装饰业”的独立经营单位,在国家标准中,属于(d)。
a、建筑维护业b、勘察设计业c、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及咨询业d.建筑安装业。
6、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是(c)。
a、可变现净值b、重置成本c、历史成本d、几何成本或定额成本。
7、对各项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并随时结出余额的制度是(c)。
a、实地盘存制b、应收应付制c、永续盘存制d、实收实付制。
8、在采用计划成本价核算的情况下,凡是已支付货款的,不论材料到达与否,应记入(b)。
a、在途物资b、物资采购c、预付账款d、应付账款。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业务属于我国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的有(abc)。
a、土木建筑工程b、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c、装修装饰工程d、地质勘察。
2、会计报表按编报单位可以分为(cd)。
a、对内报表b、对外报表c、单位报表d、汇总报表。
3、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增加的渠道的有(abcd)。
a、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b、企业自行建造完工的固定资产。
c、投资人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e、外部捐赠的固定资产。
4、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确认范围的有(ad)。
a、运输劳务收入b、罚没收入c、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d、销售收入。
三、名词解释。
1、留存收益是通过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从历年实现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即经营所得净收益的积累,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低值易耗品。
答: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使用年限较短的用具和设备,如柜台.货架.办公桌.仪表.简易设备和玻璃器皿等。
3、债权性投资:企业通过投资获得被投资企业的债权,被投资企业承担债务,使得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投资。
四、简答题。
1.科学组织商品流转核算的意义。
答:第一,库存商品计价会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1)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存货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商品的核算是商品流通企业会。
计核算的中心内容。
(2)库存商品既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来源。第二,库存商品是商品流通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项目,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第三,库存商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2.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的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的大小,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对子公司投资。对子公司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二是对合营企业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三是对联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四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五、计算业务题。
1、9月份,某企业第一工区发生下列有关人工费的经济业务,做会计分录:
(1)本月应付建筑安装工人的工资总额为100000元,本月建筑安装工人的实际工日总数为2500个工日,其中:甲工程实际耗用1500个工日,乙工程实际耗用1000个工日,计算甲、乙两工程本月应分配的工资费用。
(2)按照本月应付建筑安装工人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14%计提职工福利费,并分别记入甲、乙工程的实际成本。
(3)根据扣款通知,财会部门代扣本月建筑安装工人的房租5000元、水电费1000元。
(4)签发现金支票一张,向开户银行提取现金94000元,并发放工资。
(1)日平均工资=100000/2500=40(元)。
甲工程应分配的工资额=1500*40=60000(元)。
乙工程应分配的工资额=1000*40=40000(元)。
借:工程施工---甲工程60000。
---乙工程40000。
贷:应付工资100000。
(2)借:工程施工---甲工程8400。
---乙工程5600。
贷:应付福利费14000。
(3)借:应付工资60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房租5000。
---代扣水电费1000。
(4)借:现金94000。
贷:银行存款94000。
借:应付工资94000。
贷:现金94000。
2、甲公司205月1日与客户签订了一项工期为2年的劳务供应合同。合同总收入为300000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201400元。有关资料如下:
(1)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95000元(其中耗用原材料63000元,支付银行存款32014元),经专业测量师确定的完工程度为45。2014年12月31日一次性收到客户支付的劳务款120140元。
(2)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7903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经专业测量师确定的完工程度为80。
(3)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实际发生成本312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2014年5月1日完工时一次性收到客户支付的劳务款180000元。
要求:(1)分别计算2014年、2014年和确认的劳务收入和劳务费用。
(2)编制20发生劳务成本、收到客户支付的劳务款及确认该年度劳务收入和劳务费用的会计分录。
(1)2014年度确认的劳务收入=300000×45=135000(元)。
劳务费用=201400×45=90000(元)。
会计分录:(1)借:劳务成本95000贷:原材料6300银行存款32014。
(2)借:银行存款120140。
贷: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120140。
(3)借: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13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35000。
(4)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0。
贷:劳务成本90000。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三
11001库存现金。
21002银行存款。
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新增)。
41011存放同业银行专用新增。
51012其他货币资金。
41101短期投资(分拆)。
511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
61021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
71031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
8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
9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01121应收票据。
111122应收账款。
121123预付账款。
131131应收股利。
141132应收利息。
151201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新增)。
161211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
171212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181221其他应收款。
191231坏账准备。
131161应收补贴款。
201301贴现资产(银行专用新增)。
211302拆出资金(新增)。
221303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
231304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
241311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新增)。
251321代理业务资产(新增)。
261401材料采购(更名)。
271402在途物资(新增)。
281403原材料。
291404材料成本差异。
301405库存商品。
311406发出商品(新增)。
321407商品进销差价。
331408委托加工物资。
341411周转材料(新增)。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35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
361431贵金属。
371441抵债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381451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
391461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新增)。
401471存货跌价准备。
41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
42150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
43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
441511长期股权投资。
291402长期债权投资(更名)。
45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61521投资性房地产(新增)。
471531长期应收款(新增)。
48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
491541存出资本保证金(新增)。
501601固定资产。
511602累计折旧。
52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31604在建工程。
541605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551606固定资产清理。
561611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
57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58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新增)。
591623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601631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
