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并通过文字传递出作者的见解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一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二、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二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三
1.关于课文中赵执信《谈龙录》中一段引文。
这段引文指出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洪要求完整,像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士反对这样求完整,要求精粹,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就是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了,不必求完整。赵执信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画出来的龙虽然见首不见尾,只有一鳞一爪,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完整的龙。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以画出一鳞一爪,才可以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体,离开了完整的龙去画一鳞一爪是不成的。也就是精粹要从全体中来,离开了全体就谈不上精粹。这三种看法,赵执信的看法是最完整的。
作者从这段话里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课文开头几段所说的“全”和“粹”的统一、结合,“虚”和“实”的相生、相成,这是艺术的最高成就。
2.关于课文中引用的笪重光《画筌》中的一段话。
这段引文指出了中国绘画和中国舞台艺术处理空间的方式。从舞台艺术说,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动作,“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从绘画艺术说,一些名画往往在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比如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令人感到环绕这鸟是一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有人把中国绘画和中国舞台艺术处理空间的方式概括为16个字: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3.关于中国绘画、戏剧、书法、建筑等艺术的共同特征: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举例来说,绘画: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书法: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建筑:《诗经·斯干》拿舞的姿势来形容周宣王的宫室;戏剧: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四
1.你变瘦了,变好看了,变优秀了。不喜欢你的人还是不喜欢你,但喜欢你的人会越来越多。
2.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3.我的青春还在继续,再多荆棘也要向前奔跑。
4.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6.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
7.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8.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9.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10.不念过往,不为未来,珍惜现在。
11.如果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3.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1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5.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暗中的那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
16.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
17.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五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不以为然:不赞同。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非常珍惜。
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不稂不莠:原意指禾苗中没有野草。现多用于来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熏陶)。
繁文缛节: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现也用来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附庸风雅:依附于有才学的人。旧时指有些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社交活动。
高屋建瓴:从高屋上用瓶子向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不可阻挡之势。
功败垂成:指事业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含英咀华: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握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失之交臂:指相距很近,擦肩而过。形容好机会离得很近,却又当面错过了。
苦心孤诣:指精心研究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也指辛苦经营,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人微言轻:指地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不起作用。
如椽之笔;像椽子一样的大笔。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说过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蔽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在旁扰乱。
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
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六
1、们回溯历史,看“选择”书写出的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因而所选择的是屈膝卖国、变节投敌。天地无私,他们最终以其卑鄙和耻辱给史册抹上“民族败类”的污点,进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因而所选择的则是国家图强、民族振兴。岁月有情,他们可歌可泣、虽死犹荣,以其上下求索、忠直高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曲光照汗青的爱国篇章,从而使其伟大的人生与天地共寿,与日光同辉!
2、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泪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3、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巨匠才能依靠着宽广的心胸,撰写国人的觉醒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绎着千年不灭的精魂,照亮自己国家的生存与整个人类道德旅途中异常生动的方向。因此,他们泽被后世的光辉从未消退过,也永不会消退。
4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入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七
老师好:想请问一下,以您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反观小学和初中的语文阅读,如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呢?谢谢!
回答:回答很有前瞻性的提问。让孩子多阅读小学年级的文本即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未来的最大障碍,所以从小逐级培养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符合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则。如果孩子进步较快,理解力很强,可以逐步引导他理解一些更高层次的文章,并且和孩子多探讨,激发孩子热情,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生活。
回答:懂得语文乐趣并且善于传授的人才能很快把孩子引入。 点中孩子们的想法,通过参与孩子们喜欢的内容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之后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领着孩子们操作,这过程中展示语文带来的美感,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语文的奥妙,感受到语文的方法性和科学性,他自己会顿悟之前自己想错了,然后认真学习的。
回答:一言难尽。这个有两点,一是常见古文词汇要熟记,二是常见的文言语法要灵活判断。这两个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练习。方可解除孩子对文言文的困惑。 如果没有兴趣,还是要试着激发兴趣,不然学习成为一种痛苦,人生会很灰暗。加油~!
