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教案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下面是一些经过教育专家审核和优化的大班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一
1、了解《咔嚓》书里的主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掌握前阅读能力。
2、学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能用指读方式手眼协调的进行阅读。
3、喜欢阅读图画书,乐意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活动。
1、图画书ppt。
2、《咔嚓》图画书人手一本。
3、主要人物图卡一套、大剪刀学具一把、白纸与各种防编图卡四套。
1、出示大剪刀,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大剪刀你会想到什么?剪刀剪东西的声音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2、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这本书里有谁?讲了什么事情?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并培养正确的阅读姿势。
3、师幼共同阅读,掌握正确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分段提问:你最喜欢哪一页?为什么?
指导要点:分段阅读加深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的重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
4、集体再次阅读,引导幼儿完整掌握图画书内容。
指导要点:学习完整感知图画书中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5、幼儿分组,仿编图画书。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图画书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1、将幼儿制作的小图书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大胆仿编,激发幼儿的讲述欲望。
2、在语言区提供图片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图片根据一定的句式大胆仿编,自主尝试制作图画书,分享与同伴合作创编图书的乐趣。
在本次早期分享阅读活动《咔嚓》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的魅力,以动态夸张的咔嚓太太剪绳子为主线,呈现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各种绳子及主人间发生的碰撞,诱发幼儿猜想各种绳子用途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归纳阅读内容等环节,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完整、自然有意义的阅读学习环境,不仅丰富幼儿口语经验,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特性与其独特的语言节奏风格,而且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与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本次活动即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又建立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幼儿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二
1、帮助幼儿理解书本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好朋友的认识。
2、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3、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知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知识经验的准备:课前,老师开展找一找身边的好朋友活动,并请幼儿收集好朋友的照片带回来。
物质的准备:用相机拍下日常生活中幼儿间的点点滴滴,并配上音乐制作成课件。音乐《亲亲恰恰》。创设《欢乐圣诞舞会》情景。
一、复习巩固。
通过几个问题的逐一交流帮助幼儿回忆读本内容。(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哪些好朋友,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从好朋友那里得到过哪些安慰和帮助,他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帮助幼儿回忆梳理,先请幼儿回答再指读大书相应的文字。
二、观看课件,讨论交流,感受友情的温暖和美好。
1、欣赏老师制作的课件,感受与同伴间交往的快乐。
2、请幼儿边观看课件边说一说:
(1)你们都有哪些好朋友?(有男孩的好朋友;有女孩的好朋友;有大人的好朋友;有玩具的好朋友;有动物的好朋友;有植物的好朋友)。
(2)你喜欢与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情?(游戏、画画、做手工……)。
(3)在你难过时,在你有困难时,好朋友会怎样做?(会安慰你、会帮助你)。
(4)和好朋友在一起时,会发生不开心的事情吗?(会吵架、会打架)。
(5)但是我们最后还是能做好朋友吗?(能)。
(6)播放幼儿和好朋友的合照,有好朋友开心吗?
3、小结:在幼儿园里,我们每天都和好朋友在一起,一起游戏、一起做早操、一起吃饭、一起玩玩具……有开心的事情、也有不开心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们会互相帮助;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会一起分享。交朋友是开心的事情,我们都有好朋友。
三、分享交朋友的经历。
拓展延伸"好朋友"可以是人、动物、植物等等,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1、出示表格,请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教师启发幼儿"好朋友"可以是人、动物、植物等等。
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喜欢和他做什么事情?
(人)(动物)(植物)(其他)。
2、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记录幼儿的话。
3、小结:我们有许多的好朋友,有大人的好朋友、动物的好朋友、卡通的好朋友、植物的好朋友等等,我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许多事情,很开心。交朋友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四、开"欢乐圣诞舞会",交更多的好朋友。
师:"你希望交到更多的朋友吗?应该怎样做才能交到朋友呢?"创设"欢乐圣诞舞会"情景,师:现在,我们要开舞会了。小朋友们可以找一个你喜欢的好朋友做舞伴,一起舞动起来吧!