611632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
621701无形资产。
631702累计摊销(新增)。
64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51711商誉(新增)。
411815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
661801长期待摊费用。
67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
681821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
69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70短期借款。
71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
72拆入资金(金融共用新增)。
73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新增)。
74吸收存款(银行专用新增)。
75同业存放(银行专用新增)。
76贴现负债(银行专用新增)。
77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新增)。
78211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新增)。
792201应付票据。
802202应付账款。
812203预收账款。
822211应付职工薪酬。
502153应付福利费(合并)。
832221应交税费(合并)。
532176其他应交款(合并)。
842231应付利息(新增)。
852232应付股利。
862241其他应付款。
872251应付保单红利(保险专用新增)。
882261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
892311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新增)。
902312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
912313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
922314代理业务负债(新增)。
932401递延收益(新增)。
942501长期借款。
952502应付债券。
96260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972602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982611保户储金(保险专用新增)。
992621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新增)。
1002701长期应付款。
1012702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
1022711专项应付款。
1032801预计负债。
104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更名)。
三、共同类。
1053001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新增)。
1063002货币兑换(金融共用新增)。
1073101衍生工具(新增)。
1083201套期工具(新增)。
1093202被套期项目(新增)。
四、所有者权益类。
1104001实收资本。
1114002资本公积。
1124101盈余公积。
1134102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新增)。
1144103本年利润。
1154104利润分配。
1164201库存股(新增)。
五、成本类。
1175001生产成本。
1185101制造费用。
1195201劳务成本。
1205301研发支出(新增)。
1215401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
1225402工程结算(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
1235403机械作业(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
六、损益类。
1246001主营业务收入。
1256011利息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126602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1276031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
1286041租赁收入(租赁专用新增)。
1296051其他业务收入。
1306061汇兑损益(金融专用新增)。
131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
1326111投资收益。
1336201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1346202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1356203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1366301营业外收入。
1376401主营业务成本。
1386402其他业务支出。
139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
1406411利息支出(金融共用新增)。
1416421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金融共用新增)。
1426501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1436502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
1446511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1456521保户红利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1466531退保金(保险专用新增)。
1476541分出保费(保险专用新增)。
1486542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1496601销售费用(更名)。
1506602管理费用。
1516603财务费用。
1526604勘探费用(新增)。
1536701资产减值损失(新增)。
1546711营业外支出。
1556701所得税费用(更名)。
15669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四
会计科目设计是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业务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关于会计科目设计的心得体会。本文将从整体设计、科目分类、科目命名、科目编码和科目设置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会计科目设计的体会。
首先,在会计科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整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标。一个好的整体设计可以使财务会计体系更加完整和合理。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和管理需求,将会计科目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类别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方便财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和财务分析。同时,在整体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避免频繁修改科目设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可比性。
其次,在科目分类方面,我们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首先,科目分类要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确保财务会计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其次,科目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以方便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行业通用的科目分类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共享性。最后,科目分类应该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满足公司业务需求的同时,也要避免频繁调整科目分类,以减少对财务人员的学习和适应的负担。
第三,在科目命名方面,我们要注重科学性和简洁性。科目的命名应该准确地描述该科目所代表的经济事项,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模糊的词语。同时,科目的命名也要简洁明了,方便财务人员的理解和操作。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简短的动词+名词的方式来命名科目,或者采用与经济事项直接相关的词语来命名科目。这样的命名方式能够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理解和解释的成本。
第四,在科目编码方面,我们要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科目编码是财务会计的重要工具,可以方便财务人员进行数据的快速查找和核对。科目编码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便于后续的科目查询和报表生成。我们可以采用层级编码的方式,将科目按照主题、目的和级别进行编码。例如,我们可以将资产类科目编码为1开头的四位数,负债类科目编码为2开头的四位数,以此类推。这样的编码方式既方便财务人员使用,也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最后,在科目设置方面,我们要注重细化和细节的把控。科目设置应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管理需求,细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类型。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和风险管理需求,设置一些特殊科目和辅助核算项目,以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在科目设置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与其他系统和软件的对接和兼容,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综上所述,会计科目设计是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在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整体设计、科目分类、科目命名、科目编码和科目设置五个方面的认真把控和思考,我们可以设计出适合公司特点和管理需求的科目体系,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其他财务人员的科目设计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五
