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对您应对挑战有所启发。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一
游戏本《毛毛虫长大了》,根据提示剪开两条毛毛虫的卡片,人手一份。
一、先将毛毛虫卡片藏在身后,用神秘的口吻激发宝宝游戏的兴趣,出示两张毛毛虫卡片,鼓励宝宝说一说它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要和宝宝们一起玩游戏。
二、示范将两条毛毛虫卡片的一端对齐、重叠,请宝宝看一看、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将其中一条有折线的毛毛虫卡片按折线折叠,然后重叠放在一起,请宝宝再看一看、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
三、将毛毛虫卡片分发给宝宝,鼓励宝宝将两张卡片重叠比一比,然后将其中一张有折线的卡片沿着折线折叠后再比一比。
1.可鼓励宝宝先随意地玩一玩毛毛虫卡片,再提示宝宝将两张卡片的一端对齐、重叠比一比。
2.可鼓励宝宝与同伴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习将平面小鱼贴在作业纸空白处。
2.在教师示范及自我语言提示下,学习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学习使用糨糊等粘贴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过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净。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鱼缸轮廓的作业单,用各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的鱼。(每名幼儿3—4张。)。
2.教师教具作业单和各种形状的鱼卡片,内容同幼儿学具,放大2——3倍。
3.糨糊、抹布,每组两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谁来了)。
(2)出示教具作业单。(小鱼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
(3)教师介绍小鱼的家。
(4)幼儿尝试将小鱼送进鱼缸,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5)教师将手松开,引导幼儿发现小鱼会掉下来,并出示糨糊。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活动的玩法和操作规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展示、欣赏作品。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装饰圣诞树。
2、在玩玩、乐乐中体验过圣诞的快乐。活动准备。
1、绘画纸-未装饰的圣诞树。
2、油画棒,水彩笔。
3、图片-圣诞树。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圣诞树。
教师:圣诞树上有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我们这儿也有一棵圣诞树,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它打扮一下,把另一半圣诞树也打扮的一样漂亮。
教师介绍装圣诞树,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
并请小朋友装饰圣诞数。
教师:圣诞树真漂亮,过圣诞节要唱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唱歌迎圣诞。
教师:你们唱的歌可真棒,圣诞老人要给你们礼物啦。
幼儿自由选取礼物,分享礼物。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三
1.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习将平面小鱼贴在作业纸空白处。
2. 在教师示范及自我语言提示下,学习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 学习使用糨糊等粘贴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过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净。
1. 幼儿人手一张画有鱼缸轮廓的作业单,用各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的鱼。(每名幼儿3—4张。)
2. 教师教具作业单和各种形状的鱼卡片,内容同幼儿学具,放大2——3倍。
3. 糨糊、抹布,每组两份。
1. 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 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谁来了)
(2) 出示教具作业单。(小鱼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
(3) 教师介绍小鱼的家。
(4) 幼儿尝试将小鱼送进鱼缸,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5) 教师将手松开,引导幼儿发现小鱼会掉下来,并出示糨糊。
2.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活动的玩法和操作规则。
3.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 展示、欣赏作品。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四
1、喜欢参与装饰圣诞树。
2、在玩玩、乐乐中体验过圣诞的快乐。
1、绘画纸―未装饰的圣诞树
2、油画棒,水彩笔。
3、图片―圣诞树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圣诞树。
教师:圣诞树上有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我们这儿也有一棵圣诞树,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它打扮一下,
把另一半圣诞树也打扮的一样漂亮。
教师介绍装圣诞树,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
并请小朋友装饰圣诞数。
教师:圣诞树真漂亮,过圣诞节要唱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唱歌迎圣诞。
教师:你们唱的歌可真棒,圣诞老人要给你们礼物啦。
