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一种针对中班学生的教学计划,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我想我们需要一份中班教案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吧。这些中班教案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希望能够给你的教学带来启示。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一
我们的家乡是个历史文化名镇,在开展"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了有关家乡的信息、图片等资料,通过展示、交流,丰富了见识.也引起了出去走走、看看的强烈愿望。正值幼儿园组织春游活动,"到哪儿去春游?""哪儿近?哪儿远?"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幼儿新的.探究问题。为了引导幼儿的探究操作,给幼儿提供合作、思考、表达、记录的机会和空间,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1.学习用小棒、纸片、管子等工具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学习合作记录测量结果,比较不同景点间距离的远近。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1.每组一份记录表,表上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一致。(如图一)。
2.每组一张地图,在幼儿园和六个景点贴上相关标记。(如图二)。
3.长短不同的管子、小棒、纸片,《郊游》音乐。
一、播放《郊游》音乐,引出活动内容。
1.幼儿跟着录音唱歌曲《郊游》。
3.根据幼儿回答,贴上有关标记,如雨花胜境、启园,等等。
二、学习在地图上测量本幼儿园到各景点的直线距离第一环节,认识测量工具,在分组合作中学习测量方法.并了解记录方法。
1.教师导语: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幼儿园到这些景点有多远呢?
2.教师出示测量工具:小棒、纸片、管子,提出测量要求:以幼儿园为起点,先测量同一条路线。
3.幼儿分组测量。教师了解幼儿合作和利用工具测量的具体情况,同时有目的指导幼儿在测量时注意"首尾相接"。
设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测的?用了几个?根据幼儿回答,耖师在记录表内记录相应的符号。
(反思: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清楚地看到记录方法。虽然三种工具的长度不同.但是同种工具测量的结果应是相同的。若幼儿有异议,就请幼儿演示,集体验证,从而强调测量时要注意首尾相接。)第二环节。幼儿自由测量幼儿园到各景点的直线距离.并记录。
1.教师导语:我们用刚才的测量方法,再来测测幼儿园到其他各景点的距离,好吗?测好一条线路要请一位代表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2.幼儿分组测量并记录。
2.教师小结,鼓励幼儿活动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距离。
(反思: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更好地认识周围环境。)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提供东山不同景点的标记,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工具测量、记录。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二
1、知道排队的好处,能遵守排队的要求。
2、能积极发言解决排队时所遇到的问题。
让儿童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
1、儿童的春游照片;
2、小鸭去春游的情景图;
3、排队标志。
1、展示儿童排队去春游的照片,小朋友们春游很开心,为什么呢?
2、讨论“小鸭去春游”情景图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小结:原来排队可以避免危险发生,让很多人想做的事,在不出危险的情况下,很快的做好。
二、引入生活和实践。
1、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如:上下楼梯,上下公交车等。
2、给需要排队的地方做标记,如:图书角,厕所等。
3、比比看“谁是排队小明星”。
延伸活动:
将“谁是排队小明星”防入到生活中去,巩固孩子们的遵守规则排队的意识。
1、孩子们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在师生互动上,孩子还是比较有兴趣,这次活动中,我准备的不够充分,应该准备幼儿在生活中不遵守排队规则的录像,这样孩子看了会切合实际,语言上在精练些。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三
1、知道排队的好处,能遵守排队的要求。
2、能积极发言解决排队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让儿童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
1、儿童的春游照片;。
3、排队标志。
1、展示儿童排队去春游的照片,小朋友们春游很开心,为什么呢?