不属于纳税人本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2、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准予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扣除。但是,如果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而纳税人不能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的,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题中情况可将差旅费津贴作为差旅费一部分,按规定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无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津贴,构成差旅费,按规定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根据税法的规定:1、自然人取得的差旅费津贴,不属于纳税人本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2、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准予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扣除。但是,如果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而纳税人不能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的,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题中情况可将差旅费津贴作为差旅费一部分,按规定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无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出差补助会计科目。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六
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共同类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3001清算资金往来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间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款项。二、本科目可按资金往来单位,分别“同城票据清算”、“信用卡清算”等进行明细核算。三、同城票据清算业务的主要账务处理。(一)提出借方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发生退票,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过退票时间未发生退票,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提出贷方凭证,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生退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提入借方凭证,提入凭证正确无误的,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因误提他行凭证等原因不能入账的,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再提出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提入贷方凭证,提入凭证正确无误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因误提他行票据等原因不能入账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退票或再提出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三)将提出凭证和提入凭证计算轧差后为应收差额的,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应付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四、发生的其他清算业务,收到的清算资金,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划付清算资金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应收的清算资金;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的清算资金。3002货币兑换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采用分账制核算外币交易所产生的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二、本科目按币种进行明细核算。三、货币兑换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仅涉及货币性项目的,应按相同币种金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货币性项目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二)发生的外币交易同时涉及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的,按相同外币金额记入货币性项目和本科目(外币);同时,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记入非货币性项目和本科目(记账本位币)。结算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汇兑损益”科目。(三)期末,应将所有以外币表示的本科目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本科目(记账本位币)余额进行比较,为贷方差额的,借记本科目(记账本位币),贷记“汇兑损益”科目;为借方差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四、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3101衍生工具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衍生工具作为套期工具的,在“套期工具”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可按衍生工具类别进行明细核算。三、衍生工具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取得衍生工具,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终止确认的衍生工具,应当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衍生工具形成资产的公允价值;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衍生工具形成负债的公允价值。3201套期工具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二、本科目可按套期工具类别进行明细核算。三、套期工具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将已确认的衍生工具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套期工具的,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衍生工具”等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有效套期,应按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借记本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套期工具产生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再作为套期工具核算的,应按套期工具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套期工具形成资产的公允价值;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套期工具形成负债的公允价值。3202被套期项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二、本科目可按被套期项目类别进行明细核算。三、被套期项目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将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库存商品”、“长期借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共同类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二)资产负债表日,对于有效套期,应按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借记本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被套期项目产生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资产或负债不再作为被套期项目核算的,应按被套期项目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被套期项目形成资产的公允价值;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被套期项目形成负债的公允价值。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七
第一段(引入):
会计科目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会计科目的准确定义和正确使用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会计科目使用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第二段(科目设置与分类):
会计科目按照不同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在使用会计科目时,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科目进行使用。科目设置要符合企业本身的特点,并且要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第三段(科目编码与命名规范):
科目编码是会计科目管理和使用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对会计科目进行区分和归类。在分配科目编码时,我们需要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遵循科目编码规范,并且要根据科目的层次和属性进行结构合理的编码,以便于科目的使用和查询。
科目命名规范是为了使科目名称简洁明了,符合会计信息处理的需要。科目名称要准确反映科目的性质和内容,避免使用太过复杂或者模糊的名称。此外,科目名称要统一,避免出现同一种科目多个名称的情况,以便于会计工作的开展和信息的交流。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会计科目的使用限制,尽量按照科目设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错误使用。
其次,要注意会计科目的余额关系,保持科目之间的平衡关系,及时进行科目余额的调整和核实。
再次,要做好科目档案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科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遗漏或者错误的情况。
最后,要定期对会计科目进行审查和调整,及时更新科目设置,确保科目体系与企业运营情况的匹配。
第五段(总结):
会计科目的使用是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使用会计科目时,我们要遵循科目设置与命名规范,注意科目编码与命名的合理性,同时要注意会计科目的使用限制和余额关系。只有在科目的规范使用下,我们才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八
