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示作者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写作形式。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一
自然万物中,有太多声音了。山间流水的叮咚作响;山野麦田的瑟瑟之音;十字路口的刺耳鸣笛;音乐厅里的琴声悠扬……这些声音或美妙清脆,或嘈杂尖厉。
但在我心里,什么都比不上姥姥那——温润活泼的声音。
又是一年除夕,照例来到姥姥家过年。一开门红红火火的姥姥就一把抱住我,亲昵的我都能嗅到她身上清晰的饭菜味。一边搂着一边说:“可算回来了,都等你一年了!”对,这句话就是每年雷打不动的“见面礼”。姥姥的声音有种魔力,宽厚而悠扬,似乎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带着一股慈爱与和蔼,就这样趁我不注意,一下子把我的心房捂暖了。带给我家的慰藉,可靠而温柔。整年的的疲累也沉溺在这样的温情里销声匿迹。
每每听到这声音都是这样的感觉,令人不想动弹,只静静徜徉。像港湾,更像一件柔软厚重的外套将我团团裹住,安然入睡。世界繁杂,与我无关。这好声音,我姥姥全天下独一份的安稳。
姥姥可不是个只会读报做饭的普通老人,而是每天唱歌跳舞,跟着社区四处表演,也算是邻里间的大红人呢。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我在暑假有幸听到一次姥姥的现场演唱。唱的是《高原蓝》,高亢洪亮,富有激情,怕是山间的百灵鸟也要让她三分。若是我捂上眼睛听,定听不出这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所唱。清亮的声音有跳跃的动感,朝气蓬勃的真让人有万物复苏之爽朗。
每每听到这个声音,总是觉得回到以前到处蹦跳的梳两个辫子的那个小女孩,到处唱歌跳舞,从来不畏惧。姥姥也是这样想的吧,不愿安分的当一个家庭主妇,而是乐观开明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年龄,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绊脚石。
瞧,这声音有宽厚、有温润,传递着家的温情;有朝气、有激情,饱含着打破世俗、活出精彩的力量。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二
声音,是人们可以通过耳朵获取到的一种信息,它既可以摧残你,又可以激励你。
我心中有这样一个好声音,既不是天籁之音,也不是地狱之音,但是就他短短的几句话,却打动了我。
乒乓这项运动自小学起,我就很热爱,恨不得每节下课都去练练,然而我的实力始终不那么称心如意。刚开始,我只会基础的发球方式,他也看起来只会这些,殊不知,他只是在适应我,我以为我可以了,开始沾沾自喜,他看出来了,便不再手下留情,我发出去的每一球,他都完美接上并扣杀我,我一下子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所有的信心都化为乌有:原来我的实力是不行。于是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再次向他起了挑战。特地挑了个好天气,我们聚在球桌那儿,三球制定胜负,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回我发球,将球放在桌上,确定无风后,抛起球,迅速地打出一发快球,球如同猎豹一般,狠狠地冲向桌角,形成一条完美的抛物线,他不慌不忙,看准球后,右手一甩,扣在了我旁边,快到让我反应不过来。
再来!第二回还是我发球,这次我不快攻,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发了一发旋转球,他嘴角上扬,胸有成竹,飘飘然地接了这发球,我想一直这么打下去,谁知他放绝招张继科霸王拧,球仿佛一位芭蕾舞者,旋转着来到桌面,看这样,我毫无疑问地又输了。
我汗流浃背,他却连汗珠都没有。我想放弃了。
就这实力,我还以为你能跟我五五开了。嘲讽的声音从对面传来。
我没想跟你五五开,就想知道跟你差多少!再来!
好!
