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大全)

时间:2023-04-11 作者:储xy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

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

(古义:礼物。今义:货币)物

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6.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7.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4.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_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四

很多考生在复习政治的时候,都觉得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了,其实我们可以重点记忆常考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动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 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义务:应该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区别“一府两院”与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其中政府是行政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及它的含义。

(1)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高二常考的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五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7.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光现象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19.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0.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2.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透镜

2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

(2)当f

(3)当u

另: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

当u=f时无法成像。

25.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6.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质量与密度

28.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9.密度的计算公式:p=m/v

30.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水在4℃时密度,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31.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3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5.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压强

36.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大小

37.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38.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9.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40.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105pa。

41.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浮力

4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5.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46.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称重法:f浮=g-f拉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47.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8.功的计算:w=fs

49.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0.功率的计算:(w=pt)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热和能

5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52.分子热运动:

(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80.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

5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54.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做功和热传递。

55.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热量的计算:q吸=cm(t-t0)q放=cm(t0-t)

56.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内能的利用

57.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最常见的热机是内燃机,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58.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工作时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9.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公式:q=mq(q为热值)。

60.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61.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1)使燃料充分燃烧;

(2)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3)机器零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62.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一节干电池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手机电池电压约3.7v。

6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还有kv和mv。

64.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0~15v)。

65.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串=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并=u1=u2)

66.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67.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接法:“一上一下”

(3)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欧姆定律

69.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r串=r1+r2(r串大于r1,r2)

(2)

70.测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2)方法:伏安法。电路图如右:

(3)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②闭合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阻值处;③接通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多次测量时从该电压逐次降低。④应多次测量,最后计算电阻的平均值。

7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w。公式: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功的单位:焦耳(焦,j)。电功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72.电能表:

1kw﹒h=3.6×106j

73.电功率定义式:

电功率计算式:

74.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75.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原理:

(2)电路图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3)多次测量求出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76.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77.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电与磁

78.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

79.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80.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81.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奥斯特实验

(2)内容: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8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83.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85.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

86.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87.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88.能源的分类(方式一):

(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薪等。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

89.能源的分类(方式二):

(1)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食物、柴薪、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90.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

(1)裂变: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

(2)聚变:热核反应。

氢弹爆炸的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91.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1)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热传递,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9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9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p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下册五篇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

    2023年一年级语文部编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上册语文(四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

    最新民事打架调解协议书 民事调解协议书(精选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最新小单间房屋租赁合同书(优秀9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2023年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优秀四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

    廉洁家访个人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

    最新语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5篇(汇总)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2023年高二常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语文知识积累(模板3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

    最新高二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汇总(7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