孩子看书超级慢,越来越不爱看书了。作文就成了大难题了。老师给点建议吧。
回答:兴趣。甚至说,孩子对一切似乎都不太有兴趣,凡是让孩子付出的事情,都会觉得不愿意做。这是人生态度的问题了,要鼓励孩子积极阳光的面对世界,增加正能量。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八
3.困难是动摇者和懦夫掉队回头的便桥;但也是勇敢者前进的脚踏石。——爱默生。
5.人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6.智力取消了命运,只要一个人在思考,他就是自主的。——爱默生。
7.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总会燎原。——亦舒。
8.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11.没有理想的生活,路上就会耸着生活的墓碑。——佚名。
12.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乔·桑塔亚那。
13.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查·丘吉尔。
14.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15.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九
3.一时的成功就是以多年失败为代价而取得的。——勃朗宁。
7.要审慎地思考,但要果断地行动;要宽宏地谦让,但要坚定地反抗。——科尔顿。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10.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
11.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苏霍姆林斯基。
1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
13.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5.艰苦能磨练人的意志——托·布朗。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
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易错点】易误解为:旧貌换新颜。
2.甘之如饴:指为了从事某项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易错点】易误解为:生活甜蜜。
3.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易错点】易误解为:高山美景。
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山水;自然流畅。
5.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易错点】易误解为:望着高山就停止,像山一样的高度。
6.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易错点】易误解为:行为高尚,觉悟或水平高。
7.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易错点】易误解为:互不相同,不能结合。
8.更仆难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易错点】易误解为:更换的仆人很多。
9.耿耿于怀:形容事情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易错点】易误解为:怀恨在心。
10.功败垂成:将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有惋惜之意。【易错点】失败后又取得成功。
11.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赏赐。【易错点】易误解为:有大功劳不用奖赏。
1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精巧。【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精巧。
13.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了,如同做得不够一样。【易错点】易误解为:过去了就没有了。
14.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易错点】易误解为:让人听了害怕。
15.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易错点】易误解为:含苞待放。
1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易错点】易误解为:冰雪融化或烦恼消除。
17.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易错点】易误解为:人的性格开朗。
18.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易错点】易误解为:冒着危险做某事或获取利益。
19.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易错点】易误解为:只言片语。
20.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易错点】易误解为:算着日子哪一天成功。
21.济济一堂:形容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易错点】易误解为:一般人多的场面。
22.加人一等:形容才学出类拔萃。【易错点】易误解为:给予的比别人多一等。
23.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易错点】易误解为:在危急时刻接受任务。
24.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易错点】易误解为:江河的水一天天减少或江河枯水。
25.今是昨非:指认识过去的错误。【易错点】易误解为:面目全非。
26.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易错点】易误解为:医生治病。
27.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易错点】易误解为:十分寂静,寒冷,冷得不敢出声。
28.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易错点】易误解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29.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易错点】易误解为:说是很重要,其实很轻视。
30.绝无仅有:形容非常少有。【易错点】易误解为:绝对没有。
31.君子不齿:君子不屑与之并列。【易错点】易误解为:君子不耻(君子不认为羞耻)。
32.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易错点】易误解为:打开大门抓强盗。
33.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易错点】易误解为:虚假传闻。
34.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易错点】易误解为:苦口婆心。
35.困兽犹斗: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易错点】易误解为:被围困的野兽还有斗争的勇气。
