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念青松

计划书范文是指根据一定的模板和规范编写的计划书示例,可以供我们参考和借鉴。请大家参考以下计划书范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并不断完善和提升。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一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1、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资源计数器、游戏棒。

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松鼠们去采松果,你能帮他们数数有多少个松果吗?

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把他们编成口诀并且熟练地背诵下来,以后就会很快了。

1×5可以简单地说成一五,那么2×5……呢?(学生完成板书)。

师:一个五的结果是五,就说成一五得五。

二个五的结果是十,就说成二五一十三五呢?

学生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5×9=45。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学生互相交流提问教学活动21、基础训练: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为做后面的题作好准备,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三五()五五()。

四五()二五()。

(2)5×3=1×5=5×2=5×4=3×5=。

5×1=5×5=4×5=2×5=5×1=。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练习一: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练习二: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教学活动4拓展练习。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二

重点:

生活活动:进餐。

重点:会饭菜搭配,不挑食。

自主活动:自选玩具。

重点:能按标记取放玩具。

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薯片捅,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小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小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桶发出声音?(在小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小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小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小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小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小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小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室内活动:小桶娃娃穿新衣。

目标:能沿焖线撕纸,会正确使用胶棒,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双手捏住焖线的两侧,上下分别用力。

1、响桶娃娃操。

重点:能积极参与活动,模仿老师的动作。

2、游戏:响桶送给好朋友。

重点:能在平行线间自然地走。

3、自主活动。

重点:能按意愿进行活动,探究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三

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

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

(2)数一数:

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点子图。看书上的计数器的图,让学生感受9颗后面再加一颗就是10颗。

看书上的直尺图,你能说出10以内的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小结:明确9加上1是10,10去掉1是9,10排在9的后面。

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上的数字填完整,再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填空:书上p67页,第1、2两题。反馈第1题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2题呢。

(4)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9和10。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10比哪些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5)区别10和第10。

自己画一画表示10的物体:画o,画好后请同桌同学数一数校对。师拿出学生刚才画的圆oooooooooo,给左起第10个o画上黑色和右起第10个o画上红色。

(6)10的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练习,说说写10与以前写的数有什么特别?

三、10的组成。

1、10的组成。

(1)同桌合作,学习10的组成,一个分,另一个记录。归纳10的组成。

(2)10的组成有几种?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它们?可用手指强化记忆。

2、练习巩固:

(1)击掌组成10。

(2)说数组成10。

(3)连线:p65做一做。

(4)10的组成和分解的运用如套圈活动:练习九第3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增长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如,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四

1、引导幼儿了解常见的食物,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帮助幼儿围绕中心话题来讲述。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这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难点:营养这个词对幼儿来说难以理解,需要老师的具体解释和说明。

活动准备。

1、常见食物图片。

2、把教师布置成家的样子。

3、手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奇奇来做客为导入,小朋友们来招待这位客人。知道客人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

游戏。

游戏规则:

奇奇说“我爱吃抓饭”一名幼儿说:今天吃抓饭。然后该幼儿把相应的卡片放到奇奇面前,再请下位幼儿继续游戏。

(二)展开部分:

根据已有的经验讲一讲:自己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通过幼儿的讲述,简单的介绍常见食物名称和营养价值:(小朋友不能挑食,不然就不会长高,不健康,就不聪明了)利用这些方法让幼儿知道挑食就不长高。

请几位小朋友在集体面前讲一讲啊:喜欢吃那一种食物,为什么喜欢?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小朋友,如果你每天都吃一样的东西,会不会烦呢?

以这种方式让有知道,光吃一种饭是没有营养的,所以不能挑食。

(三)结束部分:

到厨房去参观,说一说叔叔,阿姨们在为小朋友们做什么饭呢?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五

数学竞赛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少年朋友,成为现代数学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兴趣小组正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本学期中我们三年段组织了33名学生成立了一个兴趣小组班,特制定以下计划: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求异思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智力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

1.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精选内容,以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内容,以数学广角为突破口,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3.教学中将选择可举一反三的题材,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类、比较、归纳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注重渗透一些边缘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尾常设置一些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余地。这对培养具有钻研精神的数学竞赛尖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第一周找规律。

第二周趣味计算。

第三周九宫格。

第四周点阵中的规律。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六

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或数与物变得等量。

5只小猴。

课件、写有数字的纸袋、玩具若干。

1、教师演示课件《5只小猴》。

2、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复习点数5以内数的点数。

1、演示课件《小猴吃香蕉》。

2、请幼儿思考讨论:当小猴与香蕉的数量不一样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者变的等量?

