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大全6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影墨2023年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大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一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安全教育与训练

管理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气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方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3)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4)作业标准化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6)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消除危险源,防范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包括现场管理(包括现场保卫工作管理)、料具管理、环保管理、卫生管理等四项内容。

(7)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安全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采取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不隐瞒、不虚报,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进而分析原因、制定避免发生同类事故的措施。

三、安全对策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发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创造更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制定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体制符合科学提升生产力的要求。我们必须,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不受损害。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安全第一” 的安全文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依法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国务院在2001年制定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并且新《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筑法》、《消防法》等对在安全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安全生产法》中就有规定,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因此,安全宣传、教育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要让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知道: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就是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三)有效控制和管理危险源(点)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能量的意外释放就使危险源发生事故具有了可能性。因此,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分析这些能量转化为事故的转化条件及转化过程、触发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住这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使危险源不致转化为事故。

(四)严格查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的作业环境导致了事故隐患的产生,大多数的事故都是违章操作造成的。因此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按照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的“三定”原则,狠抓隐患治理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

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因此,力求安全管理零缺陷就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群治群防、防治结合的原则,科学管理的原则。

(六)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制定预案的主要目的有:(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他们;(2)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控制事故,要抓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二

一、 火灾预防措施

1.1. 加强易燃易爆品管理

1.1.1 设备拆除的易燃包装物及时回收,定置管理,周围设置警示牌,配备消防器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1.1.2 凡属生产用的易燃易爆品,使用单位必须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领导签字,由项目部材料员统一购买。

1.1.3 使用保管化学易燃、易爆品的设备和容器,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凡能产生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必须有导电设备。

1.1.4 动用在45°c燃点以下的化学易燃物品,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落实防燃措施。

1.1.5 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必须由懂得其性能的人负责管理,并做到经常检查。

1.1.6 氧气、乙炔瓶、氩气瓶必须设防震圈,必须有防倾倒支架

1.1.7 氧气、乙炔房设专人管理,周围10米内严禁明火。

1.2 加强日常管理

1.2.1 现场用火要严格控制,确需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动火。

1.2.2 冬季需要使用的取暖设施,在使用前应向保卫部门写出申请,并经质安部检查合格后,领取《冬季取暖用火证》方可使用。任何单位、个人不许擅自使用其它用电取暖设施,否则给予重罚。

1.2.3 各种取暖设施,在使用期间,必须有防火专人负责。

1.2.4 生产、生活用电由电气专人人员统一架设,任何单位、个人不能私自拉设。保证电源及电源插座完好,工作人员离开时电器必须与电源断开,做到“人离电源断”

1.3 应急设备的标识及定期检查

1.3.1 安保部对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场所所配备的应急器材做好标识,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防止失效和损坏。

1.3.2 在重大节日、活动及冬雨季施工前,安保部应分别做好各种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的准备,措施、器材的检查落实。

1.3.3 安保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办公区、施工区域电器线路及设施、防火器材、易燃物品贮存环境的联合安全检查。

1.4 配备的应急材料和设施

1.4. 1施工现场须设保健医生,配足急救药品,设有担架、氧气等满足现场急救的救护设施及器材。保健设施由专人负责保管。

1.4.2 施工现场工作区域须有消防水源及环保型灭火器材。

1.4.3 火灾、爆炸、辐射、触电等急救防护用具。

1.4.4 污油、废水排放管道、过滤池。

1.4.5 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设备要封闭严密,应有安装通风、

吸尘和净化装置。

1.4.6 在接触酸碱等腐蚀物质并且有烧伤危险的工作地点,应设有冲洗设施。

二、 应急预案

2.1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崔桂康

副组长:徐文辉 唐叶清

组员: 东齐鑫,赵哲辉,刘晓博

2.2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生产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 项目总工:在已经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定已经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

工程技术质量部长: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安监部长: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程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

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 设备物资部:负责保障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

后勤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系和沟通。

应急救援队:由各队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

2.3 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2.3.1 对外应急救援电话:

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

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

2.3.2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

3.1 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由项目经理下达启动并运行本应急预案。

扑救,把火灾造成的危害和污染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三

有效的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重要的是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履职意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四川省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其法定责任。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落实政府和学校举办者的责任。一是政府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并负责提供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的安全设备设施;二是建立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三是上级政府要把下级政府落实校园安全法定职责工作情况作为主要政绩考核,工作业绩作为任用和提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行政区内若发生校园重大事故,政府及部门官员则应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四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的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首位,作为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基础,牢固树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努力防范、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其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组织保障是基础