幼儿自由选取礼物,分享礼物。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五
1。学习做糖葫芦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葫芦)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糖葫芦就做好了。(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目标2)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
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六
教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对于孩子们来讲,是最棒的动手能力体验,那么,孩子们就用橡皮泥开始今天的手工制作吧。
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
西瓜。
红色、绿色、白色的橡皮泥。
1。将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大的.圆球;
2。切好的西瓜,是成刀型,所以,我们将就红色的圆球捏成一个刀型吧;
3。再将绿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状;
4。将绿色橡皮泥搓长,两头搓细一点;
5。将绿色的橡皮泥捏成薄片,做成西瓜皮;
6。将做好的绿色西瓜皮和西瓜瓤组合到一起,西瓜的雏形就做好了;
7。取白色橡皮泥搓成细长条,将这些长条弄成小的白色颗粒,放到做好的西瓜上,这样生动形象的西瓜就弄好了。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七
教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对于孩子们来讲,是最棒的动手能力体验,那么,孩子们就用橡皮泥开始今天的手工制作吧。
制作目的:
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
制作对象:
西瓜。
制作准备:
红色、绿色、白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将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大的圆球;
2、切好的西瓜,是成刀型,所以,我们将就红色的圆球捏成一个刀型吧;
3、再将绿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状;
4、将绿色橡皮泥搓长,两头搓细一点;
5、将绿色的橡皮泥捏成薄片,做成西瓜皮;
6、做好的绿色西瓜皮和西瓜瓤组合到一起,西瓜的'雏形就做好了;
7、取白色橡皮泥搓成细长条,将这些长条弄成小的白色颗粒,放到做好的西瓜上,这样生动形象的西瓜就弄好了。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八
1、培养制作手工玩具的兴趣。
2、在制作手工玩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锻炼使用剪刀的协调能力,达到手眼并用。
1、剪刀(幼儿人数相等)。
2、香糊(或胶水)。
3、儿歌磁带《小白兔》。
4、幼儿用书《创意手工第十七课》。
5、湿毛巾。
一、通过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情景导入
播放儿歌磁带《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爱吃菜,奔奔跳跳真可爱)。幼儿随音乐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提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小兔子?为什么喜欢?
想不想得到一只小兔子?小兔最喜欢吃什么?
3、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来制作小兔子吃萝卜的玩具,希望小朋友们认真做,看谁做得最好。
二、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先用剪刀沿图的边线分别剪下小兔、草丛、萝卜;
2、再将表示挖空,表示涂上胶水并于图之间粘贴;
3、其次对折并粘小兔身体,将小兔底部的红色部分向外折;
4、再次把青草图卷成圆筒,将小兔身体粘贴在青草圆筒上;
5、然后把剪下的红萝卜,对折粘贴后剪开黑线;
6、最后把萝卜插到小兔胳膊处适当的位置同,“小兔吃萝卜”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
1、幼儿制作,教师提醒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不要用剪刀对着伙伴(或对着自己)的身体。
2、重点提示剪小兔身体时注意弧线拐弯的地方,注意不要剪断。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挖空。
4、提醒幼儿对折,粘贴时要工整对齐。
四、检查评价作品
1、挑选几件制作较好的作品进行评讲。
2、鼓励手工精巧的幼儿。
五、展示作品
把作品展示在手工区供幼儿欣赏学习。
活动延伸:
再次播放磁带《小白兔》,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感受成功的快乐。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九
1.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学习将平面小鱼贴在作业纸空白处。
2.在教师示范及语言提示下,学习用食指蘸少量糨糊。
3.学习使用糨糊等粘贴材料,知道不用手抓糨糊,手指用过糨糊后要在抹布上擦干净。
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鱼缸轮廓的作业单,用各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的鱼。(每名幼儿3—4张。)。
2.教师教具作业单和各种形状的鱼卡片,内容同幼儿学具,放大2——3倍。
3.糨糊、抹布,每组两份。
1.出示操作材料,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彩色瀣地卡片。(看,谁来了)。
(2)出示教具作业单。(小鱼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
(3)教师介绍小鱼的家。
(4)幼儿尝试将小鱼送进鱼缸,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含义。
(5)教师将手松开,引导幼儿发现小鱼会掉下来,并出示糨糊。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活动的玩法和操作规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糨糊不要抹的太多)。
