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活动简报(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GZ才子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活动简报(精选5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篇一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从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苇林幼儿园于2019年6月6日下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浓情端午,粽享欢乐”主题活动。

活动中,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活动方式。老师们整理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料,组织小朋友开展了一系列和端午节相关的主题活动,一则则动人的历史典故,一个个有趣的端午习俗,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教师还带孩子们读童谣、画粽子、剪纸粽子、做粽子、制作龙舟、撞鸡蛋、彩绘鸡蛋,彩绘面具,每项活动都在老师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家在动手操作中共享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用自己的巧手体验着端午节的不同习俗。本次活动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体验了端午节的快乐,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感,并将端午节的风俗继承、发扬下去,传承了民族文化,也让他们度过了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篇二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20xx年6月7-8日涌口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有关端午节的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知道了屈原的爱国故事,也了解到原来端午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

品味端午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吃粽子了。厨房的阿姨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吃的粽子,有香喷喷的猪肉、软绵绵的绿豆沙,吃起来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好吃极了。

乐享端午

看看,视频中的孩子在玩什么呢?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一边念着儿歌一边玩起了音乐游戏《划龙舟》,场面热闹极了!

制作龙舟

端午怎么少得了龙舟呢,瞧!中、大班的孩子们动起小手,折一折、画一画、贴一贴,一只只可爱的小龙舟展现在眼前,有趣极了!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篇三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宝贝们是怎样欢度端午佳节的呢?让我们与宝贝们一起欢度佳节,和宝贝们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乐吧!

01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迎接节日的到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02

端午节包粽子

端午粽飘香,中一班的小朋友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幼儿学习包粽子,耐心做好每一个步骤: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等。

包粽子活动不仅让幼儿体会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让幼儿们直观了解端午节,丰富生活经验。

03

端午节赛龙舟

小一班老师们提前准备好龙舟游戏道具,在操场上进行,孩子们站在龙舟里喊口号并向前走。赛龙舟的输赢并不重要,最重要是孩子们感受到这种浓浓的节日氛围及团队的合作精神。

通过赛龙舟活动,幼儿体验到了端午传统佳节的文化与习俗,同时还增强了他们与同伴间团队合作的能力。

04

端午节赛歌会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端午习俗,弘扬中华文化,大一班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端午赛歌会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端午的传统文化。

儿歌:端午安康

五月五,过端午。

包粽子、挂菖蒲、

赛龙舟、敲锣鼓。

家家户户庆端午。

05

端午节做香包

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中二班老师给幼儿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幼儿通过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香草包儿挂身上,瞧!孩子们的香包各式各样,每个香包都是满满的爱!

06

端午节编手绳

五彩绳儿手上带,有花绳的孩子早早就带上花绳,没有花绳的小朋友,老师来帮你们一起编花绳。

07

端午节挂菖蒲

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端午节门口挂艾叶和菖蒲是为了驱病、防蚊,具有驱虫的寓意。

端午喝雄黄酒是为了纪念屈原,防止被虫蛇伤害。大二班的宝贝们用雄黄酒涂在身上,希望端午共安康。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同时还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疫情之下,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追思过去,感恩拥有,展望未来,祈祷疫情早日结束!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篇四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传承历史,弘扬文化,6月11日,独山县第四幼儿园开展了端午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前准备

在活动前期,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一起收集、整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欣赏各地庆祝端午的风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一个个有趣的端午习俗,一则则动人的历史典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本站、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纪念屈原说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民间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在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后,我们深入开展系列活动。

幼儿园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总结篇五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为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直观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2019年6月6日上午,我园开展了“粽香飘端午,亲子迎佳节”为主题的端午节亲子活动。

活动中,幼儿园各班级邀请家长助教来园为小朋友们讲述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端午的习俗,老师带领孩子们用彩泥制作粽子,幼儿园还为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准备了香香的粽叶、甜甜的豆沙馅、白白的糯米,请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包粽子,最后把充满了爱意与祝福的粽子带回家分享给家里的亲人。

大班组的小朋友最后还进行了“端午美食嘉年华,水果拼盘亲子乐”的水果拼盘展示活动。在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共同参与制作下,一盘盘有特色的水果拼盘呈现在大家眼前,通过小朋友的介绍和展示,我们一起分享了快乐和祝福。

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体验了端午节的浓情,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感,并将端午节的风俗继承、发扬下去,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