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字海

在写作中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写作的要领和规律,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下面是一些范文范本的典型示范,供大家参考和积累写作经验。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希望通过为企业内部各类人才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其发挥主动性和聪明才智,从而实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帮助企业在未来更广阔的竞争中胜出。但是,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才能确保设计的职业发展通道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又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管理基础。

1.通道层次原则。与组织设计中存在管理层次原则一样,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也存在着层次原则,但两者并不相同。在组织设计中,由于管理幅度的存在,管理层次的问题自然就显现出来。管理层次原则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管理层次对权力流、资源流、信息流的影响,如果因为层次增加而对上述方面的负面影响大于管理幅度增加的影响,则应减少层次,增加幅度。而通道设计的层次原则是指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既要考虑设计足够的层次,为员工提供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又必须避免层次过多导致的职业发展晋升的激励力度不足,从而无法达到设计的初衷。一般来说,包括职业发展的职等与职级,设计5至15层较为合适。

2.通道宽度原则。通道宽度是指设计的通道总的.数量,一般以职业发展序列的数量来衡量。这一点和管理幅度比较类似。管理幅度原则是要求各个管理岗位所控制的管理幅度要适当,但每个层级最适当的管理幅度并无一定的法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将军汉弥尔顿依据军事组织的历史得出结论,认为管理幅度应在3-6个人之间。而著名管理学者厄威克说:“对于上级当局来说,理想的下属人员是4名。而在委派的职责是执行具体的任务而不是监督别人的最基层中,这样的数目也许是8个人到12个人……”。美国管理委员协会1951年对1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表明,总经理下属人数从1到24人不等。在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宽度时,过多过细的通道会导致管理工作量增加,很有可能出现一个通道只适合一两个员工的情况;又不能设计太少的通道,使得通道内的人员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均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员工职业发展序列,以3至5种为宜,最多不能超过8种。

3.不破坏直线职权原则。要严格区别职业发展通道与直线职务、岗位职责之间的关系,新设计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不能破坏企业原有的直线职权关系。员工的职业发展等级得到晋升,只是表明员工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员工对企业可能的贡献变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员工在企业组织中的指挥与被指挥关系变化。当然,随着员工职业发展的提升,员工可以在工作中来指导较低职业发展等级的员工。严格避免因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而导致政出多门、多头领导,破坏统一的指挥和命令关系。

1.合理设计职类、职等和职级。

职类也叫职业发展序列,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职位一般可以划分为管理类、生产类、技术类、营销类、行政辅助类等等。在合理划分职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划分职业发展等级。一般情况下,每一职类可以先划分为三至四个职等,例如高级、中级和初级;然后在每一职等内部可以设计相应的职级,如1级、2级、3级。具体的职业等级称谓根据企业和职业发展序列的不同而不同。

2.设计每一职等相应的内部任职资格。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员工的能力发生了较大的质的变化,其职业发展应该提升一个职等;而只是有了小的、量的变化,则可以提升一个职级。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应该设计出每一职等的任职资格,并且在员工跨职等晋升时进行资格审查。

3.设计理论晋升速度适中的职业发展晋升办法。

一般来讲,职级的晋升可依据员工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来实施,例如:年度考核结果为“卓越”的(在公司总人数中占5%以下),直接晋升两级;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在公司总人数中占15%左右,直接晋升一级;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的,在公司总人数中占75%左右,累计三年可晋升一级;年度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不设比例,职业发展等级降低一级。

根据年度考核,员工到达该职等最高一个职级,需要晋升至下一个职等时,除了要满足考核的晋升条件外,还必须进行资格审核,必要时进行人数限制,确保较高一个职等的权威性。

4.设计出员工跨序列发展的流程的管理办法。

一般来讲,员工在进入公司之初,就应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序列;但为了加强员工培养,往往需要对员工进行跨序列的锻炼;另外,也会由员工因为个人兴趣或者其他的原因,希望调整职业发展序列,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跨序列发展办法。一般来讲,对于非管理序列间的跨序列发展,公司在保证有关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允许经审核具备相应任职资格的申请者进入新的序列进行发展。

三、实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配套改革要求。

1.绩效考核改革。

如上所述,如果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在职等、职级的晋升时要使用绩效考核结果,因此就必须相应调整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确定各种考核结果的比例。这是因为,考核结果的等级或比例将会导致员工职业发展等级过快或过慢地晋升。例如,如果优秀比例增加,则可能导致过多人过快地晋升,使员工较为容易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从而使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贬值;如果考核结果优秀、良好比例太少,则员工只能按照理论最慢的速度晋升,晋升至最高等级几乎没有希望,则将极大打击员工积极性。

2.薪酬体系改革。

员工职业发展实质是能力的提升,相应也必然要求薪酬的增加,否则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将仅有象征意义,其激励能力将大打折扣。这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薪酬改革,将现有的以职务/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进行改革,建设为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3.干部任用机制改革。

在对管理通道的设计中,一般也应提出一些退出管理通道的机制,例如某企业就提出了如任某一职等达仍无职等晋升机会者,则需离开管理通道,回到其进入管理通道前所在的通道,并定级为相应的职级。根据这项制度,如果有一名员工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长达10年但仍未获在管理通道的晋升机会,则将会遭到免职,回到其担任管理职务之前所在的通道。这些要求,都对干部任用进行了约束,并建立了退出机制,这必将要求干部任用机制进行相应调整。

4.组织与人员保证。

实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改革,必将带来一定的管理工作量,因此要想真正完成该项变革,则必须在组织与人员上给予保证。实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改革的企业成立员工职业发展委员会,人员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长等人员组成,负责审核、审批员工职业发展问题;另外,应该在人力资源部设立绩效考核与员工职业发展专责,专门负责员工职业发展信息统计、汇总、办理晋升登记、晋升公告等。绩效考核与员工职业发展专责的职业发展具体事项的办理由员工职业发展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

企业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必须遵循职业发展通道层次原则、宽度原则和不破坏直线职权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要合理设计职类、职等和职级,设计每一职等相应的内部任职资格和晋升速度适中的晋升办法,并且要设计出跨序列发展的管理机制。另外,在实施员工职业发展体系改革时,还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调整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基于员工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二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现代社会分工中,各个产业都有自己的独立性,而经济原理则能够广阔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不同行业联系在一起。站在宏观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际贸易输送大量人才,确定研究对象及职业生涯发展展望,对优化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作用显著。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的对象则是经济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的高度开放,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面对wto。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位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市场更是面临着空前良好的发展局面,国际贸易的年增长量逐年攀升。加入wto,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使得我国各个产业以及贸易体系得到更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资并购节奏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十多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贸易涵盖面逐年扩张。基于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人才,不单单需要掌握国际外贸的理论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对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当中的各项基础法律流程、营销技术以及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进行明确。在wto的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相关人才,当然也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市场的完整性。