4.展示、欣赏作品。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序的方法。
3.懂得并感受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1.ppt《小刺猬的项链》。
2.排序练习操作纸人手一份。
3.彩色珠子图片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第一次来到我们中二班,和中二班的宝贝做朋友,我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在听故事之前,咱们先要认识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小动物,是谁啊?(真棒,老师只说了一个信息,你们就猜出来是小刺猬了。)到底是不是小刺猬呢?1.出示小刺猬的封面图片。
教师: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拉亚。
二、讲故事,寻找规律。
(一)欣赏绘本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出示相应的ppt图片。
(播放音乐)教师:小刺猬拉亚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他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交朋友的小刺猬。可是,有一件事情总是让他非常得烦恼,因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总是害怕被他身上的刺扎伤,所以,经常离他远远的。每天,小刺猬拉亚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去果园里摘果子;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用晚餐。拉亚的日子过得好孤单呀,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可是,有一天拉亚从果园里找来了许多小豆子。
(二)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引出排序内容。
提问:
1.出示第五页图片。你们看看,这些豆子长得怎么样呢?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幼儿观察豆子,引导其说出颜色的区别)。
2.师:小刺猬看着这些豆子,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好主意:(放录音)对了,我可以用这些红豆子和绿豆子做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师:拉亚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要用这些美丽的豆子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拉亚的手非常巧,他穿呀穿呀,一条项链穿好了,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你能把这美丽的秘密告诉大家吗?美在哪里?(一个红一个绿)。
5.师:小刺猬的项链是按照颜色一个红一个绿排列的,我们大声的把这美丽的`秘密说出来好吗?(一个红一个绿)(你们很棒,一下子就发现了拉亚项链里颜色的秘密。)。
6.师:拉亚很高兴,他戴着这条美丽的项链,开开心心地出门了。你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见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它们心里怎么想呢?哪里可以看出它们开心?(笑了)。
7.这个像云朵一样的东西就是它们心里的想法,小动物们在想:好漂亮呀,我也想要。它们都想拥有一条这样的项链。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还要跟他一起学穿项链,非常高兴,它说:(录音)走,我们去捡豆子吧,可以做出美丽的项链哦。
8.小动物们捡来了很多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豆子穿成了项链。小兔子第一个穿好了一条项链,谁来说说小兔子项链里美丽的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原来小兔子的项链是按照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的规律来排列的。一起来说一遍。
9.小兔的项链可真美啊,小兔很开心,可是旁边的小猴可着急了,为什么呢?(小猴没穿完)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的,你们愿意吗?要帮小猴穿完项链,我们要先看看小猴项链的秘密是什么?(两个绿色一个红色)原来小猴的项链是按照两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来排列的。小猴项链里也有一个秘密,我们继续帮他穿下去吧。(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
三、幼儿操作,巩固排序。
小动物们有要(于:博文学习网:中班美术小刺猬教案)求的哦,小动物希望他们的项链里像小兔、小猴一样也有美丽的秘密。穿完了以后别忘了告诉小动物,你穿的项链里有个什么样的秘密。
2.自由操作:未完成的项链。(播放音乐)教师来回指导。
3.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穿的项链的美丽的秘密,对于穿错的进行修改。四、参加森林舞会,活动结束。
教师:天黑了,我们回家吧!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一
1、分给人手一个自制拖拉玩具。
2、交代玩具名称,幼儿学说。
3、幼儿分散玩玩具。
4、教师简单小结。
二、晨间谈话:
话题:“我是快乐的好宝宝”
目标:教育幼儿懂得要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做个快乐的好宝宝。
三、早操:
1、做操时愿意跟着磁带念儿歌,情绪愉快。
2、体验大家一起做操的乐趣。
四、科学活动:瓶宝宝渴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探索感受到,运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瓶子进水。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及幼儿人手一个透明的软制塑料瓶子。
2、六只装了水的大脚盆(每个脚盆周围放4个瓶子)。
3、瓶盖人手一个(第二次探索前放入盆中)。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教师以瓶宝宝的口吻引出:“我是瓶宝宝,天气真热,我口渴的厉害,谁来帮我喝些水?”