我打起精神,最后一回合,虽然结果仍然是输,但我也从中学到了技术。
也许他并不那么温柔、细心,讲话也是刺刺的,但正是他那嘲讽的语气,次次鼓励我着我、激励着我,他的句句嘲讽声就是我心中的好声音。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三
拨一拨古筝的弦,诵一诵唐诗名篇,听一听评书中的金戈铁马的咆哮,走一走小胡同里的地道家常。这声音,时而委婉,时而激烈,时而咆哮,时而舒畅。
拿起那木头做的二胡,提起那缥缈的琴弦,古风古韵,悠然自得。时而拉得兴起,弹一首《赛马》,铿锵的马蹄,抽打的马鞭,全在这乐曲中显现出来。拿起那刻着龙纹的古筝,不必坐下弹,只是站着拨一拨,仿佛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梅、树、潭、亭的画卷;享受这音乐,就如同在这画卷中散步,伴着悠扬的古筝琴声,身临其境。拨完了弦,那画卷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各处飘摇,迟迟不能散去。
翻开一本黄纸书,用毛线紧紧拴住的纸略微发黄。唐诗宋词元曲谱写在这黄纸上,我敞开胸襟,高声地诵读。听到《静夜思》,便想到了数年未回去的老家故乡;听到《行路难》,就仿佛自己也像诗人李白一样生存在逆境中,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但却又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一举冲破阴霾;听到《过零丁洋》,不禁对爱国诗人文天祥感到无比佩服,“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中国人的骨气!
走到门外散步,忽然听到老人坐在板凳上手握一个老式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是激昂的评书《三国演义》。听到关羽义释曹操,无比佩服关将军的义气;听到蜀魏大交兵,无比担心蜀国将士的输赢;听到诸葛亮二气周公瑾,无比佩服孔明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于是我这个黄发小儿,也一边手拿关公刀,一边去体味“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快意了!
最后,到城内小胡同里转转。只见几个妇女走在那里准备柴米油盐,谈笑风生,乐谈家常。“三斤米!”,“多来点儿油!”,却又是锅碗瓢盆,赤橙黄绿,酸甜苦辣,全都喷将出来。听着锅碗瓢盆相撞,油在锅中嗞啦嗞啦直叫,仿佛小街小巷是一家,亲切和蔼,融洽欢乐。
筝胡笙琵,唐诗宋词,马蹄奔腾,锅碗瓢盆。这声音,有的悦耳动听,也有的激昂奔腾,也有的和蔼亲热。这声音,让我留恋,让我激昂;让我感动,让我快乐。它们在我心中好像扎下了根,久久的,挥之不去,永远的,让我流连忘返。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四
我是一个快乐略带腼腆的小男孩。我非常喜欢阅读,在书的海洋里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小鱼儿。我好希望在知识的沐浴下快快长大!
展望历史的长河,我们随手便能摘得许多的名篇、诗词,古人的伟大发明,保贵的精神食粮。从诗词中,我能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情怀!美妙的诗词一直是我心中最美的“好声音”。
诗词中,有道不尽的豪情壮志;诗词中,有理不尽的思乡之情;诗词中,更有数不尽的愤慨不平……从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多少感人肺腑的感情、撼人心扉的故事呀!
王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打动了多少人!友谊,这个美好的词汇,使得我们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找到最知心的人!
