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通用7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笔尘最新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通用7篇)

总有一天,你会感激曾经让你痛苦的苦难,因为那是你成长的催化剂。总结时要站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成绩和经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励志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一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把企业作为核心,通过控制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把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的用户连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链接的结构模式。作为核心的企业可能是制造厂商、零售商或者是供应商。核心企业就是对供应链信息进行交换的中心,对物流进行集散以及调度的中心,对供应链企业是否能够形成比较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应链管理是经过反馈的信息流以及反馈的物料流以及信息流等,把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直到最后的用户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整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

煤炭在生产以及使用的过程中,经过了开采、洗选加工、销售、运输以及用户配煤加工利用等很多个环节,需要煤矿部门、铁路运输部门、公路运输部门、港口、钢铁部门以及电力部门等众多管理部门密切的进行配合,煤炭产品的运输涉及到电力行业、冶金行业、建材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等比较多的行业。煤矿、运输厂商、中间商以及煤炭用户等信息都会集中在煤炭销售的企业中,煤炭企业的销售也是对煤炭物流进行集散以及调度的中心。对此,企业要重视煤炭销售的重要性,结合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要求对煤炭销售企业工作的流程进行管理,把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把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电力、煤化以及钢铁等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二、煤炭销售供应链中主要的环节进行分析和管理方法

本文主要对煤炭供应链中最主要的环节以及需要利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强化对市场信息的反馈,对煤炭生产进行合理的引导煤炭在销售与供应链环节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各个矿业公司的煤炭开采,开采出来原煤的质量会对洗精煤的质量、价格以及在市场中的份额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只有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对煤炭进行合理的开采,并且在井下的各个生产环节中采取比较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措施才能生产出质量比较稳定、符合评价标准、高质量的洗精煤。因此,煤炭的销售部门要把市场的动态信息以及用户对于产品质量、数量等的需求对生产单位进行及时的反馈,结合销售的基本流向以及市场中的变化,对生产的单位及时的提供比较合理的煤炭指标以及要求。

要对各个生产单位提前进行衔接和安排,对生产衔接各个阶段的煤层、工作面的变化等可能对煤炭的指标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煤炭的生产质量、产量的具体情况进行长期的预测和分析,结合预测的结果对采矿井提出一些进行生产衔接的安排和建议。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对生产单位进行督促,强化生产组织对质量的管理力度,把煤炭质量当作进行采掘和衔接管理的重点内容,结合地质的变化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煤炭的质量,在各个煤层的工作面中进行合理的配合开采。经过对生产单位的建议对生产的半期进行调整,把原煤的成分、挥发的份等煤炭产品的重要指标进行调节。对各个煤的种类在市场中的销量情况以及价格的基本走向进行及时的反馈,为生产矿井对不同时期的不同产品以及产量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保障洗煤产品的质量,增加产能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强化对洗煤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洗选的能力不断地进行提高,是煤炭在销售供应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用户在对产品进行使用的时候如果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就要对销售公司进行反馈,对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销售公司协同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共同进行分析,查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生产的流程、工艺以及改进的建议以及要求进行监督。结合设计的能力,增加煤精的产量,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保障内部的资源全部能够入洗的情况下,销售部门为了能够对不同用户以及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满足,要针对性的对不同地方煤矿的原煤进行采购,为有很多富余能力的洗煤厂提供原煤,把内部的跨矿以及洗煤相互结合,把选煤厂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结合用户对质量的需求,销售部门要对洗煤厂及时的提出产品指标以及要求,销售部门要对用用户反馈的产品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向洗煤厂的配洗比例提供建议。保障精煤的质量,维护品牌的信誉,最大程度的减少各个煤层以及煤矿中煤炭质量的差异对洗煤回收的效率以及煤精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要按照要求对生产单位进行分时、分段、分采以及分运搭配或者单独的入洗,要生产出合格并有销路的产品,对生产单位的配洗比例进行监督,单独的进行销售。

(三)充分发挥运输的优势,拓宽物流业务的领域

为了使煤炭运输的环节保持通畅,销售部门要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度,与铁路部门进行沟通,结合销售的计划,对铁路的装车车号安装识别的系统,提高铁路装车运输的效率,和交通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强化对外雇汽车对煤炭运输的车队进行协调管理以及信誉跟踪,预防因为对运输车队的监督管理出现漏洞而导致货物出现调换、发生亏吨等事故,把运输环节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加强煤炭运输车队的入股,强化煤炭公路运输的监管和控制。