2、专业导航。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对象,并不单单局限于国内的`高校应届生,还包括联合办学的高级人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教育体系也逐渐走向开放,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会遇到较多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专业的冷热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人才,一直是当前的热点。这种人才,能够精通外语、国际贸易规则等,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3。专业培养。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情况,已经有上百所学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以及实务基础。当然,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改革当中,已经增加不同类别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使得该专业的学习更具特色。不但能够增强该专业类别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提供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出价值特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使得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以及专业的适应性要求,发挥出就业适应能力与价值。该专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文理兼收、兼容并蓄。对个人的训练更加全面,既考验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形象地诠释整体思维的训练价值,经济类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能够实现更积极的参与交流,就业前景广阔,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虽然在专业导航层面,涉及到的因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学生,但依旧需要对这一专业内容具备自身的摸索与探索,增加实用性。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已经十分广阔,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该专业的重视度以及人才需求逐渐提升,成为一种全新的热门职业,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下面针对就业方向以及就业方式进行具体阐述。

1、就业方向分布较广。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公布的资料显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贸公司以及期货公司等,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经济部门。而当前针对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人民大学也已经给出相对乐观的回答。即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以及外贸机构等。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国内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等等,使得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能够推动该专业的持续发展。

2、就业方式差异。就业方式差异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直接就业包括政府机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外贸公司等直接的单位进行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当前现有的沿海城市当中,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良好,对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之后,许多中小企业具有外贸自营权。而间接就业方面,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相关人才考取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经济类专业的考研形式特别严峻,就业形式与其他专业类别相比较而言,能够发挥出就业价值。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探究,需要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视角下进行探索,深入探究内在的发展价值。当然,想要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可在内部条件与外在条件的基础之上,发挥出优势。

第一,内部条件方面。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应该调整良好的就业心理,在思想上转变,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这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社会并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同时,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的个人竞争能力,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第二,外在条件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在近年来十分良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减弱。基于此,针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世界经济已经被拉动。中国外贸以及金融也都已经呈现出复苏的发展趋势。同时,与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签订培养订单,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与构建。通过这样的方式,站在战略高度建立企业合理的人才结构,制定中长期人才的需求计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今天,活跃度、发展状态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广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认知到社会形势,清晰地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抓住就业机会,才能够将所学的专业性知识反馈给社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国晖,吴易风。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j]。政治经济学评论,,4(04):118―136。

[2]李红,邹月媚,彭慧丽。国际文化经济学:文化合作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j]。浙江学刊,,10(03):167―176。

[3]张卉。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视界,,10(19):142―144。

[4]黄亚楠,华磊,饶武元。就业期望:经济学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10(08):86―91。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贸易的自由化,我国兴建了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高架桥等工程,目前国内桥梁设计均参考90年代制定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的规范中已经出现了众多不适应桥梁设计方面的条款。因此,我国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研究正在积极进行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若桥梁抗震做的不好,那么一旦发生地震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不仅对于交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定,造成的巨大损失可能会引起经济瘫痪。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的研究工作。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四

论文摘要:在数字图书馆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仍然还有“图书馆消亡论”的追随者。本文从“图书馆消亡论”谈及复合图书馆是一个长期重要形态,并肯定在此环境下的图书馆员不会消亡反而应新时代要求有了四个新的职责需求,全文就此展开讨论。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消亡论,复合图书馆,馆员职责,学科馆员。

1引言。

早在几年前,数字图书馆初期,图书馆界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议论。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图书馆的藏书核心——印本文献、甚至图书馆本身,即将没落和消失,在文献和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图书馆员,自然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图书馆消亡论者”观点。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在it技术横行的今天,虽然文献是电子化,信息是数字化的,可印本文献依然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每年的书籍销售量实际上是不减反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员依然是读者的亲密伙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入发展,传统图书馆业务也日渐萎缩,浙江大学图书馆与网络中心的合并,图书馆消亡论又喧嚣其上。

2“图书馆消亡论”vs“复合图书馆”

“图书馆消亡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兰开斯特(f.wilfridlancaster)。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兰氏出版了他的《通向无纸信息系统》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两部著作[1],宣称电子信息服务已经无需图书馆这一中介,即原由图书馆员开展的信息服务工作现由用户自己直接进行,图书馆在电子信息时代难逃消亡命运。其论一出,各国都有应声。从专业书刊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中国也有相当数量兰开斯特教授的追随者。例如,有人乐观地扬言:“数字图书馆不再是徘徊于远方的幽灵,而是翩然而至的丽人——已经从缥缈的彼岸来到了现实的世界。”[2]还有人则津津乐道:“信息技术科学与图书馆的关系已经是如此的紧密,信息技术已经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数字图书馆中,文献是电子化的,信息是数字化的,资源是虚拟化的,传递是网络化的,图书馆员也将以网络馆员和虚拟馆员的身份出现。”[3]一时间,“图书馆消亡论”、“图书馆员无用论”纷纷扰扰,不绝于耳。

事情真是如此吗?实则不然,目前,当代图书馆正处于复合图书馆时期,国内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从拓展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是结合数字图书馆的优势而对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另一种是从演进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只能是图书馆从传统到数字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无论是哪一种看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图书馆都是用以拓展而不是取代传统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实际功能出发,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均不可逾越的一个长期重要形态。

3图书馆员职责变迁。

众所周知,图书馆员是采集、传播信息和知识的中介,图书馆员最初是通过以收藏笔写记录(graphicrecords)为主的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是开展图书馆经营的主体,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必备要素。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医生的医院,没有教师的学校,同样也无法想象我们的周围只有虚拟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员,而无实体图书馆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员。实际的情况是,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随着个人或团体的活动与知识和信息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个人或团体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导航员——图书馆员的作用不是日渐削弱,而将更为突出。

4图书馆员职责需求。

从图书馆员的职责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一个图书馆员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机能。

第一,要具有了解知识和信息的特征、结构和媒体的知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建立在以纸质文献为主的文献信息资源基础上的。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环境,这种环境将克服传统信息传播中的各种限制。使图书馆传统资源建设变得弱化。面对挑战,图书馆从拘泥于一馆的文献收集、整理、组织、传播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以保障社会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管理机构群体为主要力量,从整体上研究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存贮、链接传送和开发利用。第三,要具备处理知识和信息的技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读者需求、研究兴趣、经济状况,图书馆的馆藏即信息资源的发展目标转换到尽可能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图书馆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网络应用技术等,了解信息网络种类、软件类型,域名、网址、地址的含义,掌握包括信息获取、整理、传播、交流、利用、存储等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面对无序的信息网络世界和信息用户的需求,能从容应对信息网络的无穷变幻,自如地为网络信息用户导航,善于搜集网络信息资料,发挥自身对网络信息的洞察力、捕捉力和超前认知力,从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摘取最有用的信息,摄取别人未有预见的信息。能够利用自身良好的分类和主题标引技能,对本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筛选、鉴别与分类、归纳、整理,使大量随机的、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转变为有序的、可进行高速传递的信息,减少读者在获取相关信息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真正为读者提供“快”的有用信息知识。

第四,要具有从多种角度了解用户的素质和能力。我们服务的对象,从普罗大众到高级知识分子,用户的知识水平、学科背景、信息接收种类、信息接收的多寡各有不同,如何从“满意服务”的角度为用户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服务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也是复合图书馆时期,图书馆员新的职责需求。

