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

时间:2024-01-28 作者:ZS文王

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瑰宝,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哲学思考的兴趣。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一

如何创造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安全生产实际,更贴近职工群众,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结合实际,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先有融入,后有作为,唯有融入,才能作为”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性。当前,不可忽视,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少数管理人员,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总感觉思想政治工作难做,难以奏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思想十分活跃,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谈何容易等等。这些思想上模糊认识,如果不加以澄清,思想认识不加以解决,将成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障碍。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党的组织保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常常同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企业当成一个“家”,那么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性,主动用“家”的温暖去关爱职工,从点点滴滴的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中去感化广大的职工,从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工作。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把部党组、局,分局和站段党委的方针政策、任务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职工易于接受的形式,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职工群众中去,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把改革的任务转化为职工群众自觉的行动。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通过开展主人翁精神的教育,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推进铁路改革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真正关心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说话办事。否则,职工群众就不会信任我们,“三个代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大话。我认为,在关系到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或办法出台前,应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收集职工群众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职工群众的合理意见,力求把方案设计到最佳。使制定出来的政策、措施或办法能够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意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政策出台后,能够被职工群众所接受。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信任不信任、支持不支持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三、要坚持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不断增强实效性。

坚持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方针。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一定原则:一是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职工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人而异,区别引导,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二是提高思想认识与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既要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又要维护好有利于职工的“小事”,把处理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职工群众的具体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身教同言教相结合,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自己率先垂范,有较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自我修养,言必信、行必果,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教育群众;四是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激励和发扬正气,形成团结、奋发、进取的局面。

四、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和号召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被职工所认可。

情感交流之中,使职工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以理服人,就是要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使职工从思想认识的深处意识到对与错,是与非,由此产生对劝说道理的信服,从而形成共识。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必须从关心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效果上看,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努力做职工的有心人、知心人、热心人,以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去感化每一位职工群众。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二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德育为首更是不容置疑。

我们将尝试从教材、教师、教法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探讨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因素及转变的对策。

一、教材建设是影响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基本的载体。应该说,政治课教材在各个时期,对学生养成良好素质方面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科相比,政治课教材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现行政治课教学内容,涵盖了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社会发展史、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为各学科之冠。

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虽有利于系统地进行教学,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学科间的整合,无法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再次,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也不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及难易程度的把握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注重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和认知承受能力。某些教材内容抽象、空洞、成人化严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现实意义,存在“难、繁、偏、旧”等问题。

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直接原因。

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仍较低,这是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的重要因素。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学历水平偏低,直接影响着以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水平,从而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严肃、教条、缺乏生命活力。学生体会不到乐趣,学习行为的发生只是迫于压力和无奈。而教师缺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因循守旧、教学模式单一,是导致现行教学方式必须要转变的直接原因。

三、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制约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

可以说,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用问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国家的内容和格式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众所周知,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就是:今天的人(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人(学生)。据反映,重机械训练、轻创造性培养,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种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把学生视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非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这便是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

正是在传统封闭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和应试教育驱动下,政治课堂一直是“教师权威”、“书本至上”,教学过程存在着严重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缺失。其具体表现便是教学过程中的“师本位”和“书本位”。综观政治课堂,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反客为主,主导变“主宰”已是司空见惯,这是“师本”教学的表现之一。另一表现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被忽略甚至被教师代替。

四、以分数为标准的教学评价制度是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严重制肘。

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依旧大行其道。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课下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课上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原因很简单,考试成绩、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高、中考的指挥捧依然强劲有力。许多一线教师坦言:“只要高考指挥捧不变,我们便只能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唯分论”所导致的“教育缺失”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恶性犯罪和虐杀动物案,更令人再度审视现行教育评价制度对学生素质所造成的影响。毋容讳言,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诸如自控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不善合作共事,缺乏抗挫折能力,缺乏危机意识等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现行评价制度有关。以竞争为本位的、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制度使人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现行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评制度已成为政治课教学方式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的严重制肘。

五、学校教育缺乏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是教学方式转变急需解决的问题。

迅速发展的社会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鲜活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给政治课教学带来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社会的影响迅速增长,尤其是社会上各种消极现象、腐败现象、丑恶现象通过多渠道的媒介及时而频繁地传播,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及取向。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政治课很多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教学的滞后性弱化了教育的导向性功能。这就使教育的作用下降,而社会影响的作用上升。学生们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产生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理解,甚至表现出对政治教学的“逆反心理”:如我们讲热爱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学生问,为什么现实情况却是鼓励人材流动,实现个人价值?“现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表面上看,这些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其实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政治课教学中的“社会性偏差”。所以,当前政治教学方式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在与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的角力中确保政治课教学目标实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公安政治机关和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要主动研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上台阶,进一步推动基层基础建设。近日,我结合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对全局开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和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队伍活力,推进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掌握了当前全局领导班子和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理清了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局各单位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公安工作中心任务,相继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活动和先进性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教育、激励、凝聚作用,为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队伍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民-警缺乏理想信念的追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各类矛盾呈现量大、多发,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安民-警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个别民-警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严格的工作要求、复杂的执法环境与不高的经济待遇、政治地位面前心理失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体表现为:个别民-警缺乏理想抱负,放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有的民-警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讲享受,工作标准低;有的民-警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深厚感情;有的民-警情绪低落,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民-警,认为公安工作辛苦,政治上没盼头,待遇上没想头,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思想,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有的民-警,工作上眼高手低,怕吃苦,生活上贪图安逸,斤斤计较。

强,难以树立威信。有的基层所队领导以行政命令取代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基层领导对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够敏锐,对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中无底,对民-警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没有切实掌握,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准工作的突破口。