三、结语

煤炭销售供应链中有着非常多的环节,环节中存在的业务也非常多,需要对各个环节的业务以及工作特征进行简要地分析,让其与销售工作建立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煤炭销售的供应链管理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让煤炭销售在煤炭行业的供应链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二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需要科学管理和全面控制是土建工程在市场化机制与市场化竞争条件下的必要前提。研究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在理念、法制、市场、人才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产业性、阶段性地研讨,提供了等措施,为建立全面科学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机制和体系提供了垫底经验和反思,以供产业和同仁思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法制;市场;人才;职能部门;市场化

1前言

当前土建工程数量和质量的增长正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样进入到高峰期,通过土建工程造价整合土建工程内外要素,适应土建工程市场化发展,完成土建工程管理和经济目标变得越来越关键、越来越重要。当前在涉及到土建工程造价理念、法律体系、市场化条件、人才素质等方面有着严重不足和结构确实,产生土建工程造价工作缺位、支出增加、管理混乱等失控问题。要从造价管理理念创新入手,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土建工程造价法制体系的建设,在实际的层面上进行市场化的变革,在具体的层面上进行人才的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地实施土建工程造价,科学化、制度化地管理土建工程造价,在资金、投入得到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出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工程性、系统性的长远价值和目标。

2土建工程造价的现实性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理念是行为的出发点和修正器,落后的管理理念必然导致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缺失和落后。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供应、市场价格有着不可预见的波动性的特点,僵化、封固的管理念会造成土建工程造价难于覆盖土建工程施工,土建工程造价功能难于全面实施,土建工程造价认知难于全面彻底,最终使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体系、细节呈现出离散、波动、弱化的状态。

2.2法制化程度不足

市场经济下的土建工程建设要以法制体系和法制化结构作为保障,这样才能通过管理土建工程造价准确而合法地调节相关利益和关系。而相关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法规和法律存在缺陷,一方面没有针对性的土建工程造价规范法制基础,另一方面管理土建工程造价存在法律上的风险。这样会导致土建工程造价在法制层面上缺乏前提,管理土建工程造价会在经济、操作和执行上存在违法隐患。

2.3市场规范程度低

土建工程造价是市场化今天土建工程企业的职能型、经济性工作,因此要以高度的市场规范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在土建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结算环节中,市场上优势资源受到了低价恶性竞争的严重侵害,不择手段的方式、不合法的操作使得土建工程造价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丧失了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机会和可能,既不利于土建工程造价的职能发挥,也不利于土建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

2.4人才素质不高

管理人才、编制人才、审核人才是提高土建工程造价质量的关键,而实际土建工程造价中既没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性人才作为支撑,也没有足够水平的专业性人才作为保障,并且现有的土建工程造价人员在基础素质、综合能力上还存在严重缺陷,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土建工程造价存在现实性的问题。

3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在新时期的发展对策

3.1更新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理念

一是要从市场化发展方向入手,建立起土建工程造价的工作新理念,指导土建工程造价的细节管理和重点控制工作,整合土建工程造价的资源与环境,做土建工程造价科学化的推动者。二是要建立动态和权变的理念,将土建工程造价作为管理的动态部门加以强化,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整合土建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深层次关系。三是要有大局观,将土建工程造价融入土建工程建设和土建产业发展的全局之中,提升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起始高度,构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新平台。

3.2加强土建工程造价市场的规范力度

要对土建工程造价进行市场化的调整,以市场的发展和需要处理好土建工程的业主、施工部门、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环境与条件,为土建工程造价的顺利实施和科学管理提供可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合同的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更加的合法化若是出现各种纠纷或者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相关制度的健全能够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确保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必须规范市场的行为,打击那些违法现象确保市场的运行有一定的规范,建立起制止恶性竞争行为的市场认知,确保土建工程产业发展稳定。

3.3推进土建工程造价法制化建设

要建立起适应土建工程造价实际,具有发展和扩展空间的法制体系,以此来约束土建工程造价行为,为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提供法制化平台。要在法制化建设中突出对相关主体关系的深层次调整,落实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责任,为开展法制化的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作出支持。当前应该重点推进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法制化进程,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机制进行健全确保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足够,避免出现因为资金不够而出现工程停工的情况确保整个土建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并且在管理的时候还应该对相关的投资决策责任机制进行完善这样也能够避免出现项目盲目开展:x金和设备都不足的情况。