随着未来图书馆在文化先导方面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我相信,以图书馆为舞台的图书馆员将会大有用武之地,成为先导文化的主力军。

5结论。

不可否认,新技术的采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城都产生了既节省经费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方法,有的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有的甚至还可以替人工作。这种情况正在增多,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包括在未来的相当时期内,相当数量的方法并没有也不可能使其“原物”(prototype)失去原有的机能,或变为无用之物。图书馆也是一样,虚拟图书馆这一派生物的出现,绝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实体图书馆,也决不意味着图书馆员这一中介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恰恰相反,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进步也对图书馆员这一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书馆员的职能不仅不会缩减,还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扩大,甚至可能走出图书馆这一传统意义下的小圈子,创出一个知识服务的新天地。

[5]郭依群.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责的扩展--清华大学图书馆案例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5)。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五

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求职态度,积累求职与创业的基本能力。有学者认为,在设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凡是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对象。根据该课程性质,评价对象应该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对课程在内容选择、课时设置、组织实施等方面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认知层面的评价,即该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三是对学生技能层面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实习、实践与求职、创业互动中积累的经验等评价。总之,教学质量评价对象的选择要突破传统,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力求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全方位、立体式的诊断。

3.2评价主体多样化。

3.3评价方式科学化。

因该课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主体多样,使得评价的方式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除了利用传统定量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外,更应本着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自身成长需要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自我反思、实践效果评估等定性评价方式,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教学特点与学生个体差异,建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中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全方位诊断课程教学效果。同时,要积极开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集成化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4评价结果导向化。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因此,评价结果要突出导向与激励功能。除了要以科学适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受评价者外,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校还应制订相关政策,分类设立教学型与科研型等不同类别的教师岗位,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的权重,以提升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六

抗震设计标准在桥梁工程抗震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历史中,众多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得出一个结论:在遇到较小规模的地震时,桥梁不易发生损毁,中等规模地震发生时,桥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损毁,但是若地震规模较大,桥梁结构将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损毁,从而对桥梁整体构造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因此,专家在进行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时,要考虑到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等级。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抗震设计之前,要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并且桥梁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1]。在进行抗震设计标准的确定时,要分阶段进行考察,同时,标准的制定要随着桥梁施工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关桥梁设计人员要不断对桥梁设计规范进行补充、发展,制定新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创新。

2.2延展性和位移设计。

传统的桥梁工程在进行防震设计时往往将强度设计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从一方面来看,保证和提高强度设计有利于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但从另一方面看,强度指标并不能完全体现桥梁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时,还要考虑桥梁的延展性和位移设计。在进行桥梁的延展性和位移设计时,要使用非弹性的结构参数加以辅助,同时,设计时也可利用位移直接作为设计参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师要不断对位移参数进行丰富,不仅增强桥梁工程的强度性能,也要把桥梁的延展性和位移作为设计的重点。

2.3减震和耗能设计。

桥梁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其材料的消耗,这不仅关乎桥梁建设的成本,也直接关乎桥梁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抗震设计方面,桥梁的减震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未来的桥梁设计应该将减震性能的高低作为衡量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在节省施工设计材料、原料的同时,增强桥梁的减震性能和减少耗能。

2.4构造细节。

就目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发展现状而言,桥梁抗震设计中的许多细节还不能加以数据化、具体化,影响了桥梁抗震设计的精度和准确性。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对桥梁的抗震设计的细节提出了详细地要求,并对细节设计进行了量化,制定了构造细节模型。例如,衬砌工作作为桥梁工程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设计人员要足够重视,提高衬砌设计水平,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止衬砌受到腐蚀,同时对于衬砌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2]。当衬砌已经无法满足抗震的要求时,要及时进行拆除或直接注入注浆以提高衬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桥梁的稳定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研究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相关技术研究人员要加强技术研究力度,从抗震设防标准、延性和位移设计、减震和耗能设计、构造细节、桥梁结构基础抗震设计等方面对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进行创新,以此增强桥梁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隐患,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陆本燕.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桥梁结构性能量化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

[2]张煜敏.公路梁桥位移型抗震分灾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七

1.1一次定位原则。

数控加工能效的充分发挥不仅与加工要求密切相关,工艺对其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适应性设计,在这一环节应当确保各个流程化项目高度统一,坚持以一次定位原则为基准,实际上这也是对加工工序的严格控制。在生产流程统一的环境中,以此为原则就能促使零件在工艺流程简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加工作业中,这样不仅加工作业更加具有集中化优势,缩减加工流程更能将误差值缩到最小范围内。尤其是在加工同轴孔隙的过程中,应当对误差进行重点考量,这是因为在定位环节每次的加工精度值都会发生一定改变,该种误差值的存在将会直接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因此,这就需要尽可能的一次定位,降低误差值。

1.2循序渐进的精细化加工原则。

数控加工虽然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加工精度,就需要在工艺设计时坚持以循序渐近的精细化加工工序为主体,之所以要在后续阶段进行精细化加工,是因为由最初的要求简单的零件入手进行加工,能够给予数控加工一个缓冲的能量储备阶段,这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而后再进行零件的精加工,就能实现对加工工艺量的最大化利用。在初步进行粗加工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动刀工作量进行削减,这样加工余量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工作能效必然呈现上升趋势。在将加工作业推进至后续精加工时,需要对粗加工可能导致的零件形状发生改变等问题进行合理对待,在将这一因素纳入到重点考量范畴后,以精加工为依托,就能实现对变形零件的再加工,使其达到应用标准。

1.3由近及远的原则。

数控加工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为了确保刀具应用能效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就需要以由远及近的原则为主体设计思路,这是因为在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走刀位置及路径进行设置,只有确保其距离最短,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因此,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对刀具移动线路及距离进行合理规划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刀具在使用时能够以短距离运动为依托完成零件加工,其精度控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距离刀具最近位置的零件,而后再逐步向远位置的零件推进,最后将加工作业的涉及范围延伸到最远距离。以此为基准进行走刀,能够实现对加工资源的合理节约,不仅能够提高加效率,加工精度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1.4尽可能的减少刀具调用次数。

在推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工作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就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换刀频率及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换刀期间要合理缩减,刀具工序更要进行统一规划,只有将同一刀具的加工工序集中在一起,才能提高加工精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零件加工结构,在进行零件切割时,尽可能的将同一刀具所适用的切割范围进行一次成型作业,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对刀具的反复调用,不仅能够达到节约安装时间的目的,更能减少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

2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方法。

2.1对走刀路线进行科学规划。

在以往进行零件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走刀路径的合理规划,使得加工效率始终难以提升,加工精度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不断弱化,因此,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方法应当将提高加工能效为切入点,将零件加工要求与工艺设计有机结合,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工作人员应当对走刀路线进行科学控制,确保走刀路径达到最优范畴,将其距离控制在短线状态中,这在一方面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减低资源损耗,促使生产效率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加工精度能够得到基本保证,零件生产质量也会相对提高。