2、讨论“小鸭去春游”情景图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小结:原来排队可以避免危险发生,让很多人想做的事,在不出危险的情况下,很快的做好。
二、引入生活和实践。
1、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如:上下楼梯,上下公交车等。
2、给需要排队的地方做标记,如:图书角,厕所等。
3、比比看“谁是排队小明星”。
延伸活动:
将“谁是排队小明星”防入到生活中去,巩固孩子们的遵守规则排队的意识。
1、孩子们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在师生互动上,孩子还是比较有兴趣,这次活动中,我准备的不够充分,应该准备幼儿在生活中不遵守排队规则的录像,这样孩子看了会切合实际,语言上在精练些。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四
近一段时问,幼儿园的孩子感冒的很多,有的家庭甚至不再送幼儿来,我向家长和孩子们询问不来园的原因,他们告诉我感冒了,怕传染。看到家长们对感冒的认识抱有恐慌的态度并影响着身边的孩子,我设计了“关于预防感冒”的系列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家长和孩们客观地认识感冒,减少对感冒的恐慌,并引导家长积极预防感冒。
1、通过讨论和观看课件了解感冒的症状
2、学习诗歌《感冒拜拜》帮助幼儿记忆预防感冒的方法
3、会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让幼儿园里的伙伴和家长了解感冒的`预防方法,感受、体验关心他人的自豪感。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于感冒图片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冒症状
幼儿:会发烧、流鼻涕、咳嗽。
教师:小朋友都说了自己感冒的症状,小朋友请看图片看看老师整理的感冒的症状。
幼儿:头痛
幼儿:发烧
幼儿:浑身酸痛,流鼻涕
教师:还有呕吐,寒战
教师小结:我们感冒会有很多症状头痛,发烧,咳嗽,浑身酸痛,流鼻涕、呕吐,寒战等很多症状。
2、讨论:感冒了怎么办?
幼儿:打针
幼儿:去医院
幼儿:吃感冒药
幼儿:有梨
教师:这是冰糖雪梨,可以止咳润肺,小朋友感冒了可以让妈妈给你们做,可以治咳嗽
幼儿:哦,我奶奶给我做过,我吃过
教师:图片中有什么?
幼儿:一个小孩披着被子
教师:对,这是加强保暖多出汗,感冒就好了
小结:感冒了,除了吃药打针还可以用健康的方法比如:吃冰糖雪梨,加强保暖多出汗
3、教师:预防感冒很重要,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幼儿:多喝水,多锻炼
幼儿:多吃水果幼儿:戴口罩
教师: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预防感冒的好方法,老师也整理一些
预防感冒的方法,请看图片
幼儿:小孩戴帽子
教师:对,小朋友要注意保暖
幼儿:要洗手
教师:对要勤洗手,要有正确地洗手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洗洗手吧!挽起小袖子,手心手背搓一搓,把小手洗干净,吃东西就不会吃到细菌病毒。
幼儿:还有大蒜
教师:小朋友可以吃大蒜,大蒜可以杀菌
幼儿:想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首预防感冒的诗歌我们一起学一下吧
感冒拜拜
哎呀呀,感冒了,真呀真难受!
预防感冒很重要,大家要知道!
多吃水果和蔬菜,还有大葱和大蒜,
多运动,多喝水,常通风,勤洗手注意保暖,戴口罩。
我和感冒说拜拜。
教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这首儿歌,可以教给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
妹妹们,让他们学会预防感冒,让我们一起和感冒说拜拜
幼儿绘制感冒预防卡,和老师一起拍摄洗手照片等。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五
1.愿意拉着自制玩具在户外走走、跑跑,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
2.初步学会边看边讲述,并向"小狗"介绍园中植物、花朵。
3.在拖拖、拉拉、走走、跑跑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已请每位幼儿回家自制一个玩具"拖拉小狗"(方法:将易拉罐洗净,在瓶口和底部各钻一洞,用绳子穿过。在易拉罐中放黄豆或小石子,幼儿一手拉住绳子易拉罐向前滚动发出响声)春天的风景画。
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进行此活动。
启发谈话-引出玩具-欣赏介绍-去春游。
(一)启发谈话。
1.出示一张春天的风景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看,这里的风景美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二)引出玩具。
1.春天到了,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啊。你们想出去春游吗?
2.你们听,谁叫起来了?(小狗:汪汪汪,我也想去,我也想去。)。
3.谁也想去呀?那我们一起带小狗去好吗?