3.5提高土建工程造价人才素质

人才对于土建工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主要的执行人还是相关的人才并且其管理的水平对造价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提高其专业素质,各个方面的考核确保其能够真正的胜任并且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其积极性做好对管王里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责任感和危机感创作出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关注施工和造价的变化学习各方面的先进知识确保其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4结语

科学管理、全面控制、不断强化土建工程造价工作需要综合的措施和丰富的体系作为保障,要用法制化、市场化和发展性的眼光进行土建工程造价的相关建设,以企业利益、产业创新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的深层次研讨,以做到对土建工程造价工作科学管理、全面提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新新.土建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03)

[2]修雪,朱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5)

[3]谷春梅.对我国新时期土建工程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03)

[4]石运甲.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01)

[5]杜成俊.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04)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三

摘要:固定资产是高校科研办学的重要物质保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对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新高校会计制度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意义

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力保障,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科研技术成果和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不仅政府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高校的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科研、办公、后勤等工作的重要物资基础,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1月1日,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该制度对固定资产部分做出了较大的修订,这对提高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固定资产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和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至1000元并将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六大类,同时指出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次提出将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平行登记,并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因建筑工程而产生的利息,归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归入在建工程成本项目中。新高校会计制度这两个方面的修改,特别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基建账并账的修订,使高校的财务账更加全面和真实,并为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提供了依据。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

过去实施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并不计提折旧,只对其原值进行核算,并不记录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利用率等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始终是以原值反映。这就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咋一看学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使用,但是会计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信息;再者,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未要求将基建账计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基建账仅仅与学校的大账平行,这就造成基建工程的很多信息没能及时、完整地反映到学校的财务账中去,从而造成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

2.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规划,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高校科研办学的基础就是固定资产,因此学校为了扩张或者提升科研办学的质量和数量,就会大量购置固定资产。但是由于过去历史信息的缺失,对现有固定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导致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无法对各院系、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采购计划随意性大,往往出现重复购置。学校各学院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资源独享,造成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浪费,没有充分利用预算、计划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控制。

3.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高校有很多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单位,比如实验室、图书馆、各个学院等等,如何统一这些机构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是长期以来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所造成的。首先是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资产购置、核算、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相互脱节,财务只管核算,资产管理部门只管购置和发放,均不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进而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特别是对处置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通过新高校会计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抓住机遇,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并提出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对固定资产历史账目和实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由财务处、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清查小组,按照新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以部门为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掌握其分布及使用情况,整理出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准备,也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让、报废等提供依据。其次,学校应该按照新高校会计制度的精神,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从而保证财务账的'全面和准确。因此,需要加强基建账目信息的记录和核查,使财务账准确地反映学校的资产和负债。最后,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的规范捐赠固定资产的归属权和使用权,以及制定严格的入账程序,保障学校的固定资产统计不留死角,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

2.利用全面真实的固定资产信息,严控固定资产购置

造成高校固定资产不合理购置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固定资产历史信息的缺乏,由于过去的高校会计制度并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信息认识不清,不能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这就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上述问题可以大大减少。在学校的统一清查之后,学校建立起相应的固定资产动态档案,对于固定资产的总量、分布以及利用率都有合理的统计和估计,这为判断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某些学院的固定资产购置需求在他们学院层面来看是必要的、是急需的,但是从整个学校层面来看也许是不必要的。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可以协调学校的各院系或者部门,将该院系或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或者出售给需要的院系或部门,这样可以在保证固定资产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学校总体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约束不合理的购置行为。

3.利用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少则上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要提升管理水平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学校必须通过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保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并将该软件与财务软件进行对接,加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样既满足了资产管理需要,也保证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和一致性。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机制,根据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并根据管理情况进行奖惩。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标签制度,实行一物一卡,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完善固定资产转移处置制度,出借出租、报废固定资产等必须经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移动,未经同意移动而造成资产流失和去向不明的要追究责任人责任。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发现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林惠云.新高校会计制度执行对高校固定资产方面的影响.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1).

