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个性的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去挖掘自己的创作潜力。如果你对优秀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太了解,以下是一些范文可以让你有更清晰的认识。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一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长度为21196.18千米(为时的数据),平均高度大约为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这是个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守,开始修筑长城,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王开始连接与修缮长城。连接与修缮后,才成就如今的万里长城。
长城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在陕西省境内,其长度达1838千米。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二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游览了北京八达岭长城。
当载满游人的大巴,缓慢地驶进群山之中,我从窗口向外望去,绿油油的山坡似乎伸手可及,但车子一拐弯,它又离我远去。很快车子抵达长城脚下,我们下车买票进去。那天天气不太晴朗,雾蒙蒙的,群山连绵不断,被郁郁葱葱的绿树覆盖着,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似乎又像瑶台仙境。我迫不及待地向前跑去,大喊着:“长城太美了!”长城城墙1米多高,是用青灰色的砖砌成的,脚下则是巨大的青石台阶,我们拾级而上,一口气爬了老远,抬头一看,远处的长城随着山势忽高忽低,蜿蜒起伏,还真像翻江倒海的一条巨龙。
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巨龙身上,像一个个的彩豆一样蠕动着。妈妈告诉我,长城秦朝就开始修建了,主体部分是明朝时修建的,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宁的鸭绿江边,长达万里,是我国古代保护北方的一道重要屏障。说着话儿我们来到了一座方形的城台前,妈妈又告诉我这就是烽火台。我问:“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地方吗?”妈妈笑着说:“是。”想着也许这儿就是当年周幽王逗妃子一笑的地方,我兴奋地跑进去,却感觉一股寒气逼人,打了个哆嗦。在夏天,这里为什么还这么凉爽呢?仔细一看,原来是因为烽火台四周都是半圆形的通风口和小型的射口,风能够畅通无阻。出了烽火台,天越来越阴沉了,一座座山峰浸在乳白色的薄雾中,淡淡的透着青色,显得更加迷人了。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地爬着山,赏着景,虽然因为时间所限以及我的体力不支,我们最后没能爬上好汉坡,但我想我以后还要来爬长城,一定能爬上好汉坡!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它照耀着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我们的祖国也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名胜古迹,比如:好似一条长龙盘绕在大地上的长城、华丽的故宫、美丽的清明上河园。其中,我最想去的就是长城。长城在北京,它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长城十分长,远远望去,它就像一条巨龙盘绕在群山之中。长城有六千三百千米,它可是我国伟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奇迹之一;这是不是非常雄伟呀!我真为这么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呀!
我想大家一定都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吧,喜良和孟姜女是多么可怜呀!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有这么多名胜古迹呀!同学们,你们有空的话,多去长城看一看传说中的长城吧!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三
长城位于北京延安区军都山关古道。它规模宏大,非常雄伟,被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长城长8851千米,宽约为5公尺,它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除了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外,大部分在海拔2000米和海拔500米。它从东边山海关一直到西边的嘉峪关,曲曲折折的像一条长龙,盘旋于大地上。
烽火台是长城重要的设施,它又称烽燧,用于点烽火台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古代最重要的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发现敌情所建设。每格5千米就有一座,白天焚狼烟,晚上点明灯。
长城的城墙很有建筑性,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顶上也铺着方砖,很平坦,并且十分宽,五六匹马都能并列走过去。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击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非常牢固。
长城始建于周朝,从战国以来经历20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的修筑,最早是楚国开营建长城,后来各国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就开始把各国长城连起,绵延万于里,遂称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的古代的文化遗产,非常雄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中国的一张金字名片。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四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而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恒,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用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所以说长城并不是一道单纯的城墙。
长城主要建于西周至清,但当时是如何建成的呢?当时在打战的时候谁来建造呢?