36.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易错点】易误解为:参差不齐。
37.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代称窃贼。【易错点】易误解为:行为高尚的人。
38.两袖清风:比喻做官廉洁。【易错点】易误解为:清贫。
39.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易错点】易误解为:禁止。
40.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易错点】易误解为:重新建造。
41.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易错点】易误解为:聪明智慧。
42.洛阳纸贵:比喻作品有价值,广泛流传。【易错点】易误解为:物价上涨。
43.落花流水: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花落水流。
44.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风雨或局势混乱。
45.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形容布置装饰等华美。【易错点】易误解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46.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易错点】易误解为:人很有成就。
47.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易错点】易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48.鸣锣开道:比喻为某事物出现制造舆论。【易错点】易误解为:敲锣让人让道。
49.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易错点】易误解为:愚笨迟钝不开窍。
50.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要窥探刺探他人隐私。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一
1、祝你凯旋归来。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与后面的归来重复,去掉归来。
2、切忌不要喝生冷食品。忌,就有不适宜而避免之意,与不要重复,去掉不要。
3、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大约与上下都表示概数,可去掉其中一个。
4、某些地方贫富十分悬殊。悬殊即相差很远,很大,去掉十分。
5、此事涉及到一些行政官员。及与到的意思重复,去掉到。
6、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诸,在此相当于之于,后面于字多余,去掉。
7、到会的与会者一致提议。到会的与与会者语意重复,可删掉到会的。
8、欢迎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莅临包含来到的意思,再用到,重复,可删掉。
9、手机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必不可少与必需重复,可去掉必不可少的。
10、估计会超过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超过与以上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
1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8%。同期相比与同比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12、他来自于武夷山。自与于重复,可去掉任何一个。
13、有些药品非常奇缺。奇就有非常之意,去掉非常。
14、他达到了it业最高的顶点。顶点必定最高,两者重复,去掉最高。
15、我并没有过虑的想法。虑与想法重复,可删掉的想法。
16、十六公斤重的西瓜十分罕见。十分与罕重复,删掉十分。
17、10月9日是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可任删一个。
18、他亲眼目睹了这场交通事故。目有亲眼之意,去掉亲眼。
19、请及时订阅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可删掉杂志。
20、社会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航天热。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可任删一个。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二
油漆是室内装潢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容易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让人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找出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以下即针对油漆易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让你在室内装潢时能更加得心应手。
一、油漆剥落。
可能是表面过于光滑的缘故。若原涂料是有光漆或者是粉质的(加未经处理的色浆涂料),新上的油漆在表面就粘不牢。或可能是木料腐朽或金属有锈斑,也有因油漆质量不好而剥落的。小面积的油漆剥落,可先用细砂纸打磨,然后抹上腻子,刷上底漆,再重新上漆。大面积的剥落必须把漆全部刮去,重新涂刷。
二、油漆起泡。
首先,将泡刺破,如有水冒出,即说明漆层底下或背后有潮气渗入,经太阳一晒,水分蒸发成蒸气,就会把漆皮顶起成泡。此时,先用热风喷枪除去起泡的油漆,让木料自然干燥,然后刷上底漆,最后再在整个修补面上重新上漆。若泡中无水,就可能是木纹开裂,内有少量空气,经太阳一晒,空气膨胀,漆皮就鼓起了。面对这种情况,先刮掉起泡的漆皮,再用树脂填料填平裂纹,重新上漆,或不用填料,在刮去漆皮后,直接涂上微孔漆。
三、出现裂纹。
这种情况多半要用化学除漆剂或热风喷枪将漆除去后,再重新上漆。若断裂范围不大,这时可用砂磨块或干湿两用砂纸沾水,磨去断裂的油漆,在表面打磨光滑之后,抹上腻子,刷上底漆,并重新上漆。
四、污斑。
油漆表面产生污斑的原因很多,
资料。
例如:乳胶漆中的水分溶化墙上的物质而锈出漆面,用钢丝绒擦过的`墙面会产生锈斑,墙内暗管渗漏出现污斑等。为防止污斑,可先刷一层含铝粉的底漆,若已出现污斑,可先除去污斑处乳胶漆,刷层含铝粉的底漆后,再重新上漆。
五、失去光泽。
原因是未上底漆,或底漆及内层漆未干就直接上有光漆,结果有光漆被木料吸收而失去光泽。有光漆的质量不好也是一个原因。用干湿两用砂纸把旧漆磨掉,刷去打磨的灰尘,用干净湿布把表面擦净,待干透后,再重新刷上面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气温很低的环境下涂漆,漆膜干后,也可能会失去光泽。
六、漆面毛糙。
新上漆的表面毛糙,通常是所用的漆刷不干净或受周围环境污染之故。也有可能是油漆中混有漆皮,在使用前未经沉淀和过滤,或油漆未干时沾上了灰尘。为防止发生上述问题,必须采用干净的漆刷和漆桶。旧漆使用前,一定要用油漆滤纸或干净的尼龙丝袜过滤。另外,漆好的表面在油漆未干时要用罩子或硬纸板遮住,以防沾上灰尘。如果漆面毛糙,待其干透后,用干湿两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净后,再重新刷上油漆。要特别注意漆刷必须是干净的。
七、油漆不干。