2.吴海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缺陷及对策研究.新经济,2014(14).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四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设计。工业设计和工业化大生产是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现在的设计是每一家公司不可或缺的。设计是一种本土文化,而另一端则连着国际潮流,终极目的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而在设计管理出现的最初,定义是比较偏狭的,大部分主要研究的是怎么做好产品设计,到1976年以后,设计管理的功能才逐渐扩大到产品设计以外的范围。设计创新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资源,而设计管理是设计创新不可或缺的。

1时代赋予设计创新的含义

设计创新始于生活,也终于生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设计,而设计创新就是对生活的不同反映,无论是进步的、落后的、先进的等等。设计创新从社会高度上讲,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创造者和规划者,去创造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去规划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世界全球化下,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领导新兴的企业发展,也就是“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环节。创新是设计的目的、手段,更是设计的灵魂。谈到自主创新,我们往往需要自主创新,例如“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需要我们自主创新,从低利润走向高利润,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当提起创新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设计,他是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资源和途径,在现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不仅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有形的和高质量的产品,更要提供一种“无形”的体验。例如,企业形象设计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是一个公司的“门面”,使企业制胜的法宝,第一印象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日本公司经营》中指出,在商品日趋丰富的社会中,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形象决定的。

这说明企业形象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产生安全感,影响消费者,会自发的对企业进行宣传,会不断给企业增加新的顾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如今的设计创新在现在的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现在市场中,一个产品它本身的包装保护和容纳功能在逐渐弱化,但它的促销功能却逐渐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在同类商品繁多、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包装就尤为重要,而好的茶叶包装给消费者的感觉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带给人们最多的是享受。从设计的定义来看,是设计者根据视觉而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活动,然后通过一定的表现视觉化的过程。例如:我们要做一张去渍霸洗衣液的海报,它的特点是无化学残料,那么我们就是通过文字的意思进行图形化,通过图形传递给消费者,我之前做的去渍霸洗衣液海报,整幅海报三分之二都是清澈的水,而表面漂浮着泡沫,整幅画面第一眼给大众传递的,它们第一眼能看到的就是鱼,为什么会有鱼,而且还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地游来游去,走近一看,上面是泡沫,又是大写的问号,为什么有鱼的地方还会有泡沫,在纵观整幅海报,再一看,原来是去渍霸洗衣液,通过夸张的手法、有故事性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步一步传达给消费者我们所想传达的意思。

还有我之前做的喜之郎果冻的海报,想要给消费者传达喜之郎果冻每个水果口味的好吃、新鲜以及健康,例如,橘子味的果冻,我将橘子和喜之郎果冻的外包装结合在一起,一掀开果冻,一看,竟然是新鲜水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他的理念。按照不同的视觉规律进行视觉传,这样它传达给消费者就是一样的视觉效果。再者我们要结合生活的实践,这样做出来的创意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才能更加形象地传达给消费者。设计创新是商品的、文化的,是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的,是以功能与美观为目的,理性地研究和量化各种关系之间的适合度,用“以道制术,以术举道”来指导设计的工作。设计无处不在,它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是离不开设计的。当设计被置于在商业中时,设计俨然成为商业成功的基石,它不仅是艺术的,它还涉及非常多领域的活动和策划中,设计的构思、表达方式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职能并且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要素。所有的设计当被提及需求,它们的意义就不同寻常,它可以与会计、市场相等价的地位,同时也需要与它们相同的管理,在现在社会中,如果一个管理者忽略了设计或者本身就不重视设计、不了解设计的重要性,那么在市场上它的竞争力可能会降低。当管理者在判断一个设计的好坏时,通常会感到困难或者不安,因为他们的技术知识可能都是在分析中获得。所以在一个企业中,想要他产品脱颖而出,则必须要有设计,而一个设计的好坏,则取决于他的设计管理是否可以有效地制定、实施、应用。虽然有些公司有振兴公司的好的设计,但都需要好的有效的设计管理。

2设计管理和企业创新的关系

设计管理就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活动。能够有效积极地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新思维,把对市场和大众的认识转换到产品中,再以合理的、有效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并且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一系列设计策略和设计活动的管理。设计管理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应运而生的,最早起源于英国。设计和管理,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密不可分,而管理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管理是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使企业在选择设计项目时能够全面的规划思考。因此,有效的设计管理成为企业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系统,只有有效地运用设计管理,才能使设计达到最初的设想,才能给企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设计管理是设计的骨架,是设计的核心。例如:我们小组做红酒包装,首先要去网上调查,了解红酒、适合的人群以及它的功效和如何品尝等等;然后做市场调查,大概是多大年龄段的人喜欢喝红酒;然后要定位,它的价格在什么范围内,所面对的对象是什么年龄段的,消费对象的范围是什么,是学生党、上班族,或者是更高层次的,逐渐缩小范围,再针对性的调查,确定对象。