长城遍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市区。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五
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资源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等15个省区世全长为21196.18公里。
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以节约人力和材料。
长城所用的是青砖,重量约是12——15斤,它所用的条石一般是--3000斤重。整个长城大约由1795万块条石垒搭的,如果将砖石、条石搭成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到至今还没有比长城更长的建筑了。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六
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一次长城是不行的,长城位于中国北方。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城对我国十分重要,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条“巨龙”通过我国的15个省、区、市。秦汉时期,长度就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而秦始皇就是万里长城的创始人。有了万里长城,秦始皇就可以向其他国家请求支援。
长城的烽火台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周幽王特别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什么都满足她,可是褒姒却总是不高兴,很少露出笑容。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伤透了脑筋。有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外面游玩,他们到了骊山烽火台。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各地的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可是当各路诸侯匆忙赶到骊山脚下时,却看见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只能悻悻地率领军队返回。褒姒看到平时气度不凡的诸侯们,被戏耍后都是一脸的狼狈相,觉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见宠爱的妃子终于笑了,心里痛快极了。过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为皇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为了达到目的,他废掉了皇后和太子。皇后的父亲是申国的国王,听到自己的女儿被废,非常生气,立刻联络别的国家,发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赶紧下令点燃烽火,召唤诸侯。可是诸侯们已经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凭烽火不断,就是没有一个诸侯前来救援。很快,周朝的国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杀死,褒姒被抓走,周朝灭亡了。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中华民族的象征、民族的脊梁,一代一代中华人民的自豪与骄傲。这就是长城,包含着中华人民的聪慧结晶。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七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说到长城,我想起一个故事:当初,修建嘉峪关长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人却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地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时间。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为你骄傲、自豪!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八
昔往矣,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长城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多千米。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长城,我来了!我终于有机会登上长城,一睹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的雄伟风姿。
渐渐地,那宏伟的古代建筑物矗立在我眼前,在漫天的林海中,它好似一条龙,潇洒地卧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随时准备腾云而起。冬阳照射在这磅礴的身影之上,为这长龙染上了一层血色,这矫健的神龙,穿过巍峨的群山,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无边无涯,不见首尾。
步上陡峭的石阶,轻嗅历史的味道,抚摸着斑驳的青石垛,我仿佛听到了长城无声地诉说,仿佛看见了两千多年前漫天的战火,那波澜壮阔的景象在我眼前展开。我驻足峰顶,独立城头,又看到了那持着长矛,挥舞着短刀的匈奴骑兵排山倒海地向我压来;我还看见连绵的长城在燕山山头以他那坚不可摧的城楼抵挡住了那来势汹汹的夷族战士,那些外族骑兵,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地扬起马刀,都被拦在了长城脚下,都被拦在了燕山山畔,都化成了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最后黯然退去。
踏着青灰色的板砖,我继续向前攀爬,形似碉堡的方形烽火台一点点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遥想当年戍边将士卫国情形,我好像真的看见了烽火冲天,狼烟四起,耳边渐渐响起的马蹄声,还有士兵的摇旗呐喊声响彻山谷。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中国的象征,博大、坚韧,恒古不朽!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九
迎着晚霞,我缓缓走下长城,是该结束旅程了。扶着墙垛,迈下一级级台阶。眼前宽阔的墙体,曾经能五马并驾,墙头的缺口,见证了古时一次次的战争。高大的墙体上,虽写满了沧桑,但那绵延山巅的雄伟不减当年。我走在下长城的路上,每一步都是那么沉重,那么不舍。是时候告别了,保护了一代代中华民族的长城。
想起秦始皇一道圣旨,全国无数农民来到这里,用汗水与鲜血筑起一代帝王的统治梦想。这伟大的建筑,世界上的奇迹,又岂是孟姜女所能哭倒的呢?雄伟的万里长城在生灵涂炭的秦帝国边疆上矗立起来了,尽管背负了无数骂名,甚至付出秦帝国轰然倒塌的代价,但这万里长城,秦始皇的壮举,却从此保护了一代代的中华人民,长城,成为北方外族进入中原的强大屏障。那是长城辉煌的时刻。
石头做的长城,抵不住八国联军的铁枪钢炮。长城,不再是那个能守护家园的强大屏障了,他只能阻碍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为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提供帮助。长城错了吗?没有,只是,长城已老。
长城老了,干不来守边御敌的事了,曾经辉煌的长城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一代代中华民族的精英在长城的保护下觉醒了,起来了。长城,这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完成了他的使命。
我数着最后几级台阶,再回望一眼长城,长城,依旧盘旋在远山之巅,依旧那么庄严雄伟。长城在夕阳中,笑了。
告别了,保护中华民族的长城;告别了,书写辉煌历史的长城;告别了,如巨龙般雄伟壮丽的长城!再望长城,长城在崇山峻岭中向我们微笑,那么平和,那么安详。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十
提起中国,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藏于青山之中蜿蜒起伏、雄伟壮观的长城。登上长城,曾是多少轻狂少年一生的追求。脍炙人口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更是让长城家喻户晓。殊不知,中国还有一个更为厉害的水上长城——大运河。
长城与大运河,这两项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代建筑工程,在神州大地上一个东西、一个南北,画上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装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长城与大运河这两项古代最伟大的工程,见证着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阶段发展兴衰的历程。而大运河最大的作用是它的漕运功能,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沟渠,与天然的江河不同,但它与天然江河又有着难解难分、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像大运河这样长达数千里、连接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工程,许多河段是利用了天然江河湖泊而非人工开凿。这鲜明地印证了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
还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说过,他在太空唯一能看到地球上两个人工构筑物:一是中国的长城,二是荷兰的围海造田大堤。但他却忽视了中国的大运河,其规模之大远远胜过长城,更不用说荷兰的大堤了。其原因可能是他不知道中国还有个大运河,更不知道大运河的神奇景色。
悠悠千载运河水滋养了两岸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运河边还有曾经繁花似锦的古镇。古镇因运河的兴盛而繁荣,因运河的衰败而冷清,其变迁发展与运河命运可谓息息相关。因为老百姓在古镇上生活,运河才具有了活力,否则运河之水即便千年不断,也只是一条简单的水道而已。
淮安作为古镇之一,也有独特的水魅力。漕运总督部院遗址、清晏园尤为突出。
大运河不但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还在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征。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运河,保护这水上长城,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十一
我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但是,这次假期的北京万里长城之旅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去北京爬长城的那一天,我的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万里长城中的“万”字,我知道在数学中是十分大的数,想想应该是非常难的挑战,兴奋是在书本上讲的非常宏伟的长城,今天我终于能见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要努力完成这个挑战。
要开始攀登长城了。
长城上的人好多呀,长城很长很长,长到望不到边,长城上的人密密麻麻的,长城的城墙的砖是灰色的,有些地方都有点掉落的感觉,妈妈告诉我,长城历史十分悠久,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不能在上面乱画,乱刻,很多外国友人也喜欢来我们中国攀登长城。我心里想,厉害了,我的国!