"欢乐圣诞舞会":请幼儿伴随着《亲亲恰恰》的音乐,两两相伴,一起快乐地舞动起来,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是高昂的、饱满的,从整个活动来看,我和孩子们都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拓展创编。在交流过程中,幼儿对"好朋友"的概念进一步升华。这个活动的重点是拓展创编"我的好朋友是……。我喜欢和他做……。",难点是引导幼儿感受、分享交朋友的快乐。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表格的形式,课件是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幼儿与好朋友所发生的事物所制作成的,能使幼儿产生共鸣。展现好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情感。活动中仍有些地方需要改进,如在观看课件时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说。拓展环节里,教师要如何引导幼儿拓展。更好地接住幼儿"抛给你的球"是我认为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以后对于此活动我会细细揣摩,不断改进,让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三
1.理解故事,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回忆成长过程,知道自己正在慢慢长大,体验长大的快乐。
3.感受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ppt课件:《熊爸爸买鞋》故事、妈妈的话
2.班中某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
3.“小脚丫”心语卡片、心形纸板、背景音乐
(谜底:鞋)
熊爸爸也为小熊买了鞋,我们来听一听,熊爸爸给小熊买了什么鞋?
1.听故事开头至“好几次小熊都差点儿摔跤呢”。
提问:穿着旧鞋子出去,玩得开心吗?
2.继续听故事“这天小熊玩得一点儿也不开心”至“赤脚挺舒服的。”
提问:真的会很舒服吗?
3.继续听故事至“小熊一看,哇……大哭起来”。
提问:哎呀,三双鞋子一双都穿不下了,这可怎么办?
4.听故事到结束
1.猜猜他是谁 出示班中某一位小朋友的婴儿照,请幼儿猜猜他是谁?
师请xx到前面来,请大家看看有什么变化。
2.讲述成长的故事。
除了身体上有变化,还有别的什么变化吗?把你自己的变化告诉你的好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
1.有一位妈妈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你们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听完录音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2.制作“小脚丫”心语卡片(背景音乐)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四
1、学念儿歌,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2、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1、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挂图《花开歌》。
3、语言磁带。
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主要特征,四季花开的繁茂景象。
学习词语红艳艳笑盈盈。
1、谈话引出主题。
这次语言活动让幼儿学习念十二个月的花,这种儿歌很好听,很押韵,也包含了很多的只是在里面,非常值得学习。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其实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之一是幼儿对有些花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记不住;难度之二是儿歌中,在儿歌中对花的特点概括得很好,语言也很精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学起来就有点难度。考虑到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进行学习。那就是用问答式方法来学。这个方法也是根据这首儿歌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的。儿歌中的每一句结构都相同,都分为三个部分:月份、花名和花的特点。这样,我就分门别类地来提问,比如第一次提问花名,第二次提问花的特点,最后提问月份。当幼儿有点熟悉之后,我再让幼儿来当老师,向我提问,他们也问得很好。而且在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地记忆儿歌的内容。这样的方法要比死板地完整地念效果好很多。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五
1、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
2、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一、以图片引出故事。
1、小猫们在干什么?
2、猫队长好像在对大家说什么?
二、教师逐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1、出发后小猫们是怎么做的?
2、他们听队长的话吗?队长是怎么做的?
3、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4、小猫们想到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5、小猫们学会了遵守规则,终于脱离了危险。你想到了什么?