假如是20-30这个年龄段,他们大多购买红酒的价格在150-300之间,那么我们继续去调查。因为已经确定对象,所以我们会去一些这个年龄段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通过发问卷调查、询问等方式,再去销售红酒的地方对我们所确定的价格进行了解。接下来就是确定红酒的品牌,红酒一般分为分为新世界(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和旧世界(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我们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我们确定做的是新世界澳大利亚的奔富红酒。接下来就是了解他们的红酒、背景、制作过程以及他们的口味等等,再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热点。最后我们确定我们的理念———“有蓝”。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很关注环境,所以我们的每个瓶贴、包装上都是与环境相结合,通过小小的图像创意传达给人们我们的理念,即使喝完的红酒瓶都可以循环利用做成一种使用的艺术品,就像灯泡、烛台等。我们通过将红酒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做出一款时尚的、呼吁我们保护环境的一款红酒。在我们整个过程中如果只是创意、设计,不去调查、了解、结合社会热点和大众需求,做出来的只是一个艺术品,仅供欣赏,却不实用,不能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设计管理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设计管理就像一风筝,它牵引着我们,我们可以随意的创新、设计,但不能我们跑偏,不能忘记我们设计是为了什么;而设计创新就像它的源泉,没有开始就没有过程。设计和企业管理相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设计不断地系统化和全面化,设计本身也是需要去管理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企业内部进行设计管理也很重要,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保障设计资源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作用,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计管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例如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等,这些设计都需要被有效的管理,使它合理化、系统化。设计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开发新的产品,新产品的功能应用就是它的具体表现。按阶段分类,第一个阶段是设计策略,就是设计的形式是如何表现的,应该怎样给受众传达才能有好的效果等等;第二个阶段是组织,对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评估,即对设计项目的检查和修改;第四阶段是沟通,是设计师与产品之间的交流。设计创新是一种表达形式,也是对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就像在产品的包装功能上表现,通过包装来传达给消费者产品的功能。例如一个非常辣的食物没有文字,如果它的包装的颜色是绿色、白色,你会不会想到这个食物是辣的?一般不会;但是如果这个食物的包装是红色,你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辣条或者什么。这就是图形与文字的差别。图形可能只用一个简单的图形、颜色就能传达给消费者,而文字可能要通过几十个文字才能让消费者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但如果没有设计管理,只是纯粹的设计,那么它就是一种零散性的工作,与企业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在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作用,对人们来说只是一件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但是如果通过设计的管理,就给它们赋予新的价值、功能和意义,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大众的需求,是他们有了自身的使用价值,提升了设计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同时也为企业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3结束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设计是创造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前期设计管理的必要环节,没有设计创新,即使设计管理做得再好,也没要爆发力。设计管理作为企业创新的基石,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设计是把一定的有组织计划的问题通过视觉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受众,例如,一张纸上都是文字和一张纸上都是图片,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先看图片的那张纸,即使先看文字也只是一瞥,因为图想象比文字会更容易增加人们的好奇心,而且相较文字,图形更容易使人们记住。而设计管理是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化的方法对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针对性的对产品从市场调查到应用整个过程,都进行精确、有效的策划、管理,从而使设计适应社会、满足大众需求、跟随时代发展、适应全球经济大环境,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企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把握好设计创新和企业管理两者的关系,才能拥有更多自己的知识产权,通过不断地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复杂的经济背景下立足。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王明旨.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柳冠中,王明旨.设计与文化[m].国际商报社,1987.

[3]刘国余,设计与设计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李艳,齐爱荣,徐楠.设计创新与企业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9(3).

[7]库珀.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五

摘要:固定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一般单位价值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管理一旦失去控制,所造成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其他的流动资产。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有效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进一步更好的促进和保障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整个国有资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对提升行政处理效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规范行政人员的廉洁奉公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突显重要。因此不断创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一、现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思想重视程度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单位各项经营绩效考核结果不直接挂钩,在购置时,对专用资产、设备的使用效率、技术专业性及领先程度;对通用资产、设备的使用年限、可替代产品性价比等因素考虑较少,购置的资产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容易造成闲置浪费。管理过程中少数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维护保养不及时致使资产毁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二)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能够将固定资产按时入账,但长期不盘点,一经盘点,多数存在帐实不符。有的单位对已达到报废期限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报废,而是码放在仓库里,仅仅在盘点或清查时充个数而已,平时根本不闻不问;个别单位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等未严格履行申报程序,处置随意,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较疏松、不严谨,各个单位之间的往来款项没有理清,资产的流通没有得到管理,这些状况都致使国有资产的大规模毁损流失。有些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为个体服务,这样他们可以不用缴纳资产租赁和占用的费用,任意利用国有资产,情况更严重的还有人把公有的钱化为私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另外,在处置一些资产时没有依据有关法律,忽视了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估作用不说,和一些中介私下交易,把国有资产装入个人口袋中,加上体制的欠缺,很多特殊行业部门的权责不明确,在资产监管上存在较多漏洞。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观念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并财会部门负责人要首先提髙认识。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物质条件;是资产总额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单位日常经营运行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立资产管理部门,挑选可担此任的人员,组织学习、培训,了精确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购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使管理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应充分考察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首先分析本单位现有尚能使用或经过维修、保养后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统一调配,充分调剂权衡使用,从源头杜绝资产重置、闲置现象的发生,作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还应遵循规定的购置标准,配置资产没有规定标准的,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总之,以最小的资产占用完族尽可能多的工作任务,实现最大价值。