李煜有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体现了一国之君,纠结于儿女情长,无心治理国家,致使国家混乱不堪,,南唐后主,就此断送前程,成为亡国之君。最后,这位原本意气风发的君主,被大宋人活活毒死,读来不免有几分惋惜与悲哀。
一代伟人在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黑暗、腐朽的统治,早已丧失民意,藩入被动状态,解放军连战连捷,攻下南京总统府,又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当十万人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党残部只能在台湾欲哭无泪地反思自己。
这些震撼人心的诗词,正不断激励我们前进。她们,是我心中的“好声音”。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五
“作业写完了吗?”“快出来吃饭。”“多吃点菜,不要光吃那个”“诶……诶,你要去哪?”‘嘭’门重重地颤抖,似在嘲笑着那位一脸怒色,嘴里骂骂咧咧的妇女。
风呼呼吹过,打在脸上似乎格外疼,心中阵阵烦躁。才六月的天,怎么这么冷。“咕---”摸摸瘪瘪的肚子,攥着仅余的零钱推开面馆的门。
“老板,一碗面。”四处打量,桌椅都是普通的木椅,虽说挺干净,但既没有漂亮的装饰,也没有甜美的“欢迎光临”。唔,破破旧旧的,就像个垂暮的老人,一点都不时髦,真煞风景。算了,懒得换了。本来就是阴天的心情瞬间天雷滚滚,黑云漫天。
“面来了。”粗哑的喊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热气腾腾的面条。面上的荷包蛋黄橙橙的,似要溢出来,惹得人馋虫蠢蠢欲动。我匆匆抽出筷子,准备开吃。“等一下哦。”我皱眉,这声音真难听,就好像只“嘎嘎”的公鸭子,还不让我吃面,看我怎么收拾你。是刚才送面的人。他笑意盈盈,似乎丝毫不在意我厌恶的目光,反而抽出一支筷子,轻轻把面上的荷包蛋的蛋黄戳破。瞬间,蛋黄像是被解放的精灵,如河流般急急溢出。‘戳破的蛋黄溢满蛋白后更好吃哦。’他轻轻一笑,“所以,生活中充满快乐,是不是也会更好呢。不要让不开心占据了自己的生活,一个怒气冲冲的人可谁都不喜欢哦。”
记忆中,这把粗哑的声音并不甜美,也没让我成为什么伟人。它只是告诉了我一个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开心会更好;只是让我在面对挫折时,能淡然一笑,坦然受之。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六
有一种声音名为永恒,虽然已经无法听见,但一直烙印在心中。
——题记。
又一个盛夏时节,池塘中绽放着大片的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每当我看到莲花盛开、闻到芬芳的香气,总能想到那一段往事和那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声音。
我小时候,经常在节假日回老家去。那时的我还不怎么懂事,回老家并不是为了看望老人,而是回去玩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追着鸡或猫满院子地跑。
外婆家的院子里一个小池塘,池塘中间伫立着数朵莲花,这是外婆在没事的时候栽种的。每次回家,刚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莲花粉红色的花瓣,那香气仿佛也是粉红色的。外婆家的莲花,与周敦颐笔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丝毫不差。
当时的我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这个概念。每天晚上外婆都会咳嗽个不停,声音也很大。当时的我,竟然不懂“长幼尊卑”地对外婆发脾气:
“别咳嗽了,真烦人!”
每当这时,外婆总是欲言又止,仿佛把刚到嘴边的话生生吞了回去。发完脾气后,我独自一人在夜色下、在院子里冲着摇曳的莲花发呆。那一池的莲花在夜晚由于得不到阳光的呵护而闭合,但闭合的花瓣似乎蕴含着一丝愠怒。
这种事有过很多次,我屡屡因为外婆的咳嗽而发脾气。后来由于父母工作的需求,我就很长时间也没有回过老家了。
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一个莲花盛开的夏天,外婆永远地走了,我再也不会被咳嗽声所烦扰,也再也见不到外婆了。外婆走的那天,院子里的莲花仿佛也黯淡了颜色,我也似乎长大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一种声音,名为永恒,在记忆深处,难以忘怀。那是外婆一声声的咳嗽,那是外婆对我的殷殷叮咛……外婆的声音在匆匆的岁月里,伴随着我渐渐长大。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七
世间很烦乱,所以,偶尔,我会闭上眼睛,放慢呼吸,忽视脑中杂如线团的思绪,侧耳,只听得心中有一个又一个声音,向我倾述世间之理。
云卷云舒——轻柔。
不时抬头,遥望天边的云朵,那是绣在深蓝天幕上的茧丝,还是冬季哪个调皮小孩砸上去的雪球?只听得云用她那轻柔的声音说:“我是云,也是雨,也可以化成雪.水.雾,我无处不在,因为我善于变化;做人也要这样,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善于以多路线解决,才能成功,不懂得变通的人太死板,反而不好。”
天上的云随着风的吹动变幻着形态,倾心去听,似乎还能听得云一卷一舒中发出的细微声响;做人要善于变通,我将云的话,和着那轻柔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烛火跳动——急促。
停电的莫晚,我点上了一只蜡烛,细小的“噼啪”声传入耳中,火急促地燃烧,我不禁叹道:“蜡烛的一生如此短暂,可悲。”烛火轻轻的跳动,蜡烛用它那清脆的声音,自豪地说道:“可悲?才不会呢!我的一生虽短,但我却也用那小小烛火,为那需要的人驱散黑暗,做人也要这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私的奉献之中!”