会计科目作为财务核算的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了会计科目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科目设计的关键要素,并且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科目设计时需要注重系统性。会计科目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数字的集合,而是一个系统。在科目设计时,我们应考虑各科目之间的关联和互相影响。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应与固定资产原值建立联系,成本费用应与销售收入关联起来。只有科目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衔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系统,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其次,科目设计时需要注重分类的合理性。分类是科目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分类不仅要清晰合理,还要具有实用性。正确认识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结合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对账户进行合理的分类。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分类;根据收入和费用的性质和性质进行分类。只有分类合理,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再次,科目设计时需要注重精细化。在科目设计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细化科目,以便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成本费用类科目中,我们可以将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细分开来,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时,在收入类科目中,可以根据产品销售的性质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科目来追踪和统计销售收入。通过科目细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此外,科目设计时还需要注重可比性。会计科目是财务数据的归集和统计,不同企业之间的科目设置应有一定的可比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例如,净资产可以根据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在基本科目设置上应具有一致性,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和评估。在设计科目时,应在尊重企业个性化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和可比性的原则。
最后,科目设计时需要注重后续修订的可行性。会计科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可能需要对科目进行调整和修订。因此,在科目设计时应考虑科目的可扩充性和可调整性。科目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方便将来调整。当企业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全部的科目体系,而只需要对需要调整的科目进行修订,从而减少工作量和成本。
总之,会计科目的设计需要注重系统性、分类的合理性、精细化、可比性和后续修订的可行性。这五个方面是科目设计的关键要素,也是科目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在科目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科学、易于实施和管理的会计科目体系,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九
会计科目设计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一个企业或机构的财务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会计科目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会计科目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会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第二段:科学分类是关键。
在进行会计科目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的是科目的分类。科学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经济实务情况,便于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收入等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主要方面,也是会计科目分类的基本要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进行分类。
第三段:合理编码有助于管理。
科目设计完成后,我们还需要为每个科目分配一个合理的编码,以便于财务数据的管理和查询。编码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且易于理解和操作。例如,可以根据科目的性质和层次设置编码规则,使得财务人员能够迅速定位和判读科目的含义。此外,编码还要符合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四段:及时更新是必要的。
在实践中,我发现会计科目设计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需求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会计科目,保证其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例如,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可能需要添加新的科目;而某些旧有科目可能由于经济情况的变化而需要调整或废弃。及时更新会计科目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段:注重实践经验积累。
除了理论知识和相关规则的学习外,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会计科目设计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掌握会计科目设计的技巧与方法。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与业务和财务人员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及时修正或改进科目设计。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相关会计领域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结束语:
会计科目设计是财务管理中重要且复杂的一环,但只有做好科目设计,才能够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和价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科目分类和编码的方法,及时更新科目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为其他会计人员在科目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共同推动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
典型案例:
案例一。
加班工资变成“加班费”时间超过规定近1倍。
田某系某月饼加工厂职工。该厂从今年6月份开始组织职工加班生产。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职工的加班时间每周超过了10个小时,工人日夜倒班,休息日也难得休息。该厂除按每小时3元发给加班费外,不再发给加班工资,而且还规定,如果不遵守厂里的加班制度或者休息日不上班,厂里就扣发工资。8月初,田某向厂方提出减少加班时间,并发给加班工资,厂方负责人却说,既然发给加班补助,就不再发加班工资,如果田某再提要求,不服从厂里的安排,月饼厂就与他解除劳动合同。后因田某实在无法忍受,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减少加班,补发加班工资。
[案情分析]。
本案主要涉及的是职工是否有权拒绝企业加班加点的要求,以及企业要求加班在什么条件下是合法的,在什么条件下是非法的问题。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此外,《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因此,企业安排职工加班应当按照以上标准发给加班费。
在本案中,用人单位要求职工加班的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最高限制,企业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对于职工加班只发给加班补助,而不是加班费,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加班费计算标准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要求职工加班的情况,也不符合《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因此,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判定用人单位违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案情结果]。
经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查,田某自6月至申诉时止,企业安排田某平均每天加班4小时,一个月累计加班达到70小时,已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对加班加点的限制。故裁决,企业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安排加班,并支付加班工资。
案例二。
不定时工时制应否支付加班工资。
【基本案情】。
a公司4月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批对公司发货员等岗位执行不定时工时制。208月,王某到a公司任发货员。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王某执行不定时工时制,月工资1500元。5月23日,王某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一个月后王某办理了离职手续。207月16日,王某以公司经常按照其加班加点,却未向其支付加班工资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加班工资20412.16元;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500元;额外经济补偿金750元。
【双方观点】。
王某认为:年8月其进入a公司工资后,公司经常安排其加班加点工作,但却拒绝向其支付加班工资,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益。a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支付加班工资。而其因公司拖欠工资提出辞职,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因公司未按规定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还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a公司认为:公司发货员岗位是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批执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岗位,公司与王某在劳动合同中亦明确约定王某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因此,公司无需支付王某加班工资。王某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亦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