三是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欠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从调查了解看,不少政工干部都是刚从业务部门转岗过来的,没有经过政工干部培训,不知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之发展受限,导致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基层的政工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地位不高,培养的前途不大,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年轻、有能力的干部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部分基层政工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完整的思路,不会做、不善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少组织民-警开展活动,常年不组织党团活动,不召开民主生活会,当民-警生活上、工作上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谈心交心,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形同虚设,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不良苗头,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与艺术进行教育处理,或无原则地做好好先生,或不负责任地一棍子打死,难以让民-警心服口服。个别领导干部用格调不高的方法取代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靠感情、用人靠关系、办事讲人情、处事讲义气,不敢正面触及民-警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不会讲、不愿讲也不敢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在内容。有些部署的政治教育就教育而教育,没有很好为中心工作服务,因此,“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而且有些思想教育活动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基层在忙于应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应付,尽管声势造的不小,但真正在民-警头脑中留下的东西却很少。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四

任教高一至高三政治课这十几年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矛盾问题我都在不断思索并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至此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新课程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形式,使目前的政治教学呈现出了新气象。从实践出发,在“三个维度”的整体中推进,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素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力推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抓住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点和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我们教师所接纳,但是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

困惑一:课改条件下关于政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由于新课改被推广得轰轰烈烈,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现实技能,加之社会压力、学校高考压力过大,使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条件中无法融合。教师陷入两难选择,处于边缘状态。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素质教育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而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只念答案而不分析,或是纯粹为讲授而“讲授”,任由学生的喜好,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独立思考”。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确定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而是两者要更好的结合,相互促进、相统一。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大、兴趣广泛,他们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多地向课外拓展,所以政治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在教学之余,也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能多角度,全方面分析问题。

我们知道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是二十多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展示出来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会影响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炼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比如:我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课时,讲到某村由于不重视精神文明所引发的后果,结合本县城存在的一些现状。我设置一个问题:假如大家是我们本县的县长,如何重振我县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文明县”?这时候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说明自己的主张,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教育事业,把人才留住……”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县长,我会发展本县的特色产业,比如:香蕉、芒果等,让这些产品打上中国烙印,推向世界,成为世界品牌。”有同学说:“吸引外资”、“举办三月三,提高知名度”、“治安问题是制约我县发展的关键”……学生的兴致很高回答也很精彩,迎来阵阵掌声,我也沉浸在学生的描述中,但是还要考虑到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只能对学生问题给打断了,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只能是留下了遗憾。因此,课堂不是满堂讲,而是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在有效的时间里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握重难点问题、考点问题,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困惑三:学生自由、合作、探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整体全面发展如何协调?

个体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接受能力快与接受能力慢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像对《文化生活》中的有些道德两难问题我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探究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相互合作、探究、说说他们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面临两难问题应如何处置?结果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做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目前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一个班至少有六十多名学生,一个一个提问吧,照顾不过来,同时也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相应做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调整。高中生这段时期的自尊心强,同时也不愿服输,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我在课堂教学中举行“小组比赛”活动,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探究:在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时,你认为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要求各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答案,这时候学生完全抛弃个人的沉默,一个接一个往黑板上跑,写出他们的想法,平时不积极回答的同学为了小组利益想不上去也很难,连平时反应慢的同学也会绞尽脑汁为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性的评分了,要适当地给他们鼓励但又不能给各个小组一碗水端平,不然学生觉得没意思也没动力,要有意地让他们留些“遗憾”才能够再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得留足余地了。在活动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协助,形成“以优带差”的氛围,相互帮助,带动整体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政治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特点,政治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要改变这些状况,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双丰收”,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端正教学思想,这都需要在我们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和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五

影响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主观的因素,即身心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又有客观的因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从客观因素看,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其中思想政治课在正面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思想实际。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不能无视学生思想中业已存在的观念与认识,只求片面地拔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灌输高尚的思想,而不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材在阐述“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部分内容时,仅仅是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角度来设计和编写内容,以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树立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远大意义和必要性。但另外一方面,如果在教材的编写和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注意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学生现有的觉悟水平,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多在较低层的理想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上做文章,我想这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教育意义。因为,这与学生所能达到的层次更接近,也与大多数人们今后的生活更密切。如果能够在学生的职业、生活理想等方面使其认识水平有所提高,无疑是理想教育的最大收获,也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如何更贴近于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如何切实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是政治课改革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我认为,我们少些说教性的理论,多些基础的道德理念和判断正确行为的价值标准,少些对现行制度的解析,多些对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会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和说服力,也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析与判断社会制度的正确态度和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摆脱目前政策、制度的解释者和说教者的角色,而应该更多地向社会科学的基础领域发展。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个性解放和有独立见解的.人才,而不是机械接受现有观点、墨守成规的人。改变封闭式的传统理论结构,代之以开放式的现代理念和人文精神内容,应该是政治课改革的方向。二、政治课教学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特点。市场经济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竞争带给人们的压力,使得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却又抱怨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和成熟起来的,即富有时代精神和竞争开放意识,也沾染了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好恶与爱憎,也无意隐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平和、谦恭也不再视为美德。在一次学生崇拜偶像的调查中,有较多的学生把比尔・盖茨、克林顿、香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等人当做英雄和偶像,很少有学生再把周恩来、雷锋、孙中山甚至袁隆平等当做偶像,显示出了与传统思想的背离和明显的功利性。我想,这并不能说是我们的学生道德沦丧,而只是价值观已随社会发展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政治课对这些变化似乎并没有作出多少反映,教材的内容始终坚持着固有的体系和格调,没有谋求针对学生现有思想和时代精神进行新的课程改革和发展。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也只有在现有的教材体系下,去解释教材,向学生灌输教材的理论和观点。三、政治课教学必须注入新的内容与形式。由于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性,教材观点与教师观点已不再是学生惟一的思想来源,当他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与传统思想或者与教材观点相左时,他们往往会怀疑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如果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总是与客观现实有较大的差距,那么学生将会对整个理论体系持否定态度,久而久之,会形成与我们所要求的思想观念相背叛的心理倾向,这不能不说是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面对学生这样的思想状况,政治课的教学如果仍然继续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脱离当今社会思潮的变化发展,最后被许多学生所忽视也就不难理解了。有许多学生直言不讳地说,在所学科目中政治课最枯燥,明确表示最不喜欢政治课。我想这除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外,教学内容的现状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应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六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税务部门,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政治保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税收工作中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紧密相联的。在新的形势下,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完成好地税各项工作任务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强大政治优势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这不仅是对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多年来,我们税务部门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这些宝贵的经验,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笔宝贵的教财富。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还远远没有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认真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方针,树立新的思维、新理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跳出陈旧的思维方式。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使政治思想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感染力。