三、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复述故事。
五、游戏:小猫出游
1、以故事情境设计游戏。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告诉幼儿,不遵守规则将会受到惩罚,让幼儿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我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设计有整体感。活动环节紧扣目标,把握目标把握得很好。充分开发利用教具,达到预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所以刚开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游戏时,由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只讲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于游戏规则不太清楚,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保育员扮演怪兽,几个胆小的女生因为害怕怪兽,不积极参与游戏。
所以今后设计活动教师应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不仅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性,还应注意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对于胆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导,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活动设计注意整体性连续性,还要注意发挥游戏活动的功效,各个活动环节要紧扣目标。争取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好的发展。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六
1、认读重点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2、喜欢阅读古诗《江南》,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游戏进一步增强同伴间的感情。
认读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掌握诗歌内容。
1、字卡:绿色的东、红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
2、莲花池挂图一幅。
3、江南课件。
一、猜谜导入活动。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猜一种花)引出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出示图片并配上相应的字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莲花、莲叶的?(出示挂图,认读江南)。
二、认识重点字词。
1、出示莲叶师:这两个字叫莲叶,在这首诗里有没有莲叶这两个字。(请幼儿上来找,并用笔把它圈起来。)一起认读。
2、认读东西南北。
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识他们吗?在这首诗里找一找。
如:东诗里哪个字和它一样,把它圈起来,读一读并学组词————东门、东面、东方、东风、东京、东北——————如以上的方法学习西南北。
(为了让幼儿能较清楚地区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红,出示红色字卡西,并让幼儿跟说;冬瓜绿;南瓜黄;北方冷。)。
3、游戏,复习巩固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1)游戏1:鱼儿游得对不对。
游戏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做莲叶,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师扮演鱼妈妈,活动室贴有东南西北的字。全体幼儿朗诵诗歌,鱼妈妈、鱼宝宝边听诗歌边往莲叶的四个方向游。
(2)游戏2:团结一致躲鳄鱼。
游戏玩法:配班教师扮演大鳄鱼,师生扮演小鱼。引导幼儿边念诗歌边游戏,念到哪句,就游到哪个方向的大莲叶下躲起来。
三、认读古诗。
1、指着挂图教师带幼儿边认字边读古诗。
2、幼儿通过观看《江南》的动画片,理解诗歌内容。
3、教师引导幼儿去回忆诗歌中的诗句。
提问:这首诗歌真美。谁记住了这首诗歌的名字?你喜欢哪句?还喜欢哪句?
4、幼儿看动画(动画没有声音)再次朗诵诗歌。接龙游戏念诗歌。
5、小结诗歌内容:江南的莲叶很多,莲叶长的非常茂盛,池塘里的小鱼在莲叶之间游来游去做游戏,一会儿游到莲叶的东面,一会儿游到西面,一会儿游到南面,一会儿游到北面。江南真美呀!
四、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师:你们去过江南吗?李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江南有许多地方,比如: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镇江的焦山、还有我们的扬州瘦西湖都有美丽的景色,最美的还是我们的扬州。(看课件让幼儿欣赏)。
园长点评:
运用多媒体教学,幼儿在朗诵中学习,在表演中识字,孩子们较顺利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愉快地完成了学习内容。
其实古诗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比较难,但只要方法得当,利用现代化的脚下手段,实施起来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
孩子在识字活动和游戏活动过程中都比较感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实施,能完成目标任务,通过活动开展,发现活动的知识点很多时间较长,如果此活动针对大班幼儿来开展就更好了。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性。
2.熟悉故事中的对话,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1、昆虫运动会“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注意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观看活动材料,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故事表演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故事内容。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八
1.熟悉诗歌结构,学习仿编诗歌。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1.分别画有白云,小鸟,蝴蝶,小鱼,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2.以蓝天,小河,树林,花园的大背景图一幅。
一、游戏《找家》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副漂亮的画,小朋友想看看吗?你在这幅图看到了什么?用好听的词说,引发幼儿说出蓝蓝的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等。
二、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师:哦,这幅画真美啊!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花儿,快乐的幼儿园!
(2)其实这些美丽的地方还都是一个个的家呢,那么他们会是谁的家呢?
a.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想认识他们吗?)。
b.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依次出示白云、小鱼、小鸟、蝴蝶、小草、小朋友的贴图)。
三、学习并且有感情的朗诵整首诗歌。
师:“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是一首很好听的诗,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吧。”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整首诗歌,让幼儿有个初步的概念。
(2)、让幼儿接龙式的学习,老师说前面的`,幼儿说后面的,强化记忆。
(3)、老师和幼儿一起用完整的好听的声音朗诵诗歌,再一次让孩子体会朗诵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四、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3.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提升组合。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图,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让幼儿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要求:用好听的次说说),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接着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家,在幼儿帮动物找到家后,我说:“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小朋友一起听听吧!”再完整的引导幼儿朗读,教师幼儿上下接句读等让幼儿很快掌握了整首诗歌。在仿编诗歌这一环节,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绿绿的草地是是小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阳的家,铅笔盒是铅笔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自己还不会总结诗句,孩子还不习惯句式的转变,还需老师的提醒。总之,这堂课教学效果不错,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九
1、欣赏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富有的童趣意境。
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
3、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渴望长大的迫切愿望。
1、幼儿在活动前试穿过大人的鞋,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受。
2、一双大靴子,白雪、木头地板、草原的图片及字卡。
3、语言磁带。
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能有表情地朗诵。
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1、出示大靴子,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
(1)这里有一双大靴子,请你们猜猜这是谁穿的大靴子?为什么?