【争议焦点】。
【律师析案】。
一、不定时工作制是我国基本工作时间制度之一。
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三十六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及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六条“由于工作性质和职责的限制,不宜采用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经国务院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规定,用人单位因工作性质不宜采用定时工作制的,经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而不定时工时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工作时间制度之一。
二、依法审批工作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适用加班规定。
如前所述,执行不定时工时制需要经过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经依法审批执行不定时工时制的职工,按照劳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7条“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时间标准和月延长时间标准的限制”,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四款“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的规定,不适用加班时间限制的规定,也不适用加班工资的相关规定。
三、本案王某的仲裁请求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本案中a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劳动部门提出了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申请,并得到审批通过。在a公司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中双方亦明确约定王某执行不定时工时制,故王某的工作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并不适用加班的相关规定,a公司没有向其支付加班工作的义务。而王某并非因法定原因被迫辞职,亦不能要求a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
【裁判结果】。
因王某工作岗位实行不定时工时制,不适用加班的规定,其要求a公司支付加班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而王某系主动辞职,要求被诉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亦没有法律依据,不应予以支持。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依法驳回王某的全部仲裁请求。
【律师提示】。
不定时工时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但应当注意,一是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必须经过当地劳动部门审批;二是企业必须与执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劳动者明确约定;三是虽然不定时工时制不受加班时间限制,但企业仍在安排工作时仍必须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身心健康。
本文所涉及的法条: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一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涵盖了各类企业的各种交易或事项,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的规定为依据制定的。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确认、计量规定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的交易事项,可不设置相关科目。
本附录中的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也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二
财政部在10月18日发布的财会[]17号文件中指出:
自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号)同时废止。
附录一: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小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小企业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一、资产类。
11001库存现金。
21002银行存款。
31101短期投资。
41201应收票据。
51202应收账款。
61203预付账款。
71211应收股利。
81221应收利息。
91231其他应收款。
101301在途物资。
111302原材料。
121303库存商品。
131304包装物。
141305低值易耗品。
151311消耗性生物资产。
161401长期债券投资。
171411长期股权投资。
181501固定资产。
191502累计折旧。
201503在建工程。
211504固定资产清理。
221511生产性生物资产。
23151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41601无形资产。
251701长期待摊费用。
261801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27短期借款。
282101应付账款。
292102预收账款。
302201应付职工薪酬。
312301应交税费。
322401应付利息。
332501应付利润。
342601其他应付款。
352701长期借款。
362801递延收益。
三、所有者权益类。
373001实收资本(或股本)。
383002资本公积。
393101盈余公积。
403102本年利润。
413103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
424001生产成本(劳务成本)。
434101制造费用。
444401工程施工。
454402工程结算。
464403机械作业。
五、损益类。
475001主营业务收入。
485002其他业务收入。
495101投资收益。
505201营业外收入。
515301主营业务成本。
5253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35303其他业务支出。
545401销售费用。
555402财务费用。
565403管理费用。
575501营业外支出。
585601所得税费用。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三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答案:b解释:《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第6条“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下列各项中,属于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的是()。a权责发生制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实质重于形式答案:a解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基础相同,均为权责发生制。
4、由指定的备用金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数额领取,支用后按规定手续报销,补足原定额。这种备用金的管理方式称为()。a临时性备用金b一次性备用金c定额备用金d非定额备用金答案:c解释:定额备用金的概念。
答案:d解释:见《附录: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以下简称《附录》)中“1012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备用金等其他货币资金。”
答案:c解释:采购方采购商品使用商业汇票结算属于延期付款(负债),用“应付票据”。
答案:c解释:《准则》第13条“小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答案:c解释:《准则》第11条‘。
(八)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选项c肉鸡为待售的牲畜,而选项a、b、d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答案:c解释:《准则》第19条“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长期债券投资,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未收利息收入应当确认为应收利息,不增加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
10、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不构成外购生产用固定资产成本的是()。
/8。
答案:d解释:《准则》第28条“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安装费等,但不含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11、小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当计入()。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投资收益答案:b解释:见《附录》中“5051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12、小企业确实无偿付的应付账款,应计入()。a资本公积b管理费用c其他应付款d营业外收入答案:d解释:《准则》第47条“小企业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13、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外税的是()。a消费税b营业税c印花税d增值税答案:d解释;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答案:a解释:见《附录》中“5602管理费用”科目三。
(一)“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相关人员的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答案:b解释:选项b使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而选项a、c、d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转换。
16、下列各项中,属于小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是()。a罚款收入b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d销售材料收入答案:d解释:见《附录》中“5051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选项a、b、c属于营业外收入。