二、必须融入管理之中,同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税务部门是一个执法部门,依法治税、严格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从当前税务干部思想状况分析来看,产生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内部管理混乱,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与管理工作结合的不紧密,或者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引起的。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强化管理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要实施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起“职责明确、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局面,使管理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时时蕴含着严格的管理;其次强化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理顺内外部、上下级关系,确保本单位本部门有一个良好生活和工作秩序,为开展好思想工作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充实的内容;另外,要切实树立服务的观念,围绕管理认真细致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做好在实现严格的管理中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科学规范的管理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并形成合力,管理才能不断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三、必须重视领导者的示范效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说服人的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认可真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示范效应起着死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让一个不廉洁的讲廉洁、不敬业的讲敬业、不奉献的讲奉献,能让被教育者心服口服吗?甚至还会引起群众的反感,败坏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因此,要搞好税务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廉洁勤政、乐于奉献、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要求各级领导在各项工作中要处处起表率作用,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不是空喊口号,唱高调,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出样子。做到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上的榜样;带头刻苦钻研税收业务知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干部职工工作上的楷模;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为人师表,成为干部职工人格上偶像。在对待群众切身利益上要心系群众、心系基层,事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群众中展示最佳的领导风度和魅力、展示优秀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必须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用积极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团结、高效、务实、创新、风正、气顺”的工作氛围,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不仅能及时消除消极因素,还能够启发人们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进而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着力建立起一个公开、公正、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尤其在提拔、任用、评价干部等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提拔重用的干部确实是哪些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一个就是一面旗帜,重用一个就是思想工作一个活教材。对那些吹须拍马、政绩平平,特别是不廉洁,靠拉关系、跑官买官的干部坚持一个不用,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通过责任追究、末位淘汰、引咎辞职等措施毫不客气地把他们“请”下来。在税务系统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把空洞的理论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简单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干部群众中不会引起共鸣,把政治思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否则,政治理论讲的再好也只能流于一句空话。

五、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扎实实为干部职工的办实事。

胡锦涛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党从来就是靠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干部职工多办好事、实事,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当前税务部门的实际看,群众中出现的许多思想问题,多数都是因为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引起的。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为干部职工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了解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尽心竭力的帮助他们解难事、排忧愁;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办好事、实事。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可亲可信。相反如果只讲空话,不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失信于民。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七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人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个人理解就是生命不*等的直接的体现。蚂蚁的生命就要比人类的生命低贱吗?人们常常看到影视剧中有类似这样的台词“我弄死你,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为什么人们就要把蚂蚁想象的是那么的不值一提,甚至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你杀死一只蚂蚁没人会指责你,因为他们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我以前也曾经杀死过蚂蚁,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蚂蚁也是一样的生命,拥有*等的生存的权力。我想很多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不管生命的大小,存活时间的长短,我们都应该*等的对待每一个生命,不仅仅局限于人。当一些动物妨碍到我们的生活的而不是生命的时候,请大家采取发生的方法,放他们到该去的地方去,而不是杀死。我们人类占据了地球上太多的地方,动物也是需要空间生存的。希望天下各个物种*等相待。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八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

——题记。

张海迪说:生命是火。“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的,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无独有偶,遭受厄运的杏林子告诉我们:生命需要奋斗,生命需要珍惜,生命需要责任感!

是啊!她们让我感觉到:生命好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让它的激情熄灭;生命又让人觉得是那么顽强,即使遭受打击,它也能使坚强的挺过来。生命是懦弱的,它在强遭命运的考验时,因为懦弱和胆怯,使之导致人们放弃生命。据说,一个聪明的人自杀是有道理的,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剥夺自己生命的权利。

在我看来:生命是高尚纯洁的百合花。它不论遇晴遇阴,遇雨遇阳,都能微笑着挺过来。虽然有一天它会凋落,但从含苞待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面临死亡的枯败。人,不管他遇福遇祸,风吹雨打,生命的顽强使他乘风破浪,继续迎接人生的新挑战。

曾经有些人士认为,死亡是结束人世间痛苦的良药。不,死亡往往是痛苦的开端,而不是痛苦的终结。当你踏上天国的旅程,除了那一具空虚没有意义的躯壳以外,你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留下了一本万人难以忘怀的警示录。它为世间的人,一次次敲响了鸣钟。

人活着,就要以乐观精神来面对人生。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丝丝毫毫,都是在为我们筑着生命的长城。不要为了一点一滴的烦恼让我们的人生始终充满泪水,让我们的生命长堤中充满乐趣。

人活着总是有趣,即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人生若缺乏苦难,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这漫长的旅程中,我将化苦涩为甜蜜,走向新的成功。迈向下一步人生的新台阶。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九

多媒体与网络结合,学生在课堂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顺畅,这都是多媒体教学带来的飞跃。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更加灵活多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的科技知识不断出现,必须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变革和国际国内动态,这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的要求。

(一)过分依赖计算机,师生之间沟通变少。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整个教学环节能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整个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但是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地依赖所做的课件,始终面对屏幕照屏宣科,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眼神和心灵的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多媒体的魅力反倒大大减弱。多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师依然可以照屏宣科,不露痕迹,但感染力肯定不强。如果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更应该加强备课,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方能做到挥洒自如,增强感染力。

(二)课件等于板书。

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对某些老师而言,只是在大屏幕上显示文字,教科书搬家,最多再配上几张下载的图片来代替板书和画图,而且一劳永逸,不再有每节课必须写板书的辛苦了。即使仅就课件制作技术而言,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掌握几种基本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是现代教师必需的技能之一。