(2)要是穿上这双大靴子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讲讲穿大靴子的感受。
2、欣赏诗歌,在问题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故事录音,幼儿仔细倾听。
(2)为什么我会埋怨我的小皮鞋?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回答。
(3)我什么时候能穿上一双真正的大皮鞋?穿上大皮靴可以到哪些地方去?
(4)我穿上爸爸的长筒雨靴有什么感觉?
(5)出示字卡和图卡,配对后幼儿再次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3、幼儿以各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放慢速度朗诵儿歌一遍,并逐句分析,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语气语调来表现。
(2)幼儿边看图片和字卡,边念儿歌。
(3)教师组织幼儿分成两组,轮流念儿歌。
4、幼儿分小组朗诵儿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参加评选每日之星的活动。
5、引导想象。
如果你有一双这样的大皮靴,你会穿着它去哪里?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自由阐述。
本活动一开始我出手大靴子,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然后在提出问题让幼儿倾听儿歌,在欣赏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儿歌富有童趣的意境;最后,提问: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大皮靴,你会穿着它去哪里?大部分幼儿都大胆想象,并表现出渴望长大的迫切愿望。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
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
3、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1、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采用挂图的方式让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一
1、学习用拟人化的语气描述树在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2、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图片内容。
3、喜欢看图讲述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
1、一颗有表情的树的图片。
2、挂图《快乐树》。
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图片内容。
学习用拟人化的语气描述树在四季中的变化。
1、出示图片,引出活动。
(1)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幼儿根据树的表情,说说这是一棵快乐的树。
(2)这棵快乐的树要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出示挂图一,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1)这是什么季节,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树上开了什么样的花?
(2)小鸟为什么都飞来停在树上?它们在干什么?
(3)你觉得树快乐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教师示范用树的口吻讲述挂图一的内容。
3、教师逐一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学习用拟人的语气描述树在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2)教师着重引导幼儿感受树的心里活动。
4、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四幅图的内容,其余幼儿补充。
5、创编活动。
(1)引导幼儿以《快乐的树》例,学习用拟人手法讲述其他的植物或动物在四季中的变化。
(2)幼儿分组活动,各组先确定要讲述的对象,再讨论该种植物或动物在四季中的变化,尝试用拟人手法讲述。
这个活动以一棵树在四季中的变化为主线,内容很丰富,而且也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开心与不开的时候,幼儿已有了这些宝贵的回忆,很自然地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讲述故事。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二
从中班升入大班,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班上的孩子幼儿已经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已经长大了。通过第一周主题活动的开展,发觉孩子很活跃,兴趣极高,能积极参与到每个活动中去,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长大了,有一种自豪感,并渴望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语言活动《小熊,你长大了吗?》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让孩子在多种感官、多次参与下进行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比较好,孩子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首先我让孩子在体验中表演故事,教师与幼儿互动。在平时的故事教学中,我只会提几个问题,让孩子领会其中的思想含义,通过幼儿的回答来完成教学的任务。但是,这里的故事角色较多,每个角色都非常可爱,幼儿很是喜欢,每个角色都又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幼儿能够根据特点进行扮演,同时学说对话。在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的时候,我给孩子自由寻找同伴的机会,幼儿更具有自主权,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幼儿的自由表演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体验了故事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表演技能。教师参与其中,与幼儿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孩子在教师的旁白引导下,角色的扮演更有劲,胆量也更大。故事内涵也就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渗透。幼儿感受到了小动物成长的喜悦心情。在让他们说一说你们自己有没有长大的时候,幼儿的兴趣很高,都说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三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6、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手机一台;
2、固定电话一台;
3、电子资源图片《我和我的外婆》。
一、开始部分。
1、拿出一台手机,问幼儿这是什么?