(三)欣赏介绍。
1.引导幼儿边欣赏风景边向小狗介绍自己看到的事物。
3.老师示范向小狗介绍春天里的小草小花。
4.请个别幼儿拉着小狗做介绍,并集体学说。
1.将拖拉小狗分给每位幼儿,集体出去春游。
3.我们出发了,可是到达那里还很远呢,让我们跑步前进吧。
4.哎呀,跑累了,小狗也跑不动了你们瞧,它很累了,我们先不要跑了,拉着小狗慢慢走走吧。
5.到达目的地,让幼儿在园内自由地走走、跑跑。并引导幼儿向小狗介绍园内的景物。
通过活动的不断进行,感觉自己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于是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把这节课上好呢,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我对此教案进行了修改,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相信自己!加油!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六
1、知道春天是一个大好时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开阔视野了解春游的去处,需做哪些准备?知道注意事项。
3、学做小主人,参与春游活动的设计与准备。激发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4、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和同学交流,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说话水平。
2、提高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一、感知春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
师:听完这首欢快的歌曲,此时此刻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什么季节?生:春天。
师:那么谁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我们的春天呢?
生: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师:是啊,正如你们口中所说的,我们的春天是多么的美丽啊,让老师不禁有了个想法,真想去春游啊!想亲自去领略这美丽的春光。大家想不想去呢?生:想。
师:今天咱们的口语交际内容就是《走,我们去春游》。(板书:走,我们去春游)。
(ppt播放口语交际课的要求)生:能。
生:敬亭山、洞庭湖、江南、桂林山水、双龙洞、天山。
师:刚才同学们罗列的这些地方啊虽然风景优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远,并不适合作为咱们春游的去处,但大家也不要感到遗憾,其实只要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看到在我们的周围一样有着别具一格的美景。不信咱们一起来看看。
(ppt播放也迷离广场、滨河公园、野果林、红柳、郊外美景)。
师:看了这么多咱们身边的美景一定有一处是你想要去的,既然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想去的地方,如果要去那里春游,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生:确定时间,带足够的食物、遮阳帽、雨伞、手电筒。师:大家考虑的真周全啊,相信你们你定能在春游活动中度过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模拟情境。
师:虽说春天是美丽的,春游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可是现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并不敢让大家去春游,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安全问题。
(教师扮演校长,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说出春游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活动分工、注意事项等,并且指导学生规范表达。)。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春游确实能给你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我再三考虑之后呢,还有一点要求,你们如果能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合理的春游活动方案,我就同意你们的春游活动。
2、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师:为了咱们能顺利的出游,我们得设计出最好的方案,相信校长一定会同意的!大家有信心吗?生:有。
师:同学们的手中都有一张表格,按照大家刚才的考虑到的方面,老师帮你们绘制了一张春游活动计划表,具体讨论交流的事项已经逐一罗列在这张表格当中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围绕上述话题展开讨论。
师:下面老师将同学们分为8个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本组的春游方案,由小组代表陈述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再从每组中随即选取一位学生作为评审员,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ppt出示此环节的要求:小组的每位成员,注意倾听对方的意见,补充自己的看法,说话时要有礼貌,听话时要看着对方,面带微笑。小组内充分讨论,集中组内所有人的意见,完成手中的表格。)(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3、选出最佳方案,请校长批示。
校长(老师扮演):你们的活动方案我看了,我同意你们去春游,建议你们请家长参与活动,有了家长的帮助,我相信你们在这次春游中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祝你们成功!
三、布置作业。
回家后向家长汇报活动方案,征求家长意见及是否同意陪同参加。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七
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人体有不同的部位,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用处。下面这个游戏带领孩子认识自己关节的同时,活动身体的.每个部分,让成长更加健康快乐!
1、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个关节部位。
2、在运动和生活之中保护自己的关节。
3、培养孩子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1、皮球几个、沙包若干、跳板几幅、节奏较欢快的一些音乐磁带。
2、宽敞的教室或室外空地。
3、简单的关节介绍图卡。
1、老师首先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身体比较重要的关节。
2、认识各个关节之后,让孩子简单的进行热身。
3、将孩子分队,每个道具放在桌子前,每队道具不同。
4、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关节的用处或是怎么动的。比如老师“你用的是什么道具?”宝宝“皮球。”老师继续问“那你是怎么玩皮球的?”宝宝回答“用手拍”。老师接着说“用手拍啊?那么老师刚刚说过手部有什么关节呢?”宝宝“某某关节。”
这个活动不止是让孩子认识人体上各种关节,还能让他们认识到,身体需要活动起来,关节起了很大的作用。老师可以在孩子运动的过程中,告诉他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各个关节,从而让身体更加健康。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八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产生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学习、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并知道这是小朋友们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是中班小朋友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并能遵守。
活动准备:
晨间活动时带领幼儿熟悉活动室各区域。
活动过程:
一、比较现在的活动室与以前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1、提问。
师:我们现在是哪个班级的小朋友?班上有哪两位老师?