(三)喧宾夺主,淡化了主题。

尽管有些老师的课件色彩鲜明,变化频繁,画面花哨,屏幕上不断出现各种动漫。这样的课件哗众取宠有之,实际价值却无。多媒体课件本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不只是用华丽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一节课结束了,如果一味强调课件的观赏性,课后学生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却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一节多媒体教学课大概就算失败了。

(四)闹剧后面的悲哀。

有些学校的教务领导和校领导,不顾专业特点,强求多媒体教学,听课后评价教学效果,首先看用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了没有,因而不管计算机、数理化、文史哲、音体美、农林医、药生地,都一哄而起,掀起一股课件热,教学效果反而下降。因此多媒体教学方法不可滥用,也不宜全程用多媒体,应当考虑让学生的视觉与思维有调整的空间。

三、讨论。

(一)多媒体技术有它独特的优势,在适当的专业,针对适当的内容,因势利导,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可以弥补和改善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二)多媒体技术固然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媒体,但是它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要正视多媒体技术的缺陷,扬长避短,适当地限制不利因素,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还要认识到,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可滥用。

(四)无可否认,不同专业有各自的特点,不应强求所有的专业、所有的课程内容、所有的教师在所有的时间都用多媒体教学,例如数学课,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板书就要比多媒体效果好。

文档为doc格式。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

此文是德国作家阿得贝尔特?莱夫(adelbertreif)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时间是1970年夏天。

(原载《共和危机》,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佩君译)。

答:我看不到历史上有这些选项:我也不知道还隐藏些什么。我们别谈什么“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未来很可能会有个大转弯,是既不符合资本主义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让我们希望,未来会是一个惊喜。

只有在西方国家才有政治及立法的牵制,经常地防止这征收的过程会让人民的生活达到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苏联有的当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社会主义,这和国家资本主义没什么两样--亦即,是完全的征收。完全征收发生在所有政治及法律对私人拥有权的保护消失之时。例如在苏联,某些集团享有非常高的生活水准。问题只在于,这些人所能使用的东西--汽车、乡村别墅、昂贵家具、有司机的豪华轿车等等--并不属于他们:在何东西都有可能在任何时刻被政府所收回。万一层峰发生领导权的争夺,再富有的人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乞丐--甚至连就业的权利也没有。(浏览一下当前苏俄文学--人们开始说真话了--它比所有经济或政治理论更清楚地证实了这可怕的后果。)。

所有的经验--不同于理论和意识形态--都告诉我们,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开始的征收过程,并不随生产工具的征收而停止,只有独立于经济力量的法律及政治制度以及制度的自动运作,能控制及防止这一过程内在的畸形恐怖潜力。这种控制运作得最好的似乎是在所谓的“福利国家”、不管他们自称是“社会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能保护自由不受侵犯的是政府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区分,或用马克思式的语言来说,就是国家及其宪法不属于上层结构的这个事实。

在所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护我们的不是资本主文,而是一个法律体系,它阻止大企业管理阶层侵入其雇员私人领域的白日梦成真。但一旦政府本身成为雇主,这个做法就会成真。美国政府员工的解约制度并不尊重私人生活,已不是什么秘密;最近某些政府机关喜欢私扰民宅,这也可以看作是政府企图将所有公民当作未来的政府雇员来对待。这种私扰行为不是一种征收又会是什么?政府机构把自己当作是民宅或公寓的共有人。而在苏联,不必在墙上暗藏一些巧妙的监视器,反正每个公民的住处都会有个密探坐在那里。

如果要从马克思式的观点来评断这些发展,我会说,或许征收的确是现代生产的本质,而社会主义,(如马克思所相信的)是由资本主义开始的,也只是工业社会不可避免的结果。那么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个过程受到控制,而不至于以任何名义堕落到东欧国家已遭遇过的畸形恶状中。在某些所谓“共产主义”国家--例如南斯拉夫或甚至东德--他们试图对经济解除控制或去集中化,而且也做了实质的让步,以防止征收过程带来最恐怖的后果,而稍可称幸的是,一旦集中化或对工人的奴役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征收过程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就会变得非常不如人意。

基本上这是一个财产及权利的问题:在如此不人道的现代经济境况下,我们可以允许一个人拥有多少财产及权利?但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有工人“拥有其工厂”这么一回事。稍加思索便会发现,集体所有权是一个矛盾词组。财产是属于我的东西;所有权在定义上是关联到我所拥有的事物。别人的生产工具当然不属于我,可能是由第三权威所控制,意即它不同任何人所有。最糟糕的所有者是政府,除非它在经济领域的权力是由一个真正独立的司法机构所严格控制。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征收征收者,而是如何去安排,使得被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工业社会剥夺所有权的大众,能够再度获致其财产。仅就这个原因,在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之间二选一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因为在任何地方,两者都不是以纯种状态存在,更因为它们是一对孪生子,各戴了一顶不同的帽子罢了。

同样的事态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从受压迫者的角度--却也不会使结果好转。这种情况人们一定会说,资本主义摧毁了财产、协会、公会、封建社会的整个结构。它废止了所有保护个人及其财产的集团,而这些集团原先是对个人安定生活--虽非全然安全--的保证。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本质上只分为两个--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现在工人阶级--只因为这是一个阶级和集体--仍然为个人提供某种保护;但是之后,当他们学会组织时,便会为自己争取相当多的权利,并固定下来。因此今天主要的区分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尊重这些权利的国家,例如瑞典或美国,和不尊重这些权利的国家,如佛朗哥的西班牙或苏联。

答:您所说的第一句话的确令我感到惊讶。称斯大林的统治为“异化”好像一个委婉的说法,不仅将事实,而且连同那些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一起扫到地毯底下。我这么说只是要唤起您的注意:事实已经遭到这个术语多大的扭曲。称某事为“异化”--这不下一种罪行。