2.2对加工流程进行统一安排。

任何加工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都需要完善的生产流程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零件制造业是如此,它需要将各个工序有效衔接,因此,对数控加工进行工艺设计时,应当将各个工序纳入到重点考量范畴中,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规划,这就需要做到:首先,对工序安排是否合理需要有规范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将装夹频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生产能效;其次,对操作人员的聘用门槛要不断提升,特别是要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工作,从而使数控加工工作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3明确加工方法,确定切削用量。

进行数控加工切削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完善的切削计划,将切削过程中各个方面,如切削位置、切削入量、最短路线等都要明确下来,同时还要确定数控加工的方法以及切削用量。在实际的数控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粗加工,还是半加工,抑或是精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决定,必须参照数控加工的规章制度进行。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数控加工相比,现代化的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优化,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加工工序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按照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逐步推进数控加工作业。

参考文献:。

[1]刘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八

小学音乐欣赏根据儿童思维和接受能力,欣赏教学中应灵活动用下列原则。

1由浅入深。

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处于缺乏感情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对作品所描述的某些客观现实不易理解,对某些情感不易体验,因而欣赏教学要按儿童的认识能力,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学。欣赏教材的篇幅应由短小的作品开始,再逐步听较长的作品;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段应由简到繁,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由易到难。

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不同年龄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选材时,应考虑的是音乐对所教学生的可感受性、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材。低年级学生应选取音乐形象鲜明,能为学生所接受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要求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清晰、特点鲜明,形式本身比较工整、短小,可参与性强等。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选听一些具有一定逻辑性,篇幅较长的乐曲。

2由近及远。

由于儿童所接触的生活范围狭窄,情感和兴趣正在发展,因此欣赏作品的内容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再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大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儿童观察生活、丰富其知识,使他们听音乐时能进行联想,从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欣赏教材的选择,常从儿童歌曲开始,逐渐扩大到其他歌曲,由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在音乐欣赏活动之前,要充分预知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了解儿童已掌握的知识内容,预知儿童的知识水平,让儿童通过自身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比如在欣赏课《狮王进行曲》时,就要充分预知儿童这几个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

2.1儿童能区分缓慢有力的音乐表现的是狮王,轻快跳跃的音乐表现的是其它小动物。

2.2儿童已经会跟着中速音乐合拍地做狮子走路的动作。教学时可用故事导入课题,告诉儿童法国的圣桑爷爷用音乐写了“狮王”这个故事,然后播放音乐让儿童欣赏。当音乐进行到缓慢有力的节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模仿起狮王的'动作来,有的双手放在背后,抬头挺胸地跟着音乐踱起了方步,有的用双手做爪子,张牙舞爪地把狮王威风、自得的模样表演得惟妙惟肖;当音乐进行了到轻快跳跃的节奏时,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小兔跳,有的表演小鸟飞,有的表演猴子抓痒等。充分预知到儿童有这几方面的知识经验,儿童便很快地进行情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3由具体到抽象。

在器乐作品中,由于没有文字结合,音乐内容就不象歌曲那样表达得具体、明确。但在某些器乐作品中,由于运用了客观世界中音响的直接模仿(如鸟叫、军号、钟声等);或近似模仿(如雷鸣、风声、时钟嘀哒声等)的手法来刻划音乐形象,这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就容易为儿童所理解。而在某些用暗示性、象征性描写的音乐中,所描写的形象没有听觉上直观形象,只有视觉上的形象(如云彩、闪光等)或仅是表现情绪的形象(如欢乐、悲哀等),这种抽象的描写,又常需借用标题、文字作解释才能使人听懂,因此,这类作品就不易为儿童所理解,教师应多选择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乐曲为适宜。

3.1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择不同的参与通道,以及帮助儿童打开这些通道而采用的合适的辅助材料。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通道是听觉,其它辅助通道还有视觉、运动觉和言语知觉等。低年级的儿童一般较多选用的辅助通道是运动觉和视觉,高年级学生可广泛使用所有辅助通道。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对象的外在运动方式往往比对象的内在意义更具有吸引力。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这一特点及农村儿童有些生活经验不太丰富的情况,在设计《金蛇狂舞》音乐欣赏活动时,除了采用儿歌表演游戏等形式,着重于儿童视觉通道的开发,设计了合适的教具;用布和卡纸制作了两条色彩鲜艳的可供操纵的金龙、两只狮子面具。音乐欣赏时,随着音乐用于在屏风上操纵出舞龙、舞狮的场景,同是在舞狮时配以锣鼓伴奏,使儿童深切感受到龙狮狂舞的热烈气氛,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

3.2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要求也是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时,由于该乐曲结构工整,节奏感强,便可考虑用打击乐演奏的参与方法。而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由于该歌曲音域较窄,便可考虑用歌唱的参与方法。贺绿丁的《森吉德玛》具有诗和舞的气质,我们便可考虑用配乐诗朗诵和随音乐舞蹈的方法等等,在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时,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儿童能够参与操作,喜欢参与操作,操作过程能够有效地强化儿童的音乐感受和享受。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那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儿童有了欣赏音乐能力,才能使他们对音乐发生兴趣,从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在课内外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工作,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给儿童欣赏音乐的机会,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动地向他们介绍分析音乐作品。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九

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日本有关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对结构性抗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房屋设计或桥梁设计中,日本就十分重视结构抗震这方面,并重新编写了桥梁设计规范,以防止在发生地震时,桥梁发生倒塌现象,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与此同时美国也进行了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重新编写工作,新的设计规范在设计手法、设计思想、设计程序以及设计细节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对于增强桥梁抗震设计的规范性意义重大。我国也认识到了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修订了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结构性抗震的基本思路作为桥梁设计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利于实现桥梁设计的科学合理,减少因地震带来的桥梁损毁现象,因此,无论是哪一个国家进行的理论研究,都是以结构性抗震为理论基础的。桥梁的结构性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功能设计和安全设计。例如,在桥梁工程中防水处理技术是施工建设过程在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了桥梁的设计质量和安全使用。但是,在很多时候由于防水技术的落后,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漏水的情况,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另外,由于不合格防水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水的现象。这时由于衬砌结构与地表土壤直接接触,在遇到水分等其他物质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衬砌结构被侵蚀,衬砌结构的损毁使得桥梁表面的保护膜被破坏,桥梁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鉴于以上情况,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规范、提升技术要求的同时,应加强施工质量监管,与此同时还要提高桥梁的防震性能。在设计、施工阶段国家应结合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及桥梁施工发展历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施工人员施工过程、施工材料使用标准,加强建设行业管理等活动,增强施工人员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地震事故预防措施。同时,桥梁抗震设计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以提高桥梁的.实际抗震性能。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

论文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在高校中涌现出不少与就业、职业相关的学生社团,而其中影响较大的多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的学生组织。该类社团在协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这类社团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社团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的角度,提出了发展该类社团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职业发展类社团;指导;学生竞赛;科研调查。

高校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重要方式。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以及锻炼交往能力的重要活动。实践证明,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更是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方面大有帮助。该类社团受到学生的“热捧”,社团在招新时录取率约为10%。但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的角度,提出指导和发展该类社团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高校发展迅速,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规范,社团活动表面化和断续化,社团组织整体稳定性不足,专业教师指导缺失,经费与活动场所等难以保障,社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发展。