烛火依然在烧,我则陷入了沉思,人的生命有限,但我们却可以让它变得更有价值吗?我将蜡烛的话,和着蜡火那急促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风吹绿树——狂野。
无聊地在操场,漫步,一阵大风吹过,树叶“沙啦啦”地作响,“你为何走得如此匆忙?”我问,风用它那狂野不羁的声音回答:“我想看遍这世界,我想看见一望无际的雪原,想看见生机盎然的雨林,我想在世界留下我的足迹;做人也要像这样,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才能成功!”
风呼啸着走了,留下我一人回味,人一定要有梦想,是因为这种原因吗?我将风的话,和着狂风那狂野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每每回味,都有一番感慨:这些声音,当真美如天籁!
来自大自然请你也侧耳聆听更深地去感悟一番吧!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八
翻开心灵之书,寻找心中的“好声音”。寻寻觅觅,众多美好的声音在向我诉说,让我回忆,引我思考。其中,苏轼的呐喊,让我的心灵震动和喜悦,不得不首先将其确定为心中的“好声音”。
苏轼的声音是旷达之声。他是超逸绝尘“与造物者游”的诗人,风雨一生,却选择“诗意地栖居”。听,虽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他却唱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一句,振聋发聩,鼓励了多少失意的人和身处挫折的人,也给予过我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苏轼的声音也是快乐之声。他是与社会底层和日常生活“接地气”的智者,遭遇困苦,却选择“快乐地歌唱”。听,又被贬慧州,他却唱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一句,春风化雨,滋润了多少满腹苦水,彷徨无依的心田,也教我学会甜美的生活赞歌。
林清玄说:“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无疑,苏轼是第一流的人物。他的旷达之声,他的快乐之声,都是绝唱天籁,也都是我心中的“好声音”。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九
“快下来,危不危险啊!快点!要是摔着了怎么办!”看看看,因为我爬上了那棵梧桐树,她又开始了对我的唠叨。
小时候我的父母工作忙,我是由邻居陈奶奶带大的。她一身朴素花衣,头发短而利落,身体十分硬朗,就是爱唠叨。
我五岁生日的那天,与小伙伴在外疯玩了一天,心情就像当时的天气一样万里无云。回到了家,陈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已经给我准备好了蛋糕和许多好吃的。点上蜡烛一许完愿,我就迫不急待的要伸手沾一些奶油来吃,她一下子把我的手打了回去,“嫌弃”地说:“用手脏不脏啊,真是的,等着。”因为知道她爱唠叨,我也没说话。等陈奶奶把蛋糕拿来了,我一口咬了下去,弄得一嘴巴的奶油,连鼻头上都有。她又开始唠叨我了:“哎呀,你可真行,是不是女孩子啊,你……”这时,我那万里无云的心情变得乌云密布起来。我就这样在她不停的唠叨的“折磨”中过了几年。