东德在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建立一种合作体系,这完全不是从社会主义衍生出来的,而且已在丹麦及以色列证明了其价值--因此也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能运作。在南斯拉夫,工厂中有“自营系统”,是旧有“工人议会”(workers'councils)的新翻版,而虽然有列宁要求的“所有权力归于苏维埃”,它出于意外地却从未成为正统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教条的一部分。(工人议会是惟一真正从革命本身而非革命政党或意识形态中发展出来的结果,却已经被布尔什维克无情地摧毁。)。

这些试验,没有一个能令人满意地重新界定合法财产,但可能是朝这个方向的起步--东德的合作体是在生产工具及分配上结合了私人所有制和对于联合财产之需要;而工人议会则是提供工作稳定的保障而非财产安全保障。在此二例中,个别工人不再被分子化,而是属于一个新的集体,合作体或工厂的议会是对阶级中的成员地位的一种补偿。

您也问及试验和改革。这和经济体系没什么关系,除了经济体系不应该用来剥夺人民的自由以外--譬如说,让一个异议者或反对人士“失业”,或者说使民生物资不足、生活匮乏,而政府便容易去“购买”所有区域的人民。东欧的人民真正在乎的是自由、民权、法律的保证。因为这是使他们能自由地谈论、书写、出版他们想说的话的.必要条件。苏联挥军入侵捷克,不是针对这个新“经济模式”,而是冲着与此相关联的政治改革。它并未侵犯东德,虽然今天东德以及其他卫星国家的人民生活得比苏联人好,甚至和西德人民一样好或终有更好的一天。于是差别“只”在于,一个国家里的人民可以说话,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他们喜欢的事,而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则否。相信我,这对每个人都会造成天大的差别。

只要这些经济试验和自由的斗争相结合,就干涉到苏联的利益,必须加以打击。毫无疑问捷克的情形正是如此。东德则不然,所以它安然无事。在乌布里希(walterulbxicht)的统治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经济上的让步越大,在意识形态上就变得越专制。

同时,当苏联害怕哪一个卫星国会脱离华沙公约组织时,它一定会加以打击。在捷克一事上,这种恐惧的确出现,但是否构成入侵的理由我并不知道,但我想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不相信苏联会以军队干涉南斯拉夫。它会遭遇到很强力的军事对抗,而今天苏联也应付不了这种对立冲突。它再也不是那么稳居强权之位了。

问:社会主义是当前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看法的主流概念,你是否认为有实现的机会?

答:这当然又带出社会主义真正为何的问题。连马克思也几乎不知道要如何具体描绘。

问:容我打岔一下,我的意思是指以捷克或南斯拉夫模式的精神为取向的社会主义。

答:那么你指的是今天称为“杜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东西。这个新术语的意思不过是试图消除由社会主义带来的不人道,而不会重新引进所谓的“资本主义”系统,虽然南斯拉夫明确朝向开放市场经济的倾向很容易,甚至一定会,被苏联以及所有真正相信市场经济的人做如此的解释。

普遍而言,我认为所有愿意去试验的小国家都会有机会,不管他们是否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强权国家我就很怀疑了。这些群众社会不再能被控制,遑论加以统治。就您所举的捷克及南斯拉夫,它们的模式自然是有机会的。我也愿意纳入罗马尼亚或匈牙利等国家,在那里,革命的结果并不像可能发生在斯大林统治下的那么悲惨,造成全国百分之五十人民的迁移流放。在这些国家中,某些事物是在进行着,他们试图逃离独裁的最坏后果,并独立且切实地解决其经济问题,而想要扭转其改革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一

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要找准政治监督的切入点,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防止和克服不良倾向,督促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明确任务清单,项目化开展监督检查。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政治监督重点内容,自觉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建立“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针对重大或长期性任务,成立监督工作专班,建立政治监督台账并动态更新完善,同步督促县市区、市级部门对照台账任务,逐项细化形成县市区属地任务清单和市级部门任务清单,制定工作保障措施,建立责任体系。及时更新清单任务推进情况,通过调研督导、一线察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以监督推动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责任落实不力问题,既问主体责任,又问监管责任,双向施压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地。

发挥系统优势,凝聚政治监督整体合力。要加强横向贯通,统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巡察力量“三管齐下”,派驻机构开展常态化靶向式驻点监督、嵌入式监督推动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巡察机构开展全面政治体检,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通过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开展室组联动监督、组组协作监督。加强纵向联动,在重大监督检查活动、问题整改监督、调查核实等方面,市县乡三级纪委监委同题共答、合力攻坚。加强内外协作,与党委政府督查机构在重要情况通报、问题线索移送等方面开展联动,不断健全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衔接机制;与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参与或督促推动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发挥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优势和部门单位监管职能作用。

做好统筹结合,有机融入正风肃纪反腐各环节。贯通监督办案,采取交办督办、领导包案、交叉办案等方式进行重点攻坚,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增强震慑效果。深化作风建设,针对政策落实“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建立重点岗位清单、健全廉政效能风险防控措施、重要节点教育提醒、专项检查等方式,市县联动开展重点职能部门科室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四风”问题专项整治;用好以下看上“直通车”机制,在乡镇(街道)设立观测点,定期收集基层反映省市部门单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对照检查、整改纠偏,纠治上级部门加重基层负担、搞责任甩锅、“一刀切”式落实等问题。

推行闭环管理,放大政治监督综合效应。做实政治监督,既要深入发现问题,更要推动治理效能提升。充分发挥监督促进治理的综合功效,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工作中同步剖析典型突出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和制度漏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和巡察专题报告,督促有关地区、部门举一反三,健全制度机制。针对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案后整改、综合治理情况及时纳入重点监督事项,实现闭环管理。做好总结分析,对需要持续推进的,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做好日常监督;对需要巩固成果的,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强化措施,推动常态长效。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二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由于郑国发生内乱,渐渐中衰,齐国慢慢强大,逐渐成了各国的霸主。

此时,边境的各族也都发展起来。北方的狄人开始南下,成为中原各国的严重威胁。西方的戎人也开始东进,戎国经常侵犯鲁国和曹国,北戎又侵犯郑国,山戎又进攻燕国,伊洛之戎又进攻周王室。而南方的蛮人也跃跃欲试,想要北上。边境民族内侵,与周王室的衰弱是分不开的。在春秋之初周王还有些威信,自从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周郑绪葛之战,周桓王的肩被郑祝聃射中,王师大败。此后周王室就一蹶不振。齐襄公四年(前694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庄王杀了周公黑肩。