1.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来源。

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社团或协会,主管部门为校团委,指导教师为团委或由社团聘请的辅导教师。以这种方式成立的社团,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和尝试精神,但是普遍存在教师指导不足和学校重视不够的情况,造成社团发展缺乏外部环境或资源支持,活动开展中碰到不少的困难及社团发展方向迷失等问题。另一种是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议成立。以这种方式成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较多,虽然也属于团委管辖,但实际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也有专职指导教师。这类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经费支持、企业人脉、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中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社团合理的管理制度(运转机制)还没有形成,在一些管理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筛选社团的指导教师,是由团委还是就业指导部门聘任,指导教师是否应该选定有心理学、教育学或者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在实际中,社团的指导教师多是兼职的指导教师,更替也较为频繁,未能有延续性的教师指导,导致社团管理与发展不能有效延续;如何把企业资源人士纳入到社团运作中也是一大困惑。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因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是高校内与企业接触较多的社团,具有较强的对外性。但实际运作中,社团缺乏有效揉合企业、学校、毕业生的途径,社团往往只是举办一些讲座、论坛、兼职实习等“表层次”的活动,没有把企业的相关活动与社团的发展有效耦合。制度上的不完善、“双重身份”、企业资源整合不足使得社团在发展中处于尴尬的位置,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影响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

2.注重社团的服务功能,忽视成员个体成长。

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新载体——社团,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为高校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实践了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理念。目前,由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紧缺,高校在开展校园招聘、发布招聘信息、毕业生派遣咨询、毕业生鉴定、档案咨询、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繁多就业事务中,都开始借助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帮助。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立的目标就蜕变为就业指导部门日常工作的“外转移”,社团成员每天都在做反反复复的就业服务工作,而不是身在一个职业生涯探索的兴趣团队。目前,很多高校都忽视了此类社团的核心性质,仅把其当做一般的学生社团看待,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交予的“工作任务”,把社团只当作“老师延长的手臂”或“学生业余爱好组织”,学生只是了解就业指导表层的事情而没有进行内化吸收,如此必然导致了社团为其他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不专业、不深入。另外,因为缺少实际锻炼,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和其他学生相差无几,从而使整个社团失去了吸引力。当前,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繁多的工作安排,不少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都疲于应对就业指导部门交办的就业事务,大大限制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发展,也忽视了社团个体成长。据笔者了解,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员的`流失率很高,而问题的根源是很多成员认为社团的活动只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事务性工作,留在社团收获不大所致。

3.社团特色不鲜明,“职业规划”味不足。

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大多简称scda(英文全称studentcareerdevelopmentassociation),较早成立该类社团的都为国内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立团的宗旨是:连接单位、学校与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成才的平台。社团关注的重点是职业规划理念的了解、传播与内化。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虽然发展迅猛,但普遍存在特色不强等问题,这类社团工作还局限于组织与就业、职业相关的活动或者协助学校就业部门处理常规的就业事务。社团成员自身在就业和职业方面的能力蓄成不够,多数学生还不能在就业指引与服务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为其他学生进行就业指引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初始定位已经异化。实际上,社团只是完成具体的业务,而没有把具体业务与职业规划、职业能力素养教育、创业创新意识教育等有机的结合。社团成员只是完成具体任务,而没有把具体工作中涉及到职业规划的因素(如企业对人才需求、人职匹配、政策需求、职业定位、职业路线制定、职业环境了解)学习内化,导致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很多所谓“品牌活动”,如招聘会、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大型兼职对接等活动,社团成员虽然参与其中,却未能融入其中。"。

二、基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角度的社团指导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通过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增加支持资源。

优化职业发展类社团建设,首先,要理顺社团管理,高校应该固定相应职能部门负责社团指导,以便落实指导责任。基于该类社团的性质和服务功能,该类社团应归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管理较为合适,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归管部门为就业指导部门,具体活动安排和具体经费都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社团只是参与到团委的日常社团考核中。由此社团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好就业指导部门的相关企业资源。其次,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很多都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背景或者接受过相关的就业指导培训(现阶段高校和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较为注重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人员业务培训较为完善)。最后,稳定的指导教师能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和科研调查增加学生社团的经费。笔者担任指导教师期间,指导社团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了广东省职业规划大赛、港珠澳青年创业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别克汽车训练营等竞赛,还参加了企业的饭堂满意度调查、劳动政策知悉度调查、职业类高校的招生宣传等调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增加了社团的经费收入,提高了社团开展活动的自由度和效度。

2.加强指导与培训,让个体融入到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中,促进个体成长。

现阶段,高校中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发展迅猛,但普遍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活动还多局限于组织一些与就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社团成员在就业和职业指导方面的能力不够,加强对社团成员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如何把完成具体事务与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成为指导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事项能诱发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操能力、环境适应力等重要职业素质,其中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就是很好的途径。五邑大学就有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港珠澳青年创业大赛、商业大赛等竞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多由就业指导部门与相关院系合办。另外,开展科研调查也是良好的锻炼途径,在校内可开展企业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毕业生创业状况等相关就业、职业方向的调研;在校外,可以参与企业的市场调研、企业员工情况调查等,通过实践类的科研调查既让学生接触实际、接触社会,了解职业上的实际需求,也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积累了实践经验和社会关系,锻炼了创新和合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综合能力。竞赛与调研相对于枯燥的书本教育来说,形式更多样化、更贴近实践,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内化吸收更多。这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指导、优化和促进社团成员成长的一个新途径。指导教师要多积累和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善于组合各类资源为学生参与活动提供便利。

3.通过学生竞赛与科研调查,塑造社团品牌,增加社团凝聚力。

要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持续发展,在校园内产生积极的影响,社团必须建立自己的社团品牌,发挥社团的示范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不能仅满足于自身的内部建设,还需加强与外界的接触,拓展社团的活动空间。现阶段,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应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等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比重,而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较于其他社团有更大的资源优势。合理组建的社团竞赛团队往往能在就业、创业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而在竞赛中获奖往往是社团树立品牌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学生社团年度的获奖情况或者社团的影响力对社团的招新有很大的影响。社团只有具有良好的形象和影响力,才能吸收到优秀的新鲜血液,才能更好的在未来活动中体现品牌特性,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另外,通过科研调研也可以塑造社团自身的形象。社团成员可以参加各类型的企业调研或者参加企业的实习,如企业产品调研、员工调研、企业形象调研、暑期工调研等,通过就业指导部门的中介作用,让其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能自觉地以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运作方式来指引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负责人、参与性高的社团成员也可以受到表彰,并重点培养,这会在社团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和合理的工作秩序,也有利于塑造社团的品牌、增加社团凝聚力。

三、结语。

学生社团的发展是一个创立理念、特色及历史积淀的过程,需要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展现社团的特色,树立品牌,方能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作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情况发展起来的新生类社团,只有不断创新活动指导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服务和社会需求,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健康成长。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一

摘要: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优化教育教学体系结构已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全程化;职业发展;就业指导体系。