我们要搬家了,陈奶奶就站在院里的梧桐树下为我们送行,她微笑着,可眼里又似乎有东西在闪着亮光,她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一定要听妈妈的话,知道吗?妈妈说的都是为你好。还要认真学习……”她又开启了唠叨模式,但因为离别,我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她说完了,我们也要走了。秋风吹过,黄色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几片树叶飘落在她的肩头,她不知是因为风吹的还是不舍,眼睛湿润了。她连忙擦了擦,然后面带微笑说:“走吧。”这是我听到她说过的最简短的一句话。我都不知应该高兴还是难过了。
我拿起电话,翻到了奶奶的那条,拨了过去。“喂,哪位啊?”我心中的“好声音”时隔多年再一次响起了。“奶奶,是我……”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十
时隔多年街头偶遇姜育恒《情难枕》,回家打开电脑qq音乐输入“情难枕”,李翊君、高胜美、姜育恒一字排开。索性,我就一首一首仔细来听。
这是曾经多么熟悉的歌曲呀,“早知道爱会这样伤人,情是如此难枕,当初何必太认真”。这种把同一首歌的歌者依次来听的习惯,让我深深怀念起年少时迷恋的一位电台dj,那么多年,他就是我心中不变的好声音。
他的名字叫汪洋,济宁经济广播电台的夜间节目主持人,主持一档n多年的音乐节目《老式汽车》。他的声音,年轻、干净、尾音还有那么一点儿小哑。音色是不是上天和父母的最大馈赠呢?汪洋的音色就是那种无论他年龄多长,都依然年轻的调调。多少人迷恋他的声音呢,这就是声音的魅力吧。
十多年以后,我依然能记起他在午夜播读他喜欢的文字,叶倾城《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每年母亲节这天都要深情播读一遍,以及爱情故事《我的橘子回来了》。每周末的节目,他会在开始读一两篇小文,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听歌。
《一夜长大》《为你我受冷风吹》《囚鸟》等等许多歌曲都会在午夜播放,他把这些由不同歌者唱的同一首歌,依次排开,细细听细细点评。像这首《情难枕》,姜育恒是男子的深情;李翊君受伤之后咬着牙哼唱的歌,特别是高潮那几句慢悠悠却坚定;高胜美反而坦然多了,小女子一样幽幽吐之的歌,却一样刻骨铭心。
多年之后,有文友八卦地问我为什么注册名是“一夜长大”,答案一点不八卦,因为很爱一首《一夜长大》的歌。
汪洋的节目在凌晨一点结束,结束语永远是那一句——祝所有的听众伴着歌曲能去想去的梦里见到想见的人。然后,单曲循环数次,我一直听一直听,听到没有声音为止。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十一
一把古琴,一捧香茗;一曲美乐,一好之音。
初见它时,是一个烦闷的夏日午后。我的心田上下无处不充斥着杂乱的躁声。公园里,风轻轻地卷着火热的阳光,空气里杂糅着花草木香,四处弥漫。回忆起这次没有充分准备的测试,那毫发毕现的血红仿佛成了一道道嘲讽之声,颤乱着我早已支离破碎的信念。
慢踱,慢踱,不经意间,四周的炽热已悄然不见。“是一处林荫啊!”心忍痛而叹然。不觉,远处是一间亭子,心蓦然静了静,脚步不禁往那踏出。“铮——”一道琴音响着起,穿透了似已凝滞住了的空气,携着清爽与沉静而来。像是含着清风与细霜,驱走了我所有的杂念;又宛如氤氲着柔光与薄冰,令人为之一振。我加快了脚步,向前。耳畔回荡着那淡雅隽永之声。
又是一声。前奏便开始了,如同一江春水在静然的月夜下汨汩地流动,舒缓而又清冷,身遭的一切仿佛都淡淡地被春水没无了一般,瞬间消去了杂乱与不安,有的只是流水之音。我向前,再向前。树阴筛下了一地的碎光阴,落在了那正不断拨动的弦上,柔和地,轻盈地,一双芊芊素手正弹奏着,轻抚着弦,下面是那一把古琴。它沉淀着沉静的棕色,四逸着淡淡的檀香,一眼万年,岁月似永静好。
渐渐,琴声已进入高潮部分,像是沉闷已久的平静湖面卷起了一波惊涛骇浪,涌动着人心,却又与那躁声不同,它竟使人心更加沉静清爽,为之撼动!颤声如同塞外阡陌上随风舞动的杨柳枝;停顿宛如镜面上破碎的溅玉;长音像是升空中荡气回肠的龙吟,这声音真只能一个字形容:好!
