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紫衣梦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资源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下面是一些教师们用心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一

(略)。

(一)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

明确: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课本前的插图,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2,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和评价王道士的。

明确: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罪人、小丑(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王圆箓相关的视频资料。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多媒体展示内容:王圆箓的相关资料)。

(板书:王道士)。

(二)请同学们自读二、三两节。

1,找一找王道士在把持了莫高窟以后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事?

明确:粉刷壁画,砸碎雕塑,出卖文物,上报官员。“罪人”、“小丑”,是作者对王道士的评价,经由他手,敦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源源不断地输向国外,令人痛心。(板书:愚昧、无知)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敦煌,去共同感动、领悟。(视频资料播放“敦煌”记录片,多媒体展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相关文物图片。)这样珍贵的文献却被外国冒险家大批大批地运走,让我们看一下历史记录。

(多媒体展示内容:外国列强对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劫掠史。)。

2,看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明确:正如作者讲的那样:“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明确: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5,当时中国官员有哪些过失?

(多媒体展示、老师补充:中国官员在面对莫高窟出土文物时的种种表现。)(板书:昏庸、无能)。

6,讨论:假如敦煌遗书全在中国,它还能剩下多少?

(教师补充:历史上中外人士对莫高窟遗址的破坏情况。)。

明确: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板书:冒险家卑鄙、无耻)。

8,请学生结合以上三节内容谈谈作者的心境。

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

(三)全班同学齐读第四节。

明确: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在海外。虽然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二

一、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漩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饱含怎样的感情?

二、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作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三、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三

15年前,一个拥有渊博的史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儒雅学者,走出了书斋,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液。用一颗睿智的心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他敏锐的眼神洞察了自然山水与风物中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诗一般的语言记录了他一路的思考和感悟。这就是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翻开《道士塔》,扑面而来的是叙述得生动而具体的历史陈迹,敦煌文化的灿烂辉煌,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诗一般的语言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情感潮流淹没了读者的心灵。他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余秋雨的散文:“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句话道出了余秋雨散文的一种独特韵致。从语言风格来看,内蕴丰富而又不失洒脱,诗化的语言与凝练深刻的内涵完美结合,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当然要体会这一点,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本文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

2、了解敦煌文化的常识及文中所述史实。

能力目标。

(1)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形象,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准确筛选信息,把握文中作者所传递的史实信息。

2、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运用语言反映出来的激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表现为一种“多向(维)互动”的形态。这种互动不仅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表现为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互动。

一篇文化内蕴深厚、语言优美隽永的散文,如何引导学生充分浸染其中,在阅读中真正实现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努力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设置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教师应采用多种与文本对话的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例如激发阅读期待,追溯文本深层意义等。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定位在“体悟作者的感情和思考”之上。以“情”为主线,以“读、背”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相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精髓。

对于学生而言,要掌握、吸收文本的内容和思想,都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实现。中国语言是意会性的,在这样的语言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拥抱文本,与文本打成一片,通过反复诵读将文本中精彩的语段背诵下来,达到如出己口。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预习。

1、敦煌文化是我国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它包括敦煌石窟、敦煌壁画、敦煌遗书等,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宝库。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敦煌文化及敦煌文化的现状。

2、反复朗读本文,选择文中若干精彩片段记诵下来。

说明:这个课前预习的设计,一方面是《道士塔》的文化内蕴深厚,安排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可有效的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初读之后往往会对学生形成强大的情感冲击,教师应珍惜学生被唤起的这股情感激流,趁势要求他们记诵文中精彩片段,既积累了语言,又为完成学生完成与文本的第一轮对话奠定了基础。

(二)、导入。

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课件展示)。

这些珍贵的敦煌文物价值连城,可是现在它们要么存在大英历史博物馆中,要么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背诵)。

要求学生将预习时最有感触的或感觉最精彩的语段诵读出来,并简要说明该语段何以震撼了自己。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与文本的第一轮对话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四、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二轮对话。

打破从头到尾分析课文的思维格局,根据学生与文本第一轮对话的结果,教师将与文本第二轮对话引向深入。进一步探求文本为何能对读者产生强大震撼力的原因。着重理解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运用语言反映出来的激情。