建立一个反应快速、敏捷、高效和纵横有序的安全工作网络,是保证学校安全工作指挥有力、运转有序的工作基础性。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到位。一方面要有行政首长负总责的“学校安全管理领导组”,统揽全局;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具体事务,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学校应有相应的机构,成立校长负总责的安全工作领导组,确定安全信息联络员,作为学校安全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以保证区域内安全工作网络覆盖最大化、反应快捷化和信息来源准确化。二是要求教育行政机关任务到位。即按分工负责的原则,将学校安全工作切块划给每个领导; “对口”分解到各科各室;按具体任务,明确到安全办公室的每个成员。三是责任明确到位。需要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人人有责。四是齐抓共管到位。需构建公安部门、学校、社区、学生家庭的“警校民共建,校社家共育,创建平安校园”的“四位一体”网络,通过警校共育,防治结合,大力治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实现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2、制度保障是前提

规范化管理是安全工作的根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岗位、多层次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其中建立和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环节。

学校主要的安全制度有十种:一是学校安全工作月报制。各学校按月填报《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以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动态。二是学校师生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凡3人以上集体外出活动,学校必须提前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填报《学校校内外集体活动报批表》并附安全预案,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活动。三是节假日安全保卫值班制。每逢节假日,应由校长带班,教职工义务值班。保证信息通畅,以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四是安全工作日记制。各级各类学校每日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学校安全工作日志》,以便小结当日安全工作。五是安全事故报告制。凡发生与师生有关的各类安全事故,学校要在事发2小时内电话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随后按事故的大小分时限书面报告。六是隐患排查整改制。各级各类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力量对校舍、卫生、消防、教学设施等认真开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填具《学校安全排查申报表》,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七是饮食卫生、疾病预防报告制。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防疫情况要向定期报告,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八是建立应急救援制。成立 “学校突发事件处理指挥部”,建立起多级安全预警信息机制。制订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时效性强的“事故救援体系和应急处理预案”。九是实施校园安全巡视制。一方面由学校组织相关成员对各项安全设施进行每月一次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规模较大的、有住宿生的学校和幼儿园,应组建护校队,定期巡逻,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安全保卫。另一方面在课间或课余时间安排教师或学生干部进行巡查护导,防止学生追逐奔跑嬉闹、玩危险游戏,搞恶作剧造成的意外伤害。十是档案管理记录制。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师生的安全教育,本校或辖区内学校的考核奖惩和安全设备设施运转情况等分细项逐校建立科学、规范的电子和纸质档案,准确记录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隐患则实行台账式管理。

3、教育为先是根本

为形成校园内“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自觉意识,依据《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开展对师生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安全教育。

《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急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大力营造安全氛围。学校要通过开展 “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等宣传活动和板报、专栏,张贴标语,设置警醒提示、悬挂宣传挂图等方式,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二是适时举办学校校长、安全信息联络员、门卫、宿管、食堂从业人员等专题安全教育培训班。强化教职工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育人的责任。三是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报告或知识讲座,对师生进行专题性安全教育。四是让安全教育走进校园课堂,贴近师生生活。将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课时、教材、教师的“三落实”。要采取间周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半期开展一场安全知识竞赛和每期举办一场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全员专题性的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五是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条件配备专(兼)职心理教育教师,按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对问题学生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帮教活动。六是“绿色上网”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自觉维护网络文明,增强网络道德观念,并要求未成年人自觉远离营业性网吧。

总之,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收到实效。即:一是面向全体家长、学生、教师、社区群众,做到全员参与,全民受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和防范、应变能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安全教育的形式应短小精悍,做到持之一恒;四是内容全面丰富,形式活泼多样;五是注重养成良好习惯,反复强化,让学生从小规范行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六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要知道物质财富可再创造,生命却只有一次,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要引导学生见智勇为,如发生事故,第一是保全自己,第二利用能利用的手段向社会求救。

