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聂耳课文 少年聂耳教案(大全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HT书生

文明礼仪是一种自律的行为准则,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应当遵循公共场所的规则,注重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下面是一些关于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案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文明的旅行者。

少年聂耳课文篇一

教材分析:

1、本课讲述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课文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选取了聂耳在雨中吹笛子这件事,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

2、本文人物描写抓住特点,准确传神。课文抓住聂耳行动、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如听笛子的一段动作和神态描写,恳求认师的语言描写及雨中吹笛子的动作描写,都非常准确传神。另外,人物描写又注重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准确传神,侧面描写事半功倍,从而更全面地刻画人物,深化了课文主题。

教材设计理念:

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要素。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12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

2、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准备:

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对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我国的国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吗?(聂耳)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聂耳从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聂耳的少年时代,看看他是如何学习音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少年聂耳》。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同桌互认生字。

4、检查认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5、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要带我们去读课文了,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6、同学们的课文读的非常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他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5段,认真想一想。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2、全班汇报

重点句:(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2)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3)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解释(全神贯注,删去文中的“似乎”行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喜:两个“口”上小下大,略扁。

哥:第五笔是竖,不是竖钩。

你遇到这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一切的情况吗?从聂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

少年聂耳课文篇二

教材简析:

《少年聂耳》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聂耳在少年时代学吹笛子的一件事。作者通过对少年聂耳的描写,表达了勤学苦练上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设计理念:

本科设计坚持以读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理解诞生、侧耳倾听、全神贯注等词语的含义。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生字12个,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朗读起到启发作用,多数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朗读课文。)

二、主动认读、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少年聂耳》这篇课文,让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一下少年时代的聂耳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师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熟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思考,使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再读课文,自选方式读最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正确、读得熟练。

2、多种方式读(自由读、小组读、当小老师读、到讲台读),教师及时指导、鼓励和评价。

3、交流读书体会

大家认真读了聂耳少年时代的故事,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4、指名答,随机点拨,总结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

5、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再有感情的读一读。

6、交流反馈

a、指名读找出的句子。

b:根据找出的句子理解“侧耳倾听、湖光沙色、全神贯注等词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尝试造句。

c:灵活机动、形式多样地指导各句朗读

重点句:

“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做游戏表演,一学生朗读,一学生模仿,体验聂耳对笛子的迷恋。)

“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也没有觉察到…”

(用删词比较法,让学生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喜爱到了入迷的程度。)

……

7、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

(这个教学环节是文章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补充合作学习成果,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四、诵读全文,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2.词句积累

好词:如阴云密布、侧耳倾听、全神贯注、蒙蒙细雨、点点归帆等。

好句: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有特色的一句或几句话。

(有意识地积累本文中有特色的四字词语,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

五、读中思考,读写结合

1.再次回归整体。朗读全文,思考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聂耳,逐步加深对聂耳的认识。)

2.说一说,你遇到过专心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的人吗?

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形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读写结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小练笔”机会,逐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三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总结全文、指导行为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少年聂耳》这篇课文,知道了聂耳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这与他少年时代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勤学苦练,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吧!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勤学苦练,你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少年聂耳课文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正确规范。

能力目标

通过讲解、指导掌握生字的不同写法,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字的书写,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自由认读。

会认的字:创革县邻笛奏调阶托午神贯

会写的字:军代喜欢总短求教午哥阴许

2、指名认读、组词。

3、变序认读。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由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左右结构:代欢短教许

3、上下结构:军

重点指导:“喜”“短”“教”字

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进行指导。

四、欣赏评议共创共享

1、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学生作品进行现场评述。教师展示学生作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教师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引导学生协作探究。

2、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交流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把字写的很到位。希望你们在平时的作业中也能把字写漂亮!

师:学有所获,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何收获?