1、对学生预习时背诵的语段类型进行归纳分类和补充,学生背诵的语段可能是叙事描写段,例如文中对王道士粉刷敦煌壁画,毁坏塑像的细节描写;可能是议论段,例如作者对王道士破坏、盗卖莫高窟文物的史实所作的议论、评述等;可能是抒情段,例如文中所引用的诗句等。

第一学习小组。

设计“思考题”:

诵读、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等史实是作者所有情感的激发点。也是读者产生情感震撼的激发点。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这一史实描述得越是详细,对读者震撼就越强烈。

第二学习小组。

设计“思考题”:

诵读、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

(1)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对外国“文化财富的掠夺者”的欺骗和掠夺,充满了痛恨和愤慨。而这些情感都源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那高大的自我形象。

(2)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第三学习小组:

选取文中充满诗意的语段,第6段,第11段,第24段深入体会,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提示:注意从形象、色彩、意境的角度体会语言的诗意美)。

典例分析:课文第6段中作者写到:“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短短的几十个字,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广袤的天空,鲜红的晚霞,渐行渐远的牛车,终于在西边的地平线上化为了一个个黑点。这一队牛车就象一把利剑在中华民族的胸口上慢慢撕开了一条深深的伤口。让读者感到了一种锥心的痛苦。

总结: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就无知、愚昧的国民糟践民族文化遗产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作者生动的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沉的爱和崇高的使命感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同时诗化的语言,也带给了读者无限的美感。

四、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三轮对话(引入研究性学习)。

所谓读文就是读人,学完了《道士塔》后,学生会对余秋雨其人其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余秋雨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独创的“文化散文”不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而且在国内掀起一股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他的《文化苦旅》,也成为当时全国各大书城最抢手的热门书目,那么余秋雨当初创作“文化散文”的动机是什么?《文化苦旅》到底是凭借什么魅力,燃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的热情?这些问题,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研究和探讨,不仅能从更深层意义上加深对《道士塔》一文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我们民族深远、博大的文明、文化,关照当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索,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参考话题:

1、解读《文化苦旅》的“苦”

2、解读《千年一叹》的“叹”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四

与伯希和相对的是,广大教师最实用的文本解读文章却没有!该书乱七八糟的引用了5条评价余秋雨散文的片段,却没有一篇完整的对《道士塔》的解读!套用余先生的笔法,真是“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篇解读《道士塔》的文章,我好恨!”啊,因为《文化苦旅》1992年就出版了,到2004年已经十年了,《道士塔》又是第一篇文章,解读的文章有的是啊!可能又是“时间太仓促了,错误在所难免”吧。但这并不是三流读物啊!

第四,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该书“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的荒谬论点。众多的一线教师清楚,查阅各种资料才敢上课的负责教师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首先,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题在于揭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而绝不是问罪王道士——因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的失职和文化强盗的无耻!其次,王道士作为一名道士,面对大量的佛教经卷等文物,只能是当作一文不值!为什么?因为佛道宗教水火不容,这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委不懂!第三,如果王道士为保护文物而献身,文物会不会因此保全呢?那仅仅“砌了一道墙,加了一把锁”的洞就打不开吗?我认为,正如文章所言,王道士只是“错步上前”的一个小丑而已,渺小得不值一提,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该书真是望文生义,胡乱解读,让我们中毒不轻啊!!!

第五,这是自读课还是讲读课?

结论或教训:写书的、编书的可以没脑子,但广大看书的一定要有脑子!

反正我以后是再也不敢相信这种粗制滥造的“教师教学用书”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嘛。(书名用了引号是表示对该书科学严谨性的怀疑!)。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五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迹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个王圆。他将那些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我真是想不通:一个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那么无知愚昧的人来看管!

跟随着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丽与辉煌。但是这个王圆却将这些经文等便宜卖给外国人。那都是精华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跟火烧圆明园又有何异?不也是一样,咱们中国的国宝被外国人抢去。所以:咱们中国历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抢劫案。而现在咱们的专家考古学家却要拜访外国去看咱们中国的古物去研究。带着胶卷,用着放大器来研究。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当时的中国腐败,很多的人没文化,愚昧。换做别人,有可能还不如王圆呢!