(三)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按照实际需求编制资产预算,不虚编、不漏编,增加资产预算的可靠性,以减少资源浪费;对资产对外投资的可行性、必要性、效益指标等进行论证,以减少对外投资的风险。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遗失等相关信息,应及时入账、销账,与会计核算信息相匹配,禁止账外资产,确保账实、账账相符。从财务管理中得以体现资产的使用状态,提高资产账面的真实性。通过资产管理来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提高财务管理的真实性;通过预算管理来约束资产管理的存量与配置,增加财务管理的可靠性;通过财务管理来加强预算管理、資产管理的基础性。

(四)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通过完善内外部监督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购买、配置、使用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监督,加大监督的力度,保证国有资产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且国资监管机构需要组成评审专家组,秉持公允、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合理合法的评审检查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促进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健全发展。

三、结束语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范管遂是涉及到各方利益,耗时较长的改革工作,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仅仅要进行体制改革,还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规范管理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依法行政,促进国有资产能够更佳的服务于广大群众,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2]唐曼萍,谢孝菲,李静波.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机制[j].会计之友,2012(4)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六

当前企业生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如何有效地编制财务预算,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预算的执行,是许多企业家所关心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的编制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企业编制预算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然而,很多企业的预算没有明确的战略指导,只重视短期效益,企业预算与长期战略目标不相适应,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编制预算没有与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就容易导致预算的“近视”,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使公司的长期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企业常以封闭的心态编制预算,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许多预算指标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相容,整个预算体系很难与市场相适应。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预算在实施中会大打折扣,使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难以发挥相应的管理作用。(2)预算的编制宽余,使预算轻松地实现,从而使预算失去它应有的激励作用。预算的执行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或参与权力,蓄意将预算的标准放松。在国有企业中,预算的松弛现象很普遍,预算成了“数字游戏”。预算的宽余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由于较少的努力便可获得较多的收入,也直接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使得公司的短期目标脱离了长期目标,将短期目标扭曲,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预算的`宽余也会扭曲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使资源向预算宽余的部门流动;预算的宽余还会影响公司的业绩评价,不合理的预算指标使得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3)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也是影响企业预算目标很好实现的重要原因。企业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其奖惩时,被考核方过多的强调客观的因素的影响,考核方则常常参杂个人的情感因素去评价单位的经营指标,使考核过程在有色眼镜下进行。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财务预算失去了权威性和严肃性,成为软约束,影响了预算管理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4)预算执行缺乏有效控制制度。财务预算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是负面的。为了确保达到企业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在预算批准后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要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以便实施有效的控制。但现实预算管理的实践中,缺乏有效预算控制制度,难以取得预算管理良好效果的不是个别现象。有些预算由于外部种种原因已无法正常执行,必须加以调整。由于控制制度没有效果,无法及时发现并提出修改预算的需求。有些由于执行人员不尽职,未能将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向管理层加以反馈,导致错过采取措施的最佳时期。