晋献公二年(前675年),周王室的芜国、边伯、鲁父、子禽、祝危等大夫叛乱,后经郑、虢出面调解才平息。周惠王为了报答郑、虢,将虎牢以东送给郑国,把酒泉送给虢国。于是王畿越来越小,威信也就越来越低。

管仲改革。

管仲为齐相后,根据当时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了一系列改革。

在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军事方面,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

在经济方面,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鼓励与境外的贸易;实行粮食“准平”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

在外交方面,奉行尊王攘夷的外交路线。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齐国出现了人民富足、社会安定的繁荣局面。齐桓公对管仲说:“现在咱们国富民强,可以会盟诸侯了吧?”管仲谏阻道:“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南有荆楚,西有秦晋,然而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不知君父。您要是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海内诸侯必然望风归附。”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所谓“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病榻论相。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5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

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听进管仲的话。易牙听说齐桓公与管仲的这段对话,便去挑拨鲍叔牙,说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鲍叔牙笑道:“管仲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现在我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容身之处?”易牙讨了个没趣,深觉管仲交友之密,知人之深,于是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管仲病逝。齐桓公不听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结果酿成了一场大悲剧。二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人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习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桓公死后,宫中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其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第二年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兵送太子昭回国,齐人又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业逐渐移到了晋国。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背。即是背书。

众所周知,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否则,不但学不好政治,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觉得学来学去都学不好,干脆不学算了。

学习方法二、看,即是看书。

其实很多学生都以为只要背完书,政治就学完了,实际上,背书只是学政治的基础,而且,只靠背书,考试只能是考合格的层次,要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学会看书。

学习方法三、用,即是用书。

何谓用书,实际上就是运用课本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实际上就将知识应用。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三

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预言家说:“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今年出版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初三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如第二课的“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第三课的“收集典型事例,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第五课的“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第二课的“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第四课的“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第五课的“共同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表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初三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召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召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2、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而初三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总之,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的方向发展。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四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新课改对高中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和精确阐述,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但是,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和有悖于新课改的不良现象。本文以高一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

多年的实践证明,新课改科学合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就需要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讨论法,这是很常见的,但如果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视知识的难易程度,一概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因其知识面所限对很多问题无从下手,讨论结果往往漫无边际而不着主题,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也不多。在教学实践中提倡适当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好分寸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2.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做,甚至有些学校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这些做法忽视了教学实际,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的有机联系,造成的教学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高中学生因其知识层次、思维状态、价值观念等尚未达到成熟、稳定的状态,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渴求很强烈,加之受接收信息渠道所限,因此,还是应该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3.忽视课堂教学实效,教学形式和手段模式化。出于新课改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采用一些新型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是合理的。但有些老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这样的结果就是,情境设置、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声色并茂,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这种以满足学生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设计空洞无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4.评价标准单一,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在当前,有些地方的新课改是“换汤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并增加了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阶段考层出不穷,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过于强调了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另外,评价往往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归纳起来,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理解不全面、不系统、不透彻;二是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缺乏清晰认识。

1.转变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例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与经济制度》第六课第一目的第一个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存款储蓄是我国居民目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式的经济现象?以及人们为什么把钱存人银行?”这旨在让学生掌握存款储蓄的特点、目的和利国利民的作用,它侧重于知识。第二目的第四个探究性学习提出“股票和债券在功能、性质、偿还方式方面有何异同?”这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综合比较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再通过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知识的全面积累,了解存款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的共性与各自的特点,深化对投资选择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为某人50万元闲置资金设计一套最中意的投资方案,将投资的知识最终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互动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2.准确定位“教与学”,构建和谐课堂。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教师讲得愈少、甚至不讲,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大错特错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例如讨论某个问题,首先,要确定讨论的内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当成课题;其次,要确定讨论方向,不能漫无边际,过于笼统;讨论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驾驭者、调控者,不能失控、脱离主题,这样才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3.重视“课内与课外”,增强教学实效。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观察、分析、对比、思考、联想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生活与消费》主要讲述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为让学生理解市场供需对价格的影响,可以安排学生调查他们所熟悉的市、区、县的房地产市场,了解在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出台后,房价的变动和人们的需求及购买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再如,《生活与消费》第一课通过对大量的商品、价格、价值等现象的探究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商品、货币的本质的同时自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二课对价格现象的分析又引导学生自觉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第三课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心理的分析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切都是从鲜活的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推断得出的,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为说教而说教,学生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可以要求学生以“正确对待金钱”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这样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课堂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强针对性,采用实效性强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学生特点等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教学方式,创新哪些教学形式,从而实现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和全面育人的功能,避免陷入只注重好看、多样而不讲实效的误区。当前,尤其要科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转变和提高教学实效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更要明确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如此才不至于将手段变为目的。

5.注重动态过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评价应坚持“多维度”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评价。学校应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科学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切实改变以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做法,要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高中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采取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个人成长记录等更为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索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等”给予适当的合理的评价。

目前,新课改的实施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还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对政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把新课改推向前进,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7]欧府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凸现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模式研究,2008,(9).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五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困惑及对策,随着当前我国教育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己明显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高中政治课改正式启动。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针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改中教师面临的困惑及对策。

教师观念转变的问题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以便从根本上推动课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录放机的角色,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这说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还远远不到位。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素质发展、品格形成等方面大都比较相似,存在求同存异的特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为被教师遗弃的对象,其个人素质得不到开发、个人潜力得不到挖掘、个人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放弃的情绪。

二、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的实践证明,新课改科学合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就需要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

2.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做,甚至有些学校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这些做法忽视了教学实际,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的有机联系,造成的教学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