2、请一名幼儿尝试给瓶宝宝喝水。
(二)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瓶宝宝,他们也口渴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喝水吗?”
“走过去时要小心,不要踢倒了瓶宝宝。”
“一会儿请告诉大家,你的瓶宝宝是怎样喝水的。”
2、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教师参与活动中)。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引导。
师:“现在瓶宝宝喝好了水,要浮在水上玩一会儿了,小朋友回到位置休息一下吧!”
(2)师:“你们的瓶宝宝喝到水了吗?”“你是怎么帮瓶宝宝的?”
(3)幼儿自由发言。(指导幼儿注意词的运用)。
3、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教师参与活动中)。
(1)师:“瓶宝宝玩了一会儿,又要喝水了。不过这次它要站在水里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瓶盖,想想看怎样利用瓶盖让瓶宝宝站着喝到水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引导。
(3)幼儿自由发言、演示。
4、同瓶宝宝做游戏。
(1)师:“瓶宝宝喝好了水,要和大家做游戏”(教师演示瓶宝宝在水上打滚、在水上跳舞等动作)。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玩法(如瓶宝宝吐泡泡、钻入水中游泳等)。
(三)结束活动。
1、师:“芽芽1班的小朋友帮瓶宝宝喝好了水还跟他们做了游戏,瓶宝宝很高兴。他们也想去帮助别人,我们带着他们到外面去给小草小花喝水好吗?”
2、带幼儿手拿瓶宝宝出教室,结束活动。
活动内容:
一、社会能力:趣味点名。
目的:
1、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2、初步掌握点名的形式与要求。
过程:
1、两位教师演示点名形式。
2、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好要学什么小动物的叫声。
3、趣味点名:老师点到哪个宝宝,哪个宝宝就起立学小动物叫三声。
老师和爸爸妈妈给予鼓励。
4、其余宝宝拍手鼓掌。
指导要点:父母鼓励宝宝声音要响亮。
二、倾听理解能力:亲子阅读。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宝宝安静倾听故事的习惯。
2、学会正确阅读图书的方法。
3、亲子关系。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宝宝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图书,述故事的题目。
2、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听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3、请宝宝说说故事里有谁。
4、宝宝按次序到老师手里领取小图书,和爸爸妈妈一起看。
指导要点:1、提醒宝宝要一页一页有序翻书。
2、教育宝宝懂得爱惜图书。
三、入厕、洗手、喝牛奶、吃点心。
提醒宝宝学会排队入厕、洗手、取牛奶点心。
四、操作能力:漂亮的项链。
游戏目标:
发展宝宝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游戏准备:
彩色小圆片、彩线。
游戏过程:
1、教师出示已经穿好的项链,引发宝宝自己动手的欲望。
2、教师示范制作的方法并提出要求。
(1)左手拿着圆片,右手拿着彩线,眼睛看好圆片的洞穿。
(2)请家长鼓励宝宝大胆的自己穿。
(3)要求手拿着彩线的位置要合适。
3、完成后,展示作品,使宝宝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游戏指导:家长在活动中多鼓励宝宝,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二
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和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蒙台梭利认为:“要帮助幼儿发展,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使其能自由发展的环境。”而丰富有趣的物质环境,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正是区域游戏的特色所在,它能较好地帮助婴幼儿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运动获得经验,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从开始,以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现代游戏理论为指导,把托班区域游戏作为研究核心,在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教师的介入指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一、探索托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法物质环境的创设包括游戏的场地、时间;材料的投放和管理等,我们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制订目标,科学设计和规划游戏区域。
根据全面发展的原则,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园部游戏总目标,在分析2―3岁幼儿好模仿、好重复、好新奇、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深受幼儿喜爱的八大游戏区(见下表)。
