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与他人分享,互相借鉴和启发。下面是一些读者对科幻小说的读后感,它们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想象力和读者的深入思考。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一
不久前,在郑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一本叫《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麻烦接二连三的到来着。他一次次出丑、尴尬,身边的人也一次次误解着他。
最后他对宝葫芦厌恶极了,把宝葫芦给抛弃了,结果他发现这只是一场梦。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总会这样想着:如果考试题有人替我做多好,如果作业有答案可以看多好,如果我不用学习就能考上大学该多好……但这种偷偷摸摸的便宜,只会像故事中的王葆一样不敢见人,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我们不应该有这种不劳而获的想法。
这也让我想起来克雷洛夫说的: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获。
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人。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二
暑假我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我最喜欢,它不仅让我哈哈大笑,笑到肚子痛,还有个原因,就是在我小时候也曾经和书中的王葆有过同样的幻想,那就是拥有一个秘密武器,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男孩王葆在听了奶奶讲的故事后做的梦,梦中他成了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可以帮他做一切事情,当王葆得知宝葫芦给他的东西都是偷来的,想扔掉它时,可宝葫芦又坚决不肯走,它像铁一样硬,砍不断,像鱼一样淹不死,最后一着急,梦就醒了。王葆究竟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看完这本书,我找到了三个原因:
原因一,王葆缺乏科学知识,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宝葫芦,王葆做的这个亳无科学根据、幼稚的梦,是他不爱学习、不读课外书,又爱幻想造成的。记得我小时候做过一个梦,梦里我在玩摘草莓的电脑游戏,忽然,我进入电脑摘了满满一大筐草莓,又从电脑里跑了出来。现在我是小学生了,我读懂了十万个为什么,还在学校上了信息技术课,我了解计算机的知识,就不再会做这样的梦了。
原因二,王葆曾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这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了这种懒惰的思想,他晚上当然会做这样的梦。不过王葆是个好孩子,他意识到了宝葫芦不是在帮他,是在害他。在老师的启发下,他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开始勤奋学习,锻炼身体。
原因三,王葆的抗干扰能力太差。王葆的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说:“有了这个宝贝呀,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于是王葆就开始幻想。王葆对奶奶说的话,不经过思考,不分清真假,也不查阅书籍,迷迷糊糊地就受到干扰,开始做宝葫芦的梦。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赞成王葆离开宝葫芦的做法,也时常想起王葆梦醒时说的一句话“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能靠自己努力。”我要勤奋学习,读更多的书,懂更多的知识,尽最大的努力,做个最好的自己。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三
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读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以后,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
可是,这不但没帮他忙,反而使他出尽了丑。比如他和同学下象棋,他想把对方的马吃掉,那棋子就跑到嘴里去了;他和同学玩扑克牌,刚拿起牌,就发现别人的牌跑到他手里去了;想做飞机模型,可还没动手,就做好了,什么事也做不成,真没意思。他不会做作业,宝葫芦马上帮他完成,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做不出考题,它也会帮他变出一张答案正确的卷子,他只要填上他的姓名,就可以了。但最后王葆发现,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的,而是无聊和苦恼。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上课要听讲。我也有过跟王葆一样的经历。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做,这样才会时时幸福和快乐。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本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书中讲述的道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书里讲述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他喜欢吃零食、爱幻想、也喜欢听他奶奶讲故事。一天,他去钓鱼,却意外地钓上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钓鱼时,宝葫芦帮助王葆变出好多鱼;考试时,它帮王葆悄悄地把试卷换成别人的满分试卷;王葆想吃零食时,它变出了可口的美食;想玩时,宝葫芦会变出新奇的玩具……从此,王葆变成了一个闲人,做任何事只要动一动念头就可以实现,王葆感觉自己的世界是完美的。可宝葫芦的能力经常让王葆接二连三地出丑、尴尬、让朋友失望。比如有一次,他的朋友想买一个望远镜,王葆也想看一看,可宝葫芦自己做主把望远镜变到王葆手上,他朋友失望极了。这样的事多了,王葆也觉得自己内心不安,再三思考便放弃了宝葫芦。