3.忽视课堂教学实效,教学形式和手段模式化。出于新课改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采用一些新型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是合理的。但有些老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这样的结果就是,情境设置、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声色并茂,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这种以满足学生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设计空洞无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4.评价标准单一,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在当前,有些地方的新课改是“换汤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并增加了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阶段考层出不穷,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过于强调了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另外,评价往往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1.转变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2.准确定位“教与学”,构建和谐课堂。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教师讲得愈少、甚至不讲,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大错特错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3.重视“课内与课外”,增强教学实效。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观察、分析、对比、思考、联想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增强针对性,采用实效性强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学生特点等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教学方式,创新哪些教学形式,从而实现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和全面育人的功能,避免陷入只注重好看、多样而不讲实效的.误区。当前,尤其要科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转变和提高教学实效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更要明确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如此才不至于将手段变为目的。

5.注重动态过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评价应坚持“多维度”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评价。学校应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科学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切实改变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做法,要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高中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仅应该重新审视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和目的,还应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过程,通过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一个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价值,增进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理论的信心。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六

省纪委监委日前印发了《安徽省纪委监委关于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6个方面着力重点和5个方面主要路径,明确了加强和规范政治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提供了有益指导。印发《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关于强化政治监督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也是推进我省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现实需要。

是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政治监督重点是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和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是政治监督核心要义。《指导意见》总要求中提出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政治监督全过程和各方面。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现的管党治党的所有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政治问题,都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而导致的问题,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

坚持“四个着力”是政治监督根本遵循。***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强化政治监督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不移坚持和巩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二是着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加强监督;三是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问题;四是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这“四个着力”为我们开展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政治监督全方位、多层次的重要意义。

强化政治监督对于党坚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本色、增强政治免疫力和政治领导力,更好地统揽“四个伟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加强政治监督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的客观要求,加强政治监督是有效应对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增强党的政治免疫力和政治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加强政治监督是确保政治建设各项部署有效落实,确保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建设党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三)纪检监察机关在政治监督中的作用。

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是党章和党内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职责。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全党做到“两个维护”中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加强政治监督。政治监督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质属性,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两个维护”、履行政治职责的必然要求,是我们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指导意见》“六个聚焦”明确政治监督的主要内容,指明了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的方向。一是聚焦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开展监督。二是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三是聚焦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四是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落实情况开展监督。五是聚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开展监督。六是聚焦正确行使权力开展监督。在监督实践中如何落细落实,找准监督的“视角”,提升监督的质效,结合《指导意见》“六个聚焦”及相关要求,开展政治监督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组织在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有没有认真学习***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有没有在严格对标对表中谋划思路和举措,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科学思路、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

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监督上,要重点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大敌,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甚至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要突出政治视角,聚焦政治性问题。“六个聚焦”都是从讲政治的高度明确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两个维护”,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要善于从政治视角去审视、分析、甄别问题,及时发现各种政治杂音噪音、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规党纪、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的领导,特别是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问题,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督促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两个维护”。《指导意见》突出了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总书记强调,“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要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政治监督要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不仅要紧盯“五个必须”看贯彻落实情况,更要高度警惕“七个有之”的问题,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指导意见》还突出了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要通过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选人用人制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着力纠正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问题,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要着眼于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和突破口。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指导意见》指出政治监督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执行情况等开展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监督的制度是靠不住的。一方面,通过监督保障制度执行。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对四中全会提出的“13个坚持和完善”,每一项都要坚决维护、保障执行。尤其要紧扣党的领导制度特别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把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制度执行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另一方面,要通过监督促进制度完善。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聚焦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等方面问题,通过监督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使各项制度日益健全、不断发展,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专列一章作出重大制度安排,相对应的,《指导意见》将聚焦正确行使权力开展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着力重点之一。在我国,95%以上的领导干部、80%的公务员是共产党员,构成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的中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党中央把制约监督权力作为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围绕权力配置和运行进行监督,权力在哪里、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政治监督就是要通过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管理监督责任,用好管住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保证党和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压减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秉公用权。

严治党责任的关键主体,是我们监督的重点对象,必须牢牢抓住。《指导意见》指出要重点监督县处级以上单位和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督促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形成“头雁效应”。纪委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最终落脚点就是要督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问题。

近期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就地方党委、党组(党委)加强本地区、本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的领导,分别明确了12项和11项责任内容,并就责任落实提出了9个方面要求等,为我们扭住“牛鼻子”,抓住“关键少数”提供了根本遵循。纪委要为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提供载体,通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监督推动党委(党组)决策落实等方式,协助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

《指导意见》“五条路径”提供了开展政治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推进政治监督结果运用的途径。

(一)抓好巡视巡察和整改落实。

《指导意见》强调要坚守政治巡视巡察职能定位,突出“两个维护”,聚焦政治责任,围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巡视巡察整改要求等,开展全面政治体检,精准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监督推动有关单位做好巡视巡察整改,既是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也是突出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做实日常监督的具体抓手和突破口。

抓好整改落实要在以下方面着力:一要突出重点。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重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纠治四风、选人用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方面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要着眼突出问题和关键性问题,聚焦整改重点难点焦点,扭住重点人重点事不放,一盯到底,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问题整改。二要强化整改主体责任,牵住“牛鼻子”。重点盯住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有没有落实好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主要责任人和班子成员履行好整改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三要建立健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持续跟踪督办,不仅要抓好对集中整改情况的监督,还要持续加强对长期整改任务的监督,要督促被巡视党组织认真开展整改“回头看”,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见真章、动真格、求实效。四要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综合用好巡视巡察成果,精准处置巡视巡察移交线索,推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

(二)开展常态化督查和专项检查。

“回头看”,防止个别问题演变成共性问题、苗头性问题蔓延成严重问题。

(三)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政治监督要和日常监督有机结合,在日常监督中做实政治监督。