一、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难就业,就业难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科学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和职业,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盲目就业。第二,经调查,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试卷考核为主,就业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覆盖面有限,就业指导层次偏低、职业规划形式落后,导致该课程普遍存在对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认识存在偏差、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缺位等问题。第三,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求。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全程化全员参与的模式。

二、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特点。

第一,教学系统性。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规划等环节引导,经过几年学习和努力,最终形成自己毕业时的就业抉择。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整个大学始终的一种就业教育体系。第二,教学分段性。大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具有分段性,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也是有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实施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第三,教学模块化。从整体教学内容上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课程的内容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开阔学生的眼界,对教师的成长也大有帮助。第四,教学实践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业技巧、笔试、面试等都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以实训为主,采用讲座、课堂讲授、现场测评、观摩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强化教学效果。

三、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内容。

第一,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短期课堂教学的模式,充分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和身心特点将专业指导、职业指导、就创业指导等内容融为一体,并使之贯穿大学教育,增强课程的实际指导性,解决好学生的进(招生、入学)与出(实习、就业)的连接和过渡问题。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完整规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课程指导》体系。第二,实现分级指导。对大一学生开设“入学导航”和“专业介绍与学业规划”,主要围绕专业教育、稳定专业思想;对大二学生注重职业规划意识的引导,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教育;对三年级的学生,重在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提升职业技能,围绕就业政策与就业渠道、就业程序和求职准备等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巧。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指导思想,改变传统的以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职业兴趣量表测试、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观摩招聘会、模拟面试或参加国际交流宣讲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职场,从而自发地掌握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等。邀请企业人员,举办讲座、召开行业交流会和招聘会等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优化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的策略。

第一,优化师资力量,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辅导员、学生线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师资的培养,制定规范的选拔、试讲、培养、考核制度,对新教师做好指导,帮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加强对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的职业指导师培训和考证等;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平台,给老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增强行业背景。第二,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四年,从职业探索期、职业定位期、个人发展期,到职业选择期,将模块化教学内容贯穿四年,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全面评价课程的效果,以评促改,使课程教学更佳。第三,因地制宜,搭建符合学生自身教学特点的学习资源平台。加强课程网站建设,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更新维护,将平时就业指导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上网,如教学课件、参赛作品、就业案例等教学资源,还可以依托课程网站及时掌握毕业招聘、毕业信息发布与就业工作动态,使之形成完备的教学资源系统。

参考文献:

[1]余友情,宋天华.创建高校就业全程式服务体系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

[2]麻楠楠.高校毕业生就业全程化及全员化模式初探[j].经济师,2016(3).

[3]蒋阳飞.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4).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二

这次能去安源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在一开始到台里报道的时候,我被分到了电视台的新闻部实习,带我实习的是副台长新闻部部长陈莹以及原新闻部主任(现任台长助理)李孝强主任,以及副主任(现任新闻部主任)杨国辉。对于新闻部,永远都是电视台最忙碌的部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几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新闻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我们一般都是以会议采访为主,区政府会议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及会议采访拍摄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独自做采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时政新闻的写作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的,时政新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议报道。会议新闻的标题是比较好定夺的。这是因为当记者在分配任务时就已被告知要去某地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会议采访,而此次会议的主题既是这里的关于什么内容了。接着导语的写作即为“某月某日,我市在某地召开什么会议,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看报道:”究其规律即为联系标题进行更[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为详细地描述而已了。正文中内容既是体现导语中“谁作了重要讲话”的逻辑关系――详摘该领导所讲的内容,而其内容的引出又有一定的套路:“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若是这三者共同使用则后二者的“职位”不需要“姓名”可要也用“他/她”取而代之的。写完正文后,按照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式”的写作规律,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次要内容了如写其他次要的与会人员的出席等等。

三是如何拍摄时政新闻。以拍摄会议现场为例,进入会议现场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之后从会场的四个角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个进行拍摄而其中的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在像机的镜头中所占大小又有许多的学问,在此不便详述。

四是如何制作一条新闻。这部内容不是我的专长,因此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以及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的,有一点要紧记的是根据新闻稿子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而且图片的出现时间只需几秒便可。

以上四项内容便是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将新闻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新闻工作也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中的教训和启迪则是更深的。

七.实习总结: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几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本次实习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电视台记者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杂,要是忘了带上足够的电池与磁带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样挨批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过失我是犯过几次的,这就说明我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周全,准备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静,从容不迫。记者的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记者采访成果的纪录,而我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认识不够清楚,不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导致我无法按要求写作,给我和老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与电视台领导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与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台里领导和同事们的不吝赐教与大力支持帮助。谢谢你们!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三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因而国家教育发展中,应重视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就成人职业教育而言,要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者可采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为学习者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而且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对全面提高成人职业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作用下,相关人员应采取促进成人职业技能发展的有效策略。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四

论文摘要: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远程开放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巨大压力,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如何认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机制,怎样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机制,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电大远程教育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其内涵就是要求电大远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但是长期以来,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实践教学成为电大远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例如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远程开放教育先进的理念与传统的实践模式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实践教学监控与考核机制不健全等。思想决定过程,过程决定质量。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应有的实践训练,毕业后缺乏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削弱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及电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

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具有它的特殊性,尽管我们已经在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但从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到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设定,都基本延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清楚地看到,近年来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明显适应不了办学规模扩张的速度,其压力之大已成为提升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瓶颈”,以下几对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1.观念认识不到位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许多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与研究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范围内,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去甚远。不少人认为开放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成人,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没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的认为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则并无太大助益。加上成人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比普通高等院校难度更大、管理也更为复杂,使得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的远程化、开放化与传统的实践模式之间的矛盾。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因为学生的整齐划一,完全可以“大一统”的安排。在统一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考核与监控都比较容易进行。但远程开放教育的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这造成了实践教学具有特殊性与分散性。学生因为岗位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很难“大一统”地安排实践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与职能部门的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办学规模大与实验、实训设备相对不足的矛盾。跨越式发展的远程教育形势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将呈现进一步加剧的态势。河北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自开办以来,招生人数直线攀升,从当年首届的5255人逐渐增加到的3.7万人,居全国各省级电大前列。然而,实验设施、设备、实践场所等完善速度却相对缓慢,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保定、邯郸、秦皇岛等11所市级电大的教师进行了问卷普查。85.9%的教师认为课程实践环节是电大教学的薄弱环节。对于专科层次的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只有55.7%的课程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只有26.4%的课程按计划全部进行了各项实践环节,只有38.1%的课程实践环节占学分。由于组织实践教学难度较大,近25%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和学生大都属被动参与。

4.学生的分散性、个性化与实践教学相对集中之间的矛盾。复杂的学生来源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所面对的现实。学生从年龄、工作性质、文化基础、学习目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理论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平台、电子邮件等远程教育手段实施个别化辅导,而实践教学则要求相对统一、集中,例如组织到某企业进行考察、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验等,这对电大成人化、业余化的教育对象则具有一定的困难。再如,有些学生的专业与自己的工作相一致,有的学生的专业与自己的工作相关,而许多学生的专业与自己的工作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对实践环节如何要求、如何实施与考核都需要认真研究。