4、整治隐患是关键

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经常性地对校舍、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一是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学校发现的隐患,属于职权范围的要认真解决。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各学校要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隐患报告箱,发动师生举报,对举报重大隐患有功者给予表彰奖励。二是针对校园安全隐患开展排查、进行整改。一方面是常规性的,如每期开学和放假,都要组织有专业人员参加的对校舍、食堂、消防和教学设备设施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治。如学校暂时无力进行整治的,及时进行隐患隔离和监管,同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另一方面是突击性的专项检查和平时明查暗访。针对部分重点学校或薄弱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学校开展专项或综合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另外,逐校建立台账,对安全隐患进行计算机动态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认真落实整治资金、责任人员,督查到底,保证限期完成。三是落实安全隐患排查邻近责任制。即对安全隐患的发现,在时间上最早、空间上最近的人员,负有报告或处置的责任。如相关人员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不报告不处置,要承担无过错责任,以此警醒全体师生员工增加安全责任感,人人动员,保证安全。

5、加强考评是抓手

建立校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抓手是形成激励机制。一是需要每年对各学校进行年度安全目标考核,其结果要与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的工作业绩挂钩。二是学校要对校内各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即学校对每年的教师年度考核将安全工作纳入各岗位考核内容,并通报考评结果。三是每年逐级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活动,以此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认真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阶段性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和年终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反省和改进工作,推动学校安全工作向前发展。

6、风险转移是手段

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尽管采取技术、人力、物质的多种防范手段,然而却是有限的,有些实属防不胜防。精明的学校管理者,将现代保险制度引入学校,科学地规避教育风险,将经济责任进行转移,以及时化解矛盾,平息事态,使教育教学活动不受干扰,收到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时学校无经济赔偿能力,矛盾十分突出。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健全教育风险防范体系,从而规避和转移风险,化解矛盾,创造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办出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教育。

《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急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

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担其所有的监护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每个细节做起。

1、建立“三位一体”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比如,公安、交通、工商、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隐患,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应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聘请公安民警为学校的法制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通过法制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和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和完善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机制。发生学生被敲诈后,应主动和派出所联系,在重点路段、部位和地区要求加强警力巡逻,防止拦路抢劫、勒索和伤害学生案件的发生。在学校附近的十字、丁字路口应设立减速标志和警示标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和社区的联系。只有建立和完善了联控联防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2、建立社会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是解决当前学校事故损害赔偿的一剂良方。西方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国上海市也已经实行。上海市人大棠委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草案)》。《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过错责任,学校以投保责任事故的方式,对受伤害学生进行赔偿。这部全国尚属首创的地方性法规的通过标志着上海在校园事故处理中探索出了建立学校责任保险制度,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实现理赔市场化的一条新路,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二、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1、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领导对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均要加强安全教育。掌握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求生的方法。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师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突发事件等安全知识的教育。

2、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安全管理重点在于预防,重视和加强中小学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有效降低事故率,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环境、季节特点及有关规律适时进行防盗,防火、防病、防伤害等方面的教育。要善于利用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例教育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1)加强风险教育。根据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低、风险意识差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教育,使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般危险有基本的认识,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如:闯红灯的危险后果、实验室不遵守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受骗遭抢的危险等,避免因缺少对危险后果的认识而酿成意外事故。

(2)加强防范救护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救护教育时,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能够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救护手段。这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突发事故。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信赖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要进一步严明教职工的职业纪律,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对在职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清退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对因身体等因素不适宜教育教学工作的,要调整工作岗位。要加强对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引发的各种损失。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意识,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建立安全制度,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伤害事故有时是防不胜防,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校要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1、建立安全制度。

第一、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校舍,一旦发现危房,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定期检查教学设备,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换,一时不能更换的,明令不准使用。定期检查易燃、易爆物品,化学试验用的硫酸等危险物品要保管好,不能让其散落到学生手中。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过期的起不到消防作用的,要尽量更换。

第二、安全值班制度。课前、课后、午间、晚间,凡是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看着。值班要有规定、有记录、有检查。