1.列席指导被监督地区、部门和单位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是我们近距离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要严格政治标准,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会前对民主生活会方案,领导班子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对照检查材料等逐一检查,严格审核把关,重点看需要对照查摆的问题以及作出说明或检查的事项点到了没有;梳理分析日常监督、线索处置、执纪审查、督导调研及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向参会领导提供问题清单和点评建议,便于有针对性地“敲打”警醒;提供领导干部接受约谈函询的情况,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目标与靶子。会中对民主生活会是否紧扣主题、有无偏差,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及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明谈话函询情况等现场监督,及时纠偏扶正。会后要及时报告会议召开情况,对查摆问题的整改情况要加强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到位。

2.建立与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机制。建立与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常态机制、约谈问题比较集中地区、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等是对“关键少数”开展有效监督的途径。一是通过谈心谈话深入了解被监督地区、部门和单位政治生态总体状况、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等情况,及班子成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廉洁自律及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情况。二是将政治监督中发现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向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督促其注意掌握,采取一定方式整改落实。三是谈话前认真梳理领导干部个人问题线索反映和谈话函询情况,对平时线索反映较多虽没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但经分析可能存在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的,会同领导干部共同研究分析,及时予以提醒帮助。四是对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可约谈相关负责人,面对面督促整改。

3.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精准处置问题线索。处置问题线索是我们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对反映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方面问题线索要优先排查处置,结合问题线索涉及的地区、部门、单位的总体情况科学研判、综合分析,及时提出恰当处置意见。对线索处置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轻微违纪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早发现早处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增强监督执纪的政治性,坚持从政治纪律角度审视违纪违法问题,在审查调查中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作为查处重点,坚持从政治纪律查起,紧紧盯住“七个有之”,严肃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等问题,坚决把政治上蜕变的“两面人”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

研判成果及时转化,并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精准有效推进政治生态建设。

5.推进政治监督结果运用。政治监督要有始有终,对通过监督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规范处置、精准稳妥处置,不能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一要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是监督“利器”,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的有利抓手,特别是用足用好用活“第一种形态”。二要严肃追责问责,深化运用“三查三问”机制,对“四个意识”不强、“两个维护”不坚决、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坚决追究责任。三要做好政治监督的“后半篇文章”。加大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力度,对查处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案件,督促被监督单位党组织举一反三,专题整改,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以案示警。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体检,经常性检视和解决初心使命的问题,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以纪法刚性约束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四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为干部担当负责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把握好政治监督的职责定位。纪委监委的监督是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不是凡事直接冲到一线,更不是代替主管部门工作,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如疫情防控工作,医疗健康、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各有各自职责,纪委监委去测体温、统计确诊病例等就是偏离了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三转”,在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中既要克服协助意识不强,缺位、不到位等问题,也要克服职责定位模糊,大包大揽,错位、越位等问题,既履行监督专责,又履行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助职责,无论监督专责还是协助职责,都不是代替党委(党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而是推动其去解决问题。

(二)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监督既要形成有形覆盖,又要有效覆盖,需要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上下统筹、左右协同、联动推进的格局,这样才能提升政治监督的质效。一要构建与联系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联动机制。延伸监督触角,发挥下级纪委监委在监督方面的区位优势和派驻机构“近距离、常态化”的条件优势,建立健全下级纪委监委向上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向派出机关定期报告政治监督工作情况,及时报告问题线索处置及立案审查调查情况,第一时间报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重大情况等机制。定期与联系地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交换意见,共同研判政治生态,共同开展监督检查,共同推进问题整改。二要着力推动“四项监督”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将政治监督贯穿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健全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共享、联合调研督查、一体推动问题整改、共同研判政治生态等机制,着力构建分工负责、衔接贯通、协同配合、相得益彰的统筹联动工作格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合力。

(三)提高政治监督能力。政治监督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非常强,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吃透党中央决策部署,善于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善于用发展、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练就一双政治的“慧眼”,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和“桥”。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善于斗争,主动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干扰”,着力**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在基层更要着力**“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确保执纪执法权受监督、有约束。增强依规依纪依法监督的本领,用好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两把“尺子”,准确把握权力边界和政策界限,实现政治监督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思想家的政治思考(优质17篇)篇十七

在《孟子》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是《子路孝敬爸爸妈妈》的故事: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天天吃野菜,他想自己吃野菜没关系,老是让爸爸妈妈吃野菜他们的身体会受不了,为了让爸爸妈妈吃到米,他就去很远的地方去买,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始终坚持自己去买米。夏天,烈日炎炎,他从不停下来歇一会,只为了早点回家给爸爸妈妈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他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不让雨淋着。后来,子路在卫国当官后过着很富足的生活。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我也要向子路学习,好好学习,长大后好好孝顺父母。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给女朋友的生日祝福语集锦范文(19篇)

    愿你的每一天都有成长和收获,人生的道路一直向前,前途无限。下面是一些常见场合的祝福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参考。爱人生日送你宝马车,成功路上乐悠悠。生日送你依波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自我介绍大全(18篇)

    在社交场合中,自我介绍的方式和内容都需要灵活取舍,根据不同情境做出调整。借鉴下面的自我介绍文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个人介绍。学长好,首先我要感谢校学生会提供

    停车场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实用18篇)

    租赁合同是租赁交易的法律依据,对租户和出租方具有约束力。以下是一份全面的租赁合同样本,供出租人参考,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完整性。项目所在地址:_______。合同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优质23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路和方法。春节后有幸参加华韵启程文化中心在大福地

    了解少先队入队仪式(热门18篇)

    少先队入队是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重要阶段。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少先队入队范文,看看其他同学们是如何表达对入队的渴望和理解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大全(16篇)

    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需求。掌握职业规划的关键,可以在职场上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象牙塔是莘莘学子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转折

    2024年出纳转会计述职报告(优质20篇)

    进行述职报告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思考。请大家一同阅读以下的示范性述职报告,了解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和呈现自己。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时间

    区人大代表述职报告(汇总18篇)

    这是一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自我评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我是张军,于当选为晋城市城区第九届人

    最新学生心得体会报告范文(21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在下面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范文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今,创业在年

    大班艺术新年好教案(汇总24篇)

    教案中应该包含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评估方式,便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份大班教案,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范文可供参考。活动目标。1.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