二、加强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1)建立面向市场、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的财务预算管理。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认真分析企业资源,明确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科学地编制预算,增强财务预算的可行性。有些主管人员关注于如何使自己的费用不超过预算,但忘记了自己首要的职责是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将预算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进行一次广泛的动员,让大家对企业的发展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还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使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具有客观公正性和实效性。另外在制定预算指标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以减少过大的刚性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使企业的预算经得起市场的检验。(2)科学合理的选择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必须以预算目标为依据,而预算目标正是通过预算编制得以个体化和量化。由于预算管理体系中权责的不明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要注意各预算执行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注意权责的划分与分解。对于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式。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可通过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预算责任网络。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负责以预算会议的形式审议各所属单位预算草案;预算责任网络的责任人负责企业内部预算的编制、实施、控制、监督、分析、总结、考核等方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充分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整个过程可以按如下流程:先由企业集团总部提出预算思想、企业总目标及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一级管理一级的原则据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平衡,并上报再协调,直到各方的目标达到一致为止,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3)科学建立预算考核体系。在财务预算期末,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为此,应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考核组,研究并建立一组适于本企业实际的、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并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考核奖惩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鼓励各部门在积极、主动、优质完成所承担任务的过程中精打细算、增收节支,防止弄虚作假、浪费资源。考核的原则是:以预算为基础,从严从细、量化到人。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即定质量、数量条件下的收入、成本、利润和安全等因素,还要注重原料及产品结构的考核、市场供求是否协调的考核,因为结构的改变和市场的需求能对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至于业绩考核的评价标准应以先进的预算为标准,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对于实际发生额与预算数之间的各种差异,不论是对实现目标利润有利还是不利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原因,以便于改进。如果差异是由于预算的准确性不足造成的则应该努力提高预算的编制能力;如果差异是由于预算执行方面引起的,则应该寻求改进执行的途径。在确定考核奖惩时,为了避免编制先进预算的单位完不成预算受惩罚,编制保守预算单位完成预算受奖励的现象,可以在考虑实绩与预算的差异方向及大小的同时,根据各部门预算的先进性决定奖励方案的系数。(4)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预算控制是预算执行的关键点。没有控制的预算,其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是提高预算执行力的有力保障。1)建立责任中心。各公司、各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责任中心,将各类预算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每一个人。根据各类预算的特点,预算项目的责任应做详细划分。2)建立台账。各公司及下设各部门均要建立预算执行统计台账,要有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每日总结,并主动与财务对账,做到日清月结。3)签订责任合同书。就是要将各类预算以契约的形式落实到单位和个人。4)坚持预算结余可以跨月度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5)定期召开预算控制例会。各责任预算中心应定期召开例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6)做好预算的跟踪分析和预算差异分析报告。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中心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差异分析报告。总经理对于各部门之间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必须及时加以解决,防止部门间出现扯皮现象,影响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侠.保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效实施几点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5(3).

[2]伯龙.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6(5).

[3]张丽芝.财务预算管理的意思[j].北方经贸,2005(6).

财务预算论文公司选择篇七

摘要:

5月日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在中央企业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近年来,中央企业大力开展管理创新,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普遍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体系,强化预算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加强风险管控中的作用,为企业实现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步伐加快,以及中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资源整合以及国有资产改革力度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各个企业基础结构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预算执行差异较大,效果不理想,本文旨在阐述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执行;考核

一、全面预算概述、目的

企业预算编制是企业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编制预算的前提是进行战略分析。

企业通过战略分析提出长短期目标,考虑重大事件、竞争对手以及总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将企业的资源、能力与市场上可利用的机会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运营质量,改善经营效益,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贯彻、监控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金额和数量预算,其前提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它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预算的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性三个方面。

预算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评价。

其中预算编制是预算的基础,预算执行是预算的核心,预算控制是预算的职能,预算评价是预算的纠偏与调整。

全面预算的目的主要是结合企业战略、资金、费用、成本等对企业的专项、人力资源、财务、投资、筹资、经营进行分析与预测,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通过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及控制企业经营的关键性指标。

预算管理的制定与执行益于企业对战略目标的细化、部门间沟通、业绩考核及日常经营活动控制。

二、全面预算目前存在问题

(一)预算编制过程

1、流于形式、表面工作

企业的财务预算不健全的机制结构导致了预算编制太过流于形式,一是一些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预算的编制主要依托于其他部门,预算的编制有效性与该部门不具任何相关性;二是企业即使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但是责权利不对等造成了预算编制只是各自完成的一个任务而已,没有任何的评价指标。

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松散状态,没有任何外在和内在的监督力度,编制过程中发现有与实际不符之处,也只能得过且过,不能及时纠正。

2、未充分市场论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左、缺少前瞻性

企业的财务预算没有经过市场充分的调查,有些企业预算只是结合历史预算进行增量预算,并没有对企业各部门未来为了实现部门目标而进行充分预估和科学论证,缺少对部门实现本年度战略目标的财务预测。

财务预算的编制是需要在部门已经确定好的销售收入、成本等基础上确定部门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平衡预算确定该部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付诸实践实现已经分解的各小战略目标。