丰富的区域游戏,为婴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动静分开,合理分隔游戏区域,避免了活动时的相互干扰,也较好地发挥了优化环境的功能。2.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适宜的游戏材料是婴幼儿进行游戏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实践中我们发现,橡皮泥、多变的结构玩具深受婴幼儿青睐。原因是这类玩具能随孩子的心愿千变万化,为他们提供创造、想象的广阔天地。而有些教师精心制作的材料,如插鱼鳞、扣果子等,虽然一开始婴幼儿都很喜欢,但因这类材料玩法单一,缺少变化,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不想再玩了。为此,在后来的游戏材料开发中,我们从趣味性、多变性出发,研制了“配对”、“布包包接龙”、“随意贴”等一批游戏材料,受到了孩子的欢迎。同时在材料选用上,我们倾向于使用自然型材料,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并严格把关,以保证游戏材料的安全、卫生。3.优化材料的投放与管理。原先在组织婴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我们往往将多种游戏材料一次性投放,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只是蜻蜓点水地玩这玩那,或者手里拿了一大堆,结果什么也没玩成。为此,我们通过“投放―观察―反思与调整一再投放一再观察一再反思与调整”这一不断循环的摸索,使游戏材料的投放与管理日趋完善。遵循“少品种多数量、渐投放常更新”的原则。当婴幼儿玩熟几种材料后,再逐步增添新材料;当婴幼儿玩腻了某种材料时,教师就将这些材料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婴幼儿又会觉得新鲜好玩了。同时,注意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婴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在管理上,我们积极营造宽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保证婴幼儿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区域游戏时间,允许他们自主取放、自由组合材料。二、探索托班区域游戏的指导原则和策略为提高教师对托班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我们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明确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主要包括:(1)尊重婴幼儿的游戏权,不限定婴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支持婴幼儿的游戏;(3)凡是婴幼儿能做、能想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自己想;(4)给婴幼儿留有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尝试错误;(5)多观察,少干预,多隐性指导,少显性指导。2.明确在游戏中研究观察的角度。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观察要点。这些观察要点主要包括:婴幼儿最乐意参加的活动是什么?此时他们的兴趣是什么?他们在谈论什么?对材料有色、形方面的选择吗?作品的表现力如何?他们交往的主动性如何?更多的是接纳别人还是排斥别人?能将别人的行为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吗?碰到问题后的态度和解决方法如何?他们发展了哪些情节,深入程度如何?对婴幼儿游戏的观察,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和丰富婴幼儿游戏的前提。区域活动时,我们要求教师边观察边记录,不断反思和调整方案,及时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婴幼儿更好的发展。3.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及指导策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婴幼儿的游戏过程和能力,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婴幼儿的游戏,避免他们操作探索的盲目性。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婴幼儿遇到下列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介入并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1)当他们发生冲突或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要适度介入,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2)当他们游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教师要引人一些变化,暗示他们模仿、丰富、充实游戏的情节;(3)当他们努力后失败或游离于游戏之外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一起玩;(4)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这对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5)当他们能力差异悬殊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搭配结对游戏;(6)当他们缺少材料或对材料感到困惑、使用方法没有突破时,教师可采取增添、设疑、提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活动。三、寻求建立托班游戏常规的策略区域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相应的.规则。但游戏常规的建立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婴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我们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进出区域的小脚丫图形、物品归放点的标记等贴在醒目处,让规则既具体又直观。2-3岁的孩子都乐意和老师一起收归游戏后的玩具材料。有了标记,幼儿不仅会归放玩具,还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四、研究婴幼儿游戏经验的开发策略婴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提升他们区域游戏水平的重要条件。