2、再拿出一台固定电话,问幼儿家里有这样的电话吗?你们平时用它和谁联系?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3、教师解说故事中马路上长长的线是什么?长长的毛线用来做什么?外婆脸上的阳光线是什么?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四、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2、游戏:和同伴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五、结束。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四
活动意图:
晨区活动过程中,幼儿不由自主的边游戏边嘴里嘀咕着:给我o泡,给我o泡…… 现代信息时代,许多幼儿在家里就能通过电视、电脑、收音机等了解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屏幕中最多的就数电视广告了,幼儿无意识的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设计出本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广告的用途及广告语的特点;
2初步学说、学编广告语来描述事物的典型特征;
3、激发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电视演示箱一个
环境准备: 电视广告4则;
经验准备:周末跟随爸爸、妈妈观察里、大街上、商店门口等处的广告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直接引题
运用声、光的视觉效果吸引幼儿,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哪些地方有广告?
(二):教学新课
1、讨论第一则广告的特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的第一段广告,待会请小朋友要告诉我它是给什么做得广告?广告里说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请认真观看。
(幼儿初步感知广告特点)
2、讨论第二则广告的特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广告,待会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回答问题呢,请认真观看吧。
(幼儿深入感知广告特点)
3、师小结广告的特点:广告里的话要短,能把产品名字、特点说全,让人一听就明白,容易记住。
(三):情景表演
组织幼儿情景表演,为幼儿园创编广告语,请个别幼儿上台播讲广告语,让其他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幼儿将熟悉的生活、身边广告予以创编,富有一定挑战性,挑战了幼儿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整理能力、爱朋友爱园的情感,也从而了解了广告的特点。由于幼儿接触广告的机会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基本掌握教学内容。部分幼儿没有做好活动准备,还未能刻意想出广告,而是从众心态,课后还可以活动延伸。
六:活动延伸:可将幼儿创编的广告语录制下来,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五
优点:整个教学环节井然有序。两大目标: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把控渐渐成型,面对课堂小插曲,能够换成鼓励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种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句发言,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简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的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态温和,语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次有着进步的公开课。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六
1、学念儿歌,体会儿歌段落停顿与压韵的感觉。
2、知道一年中有12个月的含义,初步获得年与月的概念。
3、知道自己的年龄,并能用相似的数来表征。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挂图一张。
1、幼儿看挂图,提问:
(1)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有没有看见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动作?
小结:这些小朋友的五根指头排排站。
2、师用轻快的语调念“儿歌:《我几岁》”听一听,你在儿歌中听见了什么?
3、问问幼儿几岁。请幼儿学念时,根据各自的年龄做出手势。
4、大家一起念儿歌,把手举高,看看大家是几岁(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内容)。
5、请幼儿上来朗诵。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七
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的地形、建筑方面之最。
2、初步会收集有关的图书图片。
3、能大胆与小朋友进行交流。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儿童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书籍图片。
2、儿童向家长了解有关知识。
1、幼儿讨论:。
2、教师小结:”之最”就是首位的,没有能比得过的。
1、你们知道在北京有哪些中国之最?
2、你们知道在上海有哪些中国之最?
3、你们知道动物的中国之最吗?
(一)知识竞赛活动: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2、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3、国旗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4、我们的国徽上有些什么?
5、国徽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6、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
7、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
8、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
9、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什么?
10、中国的`国宝是什么?它生活在哪里?
11、中国还有哪些珍贵动物?请你说出三个以上。
12、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13、请你说出三个以民族名称?
14、下面进行拼图比赛活动。(可以每组有多位幼儿参与)。
(二)观看录象带。
1、介绍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的舞蹈及服装。
2、幼儿跟着一起跳。
(三)幼儿可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进行。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最新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活动反思(通用18篇)篇十八
本节课,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妈妈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小马过河” 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小马想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2.挖掘生命内涵 放飞学生心灵
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
3.巧设学习障碍 练就生活本领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生学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在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大班语言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