现在的`教室与小班时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的找找看。
2、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在集体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发现。(请幼儿发言)。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讨论、制定中班幼儿的活动规则。
1、提问:我们到了中班应该怎样活动呢?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幼儿讨论)。
2、教师参与幼儿讨论。
如师:小朋友在玩图书区的时候应该保持安静,摆放整齐,轻轻翻看等。
在进行建构区的时候应该分类摆放,整齐,不乱扔等。
在玩美工区的时候应将废纸放入纸箱,物品放回原处等。
三、启发幼儿思考还应做到些什么。
师: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除了遵守活动规则以外,还应该做到哪些?(幼儿回答)。
教师可引导幼儿从有礼貌、爱劳动、关心同伴等方面讲述。
请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小结:小朋友升入中班了,学习应该比以前更加认真,见到长辈、老师、同伴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而且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完成,还要学着帮老师、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同伴有困难呢,要主动去帮助,做一个能干的孩子。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活动之前,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小班孩子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从让孩子意思到我们和小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中午散步的时候,钟老师是不是带你去楼下了呀?那我们去干什么了呢?
(我们去楼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二、让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自己的变化。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到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
教师小结: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上幼儿园时会哭,我们现在上幼儿园不会哭了,还能够不要爸爸妈妈陪就能够进行活动了。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不会系鞋带,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能够自己的穿脱衣服了。
2、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
1、让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情景。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知道自己升入中班了。应比以前表现的更好、更能干。
师:我们现在已经会做什么了呢?我们怎么样做的呢?(教师举出多种情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已经会很多的事情了。)。
3、教师引导育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大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了,而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因此要给小班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认真学本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了,真正像哥哥姐姐的样子,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十
活动目标:
1、在随乐玩唱的过程中,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尝试创编不同的“盖房子”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歌曲《盖房子》,观察过建筑工人盖房子,玩过盖房子的`建构游戏。
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盖房子》。
3、用牙膏盒做的砖头人手一块,盖房子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教学cd,复习歌曲《盖房子》。
二、调动生活经验,创编盖房子的动作。
--建筑工人叔叔们有什么本领?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盖房子的情景。
--提问:这时在干什么?你能用动作学一学吗?
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创编砌砖、抹墙、盖房顶的动作和造型。教师适时配唱。
--播放教学cd,请幼儿边唱边将创编的动作组合起来完整表现。
三、游戏:盖房子。体验与同伴共同玩唱的快乐。
--教师介绍玩法与规则。
玩法:全体幼儿分为两组,每组一位领头人,其他为建筑工人。建筑工人手拿砖头,跟着领头人的节奏,边唱《盖房子》,边随乐有节奏的沿顺时针的方向依次传递砖头,最后一名建筑工人要将传递的砖头砌起来,盖成房子。唱到最后一个乐句是,停止游戏,欣赏各组盖的房子。
规则: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砖头必须传到下一个的前面。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围成圆圈,各选一个领头人,共同游戏1-2次。
--加快歌曲节奏,再次游戏。
四、在教师逐渐变轻变慢的歌声中放松休息,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十一
1、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形态。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1、气球两个。
2、气球、小鸟、老鹰的胸饰若干。
3、音乐、ppt课件。
一、情景导入:(教师让幼儿观察气球跳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朋友”(出示气球)“气球宝宝最喜欢跳舞了,气球是怎样跳舞的?”牵动气球飘动,或上下、或左右、或转圈,幼儿随气球做模仿动作。