看了他的简介,我更是纳闷,当时也并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为什么清廷就那么轻视一个文化宝库呢?他曾经给清廷写过信,为什么那些当官的`文人就不能保护一下呢?治不好国就算了,连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么?真是自私!

读了道士塔,我的心里有愤怒也有悲伤。为王圆的行为而愤怒,为我们的文化被盗取而悲伤。唉!但是事情已发生,今天我们只能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它真正的富强起来,把我们曾失去的都全部夺回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六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的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的却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于人们面前。

同学们知道敦煌,了解敦煌吗?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祖国的灿烂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走进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荣辱沧桑,找出造成“疏忽”的罪人。

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敦煌文化沧桑史,了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点,品味散文语言,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道士塔》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秋雨散文》。现在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余秋雨先生。他是浙江余姚人,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塑出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到了今天,他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又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

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

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王道士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这一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源:旧中国的落后和统治者的腐败。作者用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惟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作者坚信敦煌学在中国。

(事实证明,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成为。但它足以警醒每一个中国人,绝不能重蹈覆辙。)。

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七

导入:国庆长假,……假如有机会去旅游,……,莫高窟前面有一座最高最大(重读)的舍利(重读)塔,这是王道士的墓。

问题设计:

1、什么是舍利子?(我原先以为有点难,但学生对这些倒知之甚多,于是,我补充说了“虹化”“九华山地藏肉身不腐”)。

2、你认为王道士栖息于此适合吗?(大多数学生认为不合适,认为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学生习惯看法——出卖国宝,罪大恶极,我们对于祖国的文物宝藏空前规模地流失于世界各地总是痛心疾首,这种感情表露体现出学生纯挚的爱国情感)。

学生习惯看法——卖国贼(板书)。

明确:

佛高僧圆寂之墓与道士羽化之别。舍利塔只是佛家的专利,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该建塔。

更重要的是引出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定位(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

3、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坏人、卖国贼?依据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被称为卖国贼,他们主要是因为哪些行为?(生:出卖领土、国家利益、文物)。

4、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敦煌文物流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

a、王道士。

b、满清官员。

c、外国的斯、希。

5、填空造句,因为王道士的与满清官员的。在外国的斯、希的下,敦煌文物大量流失。

6、作者认为王道士是卖国贼?他对王道士的评价集中在哪一段落?(快速阅读)找出并朗读。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作者评价——小丑(板书)。

学生:当时社会的黑暗,国家的懦弱无能,官员的无知。

师:社会的黑暗是抽象的说法,国家的懦弱无能从哪里看出?(生,1900年满清政府)官员的无知在哪几个段落体现出?找出并朗读p57页第三部分的最后,感受作者悲凉的心境。

体会: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内在含义(哀国家之不辛,怒国人之不争气)。

8、从历史客观角度评价王道士,他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我只好改问“如果没有王道士发现洞窟内的宝物,如果不是王道士把文物卖给外国人,结果会如何?”

生:永在地底下,或者被农民们糟蹋、或者被官员们占为己有……。

师:由于历史的偶然性,造成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敦煌学由此诞生!在被誉为本世纪初“四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藏经洞的发现中,王道士永远是难以回避或排除的关键角色,是敦煌学产生的重要人物。

历史的偶然——一个错误造就敦煌学的“开洞”鼻祖(板书)。

9、从佛法的角度(这点我自己讲)。

从佛法的角度,这些文物基本是唐佛道经传!佛经不是私有财产,必须广泛流通……(可省略)佛经遇缘流通,佛法遇源流传。

我个人认为——一个不是很坏的人在无知或许无奈中做了一件功德?