5.实践教学过程要求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目前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有的外聘指导教师尽管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其理论水平相对不足,而与之相反,有的外聘指导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经验不足。这两类单一型的指导教师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都有较大的距离,难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还有些教师大学毕业后即来到电大,自身缺乏实践技能又没有经过培训、锻炼,有的教师因各种原因指导实践教学热情不高。这些问题已影响到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实践教学向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发展。

6.相对松散的网络教学环境与有效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之间的矛盾。电大的教学点遍布于省、市、县甚至乡镇,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学组织一般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教学相对松散的环境与有效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之间的脱节也构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虽然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有相关规定,也明确了各级电大的职责,但是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督导、监控还不到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考核,指导实践教学开展的手段、方法与措施明显缺乏,致使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上述矛盾如不能有效解决,必然会影响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发展前景。

三、几点建议。

1.从战略高度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首先,远程开放教育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体,而实践教学的真正内涵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能否落实、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其次,加强实践教学是实施质量立校的战略要求。电大的声誉和电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教学质量。社会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毕业生的执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其三,加强实践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到远程开放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2.要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一是要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督导与监控,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随时评价,以评促改。二是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有序化。要明确单个实践环节的流程管理内容,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和管理能环环紧扣,收到实效。要针对教师及其实践教学行为、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考核及评价方式等分别制订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去规范实践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步骤、程序与要求,使实践教学与管理各环节落实到位。同时应力戒急功近利、放宽标准、疏于管理、草率敷衍等情绪与倾向,以保持远程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机制。要结合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转变并创新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就业,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随岗实践”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即凡所从事的工作业务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的学生,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均可参加“随岗实践”。没有工作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寻找对口单位实践;学校可以出面帮助学生寻找对口单位;可以在虚拟实践平台上完成;学生自愿建立互助小组(例如有条件的学生为同学提供某些实践的便利等)。

有些学生可以考虑免于某些实践环节,例如在会计岗位工作多年且持有会计师资格证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在取得规定的学分以后,自主选择综合实践的时间,争取实现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结合。也可以考虑改革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培训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实现部分技能性实践环节的学分替代。

4.发挥网络教育技术优势,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开发实践课件和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络共享实验环境是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以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实践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特点和实践主体的自主性特点,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虚拟实践平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专业、不同实践形式的特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手段的优势,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实践教学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课件等多种媒体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模拟实验,学生下载仿真实验软件,在家里或办公室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报告的提交、教师的批阅与成绩的查询都通过网上管理系统完成。这样,突破了学生与教师时空分离的的限制,缓解了学生人数多、实习基地少、师资不足等困难所造成的压力。

5.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涉及到人员、场地、时间、计划等一系列教学要素。要合理调配实践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资源的效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自建、借用和共建等多种方式以及与其他高校及社会组织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协议等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从实践内容、数量和质量等多方面满足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是“建”,更重要的是“用”,要让学生定期、定题进入实践教学基地,采取“走进去、领回来”的方法,“用活、用好”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利用率。

6.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以明确的制度设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职称与资格考试,参与各类社会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学习,从多方面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聘用一批适宜于电大实践教学的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指导教师,解决电大实践教学人才的匮乏是当务之急。要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职责,增强其实践教学职责意识,激发其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尤佳春.远程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6).

[2]罗梅娟等.对构建高校实践叫蹙额质量监控机制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8).

[3]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16).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体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不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职体育资源发展。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学校体育资源目的之一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体育师资队伍是体育资源的核心因素,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通过调查,目前高职院校都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师资力量,师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仍然存在体育师资高学历人才偏少,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抓好师资建设:

(1)成立师资建设委员会。学院分管体育工作的副院长任主要负责人,下设体育师资队伍领导小组,由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所在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对本学校体育师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包括教师年龄、职称、学历以及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等各个要素,掌握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依据。

(2)进行短期和长期师资建设规划。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对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进行培训。

(3)进一步改革教师考核、聘任制度。抛开教师考核、聘任一味谈提高待遇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师考核、聘任办法,才能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才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满意度。考核结果一定要同教师的聘任、职务晋升、岗位津贴和工资待遇密切挂钩。

二、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采用的上课模式大多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便于组织,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资源利用率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尝试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式教学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运作方式,它是由学校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下设各种类型不同项目的单项俱乐部,各单项俱乐部有专职指导教师。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作方法是在每个学期开始前,体育教师把个人简历、特长以及所要开始的项目挂在校园网上,学校开放这个选课系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课时间以及对教师个人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选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打破了班级和专业的`限制,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要。

三、开发体育设施资源满足教学需要。

影响体育教学的首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要想改变资源不足的状况,我们要加强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加快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建设步伐,强化政府部门对高校体育设施体育经费的投资,改善体育场馆的数量与质量。各高校要按照国家统一制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有关规定与要求配备体育设施。其次,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购买活动体育器材,科学有效的使用。第三,充分利用大型运动会,集社会资金,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建设体育场馆,现在高校人数多,人均占有场地面积相对来说较小,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再加上资源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场地器材缺乏的状况。根据“一材多用,一材多能”的原则,充分开发现有器材的多种功能。现有器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在用具的使用上想办法、出点子。同一块场地可以有不同的用处,不同的运动项目也可以使用同一块场地。

四、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产业。

学校体育产业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体育服务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学校体育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学校体育隶属于教育这一特殊性,使其与商品经济的结合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体制原因、经营人才缺乏、常规建设和思想意识等原因,使得学校体育产业化道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学校体育资源要利用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促进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种体育资源的共享。体育资源的发展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组建体育开发部门,或与社会力量联合成立体育文化服务公司。利用学校的师资、场馆、信息资源,按照市场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开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俱乐部要广泛吸纳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社区居民经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采取适当收费的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一部分用作公司的运转;一部分用作场馆的保养、开发以及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教练员工资。这样既减轻了学校对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又补贴了教师和场地管理人员的收入,达到多方共赢的结果。

总之,高职体育工作者不仅自身要体现良好的素质,立足本职工作,把身体锻炼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还要改变传统观念,把体育的健身,健心,拼搏进取,把体育资源发展当作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问题进行关注。

参考文献:

[2]罗达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劳动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生产进一步向自动化、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前大负荷的体力劳动也逐步被局部的小肌肉群参与的小动作所取代,劳动者局部肌肉、关节的重复操作的强度不断加大。久而久之,就会使部分肌肉发达而使其它肌肉萎缩。高职院校是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其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运动康复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自我健身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1.2学生从就业的压力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随着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日益重视,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外,更多的考虑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电力企业、机械工程类企业等要对招聘人员进行职业体能考评。高职毕业生在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良好的职业体能无疑可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果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健康的体魄的锻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肯定不会受到欢迎。因此,学生对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特别是对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产生了越来越积极的学习心态。