二、听节奏,模仿学习:
1、你们是怎样跳舞的?幼儿听音乐做各种气球跳舞的.动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气球宝宝,气球宝宝来跳舞了”。气球宝宝带上高兴的心情,好看的舞蹈要跳舞了。
总结还有什么好看的动作,如两人拍拍手、抱一抱、转一转等。
2、提问:“气球宝宝开心时从哪里看出来”。气球宝宝开心时又有好朋友来了。(播放课件)小鸟飞来了。请幼儿模仿小鸟飞。
小鸟要与气球一起跳舞。幼儿分两组,一组扮气球,一组扮小鸟,随音乐做动作,小鸟与气球一起跳舞。
3、“听,又有谁来了?”播放音乐,教师提问:“猜猜是谁来了?”之后播放课件:“老鹰”飞来了。提问老鹰来了气球会怎样?(被捉破)。
请幼儿模仿气球被老鹰啄破时是什么样。老师扮老鹰,幼儿扮气球演示一遍,再请一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气球。
“聪明的气球是不会被啄破的,应该怎样做?”提示幼儿老鹰来啄时快飞到凳子上去。
三、分角色,玩游戏,渗透学习: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提示幼儿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老鹰捉气球时,坐回凳子上的气球是不会被捉到的)。
2、幼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玩游戏。
3、深入游戏:“气球跳舞”。听音乐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4、播放音乐和课件,幼儿一起做游戏。(教师指出幼儿游戏中错误的做法)游戏反复进行。
四、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幼儿带着气球回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气球跳舞”的游戏,注意遵守游戏规则。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十二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难点: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呈半圆型;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份;
4、红、绿二色灯各一。
活动过程:
1、倾听、感受音乐。
(1)教师:“猜猜谁来了?”
提问:“汽车开在马路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请幼儿再次倾听音乐,要求听的时候注意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放音乐时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
(3)提问:“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了?红灯亮小汽车要怎么样?”(请小朋友用动作学一学)“什么时候绿灯亮了?绿灯亮了,汽车就可以怎么样了?”
2、学习音乐游戏“开汽车”。
(1)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交待椅子作为车库。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回车库的。
(2)请幼儿跟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听清音乐,心里想好什么音乐,汽车该怎么做。
3、分组游戏。
(1)请男孩为大家表演音乐游戏开汽车,女孩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拍手伴奏。
(2)交换角色,女孩开汽车,男孩拍手伴奏。
(3)幼儿开汽车出活动室。
2023年中班我们去春游教案及反思(专业13篇)篇十三
1、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喜欢探索身体的奥秘。
2、幼儿通过运动感知关节的部位及其作用,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1、课件—心脏、血液循环、关节构造。
2、课件—骨骼挂图。
3、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彩笔若干。
一、谈话导入主题。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讲述。
你玩了什么?
你身体什么地方动了?
2、游戏“画圈圈”。
(1)出示“纸宝宝”,请幼儿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2)用笔在“纸宝宝”的身上圈出会动的部位。
教师巡回指导。
二、引导幼儿体验、探索关节,并感知关节的作用。
1、游戏“动一动”。
(1)教师指“纸宝宝”画圈的部位,同时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2)小结: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有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
所以我们人的身体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
(1)幼儿展开讨论:
是什么能让我们身体部位运动呢?
(2)小结(以手臂为例):原来,手臂除了有皮肤、肌肉之外,里面还有骨骼,
在骨骼与骨骼相连接的能够运动的部位,我们叫它关节。(丰富词:关节)。
三、演示课件,认识关节的构造。
1、引导幼儿观察关节的基本构造。
教师介绍关节的基本构造。
丰富词语:关节窝、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2、找“关节”,请幼儿找找身体上的关节部位。
(1)初步了解关节部位名称:
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2)出示骨骼娃娃,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各关节在人体的位置。
四、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1、教师:我们怎样爱护关节娃娃呢?
2、幼儿讨论。
教育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保护关节,平时多吃钙制食品,给关节补充足够的营业。
五、探索人体中除了关节外还有哪些部位会动?
身体会动真好啊,身体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地方会动,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地方也会动。
因为孩子对关节很生疏,所以我利用有趣图片找到关节,并理解关节的作用,以及怎样去保护关节,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应准备一张人物关节图,这样更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