过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事物的看法应该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要设身处地评价某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

10、下面,请从——。

正面角度评价唐玄奘与鉴真。

正反两面角度评价秦始皇。

从反面角度评价曾国藩。

11、作业:有人认为斯坦因、伯希是强盗骗子,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学者。你是怎么看待的,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心得。

教后记:前些天编写的教案还是“假、大、空”,比较难操作,但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我又作了简单处理,问题的设计从浅处着手,处处设疑,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可以说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我也有个感想,那些越教越复杂、越说越离谱、越说越糊涂的教案肯定是失败的教案,肯定是满堂灌的教法。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八

一、目标:

1、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导入  :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可能有:

(这是一个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无奈的、字字带血,句句含泪的……)。

(如果可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末节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作业 :

感受余秋雨。

板书:(空白处补充学生的看法)。

王同情讽刺余。

道秋。

士谴责嘲笑雨。

作者邮箱: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九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

4、品味余秋雨的写作特色。

1、课外了解敦煌文化及其被侵略的历史;

2、精读课文,找出悲剧的根源;

3、反复诵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加以分析。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在鸣沙山东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层层排列。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藏经洞中有4至11世纪(西晋至宋代)的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等四万余件,汉文字写本3万件以上,另有少量刻印本。其中大部分后被外国盗宝者劫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斯坦因拍摄洞窟壁画,并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第三次探险(1913-1915)再次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五百七十余件敦煌写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献,主要入藏伦敦的英国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和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以及印度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今在新德里的印度国立博物馆)。伯希和于1906年至1908年间深入敦煌莫高窟,对全部洞窟编号,并抄录题记、摄制大量壁画照片。因伯希和具有深厚汉学知识功底,能操汉语,并熟悉中国古典文献,在取得王道土的同意后,将藏经洞中的遗物全部翻阅一遍,重点在于选取佛教大藏经未收的文献、带有题记的文献和非汉语文献,廉价骗购走大量的藏经洞文献中的精品和为斯坦因所遗的绢画、丝织品。这些收集品运到巴黎,写本部分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东方写本部,绢画、丝织品等入藏集美博物馆。

哀敦煌。

圣地煌煌名万方,于今始晓隐凄惶。

金光初幸得神助,宝窟应悲失眼盲。

梁有蛀虫终会折,国无真宰自难强。

佛门千古伤心泪,洒向胡笳抱恨长。

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廉卖经卷(破坏文物、出卖文物)。

官僚、政府:送来送去、席子乱捆(充做礼物、弃置不顾)。

外国学者:欺瞒哄骗、巧取豪夺。

1、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

王圆篆。

几千年的奴化教育造就卑微贫穷,愚昧无知的王道士,时代造就王道士,王道士是中国平民的代表,是贫弱民族的代表,腐败无能又无为的官僚和政府将他推至悲剧的前台。在那样的时代,文物的毁损流失是必然,而文物在王道士手中毁损流失,是必然中的偶然。

2、官僚、政府:冷漠麻木腐败无能。

3、外国学者:假文化之名,行劫掠之实,实质是文化强盗。

悲剧根源:国家贫弱、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百姓愚昧。

到处宣扬端午节是他们的,饺子是他们流传下来的,针灸是他们发明的,长白山是他们的,中医应为韩医,将中国的韩服据为已有,定为国服,还要申遗;韩国在历史上拥有东北山东直至江苏,;认为我们的甲骨文也是他们发明的,说西施和孔子是韩国人,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韩国的,还说他们的祖先檀宗是我们祖先大禹的`老师,手把手的教大禹治水。

2、进入历史:心痛。

3、面对文物流失:恨却无可奈何。

合理的艺术想象、丰富的表现手法、充满激情的语言复活历史、抒发情感、引发共鸣,促成反思。

余秋雨的散文常常把祖国的河山、民族情感和华夏文化融为一体,透过他的散文,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被称作“文化散文”,不仅仅因为他讲述的是一段关乎文化的历史;更因为在对这段历史的关照中,他以文人的灵气,鲜活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他以学者的理智,深邃客观地进行了思考追问;他以国人的血性,炽热真挚地抒发了爱国情怀。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喜爱。在艺术理论创作方面,他完成于1983年的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述世界各国自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理论著作;1985年创作的《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首部戏剧美学著作。这两部专著均曾获国家级奖励。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2、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贱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3、“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一、目标:

1、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导入: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可能有:

(这是一个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无奈的、字字带血,句句含泪的……)。

(如果可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末节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作业:

感受余秋雨。

板书:(空白处补充学生的看法)。

王同情讽刺余。

道秋()。

士谴责。

嘲笑雨。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而且又是湖北人。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廷栋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仔细的查看了那两箱经卷。但是他既没有从文物的角度来鉴定这些无价之宝,又没有提出什么保护措施。而是从书法的角度入手,他看完那些经卷以后,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第一次是因为有庙会,斯坦因觉得不方便;第二次正赶上王道士出门化缘,于是斯坦因就把帐篷扎在那里了;直到五月底第三次来时方才见到。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王道士当时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把文物卖给斯坦因。这也是斯坦因几次求见王道士而不得见的原因之一。王道士不敢卖,既有官府已经有过封闭藏经洞的原因,又有害怕报应的想法。这时,正因为自己不通汉语而且长的又和当地人不一样而发愁的斯坦因的师爷——蒋孝琬出面了。

蒋孝琬是湖南人,可以算得上王道士的半个老乡。久经官场事故的他,一下就看出了王道士的疑虑和难处。他知道王道士担心什么,也知道王道士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分得清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了,更知道王道士正极缺钱用来建造他的道观,。所以他给斯坦因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蒋师爷的那招更是灵上加灵。只不过当时的王道士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当时盗卖给斯坦因的文物都是他自己进洞取出来的,而斯坦因只能在洞外守侯。这一次斯坦因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人一旦走上下坡路,就会越滑越快。等到一年后法国人伯希和来的时候,王道士不仅仅积极配合,而且还让伯希和自己进洞慢慢挑选。精通汉学的伯希和一次就用五百两白银的价钱挑走了藏经洞最为精华的经卷写本十大车,记六千余卷。

1909年。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而且,已经尝到过甜头的王道士也是早有准备。他在官府来人之前就把比较珍贵的经卷画本给藏了起来。

按理说,事情至此,也该算有了个结局。然而事实却是敦煌的经卷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磨难。当北京电令陕甘总督密封藏经洞又拨款运经的时候,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已经是人人尽知。从敦煌到京城行程八九千里,沿途所过州县官府如同层层关卡,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员个个雁过拔毛。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其间在1910年1911年,王道士又先后将敦煌经卷出售给二次来华的斯坦因和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等到经卷出售完毕以后,王道士又纵容美国的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塑像数尊。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同学们,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我们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朗读一下第三部分的三、四、五自然段并结合老师前面讲的,思考一下。(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嗤之以鼻的廷栋,还是后来负责押送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他们的不作为时纵容国宝流失,一旦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在对祖宗遗留物的态度上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如果说王道士时那个时代的白痴儿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是祖先的不肖子孙!)。

在来看那些劫掠我们祖先宝物的强盗,同学们看这一部分的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把他们称为学者。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他们是学者吗?(是。毕竟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敦煌宝物,如果不是他们,那些经卷早已被毁了。而且他们是抱着研究的目的来的;不是。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但强盗的行径就是强盗,无论他们带来了什么后果,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作者的心境。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的心在随着祖国的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的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的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他的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的。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的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的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又无法使他的内心平静下来。理解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我们理解起这篇课文来就会容易的多。

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里,常有这样的社科文出现,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那么答起题来就不容易失分了。而要做到这点,只有你去用心去读去理解,当你的心和作者有一种共鸣感的时候,你再依着这种感觉答题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四节。敦煌的学者们忍辱负重几十年,终于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写了那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国外。”可我们的学者们却没有为此而感到轻松。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在中国,只是敦煌这个地方在中国,敦煌所出土的大量国宝还流失海外。虽然它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的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的却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于人们面前。

同学们知道敦煌,了解敦煌吗?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祖国的灿烂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走进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荣辱沧桑,找出造成“疏忽”的罪人。

二.教学目标。

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敦煌文化沧桑史,了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点,品味散文语言,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介绍作者。

《道士塔》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秋雨散文》。现在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余秋雨先生。他是浙江余姚人,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塑出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到了今天,他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又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

四.整体感知。

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

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王道士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练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这一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源:旧中国的落后和统治者的腐败。作者用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惟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作者坚信敦煌学在中国。

(事实证明,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成为。但它足以警醒每一个中国人,绝不能重蹈覆辙。)。