第三、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学校要明确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各自的安全责任。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教师体罚学生要接受教育或行政处罚。当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家长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只要发生了安全责任事故,就必须进行责任追查,涉及到谁就要追究谁的相应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只要出现了一票否决的事项,主要按相关管理权限,对涉及到的单位、集体、个人的荣誉和晋职、晋级予以否决。要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四、切实完善信息上报制、事故报告制、大型活动校外活动审批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以电话、网络或纸质文字方式逐级上报真实情况。组织的校外活动,活动前必须进行周密安排,并按管理权限将详细的请示报告上交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第五、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优化管理,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要制订处置事故工作预案,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应急工作小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采取安全措施。对一些可能造成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工作和活动要采取安全措施。禁止学生登高擦窗子,以保学生的安全。禁止学生带危险物品到校。治安管制的刀具、弹弓、喷射枪等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玩具不准带到学校来。组织学生参加“学生人身意外保险”、“学生医疗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可以让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同时,做好安全隐患的经常性排查和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不仅要看到外显的、直接的,更要善于发现内隐的、间接的。校舍危陋、灭火器材不足、疏散通道不畅通、应急照明设施不完备、饮食卫生不达标、教育教学设施不规范、值班有漏洞、门户不严、活动组织的不严密、学生打逗严重、过夜现金超标、重点部位被疏忽、违反交通规则等有形的直观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检查发现,及时整改。制度不健全、制度得不到很好落实、安全意识淡薄、分工不明确、对安全事故不了了之、安全信息不畅通、赏罚不分明、检查不到位、教师不够敬业、无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预案、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等抽象的间接影响安全的问题,也要经常检查及时整改。对学校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建立台帐,进行跟踪。能够立即整改的,要坚决立即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监督责任,严防死守。

3.消除安全隐患。

消除安全隐患,要以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情绪,切实解决“标准不高、工作不实”的问题。着力抓好以工作: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学校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设施,及时更换、维修老化设施。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用电管理,杜绝乱拉乱接电线和违章用电现象。严禁学生在宿舍用电烧水做饭,严禁学生点蜡烛照明。对餐厅、浴室、宿舍楼、礼堂、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室内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密集场所要重点检查、整治。要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并保证畅通,特别要注意学生自行车停放,不得堵塞正常通道。

(2)加强食品卫生和防疫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学校食堂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学校食堂务必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办法,落实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制度。学校食堂必须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档案,落实教育部关于“要严格把握中小学食堂社会化的进程,中小学食堂在条件未完全成熟前,不能进行社会化改革”、“学校食堂制作凉菜必须予以限制”的规定。二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环节。严格把好开办关、用人关、核算关、卫生安全关、采购(进货)关、加工关、储藏关、消毒关、留样关、监督考核关。三是解决无有效证件开办食堂或小卖部、小卖部超范围经营、食堂超负荷运营、硬件设施发展滞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监督不到位、食堂操作流程和布局不符合卫生规范、伙食质差价高、防盗防人为投毒、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饮水设备及水质等方面的问题。

(3)加强对学校危险品的管理。对学校危险物品,特别是危险的化学试验品要确定专人管理,按规定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器具内。要加强对试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禁将危险品随意摆放在开放空间内。要建立和完善责任交接制度,确保危险品管理万无一失。

(4)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学校门卫要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更不得擅自进入餐厅、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防止盗窃、投毒等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只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青少年的安全防护,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创新学校安全工作措施,才能避免和减少中小学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四

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 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五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安全教育与训练

管理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气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方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3)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4)作业标准化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6)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消除危险源,防范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包括现场管理(包括现场保卫工作管理)、料具管理、环保管理、卫生管理等四项内容。

(7)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安全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采取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不隐瞒、不虚报,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进而分析原因、制定避免发生同类事故的措施。

三、安全对策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发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创造更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制定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体制符合科学提升生产力的要求。我们必须,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不受损害。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安全第一” 的安全文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依法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国务院在2001年制定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并且新《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筑法》、《消防法》等对在安全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安全生产法》中就有规定,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因此,安全宣传、教育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要让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知道: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就是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三)有效控制和管理危险源(点)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能量的意外释放就使危险源发生事故具有了可能性。因此,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分析这些能量转化为事故的转化条件及转化过程、触发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住这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使危险源不致转化为事故。

(四)严格查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的作业环境导致了事故隐患的产生,大多数的事故都是违章操作造成的。因此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按照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的“三定”原则,狠抓隐患治理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安全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

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因此,力求安全管理零缺陷就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群治群防、防治结合的原则,科学管理的原则。

(六)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制定预案的主要目的有:(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他们;(2)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控制事故,要抓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篇六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本方案针对动用企业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演习人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