为此,在研究中我们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来丰富他们的游戏经验。1.游戏讲评。游戏结束时的讲评交流活动是拓展婴幼儿游戏经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将讲评活动定位在分享快乐、介绍玩法、借鉴和扩展经验上,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婴幼儿对零星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当然,讲评也可以随时穿插在婴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将指导与讲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实地体验。我们经常利用春游、秋游、节日活动、外出散步、参观等机会,引导婴幼儿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丰富游戏经验。3.混龄儿活动。爱模仿是婴幼儿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经常开展“大带小、小学大”的区域活动,让他们通过模仿,习得别人的游戏经验。4.利用家庭资源。我们经常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园联系卡8等多种渠道,指导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走亲访友、庆贺婚礼、祝贺生日等活动,为区域活动做好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三
1、学习用粘贴的方法把杯子装饰成狮子。
2、体验自我动手操作装饰的欢乐。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本事和设计本事、审美本事。
纸浆等。
导入—演示—操作—欣赏。
(一)导入。
幼:娃娃、水杯,小花篮。
师:那你们想不想明白,教师能把纸浆杯子变成什么幼:想。
师:看,这是谁啊幼:是狮子,真漂亮。
师:其实啊,杯子能够变成很多的小动物的,今日啊。教师就教小朋友制作大狮子。
(二)演示。
我们先用黑色的即时贴剪两只眼睛贴上去,然后再用金黄色的即时贴剪两个三角形作狮子的'眼珠子。用红色的长圆形作狮子的大鼻子。用即时贴剪成弯弯的红色的嘴巴,嘴巴上头的胡须用欢色的。最终,做狮子的头发,我们用桔黄色的剪成一丝一丝的,粘满他的头,粘得多一点,我们看,一头大狮子制作好了。
(三)操作。
师:你们也来尝试着做一只可爱的大狮子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帮忙。
(四)欣赏。
师: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吗我发现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厉害啊。做的大狮子可真漂亮啊,我们一齐来看一看,看看谁制作的最好呢,下次教师教小朋友制作另一个小动物。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清楚讲述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猛扑、急忙、夸奖等词语。
3、懂得同伴之间遇事要互相关心帮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意。(用纸挡住大灰狼)“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大灰狼想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大灰狼想吃小猪?”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清楚地讲述。“发生了什么事?小鸟在喊什么?大灰狼正在干什么?”
(3)理解“猛扑”一词,教师运用作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这时候,小猪感觉怎样?它会怎么做?”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怎样营救小猪的方法。“小猪会不会被大灰浪吃掉?谁会帮助小猪?用什么方法?让们看看小猪到底有没有得救?”(帮助幼儿理解急忙)。
(5)同时出示图三、图四:“大灰浪吃掉小动物了吗?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小猪的?最后大家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小刺猬真勇敢。?”(帮助幼儿理解夸奖一词)。
2、结伴讲述,共同分享。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教师巡回聆听,适时指导。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自主讨论,大胆表现:
(2)幼儿自主讨论后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五
小刺猬(小班美术:短线条)。
:1.通过故事引出小刺猬的特征,初步了解小刺猬的刺。
2.能够初步学会用短线条表现刺猬的刺,并且是从刺猬的身上往外长。
3.体验为小刺猬添刺的快乐,逐步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准备:自制刺猬手偶一个,电子故事大书《会走路的水果树》,
身上有刺的刺猬大图一张,身上无刺的刺猬大图一张,
身上无刺的刺猬图人手一张,小红苹果人手2个,蜡笔人手一盒。
(一)出示刺猬手偶,并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手偶):“这是谁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2)教师用电子大书给幼儿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会走路的水果树》,
(二)出示两种不同的刺猬,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示范画。
(1)教师(出示有刺的刺猬大图):“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刺猬,他身上有许多什么啊?”
不同啊?它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帮他添上美丽的刺吧!”