可不是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也一样想要一个宝葫芦来帮我们做作业、收拾书包、穿衣服吗?这个宝葫芦不就是家中的大人吗?平时在学习上,遇见不会做的题目,我们不是去翻书,而是直接问父母;在生活中有脏衣服时,我们不主动去洗,而是依赖父母……这不就是王葆的翻版吗?想到这儿,我羞愧不已。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作为新一代青少年,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不劳而获,不能依赖大人,而要勤思考,多动手,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五
利用假期时间,妈妈给我介绍了一本名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这本书是由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儿和“宝葫芦”的故事展开的情节。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想着为什么小学不能和幼儿园一样呢?要天天写作业、也不能常常玩耍,但是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要上学,上学以后就会有出息,报答爸爸妈妈、报效祖国。现在的我每天开开心心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不早退,喜欢学习知识,在家里我把我学会的知识告诉弟弟妹妹,他们还夸我像小老师呢!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无论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不能不劳而获、一劳永逸,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六
《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是个不爱动脑筋,不愿意费力气的孩子。他一天去也边钓鱼,掉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可是,这不但没帮上他的忙,反而使他出尽了丑,还给别人找了不少麻烦。
宝葫芦为什么每次都不按王葆的思想去做,而且每次多是给王葆别人做好的东西,而变不出东西的秘密我终于读懂了,我也懂得了我的做法和王葆一样,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对的。真能叫人变懒变坏,学不到真本领,这样长大怎么能为祖国贡献力量呢?没准还得成为别人的累赘。
最后王葆终于抛弃了宝葫芦,他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都早起上学,下午有是非常认真地练游泳。我想,我也应该抛弃不劳而获的思想,以后做事尽量不依靠别人,自己早起,老师交给的任务认真的去做,还要帮妈妈干活。
我要坚持每个星期画一幅画,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要做到。还要做好老师交给我的一切任务,把它做得好,做得与原先与众不同,我就要这样自觉的锻炼自己,为祖国增光,不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七
大家听说过这么一件宝贝吗?它叫做宝葫芦。对,就是张天翼的作品《宝葫芦的秘密》中的那个宝葫芦。读了《宝葫芦的秘密》后,我深受启发。
主人公王葆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拣到了宝葫芦,并和宝葫芦交了朋友。王葆希望用宝葫芦来实现他的愿望,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宝葫芦是窃取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再转给他,这非但没有让王葆实现愿望,还让王葆陷入了一连串的麻烦中。最后,王葆离开了宝葫芦,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个宝葫芦,就是不劳而获的代名词。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有许多同学平时贪玩、不努力学习,到了考试时却又希望能够考出好成绩。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我认为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认真、踏实、多下苦功夫,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生活中有些人奢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他们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只是依靠父母生活。这些人可能会幸福一时,但不会幸福一世,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努力工作、努力拼搏,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所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去奋斗,去创造。学习上能够奋发图强,生活上能够自主自立。不要幻想那些宝葫芦的存在,不要期望着不劳而获,要记住,财富是靠双手争取过来的。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八
大家好!我是130班的贺xx,今年9岁啦。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特别喜欢骑自行车。我还喜欢看书和跳舞。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主要讲王葆偶然得到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可以帮助他做任何事情。王葆觉得很幸福。可王葆最后发现不用付出任何努力,要什么就有什么不是幸福。相反,他再也体会不到乐趣。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是那么的乏味。最后他揭开了宝葫芦的秘密,扔掉了宝葫芦。