3、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物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戏:抢椅子——巩固练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变得等量。

2、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数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戏:玩具检验员。

请幼儿检验纸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数相对应?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等量。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七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

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八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例如上面的实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的相同属性是圆片片,这有利于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集体教育、分组教育、区域活动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要带有一定的情景性,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意义。

1、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认识蓝色的、黄色的圆片片。

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形状不同的片片,让幼儿排除形状的干扰,找出红色的片片。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九

为推进常州市教科院新版“中小学教学建议”(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实施细化,积极探索“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教育”的学科追求,不断提高乡村学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及课程实施水平,促进乡村数学学业综合质量提升。近日,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教学研修暨“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在线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据介绍,本次云教研受到了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关注,百余所学校教研组集中线上观摩,近20_人围绕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质”“策略如何内化”等,展开在线研讨,以实践智慧碰撞,探寻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科关键能力发展。活动由市教科院小数教研员蒋敏杰老师主持,市级学科中心组及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共分课堂展示、互动评课、总结提升三个环节。

活动首先进行在线课堂观摩,三位来自乡村的一线教师同题异构,以不同的思路展开不同时段的策略教学。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的陈雨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陈老师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步骤;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蒋文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蒋老师充分预设,精编习题,重视对学生困难的指导,引发由问题架构条件的思路;溧阳市燕湖小学的彭琪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选择)》,彭老师注重学生不同思维路径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和接受策略。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研讨环节,三位乡村教师结合课堂观察,进行主题评课。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的张思月老师以“厘清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天宁区郑陆实验学校恽洁老师以“理解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溧阳市河心小学的王佳玲老师以“经历体验,感悟提升”为题进行了互动评课,三位老师围绕“策略”学习中儿童的学习心理及思维过程,以课堂教学组织的视角,阐述了对学与教,思维迁移内化的理解。

其后,在线研讨开启互动环节,老师们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环节,展开了具体而准确的评析思考,不时还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供专家解答。从视频中可见了,有的学校年级备课组围拢,有的则以学科组为单位,边听边想、边听边研、边听边议,研讨氛围异常热烈,研究效果非常好。

江苏省特级教师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苏瑜老师上线交流。她指导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如何理解这三节课在策略教学中的价值,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据教材特点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框架。她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体的问题解决”。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什么,怎样教”展开论述,他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教学的一般结构:“产生策略需求——明晰策略步骤——灵活运用策略——内化掌握策略”。同时,潘院长还对我们这次线上专题研讨的模式提出表扬,他鼓励常州市各小学创新教研模式,多加展开专题研讨,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1)教室。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2013-2014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和教科研中心“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部研究课活动的日程安排,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深入进行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创设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主题:“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三、活动目的1.研究教材,聚焦课堂,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2.明确教学目标,推进课改的纵深发展。

四、活动说明。

1、具体活动时间:2013年9月24日。

2、活动地点:数学组2.、参加对象:全体数学教师。

五、活动安排。

1、作课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2、作课教师:韩晓霞。

3、听课。

4、评课安排a、组织评课;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教学设计。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周彬。

一、教材依据。

2、设计理念。

1、依据创新型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欢迎下载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辅导和及时反馈、评价,以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便于让学生都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3、通过“朗诵儿歌”,“概念发展法”、“人人来当老师”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性,再通过开放例题中的条件,去拓展学生的开放思维,让学生自己编数学题,让每个学生走近数学、走进生活,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与同学的合作能力,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推向高潮。

3、教材分析。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本节教材首先就给出”代数式”描述性的概念同时说明单独一个数或或单独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议一议中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得出0.9a0.8b2a2a215×1.5m这些代数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做一做后,给我们带来了思考,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5a8b这个代数式在不同的背景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也就说明用字母表示数具有任意性和抽象性,我们还可以对代数式5a8b给出其它背景下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给出抽象的代数式2xy赋予一个实际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对字母表示数有更深入的理解。代数中列代数式是中考中的考点,列代数式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所以要深入理解代数式及其含义。

4、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具有好奇、好强、男生积极踊跃参与性高,学习好资料。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代数式、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整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通过具体例子感受“同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会列代数式,并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操声跳下水;林斯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境导作、思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入声跳下水;考,合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作探究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声跳下水;…………………………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问题:

问题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知识回顾字母表示数(见课件)。

二、引入新课。

三、拓展开放思维。

五、随堂练习(备用)。

1.请同学们说一说代数式6p可以表示什么?