五.自主、合作、探究。

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讲读法。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当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很久以前听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得不错,借了一本,匆匆地翻了一遍,觉得有些快乐,也有些不快。也没继续深读,还给主人了。没想到他的道士塔竟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而我正教第三册。教学生读书可不是自己读书,那非细读不可了。可是细读之后,无端生出一些不快。不快有如下一些。

一。文物外流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错,为何单对他恨之入骨。文中虽说他只是一个小丑,不要他负全部的责任,可是看看对王道士的描写,极尽挖苦鄙视愤恨之能,篇幅很长,而对政府官员的描写则客气的多。对那些来中国掠夺文物的外国人则更是恭敬得了不得。又是称学者,又是称汉学家考古家,说话舌头都不灵活了,将这三者并列,逻辑思维有点短路。

二。王道士把持敦煌,这是他的错吗。这又不是肥缺,他也没凭关系就成了这里的主人,原因是什么?因为这里没人来管。对他发泄不满,那是能欺则欺,这是中国人的毛病。

三。无端侮辱中国农民让人气愤。王道士卖文物与农民何干?王道士是道士,为何不挖苦他的道士身份呢?我想了很久,想出了一点道道,原因可能是这样的,道士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道教也是宗教的一大派,我国又保护宗教,挖苦他的道士身份怕现在活着的道士不满。于是作者查他以前的身份,发现他当过兵,这个身份作者也不敢挖苦,现在一些部队领导权势了得,再查发现他以前是农民。这下作者放心了,因为挖苦农民是不怕的。人们可能怕狗,怕蚊子,怕苍蝇,但是没人怕农民。况且作者深知农民是不会看他的文章的,看了也不会找他理论的。所以可以放开骂去。几千年来农民从来都是受挖苦的对象。愚昧无知是他们的代名词。农民的看院子的习惯是可以挖苦的,做事认真也是可以挖苦的。甚至长脚长手也是可以挖苦的,因为只有像作者这样高素质的人才佩长。很多人在吃饱了农民的饭之后会鄙夷的骂一句:呸,农民!我很佩服朱自清,他看不起美国人,连美国人发的粮食也不吃,可是现在没有这么有骨气的中国人了。

四。文中说要和外国人比学问,看了让人发笑。拿什么比,就拿这篇文章吗,除了作者自为得意的几句挖苦的话,还有什么?中国人有没有学问?不知道,只知道张艺谋的红高梁是在外国得了奖之后,中国人才知道是好片的。只知道国人经常夸耀我们什么什么东西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可。如果不信请你打开电视看广告。

五。王道士卖了一些文物让作者痛不欲生,如果作者得知八国联军曾火烧圆明园,得知清政府曾订过许许多多的屈辱的条约,卖了很多国土,又当会是怎样死去活来。

六。作者在写到王道士卖文物时曾感慨:中国的学者到哪里去了。这话问得怪了,难道叶昌炽不是学者吗?是,他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吗?后来的所谓的中国学者认识到了文物的价值,想保护。他们是怎么知道文物的价值的?因为外国人叫好了,外国人跑很远的路来买文物了。所以中国的学者就知道好了,知道它有价值了,其实这个时候岂只是学者们知道了,连王道士和所有中国的农民都知道了。这个时候推知文物的价值,恐怕不需要作者那么高的智慧吧。中国的学者如果知道文物的价值,在国家无力保护的情况下,自己去购买这些文物,并把它保存起来。这才叫学者,就像自己出钱收购甲骨文龟片的叫王什么来着的人(等我查出了告诉大家,这样的人不好查).有些人在国家有难时躲避得远远的,等到灾祸过后才出来对着断垣残壁抒情写怀,痛骂别人保护不力,这些学者多了。

七。以前有人痛骂作者,我觉得一些人是想错名人出名,现在看来,此人该骂。人格低下。

八。不知这种文章为何入选高中课本,也不知编者想把学生熏陶成什么样的人,该不是要熏陶成作者一样的人吧。

九。希望大家齐努力,把这篇文章赶出教科书。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葛洲坝高级中学谭小红。

课前准备:出示课题图片。

师:有没有同学对我国的道教和佛教有所了解?