室内通风不好或温度太低,油漆就干得慢。这是可以打开所有门窗促进通风,或在室内放一个加热器增加室温。如仍未能解决问题,则可能是上漆的表面油腻。这可用化学除漆剂或加热法除去油漆,彻底把表面擦干净,然后再重新上漆。
八、漆面粘上小虫。
尽量趁油漆未干时把小虫剔去,然后用刷子沾一点油轻修补一下表面。要是油漆已开始变干,则要等漆膜完全变硬,再把小虫擦掉,这样做才不会把表面弄得一塌糊涂。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三
3.黑色的澡盆发誓也不会变白,乌鸦洗一百次也不会变成天鹅。——英国。
4.树曲木者,恶得直景。——刘向。
5.蛇会脱皮,但决不会改变它的本质。——伊朗。
6.破车损道路,坏人殃及邻居。——维吾尔族。
8.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9.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10.煤块就是用水冲洗,也变不成白玉。——几内亚。
11.老板做好人,干部做坏人,才是良好的配合。——曾仕强。
12.即使狐狸戴上白发,也显不出善良的面孔。——英国。
13.即使给狼洗礼命名,它还是要跑回森林里去。——捷克。
1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四
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自信是成功之母,自卑是失败之父。
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目标再远大,终离不开信念去支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奋起飞翔,路在脚下。
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五
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5.我喜欢离开人们通行的小路,而走荆棘丛生的崎岖山路。——伦琴。
6.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7.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高尔基。
8.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1.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雨果。
1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7.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18.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巴金。
19.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20.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2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2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2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6.盛名之下,其为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8.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李大钊。
2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0.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3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35.让自我的内心藏着1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3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轲。
4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荀况。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47.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48.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梁·对联。
5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六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勤奋的人常把高山当平地,懒惰的人常把平地当高山。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喜欢就该珍惜,珍惜就别放弃。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语文高考常见范文(17篇)篇十七
紧扣“强弱之变”的归因立意,直击材料核心,立意高远而发人深思。“强弱有变,皆在人为”用两个四字短语,简洁而又准确地诠释了“强弱”与“人为”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文末“弱者变强,定可为也”的结论遥相呼应,互为表里。先引材料提出观点,然后一分为三,从“强者”“弱者”“人为”三个角度逐层展开论证,结构清晰明了,过渡衔接自然,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论证语言简洁雅致,富有思辨性和穿透力。
“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青年____在论及“体育之效”时谈到,变化时时在发生,强者可以变弱,弱者可以变强。变强或变弱,皆在人为。
身为强者,若不居安思危,沾沾自喜而滥用强权,则至强可以变为至弱。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秦统治者贪图享乐,二世而亡;唐玄宗挥霍唐朝基业而有“安史之乱”;清朝以天国自居,沾沾自喜,终至外敌入侵。这些“强国”的统治者们以“至强者”的身份自居,滥用强权而不知維护强权。即使华夏曾拥有立于世界之巅的力量与文化,也掩盖不了这至强转为至弱者的屈辱史。由此,我们须明白:身为强者,若不勤自锻炼以续强大,或可沦为至弱,甚至于遭他人践踏。
身为弱者,若是勤自锻炼,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则至弱可以变为至强。
当身为弱者时,有人可能会失望而自暴自弃。殊不知若是勤自锻炼,至弱也可变为至强。请看:在中华民族至弱之际,一群不甘为弱者的年轻人乘一艘小小红船而来,他们一路劈波斩浪,爬雪山过草地,凭借小米加步枪将强敌驱逐,将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如今小小红船已成长为巍巍巨轮,载着十四亿中华儿女走向至强路。身为弱者,自暴自弃仅能沦为至弱,唯勤自锻炼方有转为至强之机。
强弱有变,变弱变强,非由天定,而在人为。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昭示着我们应不断砥砺前行,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一百年以前,青年____指出强弱并非一成不变;一百年以后,吾辈青年应以“一拳天与压潮头”之势,勤自锻炼,则弱者变强,定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