生谈。

少年聂耳课文篇四

聂耳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谱曲的。

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他的邻居是一位木匠师傅。每当夜幕降临,这位师傅总爱坐在门口,用一支短笛吹奏各种山歌小调。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有一次,聂耳指着短笛恳求说:“师傅,您笛子吹得太好了,能教教我吗?”木匠师傅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你也喜欢吹笛子?好吧,我收你做徒弟。”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一天下午,聂耳和哥哥到昆明西山去游玩。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悠扬的笛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哥哥从龙门下来,看见聂耳站在雨中吹笛子,连忙跑过去替他撑着雨伞,让他尽情吹奏。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少年聂耳课文篇五

教学要点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1、少年时代的聂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2、有一次,聂耳……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教学要点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少年聂耳课文篇六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课文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选取了聂耳在雨中吹笛子这件事,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

本文人物描述抓住特点,准确传神。课文抓住聂耳行动、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述,如听笛子的一段动作和神态描述,恳求认师的语言描述及雨中吹笛子的动作描述,都十分准确传神。另外,人物描述又注重了正、侧面描述相结合,正面描述准确传神,侧面描述事半功倍,从而更全面地刻画人物,深化了课文主题。

设计理念:

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资料,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屁碗呜.体描述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要素。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12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资料。

教学难点:

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准备:

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歌曲吗对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我国的国歌,你们明白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吗(聂耳)同学们你们明白的可真不少。聂耳从很小的时候就个性喜欢音乐,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进聂耳的少年时代,看看他是如何学习音乐的,这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少年聂耳》。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同桌互认生字。

4、检查认字状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5、此刻这些生字宝宝要带我们去读课文了,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6、同学们的课文读的十分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过渡: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他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5段,认真想一想。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2、全班汇报

重点句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2)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3)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解释(全神贯注,删去文中的“似乎”行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三、指导书写

喜:两个“口”上小下大,略扁。

哥:第五笔是竖,不是竖钩。

四、扩展延伸

你遇到这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一切的状况吗从聂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

少年聂耳课文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2、能照样字,用”每当…总会“造句。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4、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5、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能知道聂耳成名成家与少年时代的关系。.

教学准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1、少年时代的聂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板书设计:

杰出的音乐家-----简介

在木匠师傅跟前听笛子听、学笛子(邻居家)

在木匠师傅跟前学吹笛子

在大青树下吹笛子忘情地吹笛子(龙门西山)

在雨中吹笛子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2、有一次,聂耳……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少年聂耳教案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课文篇八

《少年邓小平》

教学目标

1.能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的字。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活泼顽皮”、“敬畏”等词语,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邓小平的品质和特点。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生字词。

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邓小平的品质和特点。

教具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收集邓小平的生平资料和相关故事。

教学备注

课文整体思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1.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群生字朋友,看看他们是谁,你是怎么认识它的。

2.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桌互指互认,把难认的字多读几遍,容易记错的字给大伙儿提个醒。老师巡视,注意策略渗透。)

4.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课文每一段标上序号。

三、细读课文,质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下面能告诉大家邓小平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吗?(要求用书上的词语。)

2.你最喜欢邓小平的什么?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

(1)当小老师:采用表演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玩石乌龟:可采用讲、演、诵、角色对话等形式,围绕“勇敢”一词,让学生勾画描写邓小平爬石乌龟的词句及小伙伴对此事的反应的词句。特别是要抓住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加以体会。

5.再读课文,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少年邓小平为什么会赢得小伙伴的尊敬。

四、课外拓展

邓小平开豆腐店

邓小平留法期间,在巴黎开了一家“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推磨豆腐。中国豆腐这种新鲜的食品很快为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产的豆腐供不应求。就这样,留学生们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

红薯的故事

1931年的一个夏日,一位头戴草帽、脚穿草鞋的年轻人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大步朝前走着。他就是刚刚被任命为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使瑞金成为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邓小平说。

当时的瑞金已经完成了土改工作,可是分到土地的农民究竟生活得怎么样呢?邓小平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一天中午,邓小平到了村子里。当他走进农民黄木生家时,看到他们一家人正在吃着野菜红薯拌饭。

“老黄,秋粮刚刚收下来,你们怎么吃野菜红薯呢?”邓小平疑惑地问。黄木生好不容易才开了口。邓小平这才知道,黄木生家里虽然分得了三亩地,但都是山田,土质差,又缺水,根本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红薯。然而,即使种红薯,也收不了多少。

邓小平一听就明白了,这里面肯定有人在捣鬼。于是,第二天,邓小平就挨家挨户地调查,惩办了暗中捣乱的地主土豪。随后,他又发动大家重新丈量土地,并按照好坏均分、远近搭配的原则合理分地。这样一来,贫苦农民都乐了。

有一段时间,前线用粮紧张,为了让前方的战士们吃饱,邓小平规定干部们每人节省8到15斤粮食,支援前线。邓小平带头执行规定,经常煮稀饭充饥,等到收红薯时,便常用红薯来填肚子。“心里装着老百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原则伴随着邓小平的一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