(3)教师边念儿歌讲解边在黑板示范画。
(许多、从身上长出来、尖尖的、短短的、一点一点的画。)。
(4)教师带领幼儿徒手画刺,并念儿歌。
(5)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尝试画。
(三)幼儿操作,自己给刺猬添刺,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1)教师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要给刺猬把刺添满,并且刺。
要从刺猬的身上长出来(从下往上画),短短的。
(2)教师:“那让我们一起给小刺猬添上美丽的刺吧!”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纠正幼儿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四)欣赏幼儿作品,教师小结。
(1)教师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对画作评讲和小结。
(2)教师将小红苹果贴在幼儿的画作上当做鼓励。
教师:“小朋友们给刺猬添上的刺都很漂亮,小刺猬们很开心,他要奖励小朋友们,现。
在就给每位小朋友的刺猬身上都贴上红红的苹果。”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六
1.每位孩子带上一个香皂盒。
2.事先在盒子上扎好若干棉签棍大小的孔。
3.每桌三盘颜料,棉签若干,抹布一块。
一、出示做好的小刺猬,请宝宝观察,激发宝宝想为小刺猬制作花花衣的愿望。
二、示范花花衣的制作方法:先用棉签蘸一下颜料,然后用没蘸颜料的那头插进纸盒的小洞洞里,把纸盒装饰成一只小刺猬。
三、请宝宝尝试制作,观察宝宝的表现并适时指导。
1.知道宝宝蘸颜料后,将没有颜料的一头插进纸盒里。
2.引导宝宝观察纸盒上的洞洞,在有孔的地方插。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七
发展手的灵活性。
米粒、橡皮泥、火柴。
一、老师出示已做好的刺猬,请宝宝观察。
老师:"宝宝,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啊。它呀可是老师做的呢,你们想不想做啊!"。
二、出示做刺猬的材料,演示做法。
1、出示材料米粒、橡皮泥、火柴并一一做介绍。
2、将橡皮泥捏软,搓成椭圆。
3、在椭圆上插上火柴(均匀分布)。
4、在椭圆的一端嵌上米粒当刺猬的眼睛。
三、老师分发做刺猬的材料,让宝宝来做老师在做指导。
四、老师将宝宝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赏。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八
制作目的:
学习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制作对象:
八爪鱼。
制作准备:
红色、白色、黑色橡皮泥、剪刀。
制作过程:
1.取一坨红色的橡皮泥;
2.将这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
3.将这个红色的橡皮泥球,压扁,做成饼状;
5.再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成八爪鱼的眼睛,给八爪鱼安装上吧,这样八爪鱼就做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八爪鱼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方法,根据上面的这些提示,孩子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吧,看看谁做得最好。
最新托班手工教案小刺猬(优质19篇)篇十九
1、欣赏故事,感知刺猬的特征以及秋天的特征和秋天的水果。
2、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述,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看法。
3、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1、认识苹果、梨子等水果;
2、课件;
3、图片、黑板一块。
(一)提问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哪些水果呀?(小结:宝宝们喜欢吃的水果可真多)。
(小结:果园里的水果真多,有苹果、梨子、桃子、樱桃,小朋友想不想去果园里采水果啊?有一个小动物也想去果园里采水果给它的宝宝吃,小朋友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教师出示图片(刺猬妈妈):刺猬妈妈是怎么样子的?
(二)采用边看图边提问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
师:今天,刺猬妈妈要到果园里去为它的宝宝采水果吃,让我们们来看看(出示图片)。
师:刺猬妈妈走啊走,走到了哪棵树下啊?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扑通,一只苹果掉下来)刺猬妈妈吓了一大跳,哈哈,刺猬妈妈接住了这个苹果。
师:刺猬妈妈继续往前走,它走到了哪棵树下?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扑通,一只梨子掉了下来)正好掉在刺猬妈妈的背上。
师:现在刺猬妈妈身上长满了各种水果,小朋友觉得刺猬妈妈现在像什么呢?(会走路的水果树)。
师:现在刺猬妈妈可开心了,它背着各种水果要带回家给它的宝宝吃呢,小刺猬在家门口等妈妈回来,咦!小刺猬看见一棵会走路的水果树,小朋友这棵会走路的'水果树是谁啊?(刺猬妈妈)。
(三)带领幼儿看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刺猬看到刺猬妈妈可开心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想不想再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刺猬妈妈采水果》,让我们竖起小耳朵听老师再讲一遍吧。(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表演游戏。
教师请全体幼儿学刺猬妈妈的动作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