17、对于不跨会计的劳务收入,确认收入采用的方法是()。a完成合同法b完工百分比法c分期确认法d配比法答案:a解释:《准则》第63条“同一会计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当在提供劳务交易完成且收到款项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即完成合同法。
18、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销售费用的是()a商品维修费b采购运输费c业务招待费d产品参展费答案:c解释:选项c应计入管理费用。
答案:d解释:《准则》第67条。
(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
/8。
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
答案:a解释:《准则》第72条“小企业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亏损等剩余的税后利润,可用于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答案:d解释:《准则》第77条“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项目的是()。a短期投资b应收利息c消耗性生物资产d生产性生物资产答案:d解释:选项d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
答案:d解释:见《准则》第84、85条,选项d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答案:a解释:见《附录》标题“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内容包括三部分。
二、多选。
答案:abc解释:《准则》第2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答案:abcd解释:《准则》第79条“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答案:abcd解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基本假设)是相同的。
4、下列各项中,支出可以使用现金支付的有()。a个人劳动报酬。
/8。
答案:abc解释: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有8个方面。一般用于向个人支付的款项及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使用现金。
答案:acd解释:见《附录》中“1012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备用金等其他货币资金。”
答案:abcd解释:《准则》第10条“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6个方面):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答案:abd解释:《准则》第11条。
(六)“周转材料,是指小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且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小企业(建筑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答案:cd解释:《准则》第30条“小企业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下同)计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答案:abd解释:《准则》第43条“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
/8。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小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有()。a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b职工福利费c社会保险费d辞退福利答案:abcd解释:《准则》第49条“小企业的职工薪酬包括(8个方面):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13、《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应交税费”科目新增的明细科目有()。a应交所得税b应交排污费c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d应交消费税答案:bc解释:见《附录》中“2221应交税费”科目“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原小企业会计制度三费是在“其他应交款”科目核算。
答案:abcd解释:《准则》第53条“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6、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列各项中属于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有()。a商品已经发出b已经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c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答案:ab解释:《准则》第59条“通常,小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注:小企业准则对收入的确认省略了风险和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简化了确认条件。
答案:abcd解释:《准则》第62条“小企业提供劳务的收入,是指小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c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d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答案:abcd解释:小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大中型企业是基本相同的。
19、下列各项中,政府补助的形式有()。a财政拨款b税收返还c财政贴息直接支付给受益企业d作为投资者投入资金答案:abc解释:《准则》第69条“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具体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8。
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答案:abd解释:《准则》第74条“小企业的外币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前款所称外币,是指小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记账本位币,是指小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1、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2、吸收投资者投资收到的现金;
3、偿还借款本金支付的现金;
4、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的现金;
5、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三、判断。
1、《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原《小企业会计制度》废止。答案:对解释:《准则》第90条“本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3、财务会计报告要满足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考虑投资者的需要。答案:错解释:小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
4、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应至少每月核对一次。答案:对解释:《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账户的管理要求与《企业会计准则》是一样的。
5、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答案:错解释:《准则》第5条规定小企业的资产都应按历史成本计量。
6、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发生损失时直接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答案:对解释:《准则》第10条“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
(三)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构成销售费用。”
8、存货发生毁损,处置收入,可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答案:对解释:《准则》第15条“存货发生毁损,处置收入、可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9、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采用成本法,也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
答案:错解释:《准则》第24条“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8。
的软件,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二)在应付利息日,应当按照短期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
13、小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答案:对解释:见《附录》中“2221应交税费”科目“小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除长期借款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15、资本公积可以转增资本,也可以弥补亏损。答案:错解释:《准则》第55条“小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应当冲减资本公积。小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三)销售商品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17、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生销售退回(不论属于本还是属于以前销售),均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答案:对解释:《准则》第61条“小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属于本还是属于以前的销售),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注:原制度四小税和两费是列入管理费用中的。
19、小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日常经营活动,二是来源于非日常经营活动,即来源于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各种收入、收益和利得等。答案:对解释:《准则》第67条“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20、所得税费用是指小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来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答案:对解释:《准则》第71条“小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额。”