但是就目前企业现状而言,财务预算的制定与企业战略目标并不一致,缺少对市场、部门目标的前瞻性。

3、缺乏全面性,参与部门仅财务部

全面预算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全员性,它不仅仅包含财务预算,同时也包含专项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的事情。

但是目前企业预算的思维模式仍然难以改变,甚至有些企业人员将企业预算当做财务部门“抠门”。

实际上,财务预算只是预算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无论是投资还是筹资,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工资支出,最终的表现均是财务。

就目前现状而言,全面预算缺乏全面性,其他部门都“盯着”财务部,认为预算部门与财务部门本应该是同一个部门。

这严重阻碍着前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二)预算执行过程

1、预算与实际差异较大

预算与实际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是预算编制时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部门核实,造成预算执行时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有些干脆直接是领导拍脑袋式,将收入和利润锁定,各部门按锁定的收入和利润进行其他编制,造成预算预算松弛,缺乏科学合理性。

二是预算执行者本身素质较低,造成了预算与实际差异较大,预算执行者始终将预算当做企业的一项财务负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纠正与控制。

三是预算执行者的预算计算技能存在一定的差距,预算差异分析通常具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根据不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差异分析,而且差异分析是一个逐步分解的过程,从最初的综合指标最后落实在具体的某项生产技能上。

但是预算执行者并不进行严格的区分,造成预算与实际差异较大。

2、强调业务的客观性原因而使预算目标无法实现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于个人或部门利益,执行者会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强调客观理由,利用或有事项使预算目标无法坚持执行,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

3、缺少监督

一是目前预算执行仅仅是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会计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但是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制度的'审计监督。

预算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

同时预算执行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预算执行过于流于形式。

二是预算没有形成“反馈-改进-执行”的监督与控制机制,企业并不能按照严格的预算循环流程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审查。

三是没有严格的审计机制,缺乏预算业务领域的审计监督。

三、提高执行力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认识其重要意义,全员参与

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统一领导职能,统筹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职能,平衡部门间的预算作用,以领导统一管理避免预算管理只偏重于财务部门和流于形式的不足。

其次,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如果必要时可以在企业中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与评价,同时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中设置工作小组和领导小组,其中工作小组是由各部门成员抽调组成,领导小组是由企业高层和领导班子组成。

最后,要实现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定期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审查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编制各部门预算。

(二)预算编制要充分进行科学论证,保证其适用性、合理性,坚持战略引领与价值导向

首先,企业在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察市场和部门未来市场需求及部门以往的历史数据,利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盈亏平衡法等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进行科学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与适用性。

其次,企业预算要坚持战略与价值导向,预算编制要符合企业整体及各部门的战略目标,严格核实部门实现战略目标需要的设备等,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保证预算编制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三)加强预算调整的刚性约束

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预算的刚性约束和柔性控制方面,其中预算的刚性约束就是企业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预算的调整;柔性控制就是如果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预算则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一是要对企业各部门预算管理人员授予一定范围内预算的调整权限,要以预算制度约束各层预算人员的调整权利在一定范围内;二是要建立风险导向、重点突出的现场审计监督,合理整合审计资源,对预算调整进行动态数据监测;三是要将预算考核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当中,预算调整及时且预算编制准确者要进行奖励,反之要惩罚。

(四)采用合理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固定、滚动、弹性等综合利用),增加其适用性

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但是各方法的适用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滚动预算更适用于季度预算的编制;概率预算更适用于具有一定推测难度变动趋势的项目预算。

因此企业预算委员会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预算方法,综合利用各种预算方法增加其适用性。

(五)严格考评制度,切实增强其执行力

预算考评要结合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考评,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在信息化环境下要采用动态数据考评和综合考评的方式,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奖罚制度体系,在预算评价后要采用一定的纠错措施,以经济审计为切入点,积极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经济责任审计从离任审计向任中审计,从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实现审计监督的常态化、长效化,通过严密审计促进预算考评规范化。

(六)分析改进:实事求是的查找自身问题,研究分析解决措施,不要事事“归罪于外”

企业预算在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柔性与刚性缺陷,而刚性缺陷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缺陷造成,则需要企业在考评后及时纠正与控制,实事求是的查找自身问题,通过预算委员会组织研究纠错措施;柔性缺陷属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则需要企业预算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时的提出应对措施。

因此企业必须分析改进,分情况应对,不能事事“怪罪于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8号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国资发评价〔2012〕156号

[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国资发评价〔2011〕167号

作者:步永欣单位: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