职业发展通道论文职业发展通道(热门17篇)篇十七

论文摘要: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现状,针汁目前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论述了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在电大实施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学籍”专指符合招生规定条件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而学籍管理则是对学生从招考人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成人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学籍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又和普通教育不同,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分布松散,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使得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较普通教育管理难度更大。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重视学籍管理,明确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得传统教育向教育的开放性、广泛性和终身性发展。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就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模式,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电大的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具有允许学生自主选课,选择学习时间及个性化考试等特点,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正是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给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主要内容。

1.新生人学注册管理:学生人学参加电大统一的人学测试,经过资格审核后报教育部学生司备案,同时将新人学的学生基本信息导入教务管理系统统一生成学号,建立开放教育学生基本电子学籍档案。

2.学籍异动工作管理:所谓学籍异动是指学生因工作调动,搬迁等原因申请的转学、转专业。学籍异动经学员自己提出申请,经过教学点和省电大批准上报中央电大备案同时建立电子异动记录档案。

3.课程注册管理:学生人学后每个学期在专业规则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本学期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注册学习。各教学点根据学生的课程注册信息开设课程并将数据汇总上报省电大,省电大汇总各地市数据上报中央电大。课程注册是每个学期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材征订,教学、考试安排及收费的基础和依据。

4.毕业、学位审核:指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后,达到毕业年限由教学点上报到省电大进行毕业资格审核,省电大审核后将结果上报中央电大进行终审,最后由中央电大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条件的学生授予学位。

二、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主要特点。

1.个性化管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是教育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学上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教学形式上由原来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根据上述特点电大目前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允许学生自由选课,淡化了传统的班级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班级管理到学生的个别化管理。

2.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电大学籍管理工作中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开发了多个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的系统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转变了管理观念、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三、目前电大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使用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实行学生自主选课,个别化管理,也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1.入学注册数据带来的问题:人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部实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后,人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生人学资格、毕业审核、学历上网的主要数据来源和依据,但是由于招生人学时间紧,教学点分散,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带来了人学电子注册数据的不准确性。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证书的颁发和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给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自主选课和课程注册带来的问题: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课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方式,但是部分学生自主选课时不根据专业规则要求存在多选、漏选、误选的情况。另外由于开放教育办学层次、专业和课程的多样性,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规则中的学分和收费标准的不同给学籍管理的选课和注册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籍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统计、核实和修正学生的选课注册数据。由于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规则制定的不科学、不严谨性,使得课程注册工作流程过于繁琐,制约了完全学分制的实行。

2.成绩和毕业审核的问题:开放教育的教务管理实现了考试过程和成绩管理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大大减轻了考试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但是由于办学层次和专业的多样性,出现部分相近名称课程的id(课程代码,id不同则代表不同课程)不同但是试卷相同的情况,而计算机系统只认id不认中文名称,造成部分学生考试完后成绩得不到认证。这给学籍管理中的毕业审核工作带来了麻烦也影响到了毕业证书发放的进度。

四、通过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分析,我们从实践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利益的思想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改革意见和想法。

1、学籍管理规定的详细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部门比较多的岗位,涉及的因素也很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按管理规定的要求,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符合电大成人开放教育特点的详细学籍管理规定和相关文件汇编,另外建立专门学籍管理制度和文件查询网站供学生和教师查询,组织相关人员以各种形式学习文件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对学籍管理和专业规则中的相关内容的了解是减少错误的必要手段。达到规章制度人人熟悉,文件精神深人人心的效果,做到制度的详细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2、规范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规则的制定。

对开放教育的课程开设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必修和选修课,尽量做到能合并的课程进行合并,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应使用同样的教材和试卷等,避免引起混淆。规范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设置等。对专业规则的制定严格把关,做到相对稳定。逐步使课程注册工作由过去的按年级专业制定收费标准过渡到以课程为收费标准。

3、加强学生选课工作的辅导和检查制度。

完全学分制后允许学生自主选课,但是学生对专业课程不甚了解存在先选和误选情况。应该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不是把这个工作简单地交给学生,而应在每个专业设立多位专业教师作为辅导员,公开联系方式,在公开网站上对所有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使得每个学生在详细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以后再安排专业辅导员指导他们进行选课。另外每个教学点的管理人员要详细核对学生的选课结果,如有错误及时进行修正。

4、加强学籍档案资料的管理。

学籍档案包括个人档案和整体档案。个人档案是为每个学生设立的档案信息如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籍卡等,整体档案是针对某个年级专业的学生设立的档案如录取花名册和毕业生花名册、成绩册等。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务管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因此保存好原始资料并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库是学籍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每个学期派专人收集学生的纸质档案材料并归类编号按顺序存放,同时根据纸质档案通过开发的系统管理软件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以方便信息的查询和发布。

5、改革毕业审核工作流程。

毕业审核环节处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出口”位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由于中央电大系统学生数量庞大,每个学期毕业证书办理日期都较长,为使毕业生在最快的时间拿到毕业证书,改革毕业审核工作流程,加快毕业审核进度是学籍管理的重要工作。

因此每个学期考试结束后,应立刻对当期需要毕业的学生进行毕业初审,将名单尽快发放到教学点核对,同时梳理相关问题,与考务和专业规则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毕业审核工作流程制度进行联动,发挥系统和技术的优势,对反映的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加快毕业审核信息的上传和下达。

6、不断开发管理软件,加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情况的汇总和系统分析,联合开发部门及时地制作处理相关任务的软件项目,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我们专门制作了“教务信息发布系统”、“教务数据上传和下载系统”、“毕业生信息核对系统”、“在籍学生基本信息核对和修改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相关软件使用的培训,使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和软件的操作流程是提高学籍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7、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水平。

工作需要学籍管理人员总是与档案管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打交道,因此学籍管理人员需要对现有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定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定期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进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学校管理制度上作出相关规定鼓励学籍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积极参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参加相关软件开发项目的研发,与网络中心的教师组织知识交流活动可以快速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之更能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我与春节的故事(热门18篇)

    春节是中国人民放假的时间,家人会相聚一起共度假日,享受欢乐和团圆的时刻。从第三部分中随机抽取一条语句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的精美图片和美丽诗句,一起

    常见合同陷阱(精选15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助于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学习下面的合同协议文本,可以使您更深入地了解合同的重要性。在家居装修施工前,大多数业主已经比

    财务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实用18篇)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既是对实践活动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精彩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置业顾问电子简历置业顾问(通用23篇)

    个人简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经历和成就,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请您参考以下个人简历范文,构建出适合自己的个人简历。姓名: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年。文化程

    纪念西安事变周年演讲稿(热门18篇)

    在演讲过程中,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讲稿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清晰明了。演讲稿的范文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帮助我们写出更具个性和魅力的演讲稿。

    妇科医生工作制度(精选15篇)

    通过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和合作的程度。下面是一些规章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手册,供大家参考学习。作为妇科医生,我在妇科领域工作多年。在这个

    公司大会销售部门员工代表发言稿(优质14篇)

    发言稿的撰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只有积累经验和不断反思才能写出更好的发言稿。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各位高管,各位员工

    以亲情为话题写(优质14篇)

    优秀作文应当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思路。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让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我会继续保持自己的优

    遇到挫折鼓励演讲稿(通用18篇)

    演讲稿范文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达思想和观点的文字材料,它可以用于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场合,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