生:道教的鼻祖是老子。

师:好,这是你了解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再想想。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界定吧。对信奉道教的人称什么?(道士)对皈依佛门的人称什么?(和尚)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当你知道一个道士死后却被葬在佛教徒所使用的塔中,你会有怎样的兴趣和疑问?他的背后究竟有过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去探寻答案。

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一看,这个拥有塔的道士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学生齐读)。

生:(齐声)王圆录。

师: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

生: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生:不是。

师:那么,是什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大声地朗读出来。

生:“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生:不了解。

师:好,有请。

生:他把洞窟刷白,还堆了几个天官、灵师菩萨,破坏了敦煌石窟。

生:不是(齐声)。

师:是什么?

生:是壁画(齐声)。

师:他刷白的不是洞窟,是壁画。在他的两遍粉刷之后,“什么也没有了”,看课文!

生:(齐声)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师:好,注意概括的时候要提取主要信息。那么,你刚才说的第二点,他还塑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看样子,我们的这位王圆路王道士,还真带有几分对道教的虔诚。你说的第三点,他破坏了石窟,准不准确?请台下的同学这时看到课文的第二部分。

生:不准确。

师:那么,破坏的使什么?是雕塑。看课文,“才几下”

生:“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

师:但是,大家知道吗?这莫高窟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出示图片字幕)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

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如今正被这王圆录悄悄的毁灭着。(留了一会空白)。

生:他把文物送来送去,还用极低的价格跟外国进行贸易。

师:那么,你想想,在这两者当中,谁是主要的?

生:他把文化卖给外国。

师:是文化遗产。他卖的是哪儿的文物?

生:中国的。

生:敦煌的。

师:再具体一点。

生:莫高窟的文物。

生:1900年5月26日。

生:外国的考古家、探险家。

师:其实历史远远不止我们课本上描写的那样(出示敦煌照片)。

生:不知道。

生:四万多件。

生:气愤。

生:遗憾。

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师:好,把话筒传到后面的女生,我想听听女生的看法。

生:伤心。

生:我这时心里很难过。

师:好,有请那位女生。

生:读“偌大的中国”一段。

师:好,你告诉我,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生:与作者一样,有一种悲愤地心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把它留在中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会遭到中国官员的糟践。倘若把它送给外国,可那又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馈赠。

师:进退两难,怎么办?我们只能怎么办?

生:无奈。

师:这个词找的很准确,还有什么?

生:遗憾、痛惜。

师:好,情绪越来越多了,我们请一个同学集中地来说一说。

生:作家的情感是伤心、惋惜。

师:伤心什么?

生:中国的文化中国存不下,居然跑到外国去了。还有痛惜、愤怒。

师:愤怒什么?

生:愤怒当时的中国如此腐败。

生:愤恨。

师:作家有爱,他的恨是来自于他的爱的,这个爱是什么?对什么的爱?

生:对中国文化的深爱。

生:第二部分地一段(读)我觉得这一段写的是中国官员对中国的文化一点也不爱惜。

师:作家的情绪怎样?

生:很失望,同时也很愤怒。

师:他们滔滔的奏折,有什么?

生:讽刺。

师: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生:第四部分(读)从中,我体会到了敦煌研究者内心的辛酸。

师:很好,你不觉得作家的情绪在这里也有变化吗?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在想想,作家的情绪一路行来,这里有没有变化?

生:有,以前的中国官员对文化不重视,而现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却很重视,作者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师:所以说,作者一路沉重之后,这里略微有了一点。

生:好转。

其他的学生笑起来了)。

师:激昂。好,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生:第二部分的最后一段(读至“他满脸困惑不解”)我觉得,作家在这里有对王道士的愤怒,他从心底里感到悲痛。如果有时空穿梭机,他肯定要去阻止。

生:无奈。

生:后者。

生:笑容。

师:憨憨的笑容。。如果他现在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

生:一片哗然)。

生:对于这样无知而麻木的中国平民,我对他也不知做什么好。我只希望,通过这件事的教训,我们中国人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对这样的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

师:好,我们再请一位女生,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

生:我真的好想打他,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师:你会不会对他说点什么?