我的`感想是学习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任何时候都不要想不劳而获。我们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切切实实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如果我们一味依靠别人,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懒惰。导致我们失去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斗志,从而被人嘲笑懒惰。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动脑,勤动手。开阔思维,勤于动手。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
老师评语: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认识十分好,语言组织的也挺好。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九
我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宝葫芦的秘密》,讲的是个叫王葆的小学生,他喜欢吃零食、爱幻想,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神通广大,它帮王葆变出鱼、零食、玩具,还给他做模型、换试卷……王葆似乎从此变成了“闲人”,自己不用做任何事情,宝葫芦简直是万能的宝贝。
王葆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完美,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接二连三的麻烦随之而来。王葆一次次出丑、尴尬,更让他伤心的是朋友家人对他的误解—甚至连杨拴儿都瞧不起他的行为。有时候,王葆自己也感觉良心不安,朋友对他的关心、爱护,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对不住大伙儿。
后来,王葆实在无法忍受宝葫芦的自作主张、随意侵占别人成果的行为,把宝葫芦抛弃了。最后,王葆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然而他非常庆幸自己只是在做梦。他明白不劳而获、不动脑筋,凡事依靠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下定决心做一个好学生。
我想,不管是故事还是学习、生活,我们都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因为如果只靠别人,我们逐渐会变得懒惰、依赖、迟钝……这样,我们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生活了,还要被别人嘲笑、误会。我们应该多动脑、勤动手,学习上开阔思维、勤于思考,做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切切实实,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加油!我们一定能行!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这是张天翼写得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名著。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王葆的孩子,他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所以他很想得到一个这样的宝葫芦。有一次,他在钓鱼的时候得了宝葫芦。宝葫芦帮他钓鱼,还帮他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很快宝葫芦就成了王葆的依赖。
但是,有一次数学考试,王葆不会做题,想让宝葫芦帮他答题。宝葫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帮他答完题了,但实际上,宝葫芦偷偷把王葆的试卷和苏鸣凤的试卷用魔法进行了转移,结果害得王葆被老师骂了一顿。还有一次是经过一个“无人管理售书处”的时候,王葆对两本书很感兴趣。但是,当他离开时,手上突然冒出来两本书。他的朋友以为是他的偷的,这让王葆感觉很丢人。后来还发生过一些宝葫芦盲目地帮助王葆的事情。最后,王葆决定一切都要靠自己。
从《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幻想,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一
前天晚上,我写作业时听见妈妈在给妹妹读《宝葫芦的秘密》,我觉得挺好听的,于是到了晚上,我也请求妈妈陪我阅读这本书,可是妈妈朗读速度很慢,都跟不上我的阅读速度了。
后来征得妈妈的同意,我花了一个小时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王葆和宝葫芦。一天下午,王葆在河边钓鱼,钓竿忽然往下一沉,王葆用力一提,结果,没钓到鱼,却钓上一个葫芦。
葫芦突然说话了:它说它叫宝葫芦。王葆被吓了一跳,他心想:这不会是真的吧?宝葫芦明明是一个传说,怎么会是真的呢?他有点怀疑。于是,他准备对宝葫芦进行测试。他想了想说:你给我变一桶鱼。他看着鱼桶,看了好一会。桶里面还是什么都没有,他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他使劲揉了揉眼睛,还是什么也没有。他不禁感到很失望。他使劲地一踢宝葫芦,宝葫芦咕噜咕噜地朝池塘后面滚去。他心想:我怎么会这么傻,会信一个葫芦的话。他嘴上却说着:你看,你就知道吹牛。
王葆往家走,宝葫芦在后面连连叹气,王葆停下来问:你自己没本事,你叹气啥?宝葫芦说:我还没认主呢,我怎么帮你办事?那怎么才能认主呢?你得答应我保守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奶奶和小组,如果一旦让他们知道,我就会法力消失,变成普通的葫芦。
后来,王葆想要什么宝葫芦就给他变什么,比如粘土做成的小人、书本、零食过了很久很久,王葆很疑惑地问宝葫芦这些都是哪里来的?宝葫芦回答说:都是我从别人家变来的。王葆觉得这是一个偷窃的行为,他就尝试不要宝葫芦了。于是,他尝试了用火烧、刀砍,宝葫芦却都总能自动恢复成原形。最后,王葆想起了他们之前的约定,他计上心头,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去,王葆觉得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大家翻来覆去地看着宝葫芦,觉得和普通的葫芦并无两样,王葆和它说话,它也默不作声。