六、课堂小结学生总。

1、谈谈收获,写出一些代数式,并指出哪结,各课堂小结通过谈收获使学生增加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说明单项式与多项小组派成功感。

2、你能说出其中一个代数式的实际意义答,其活动来增加学生、师生合作交流作业吗?余互相机会。

3、解疑补充课后作业课本68习题3.21、2、3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富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达到新的课标要求。通过探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性,加强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并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描述,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和格式。通过“朗诵儿歌”,“概念发展法”、“人人来当老师”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性,再通过开放例题中的条件,去拓展学生的开放思维,让学生自己编数学题,让每个学生走近数学、走进生活,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与同学的合作能力,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推向高潮。本人认为在导入和引导学生怎么探究及教态是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整个课的活动设计我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已经掌握的有关数学内容,从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大量存在的代数式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如果我再能注意以下几点效果会更好一些:

1、由于学生的层次各异,在总结问题时,中等以下和学习有困难的学习好资料。

学生明显觉得信心不足,要注意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

2、在学生编题时老师能给以适当点拨,从而充分挖掘出自己的解题能力,效果会更好。

2007年3月20日。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三

一、活动课题:说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

二、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1月。

三、活动地点:校内。

四、参加对象:数学组全体成员。

五、主持:程端阳。

六、活动目的:

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自觉践行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以“说、讲、评”课、集体备课等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给老师搭建更多的学习经验、悉心研讨、展示才华的平台,不仅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借他人之先见,积众人智慧,共享资源,更好的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有效教学质量。

七、活动内容:

1、马步英教师执教-----一年级《圆的认识》。

八、活动程序:

1、先由执教老师准备好说课材料在组内说课,其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最后由执教老师集众人智慧汇总成一份完美教案,将说课、备课材料交教研组。

2、执教老师上课,其余教师听课,作好听课笔记。

3、集体评课,每位教师从优、缺两方面公平、公证进行评价,并量化打分。

数学教研组。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四

口算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综合的思维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特开展此次口算比赛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组织、练习和实施,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扎实的口算基本功,从而落实课标所提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学生的风采,对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年级出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年级出100以内的口算与计算相结合,加减法口算和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和口算。

一、二年级学生。

一、二年级第十四周各班教师随堂考试。

本班教室。

一节课(40分钟)。

一年级:于玲玉二年级:徐丹。

各班级从高分到低分评出一、二、三等奖。采取分班级提取名次(其中第一名为一等奖,共1名,第二名为二等奖,共2名,第三为三等奖,共3名。

高中数学设计方案范文(15篇)篇十五

1、通过取、送糖果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2、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能根据糖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成功感。

1、红、黄、绿积木每人一块。

2、红、黄、绿糖果若干。

3、红、黄、绿箩筐各一个。

一.直接出示积木糖果,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1、出示一块积木糖果让孩子说一说:“这里有几块积木糖果”“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许多糖果让孩子感知许多。

师:这里有多少积木糖果?幼:许多。

师:每人到老师这里拿一块积木糖果。你的手里有几块就糖果?幼:1块。

师:刚才老师的箩筐里有多少积木糖果?幼:许多。

小结:原来许多积木糖果有1块块积木糖果合起来的。

二.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能根据糖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1、看一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积木糖果?

2、幼儿听颜色指令出示积木糖果。

3、按积木颜色送糖果宝宝回家。

4、每人取二块不同颜色的积木糖果,既有组合(积木能拼搭上下组合或左右组合)。

5、幼儿听指令出示双色积木糖果?

6、按积木颜色送糖果宝宝回家。

三、出示实物糖果,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巩固红、黄、绿颜色。

1、出示糖果。

师:请你们看我这里有多少糖呀?(许多糖)(幼儿一起说一遍。)。

2、分糖果。

每人拿二颗糖果说一说你的手里有几颗糖果?是什么颜色的?

3、吃糖果。

一颗糖果请爸爸妈妈品尝,一颗糖果给自己品尝。并学说“请你吃xx颜色糖果?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漏报事项情况检讨书(通用21篇)

    通过撰写检讨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检讨书示范,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尊敬的单位领导:现在我怀着深刻内

    证券公司人员工作总结(模板16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发现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不同人写的月工作总结各有不同,下面是一些不同风格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激励制度的核心是调动人

    安全课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和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

    林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专业21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次自我剖析的机会,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能够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事实习报告个人总结范文(16篇)

    总结范文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或学习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文本形式。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收集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实习正式提供了一个人从学生最后

    工作总结月(模板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

    我的房间乐园(通用17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准确和流畅,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力量。优秀作文是表达思想、传递情感、展示才华的有效方式。优秀作文是艺术与文字的完美结合,

    护士评优个人总结范文(15篇)

    总结是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对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至关重要。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一年的工作快接近尾声了,

    幼儿园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范文(19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活动效果和达成预期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活动方案范文,欢迎参考和借鉴。

    元宵节小班活动方案及反思(优秀15篇)

    活动方案是一个详细的计划,用于规划和组织特定的活动或项目。活动方案是一个详细记录活动内容、目标和流程的计划,它可以提供清晰的指导和组织,能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