生:你去死吧。

师:愤恨之情溢于言表,再请一位。

生:我想让他住手,不要再破坏中国的文物。

师:哦,你的心情跟作家的心情是相同的。其实,我的心情,好,请你说吧。

生:我想说,我们换换。

师:你是说,让你去守敦煌,是吧?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想尽办法,四处化缘,凑足运费,把它运到(停止了)。

师:运到哪?运到哪?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是向哪里?

生:运到现在,运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生:没有。

师:王道士有没有责任?

生:有。

师:王道士愚昧而无知。他出卖了我们宝贵的文物。还有谁有责任?

生:官员。

师:官员怎样?腐败,还有什么?无能。无能我们已经知道了,连运到京城的文物都保护不好,那么腐败何以见得?从课文中去找。

生:他文雅地摸摸胡子,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生:茶香缕缕与股股炊烟。

师:好,王道士有责任,官员有责任,还有谁有责任?

生:外国的考古家、学者。

师:其实,他们是一群文化强盗。现在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文化强盗的嘴脸。(出示照片)。

生:贪婪。

生:无耻。

师:贪婪我们已经了解了,无耻在哪儿?在课文当中找。

生:读“他们时常暗示,是他们的努力,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了光明。”

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师:是的,它反映出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破败,一个民族的衰微。当一个国家如果连主权都不能保存,保护文化,保护文物就只可能是一种奢谈。同样,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过这道士塔前,听到日本学者用沉重的语调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

(下课铃响)。

师:好,就把最后一段留给大家自己下去之后再慢慢品味。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些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王道士的塔就象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这分明是历史要我们听懂他的这一声长叹啊!大家听懂了吗?下课!

当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1、没有必要:他本来就是一个罪人。

2、有必要:塔站立在那儿,就意味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可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仅仅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历史吗?他对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意义吗?有,他还告诉我们,要尊重历史,要重视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

1、随州,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重镇,其境内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较多,1978年在此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更是闻名世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件文物是今年8月发现的,是原随州市博物馆的一名干部勾结外人共同掘墓所得。而这个案件只是许多盗掘古墓案中的一件。

在经济建设的大旗下,襄阳长达58米的古城墙拆了可我们拆的又何止这一点呢?浙江市定海古城被严重破坏了,云南省建水市五官府、进士第、翰林第也在顷刻之间被夷为平地,就连被文物和文化专家称为“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北京古老四合院--北京美术馆后街号,也在争议中被强行拆除了。

古城破坏了就无法恢复,而历史文脉却不能隔断,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所呼吁的那样:历史文化的保护永远不会太晚。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

【教学进程】。

至此,王道士盗卖国宝的罪行才算停止。

我们的同学都是学艺术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而艺术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更多更美的奇葩,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能够坚定不移的用艺术家所应具备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板书设计 】。

道士塔。

余秋雨。

道士。

强盗。

官员。

道士塔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作主要有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我们品读余秋雨散文,可以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使学生明确“苦”。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计划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一、导入新课。1、出

    我心目中美好的家园(专业18篇)

    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文笔。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走在大街上,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听,

    会议经费申请书(通用15篇)

    这是一个重要的申请书,需要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这些范文展示了申请者在申请书中突出特点和亮点的有效方法,值得借鉴。工作委员会:我校共有__个教学班(含_

    三年级写可爱的妹妹(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杰出才能和独到观点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思考。面对考试或者写作任务,我们都希望能够写一篇优秀作文,彰显

    工作计划才比较好大全(14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和领导、同事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工作进展和计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书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工作失误检讨书工作失误检讨书(模板13篇)

    通过写检讨书,我们可以将思维整理清楚,并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范文,从中挖掘出对自己的检讨书写作有益的参考点和启发。尊敬的领导:您好,我在年月日

    最新健康刷牙教案(专业19篇)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计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课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论文(精选17篇)

    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样本或典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姓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性别:女。民族:汉族。

    国庆节的感悟(汇总24篇)

    国庆节也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时机,各地景区、名胜古迹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我们精选了一些国庆节期间适合观看的电影,让您的假期更加丰富多彩。“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

    买电池教案范文(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管理教学过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备工具。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1、继续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