就这样,王葆突然惊醒了过来,哎,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阅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偷别人的东西,就算别人没有发现,迟早也是一件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做人不能靠不劳而获来生活,那样会一无所有,把自己逼入绝境;而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二
我又读完了一本书,它就是《宝葫芦的秘密》。我真佩服作者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
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儿叫王葆,他的奶奶经常给祂讲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的主人只要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这天,王葆去河边钓鱼,突然,钓上了一茖宝贝,它就是宝葫芦。王葆想钓上几条鱼,他的桶里立刻侑了几条珍贵的鱼。他的朋友郑小登对此深信不疑,而他的姐姐却不相信。于是他们姐弟俩争论了起來。而郑小登说了一句重要的话,祂们才不吵架了。
有了这个宝葫芦,王葆只要想要什么,宝葫芦就给他变出什么來,这可给祂带來了很多麻烦。王葆实在忍受不住了,把宝葫芦剁的七零八碎,可宝葫芦真是神奇,自己又拼了起來。王葆又用火烧,对神通广大的宝葫芦來说這只是件小事。王葆只好把宝葫芦的事情告诉了同学们。这时,王葆醒了。原來这只是个梦。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有了宝贝,并不代表生活的就很幸福了。
今天下午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宝葫芦的秘密》。他讲的是:一位叫王葆的小朋友做梦,梦到一只宝葫芦和他在一起。陪伴他、帮助他,最后他揭穿了真相又醒来了的故事。我的感悟非常大。
读了这本书,我也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就像孔融让梨一样,我们不能家人、师长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自私自立。只要不怀有一颗自私的心,怀有一颗自信心,以后长大了就一定会有大成就的。让人读了后,恍如身临其境。仿佛我自己在写字台上看着这本《宝葫芦的秘密》不要泄气,继续努力哟!
昨晚,我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梦,梦到我有一个“宝葫芦“,每天都有我想要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等出现在我的屋里,当知道“宝葫芦”给我的礼物都是别人的东西时,我大吃一惊,那我不就莫名其妙得变成“小偷”了?想到这儿,吓得我跳了起来,我睁开眼睛向四周看了又看,这才松了一口气:“呼,原来是一场梦。”这时,我想到了昨天看的一本书《宝葫芦的秘密》。
书中的主人公叫王葆,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小时候奶奶常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有一天他到小河边钓鱼,钓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帮助他实现所有的愿望,他向“宝葫芦”保证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王葆发现“宝葫芦”给他的礼物都是别人的东西。他开始想丢弃宝葫芦,可是,不管怎么丢弃、破坏宝葫芦,它总能完好无损得出现在王葆面前。最后,王葆跑到学校里,把宝葫芦的事情告诉了同学们,这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这只是一个梦。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王葆知道宝葫芦给他的都是别人东西时,要丢弃宝葫芦呢?”起初我认为王葆不想当小偷,后来我才知道,王葆当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要通过别的途径去得到,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
“宝葫芦”能带来财富,但还不来真正的幸福,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幸福。利的东西。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三
《宝葫芦的秘密》,说不上是一本新书,因为他已经影响了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张天翼就以此书去警醒那些好逸恶劳的小朋友,可谓是打上了预防针。
要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认可,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的故事,在当代已经很稀少了,因为作者写作此书的时代,正是我国一穷二白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而目前的儿童,生活的时代物质文明极度丰富,他们的父母多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不过,这书重读,仍然感受到的是文字的活跃与洗练,可以作为儿童作文的极好“模仿品”。
对于儿童而言,这本书的情节很简单,但与情节相比,其主旨则更加简单。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那般的神通,但是事实总是喜欢与他开玩笑,即使他获得了这样的宝贝,仍然使他一直不开心。
是非感,不是完全可以通过说教而建立的,而是通过其亲身经历的事情而长成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所谡的“堑”就是让你经历教训与挫折。从这种意义上看,王葆的教训与挫折与其年龄段还是对称的,考试总想考高分,却不愿意动笔,总以为宝葫芦可以搞定,这种神话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所喜爱。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结束了学习生涯,才发现痛苦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失业、失恋,离异,这些都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坏可以解决的。