一曲终了,却乃是余音绕梁。我出神地望着那把古琴,心中是一片的静。许多以前的文化,在历史的渐行渐远中没入了长河,古琴,却慢慢踱来,用自己沉淀了千年的静美之声唤醒人们心中的传承精神,点缀了悠远的历史长河,驱散走了多日常驻的杂念,动听了整个静然的世界。
这,永远是我心中的好声音。古琴,那亘古不变,清人心目的好声音!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十二
我心中的好声音是什么?它是让我无论身处万籁俱寂的夜里,亦或是喧嚣闹市的烈日下,都能满怀自豪,念念不忘的声音。
整齐的脚步声,令我心生敬意,感慨万分。
阅兵式上,当中华人民解放军齐步走来时,那整齐、干净、没有一丝杂音的声响,使中华人民为之自豪,为之振奋,使世界人民为之赞叹,为之欣慰。这声响就如同日常训练一样,利落、不拖泥带水,它就是战士们刻苦训练的体现,保家卫国的肯定。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效仿我国走正步,甚至请我国军官为之指导。我能够想象到,当外国人踏着中国正步齐走的那一天,发出那振奋人心的声音,我该是何等骄傲,何等自豪啊!
漫长的倒计时,令我屏息凝神,振臂挥舞。
卫星与载人飞船发射前夕,倒计时无疑是最紧张、兴奋的,短短的最后十秒,却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也揪住了每个人的民族魂。发射升空的消息传来,带来了人们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再看科研人员,为了这一刻,他们耗费了多少心血与精力啊!拥抱着,喜泣着,大吼着,跳跃着每个人都是激动的,正因为有了倒计时的铺垫,才有了这若狂的欣喜,我喜这漫长的倒计时,它承载了我们中国人民的梦,也送去了一次次的成功。
庄重的国歌,令我肃然起敬,心胸震荡。
国歌奏起,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着铿锵有力的歌曲,我心生肃敬,不自觉跟唱起来。回首往事,“起来,起来,起来”唤醒了多少人的斗志,多少中华儿女的血性,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也是国歌,唤醒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我喜欢这首歌,它指引着我们努力进取,它永远激励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我们的民族所受过的屈辱。它不只是一首歌,更是我们精神的象征,热爱国家的象征。
心中的好声音为我播放脚步声、倒计时与国歌。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并且铭记于心,时刻不忘,志在爱国!
最新我心中的好声音(案例13篇)篇十三
世间很烦乱,所以,偶尔,我会闭上眼睛,放慢呼吸,梳理脑中杂如线团的思绪,侧耳,只听得心中有一个又一个声音,向我倾述世间之理。
云卷云舒轻柔。
不时抬头,遥望天边的云朵,那是绣在深蓝天幕上的茧丝,还是冬季哪个调皮小孩砸上去的雪球?只听得云用她那轻柔的声音说:“我是云,也是雨,也可以化成雪.水.雾,我无处不在,因为我善于变化;做人也要这样,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善于以多路线解决,才能成功,不懂得变通的人太死板,反而不好。”
天上的云随着风的吹动变幻着形态,倾心去听,似乎还能听得云一卷一舒中发出的细微声响;做人要善于变通,我将云的话,和着那轻柔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烛火跳动急促。
停电的莫晚,我点上了一只蜡烛,细小的“噼啪”声传入耳中,火急促地燃烧,我不禁叹道:“蜡烛的一生如此短暂,可悲。”烛火轻轻的跳动,蜡烛用它那清脆的声音,自豪地说道:“可悲?才不会呢!我的一生虽短,但我却也用那小小烛火,为那需要的人驱散黑暗,做人也要这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私的奉献之中!”
烛火依然在烧,我则陷入了沉思,人的生命有限,但我们却可以让它变得更有价值吗?我将蜡烛的话,和着蜡火那急促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风吹绿树狂野。
无聊地在操场,漫步,一阵大风吹过,树叶“沙啦啦”地作响,“你为何走得如此匆忙?”我问,风用它那狂野不羁的声音回答:“我想看遍这世界,我想看见一望无际的雪原,想看见生机盎然的雨林,我想在世界留下我的足迹;做人也要像这样,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才能成功!”
风呼啸着走了,留下我一人斟酌,带着梦想奔跑,可以成就未来。我将风的话,和着狂风那狂野的声音,放进了心里。
每每回味,都有一番感慨:这些天籁之音,可以匡正人生轨迹,催人奋进,妙哉!
我心中的好声音,来自大自然,请你也侧耳聆听,更深地去感悟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