21、对外币交易金额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答案:错解释:对外币交易金额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如果是汇兑收益,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如果是汇兑损失,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8。
来编制。
答案:对。
23、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包括现金等价物。答案:错解释:《准则》第82条“前款所称现金,是指小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即不包括现金等价物。
/8。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四
资产类成本类损益中的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中的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资产类:
库存现金:用于员工开支、差旅费、零星报销用的货币。银行存款:存放在企业开户行里的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和信用证存款等。由于其存放地点和用途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需设置“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来集中核算这些货币资金。上述科目统称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因本企业业务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因赊销业务应向债务人收取的款项。例如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上述两个科目的区别:前者收到的是商业汇票票据,后者收到的是欠据。
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也可用“应付账款”代替。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
在预付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
其他应收款:包括应向职工垫付的各种款项等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收发余额的供生产加工用的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周转材料:能多次使用的物品,比如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施工设施等。
库存商品:企业生产或者外购的用于出售的各种商品产品(待售的商品、产品)。以上三个科目统称为“存货”。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规定标准以上,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能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建筑物、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等。
累计折旧:核算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
无形资产:能产生超额利润、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累计摊销: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摊销额,是无形资产的抵减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短期投资的金融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溢:指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盘盈、盘亏、毁损的价值。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不再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开办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即修理费一律费用化)。其中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薪酬、办公费用、培训支出、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都在本科目按规定进行摊销。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额,反映的是企业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以上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向银行等金融企业借款期在一年以内的贷款。
长期借款:向银行等金融企业借款期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的贷款。
应付账款:因业务本企业欠别人的款项。应付票据:因业务本企业开出的商业汇票。
其他应付款:指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等。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等。
应交税费:包括应该交给税务机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应付股利:经审批后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应付利息:因借款或发行债券应支付的利息。
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上述负债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三、成本类:
生产成本:是制造业为加工产品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费用等。
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比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车间主任的差旅费用、车间夜间加班费用等。
以上成本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
四、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本,在数量上与企业的注册资本是相等的;而注册资本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核定的资本。
资本公积:投资额大于注册资本的差额,包括资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股票溢价等。
利润分配:把企业的净利润按顺序进行分配。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者亏损弥补和历年分配或者弥补后的节余情况。
本年利润:核算企业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
上述所有者权益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五、损益类(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主营业务收入:经常性、经营性的收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其他业务收入:除主营业务之外的与经营相关的收入。比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技术转让收入等。
营业外收入:与经营无关的偶尔收入。比如资产的盘盈利得、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入、罚款净收益、接受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违约金收入等。投资收益: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者发生的损失。
以上是属于损益类的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有关的经常性成本;或者是已经销售产品的成本。等于单位生产成本×销售量。
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有关的成本。比如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为了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运输费、包装费、保管费、广告宣传费专设销售机构的一切费用等。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部门的支出。比如:行管部门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工会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诉讼费、坏账损失、社会保险费、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报销差旅费用等。
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比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及金融机构手续费用等。上述三项费用统称“期间费用”。
所得税费用:根据纳税所得计算的税金。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根据企业的本年利润,按照税法规定做纳税调整后计算出来的所得税,是从本年利润里扣减后就是净利润。借方表示增加,到了月末转到“本年利润”,月末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与其生产经营无关的偶尔支出。比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资产的盘亏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行政或者税务)支出、非常损失、企业罚款支出、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职工子弟学校经费等。发生时记借方,转走了记贷方,就是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以上属于损益类的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五
最美丽的债务是预收账款。它不需要用钱去偿还,到时候发出产品就可以了,之后,它就转化为营业收入了,可以说它是营业收入的前世今生。最无私的所有者权益是资本公积,它多投入,又不占股份,真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最有用的资产当然是现金了,现金为王,没有现金了,一切都是空想!
会计上还真有一个diao丝科目,它的名字叫“长期待摊费用”。你看,它实际上全是费用,未来不可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它却作为资产“滥竽充数”在资产负债表中。原因就是会计分期是以一年为周期的,超过一年摊销的费用 无法一次性进入利润表,只好先在资产负债表中排队等待,逐期摊入利润表中去。
会计上有一个科目很幸福,它就是“预收账款”。你看,货还没出去,钱就进来了,而且还是急不可耐地将钱打进来,生怕晚了货就没了。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它属愁煞人的负债,但它其实属于未来的收入,永远不用还钱,什么时候想要增点收入,给点货就ok了。原因无它,产品牛逼!