南柯一梦似乎是所有无法圆满的梦想最佳的结局,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没法前后响应的情况下,对于宝葫芦的结局,无非是让梦碎了,或者说是梦醒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梦碎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已然梦碎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面对新一轮升起的太阳。
这本童话书之所以能影响了五十年,就在于没有给这个梦想一个挽救的机会,让读过此书的人从梦想中觉醒,进而面对惨淡的现实,去开创瑰丽的未来!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四
王葆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工,他跟奶奶有个规矩,就是奶奶每逢让他干什么她就得给王葆讲一个故事。这不,奶奶又给王葆讲起故事来。
王葆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讲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岁。奶奶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所以王葆也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我的感受是:王葆不要在做白日梦了,实际就是实际世界上是没有宝葫芦的。不要依赖宝葫芦,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五
作为寒假作业,我读完了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故事,也许是因为写故事的时间太久远,作者想象不到今天会发生什么。
读书的时候,我猜,作者太想教育小朋友:不劳而获的东西是不好的。所以,作者设计出这样一个宝葫芦,它可以用魔法解决一切麻烦,但这种魔力带来更多的麻烦。
但我读完还是感觉:如果有一个能帮我实现各种各样的愿望的宝贝,多好呀。张天翼的宝葫芦只是不完美,但它绝对是个好东西啊。
故事中的小学生王葆就十分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宝葫芦,可惜这宝葫芦不智能,这达不到王葆的需求。王葆考试时本想抄考卷的心愿却连着把别人的姓名抄了上去、和朋友下棋想“吃”别人的棋,棋却落到了嘴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再发生,最后忍无可忍的王葆干脆把宝葫芦给赶走了……故事想教我们的道理简单明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然最后吃苦的还是自己。
这样,会不会让人成天想着不劳而获,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宝葫芦”?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有许多的“宝葫芦”了。
就说现在这个科技时代,我床边的智能语音箱“天猫精灵”不就是一个宝葫芦吗?我问它一个口算题,它立即可以告诉我答案;我问一个名词解解释,它可以立即说得头头是道。还有手机上的软件“作业帮”,想抄写作业时,直接给题目拍一张照片,解题过程就展示出来了。这就属于其中一种宝葫芦——小学生们的宝葫芦。
昨天,我的心情不好,叫我的智能音箱播放“很悲伤很悲伤的音乐“。音乐来了,我却没有什么感觉。爸爸告诉我,你听到音乐觉得悲伤,要么你理解了歌词,要么你理解了旋律,要么这个音乐作为一个悲伤故事的主题曲让你理解了,要么,你听这首音乐的时候,自己正经历很悲伤的过程。总之,你没有参与,你就听不出什么悲伤来。
自己参与的过程,就是“宝葫芦“不能给你的。但是,《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却没有告诉我这些。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六
宝葫芦在我心中是一种能带给我们幸福的宝贝,我多么想要一个宝葫芦。可是在这本书中它却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害了他的主人——王葆。这样,我开始讨厌宝葫芦了。
这本书反映了青少年不劳而获的想法。一次,王葆在钓鱼时意外地钓到了一只万能的宝葫芦,从此,他就高枕无忧,让宝葫芦代他学习、写作业、做模型、考试……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王葆更是整天乐滋滋的。可是宝葫芦渐渐让王葆有了一种依赖性。宝葫芦不但没有帮助王葆,反而让他学会了偷懒、学会了说谎。终于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宝葫芦使用魔法时不仅把苏鸣凤试卷上的答案全部转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试卷上,而且把试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转移给了王葆,这让王葆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幸好这只是一场梦!
有些人认为王葆把宝葫芦丢掉是对的,而我认为王葆应该把宝葫芦的错误告诉它,而不该向它大吵大闹。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应该做爱劳动、爱学习、不偷懒、不说谎的好孩子。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丰收的果实!
上述,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想(精选17篇)篇十七
这个本书讲的是王葆从小就喜欢听宝葫芦的故事。有一次,王葆去河边钓鱼,过了很长时间,也没钓上一条。忽然响起了“格咕噜,格咕噜”,王葆就拿起钓鱼竿,没想到钓到了宝葫芦。宝葫芦还让王葆保守它的秘密。从此,宝葫芦就是王葆的了。
总之,王葆想要什么,宝葫芦就给他变什么。可是后来,王葆越来越苦恼,见到同学绕着走,回到家里心里乱跳。王葆终于憋不住了,他把宝葫芦的秘密泄露了。王葆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床上,原来这是一场梦呀!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要勤奋努力,才能有收获。
我每一次都认认真真地写日记,而且我每一次都有进步。终于,我的日记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我以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