挑战开始。我很兴奋,步伐非常快,而且很轻松,一下子完成了一半多了,但渐渐地,我的头发被汗水打湿了,脚开始发抖,不听我的使唤了,我的步伐慢了下来,有点想要放弃的念头了,我扶着旁边的城墙,站着不动了,我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很累,走不动了!”妈妈鼓励我:“加油,喝点水,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正当我站在那左顾右盼望眼欲穿时,我看到了缆车,这让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我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们去坐缆车吧。”妈妈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说:“我们离目的地,只有最后一层了,我们再一起努力努力,争取用自己的力量爬上去,好不好?现在坐缆车的人这么多,单单排队的时间,可能我们都能爬到终点了。”我想了想,也对,好吧,那就继续加油吧。
我扶着城墙,慢慢地往上走,尽管脚已经发出抗议,全身筋疲力尽,但是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咬着牙坚持着,终于,向目标冲刺,最后二十米,十米,五米,三米,一米。“我到啦,我到啦,我是好汉,我是好汉啦!”我太兴奋了,我像只小猴子在那手舞足蹈,爸爸妈妈都为我竖起大拇指点赞。
我站在终点,站在最高点,我看到的天空离我这么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片柔软的蓝色,白云很白很白,空气那么新鲜,我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我为自己骄傲,为自己征服了万里长城而自豪!与此同时,我望向底下的崇山峻岭,那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起戍守边疆的战士们,想起古往今来在长城流过热泪与热血的华夏儿女,我突然意识到当下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奋斗当此时!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十二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回忆起暑假的美好时光,我都会欣然一笑,而在这次暑假中,最令我难忘的,要数爬长城了。
暑假,我来到了首都——北京,我怀着好心情,在经过两小时的车程后,我来到了长城,来看一看它的宏伟风光。
随着微风,迈着轻快的脚步,踏上了长城。此时此刻,我高兴、激动的心情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我大步向前走,想进一步领略它的宏伟风光。一路上,我仔细地观赏着旁边的风景,站在长城上,望着那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山峰,蜿蜒在山顶上的长城,就好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十分有气势。看着这些美景,我的心情非常愉悦。
一路上,时间像一只无形的手一般,慢慢把我的体力和精力都偷走了,使我从刚开始的斗志昂扬,变成了现在的垂头丧气。我慢慢地停下了脚步,靠着墙边坐了下来,我的斗志开始丧失,心里想:哎,这一段长城还有那么长,怎么可能爬得完呢?此时,我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身旁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就仿佛是在嘲笑我一般。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毛主席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我怎么能遇到一点小事,就选择放弃呢?”我自言自语道。于是,我重新站了起来,与之前不同的是,在我的心中,已经有了不轻言放弃的决心,我鼓励着我自己,站了起来,重新面对困难。
我满怀信心,踏着坚定地步伐向着最后一座城楼——北十二楼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是,有许多美丽风景的陪伴,我的坏心情便随风消散,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在我永不言败的倔强下,就连威风凛凛的长城也给我让出了一条路。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到了北十二楼。站在城楼上,我望着这如画一般的美景,我有一股莫明的成就感,这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暑假,在这里就结束了。在暑假中,我不仅玩到了许多,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次踏长城的经历,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也让我明白了:坚持,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2023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实用13篇)篇十三
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绵延万里,闻名于古今中外,登上长城后,真为华夏文明自豪万分啊!
终于,我们到达了八达岭长城。这时还只是早上七点不到,却已经挤满了游客,停车场早已停满了旅游大巴。在妈妈的坚持下,我们乘索道上山。很快就抵达了终点“北七楼”。仔细观察,发现八达岭长城厚实而不高耸,城墙上朝北的一边有垛口,用于射箭;朝南的一边有矮窄的墙,以防自己人跌落城墙,又利于运输粮草。我不禁为古人周到的设计折服。
北七楼旁边是大名鼎鼎的好汉坡,斜角达七十度。好汉坡上人群仿佛长河。我们吃力地缓缓上登,行进到北八楼。遥望北七楼,不过二百步之遥,海拔落差却有足足数十米,真可谓“险”啊!
正嘟囔着,我突然想起2200多年前蒙恬将军带领30万秦军击败匈奴于河套,匈奴主力受到重创,北逃七百里,后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并由蒙恬监工。看着这险峻的山势地形,无比佩服古人,他们竟然能够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筑就长达六千余公里,可容五马并行的长城,而且至今千年不毁,这一切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长城是世界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建筑奇迹,足以令万世炎黄子孙引以为傲。将来我一定要再来攀登一次,而且要徒步攀爬,不坐缆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