会计上有一个科目是最冤的,比窦娥还冤,它就是“应交税费”这个科目。它冤的不是需要上交税费,而是交上去后,不知道都发哪里去了。原因是我们的预算法不公开,不透明。请尽快公开、透明,不为别的,只为人的知情权。
最喜新厌旧的科目是“性房地产”它本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发产品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但它改了名换了姓,不过血缘还是一脉相承的,其入账成本的确认与这三类资产完全相同,只是投资性房地产在后续计量上有时会标新立异采用公允价值,将忠实的原配历史成本抛在脑后,因此,它有机会上窜下跳。
最招人爱恋的科目是“应付职工薪酬”。它计提得越多,你工资条上的钱也越多。
最让人感动的科目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税局居然纳税调整让你暂时少交点 虽未来要还上,倒也不负恩泽。
最垃圾的会计科目是“其他应收款”。什么都往里塞,其实最有可能不是其他应收的款,而是隐藏的收入或费用。
最诡异的会计科目是“商誉”。平时你在账薄中根本就见不到它,合并报表时 它才露出真容。
最烦人的会计科目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它好好的直线摊销法不用,非得用实际利率法,一会儿摊余成本,一会儿利息调整,这样就把大伙整成糊涂鸟。它无非是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投资收益”,而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人为地增加每期摊入“投资收益”的处理。
最单相思的会计科目是“应收账款”。总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哪个负心郎送温暖。
最浪漫的会计科目是“交易性金产”。它在名利场上跳啊跳,有时慢四,有时伦巴,有时就是疯狂的迪斯科。
最想外遇的会计科目是“长期股权投资”。它总在外面插一脚,找个老二,小三啥的。
最稳健的会计科目是“固定资产”,它的原值总是一动不动。
最悲情的会计科目是“预收账款”。很多时候明明是收入,只是未符合会计上收入的确认条件,只好委曲地放在负债中了。
最不要脸的会计科目是“长期待摊费用”分明是支付出去了的费用,只是会计上认为它可以跨期,就死皮赖脸地呆在资产中了。
最谦虚的会计科目是“预计负债”。损失还没有产生,就预先估计费用一起入账。(本文引用马靖昊老师观点)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六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重点:
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
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2次课(4课时)。
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
2、多媒体。
第一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的内容。
2、提问。
(1)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3)会计的概念。
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
4、适合高校经管类专科(高职)专业教材使用。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七
2017年注册会计师备考已经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一共分六科,各科目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了解科目特点有助于高效备考,下面,为大家分析《会计》科目特点及备考建议,供2017年注会考生参考。
注会是高楼,会计是基础,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
会计学习要注重理解。总在说理解,但是大家贯彻地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学习态度有关系,另外是跟学习意识有关系。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突出的是“交易”二字,既然是交易那么企业买过来意图是什么?意图就是短期交易,所以影响当期损益就是其处理特点,这样资产名称和处理特点就对应了,不怕学不好。
会计的学习能够有效发散学习思维,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决定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还是直接购买,若运用现金净流量法确定了采用融资项目,那么在会计上就要进行摊余成本计量,由于会计折旧和税法认定之间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处理,审计中发现会计折旧方法错误需要调整报表,本质上还是在于会计的基本处理,同时从企业申请、审批、购进、安装等等各个过程涉及到企业内控与审计重点。在这个事项中又会涉及到合同签订、税费处理、经济法事项等等,相当于注会各个科目都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思考一个完整的企业交易业务就可以将注会几个科目串联起来,也能突出实务操作的处理,对会计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目是活学活用的,经常发散一下更有利于对注册会计师知识体系的理解。业务处理中又存在着风险,风险管理也是将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也是注会改革突出的一点,未来注会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的。
1、预习阶段:由于预习阶段教材、大纲还没发布,所以许多考生没有方向,建议先听中华会计网校预习进阶课程,先大概了解一下重点,现在2017年注册会计师预习阶段课程已经开通,点击试听。如果有2016年教材也可以先用,等到2017年教材发布的时候,网校老师会做出教材变化对比,届时把变化部分标注出来,重点学习一下就可以了。
2、基础学习阶段:看教材+基础学习/强化提高课程课件+基础学习练习中心/应试指南!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半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打好基础!
3、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精讲课件+习题精讲练习中心/经典题解。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4、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串讲课件+模考点评课程+全真模拟试卷。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5、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基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考试目标考生应当根据本科目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的.要求,理解、掌握或运用下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解决实务问题。
4.财务报告编制,包括根据交易或事项处理结果,编制财务报告;
5.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括合并范围判断、内部交易抵销、合并程序、编制方法。
社会团体会计科目表(精选18篇)篇十八
冥想一向被认为能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其中包括记忆。
但冥想需要花费时间,对不对?还有漫长艰苦的练习时间?也许,no!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者每天分四次,每次花20分钟冥想,结果显示他们的工作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